03.02 资管新规下,理财产品为什么都要改为净值型呢?

一个好人9929


资管新规落地以后,银行理财产品将由保本型转向净值型,也就是说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银行不再兜底的时代已经来临!

  • 什么是刚性兑付?


如上图所示,刚性兑付的本质含义就是不管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是赚还是赔,银行都会将客户的本金甚至利息如期归还给客户。刚性兑付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承诺保本甚至保收益;

第二,通过滚动发行拿后来投资者的钱兑付前面投资者的钱,类同于拿多张信用卡套现还款;

第三,银行对自身发行的理财产品无条件兜底。

  • 资管新规落地以后还可以刚兑吗?

刚性兑付严重扭曲资管产品“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质,扰乱市场纪律,加剧道德风险,打破刚性兑付是金融业的普遍共识。资管新规落地以后,明确规定银行理财产品不得再出现刚性兑付的情形,如果出现银行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的情形,将对该银行机构实施惩处,而且鼓励用户向中国人民银行投诉举报,还有奖励哦!

  • 为什么要将理财产品转为净值型?

《指导意见》要求,金融机构对资管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生成应当符合公允价值原则,及时反映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让投资者明晰风险,同时改变投资收益超额留存的做法,管理费之外的投资收益应全部给予投资者,让投资者尽享收益。作出这一规定的原因在于,从根本上打破刚性兑付,需要让投资者在明晰风险、尽享收益的基础上自担风险,而明晰风险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产品的净值化管理。

换句话说,只有净值化管理才能最及时的反映资产收益以及风险。而且,理财产品本身就是具有风险性的,其本质是银行作为管理人收取相应管理费、客户作为委托人自担风险以及收益,而刚兑完全打破了这种本质,所以遭到淘汰也是必然现象!另外,银行作为发行机构不得超额留存,管理费以外收益全归投资者所有,在根本上让投资者享受到更多的收益!

综上所述,银行理财产品由保本型转向净值型是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家正确看待即可,风险可控、尽享收益才是理财产品存在的基础,净值化管理必不可少!


奇葩财经说


4月27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即资管新规)。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生产应当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及时反映基础金融资产的收益和风险。

关于题主的问题,补充3个观点:

(1)资管新规要求所有资产管理产品均实行净值化管理,不仅限于银行理财产品,还包括信托产品、券商计划计划、基金子公司专户产品等。

(2)净值化管理是实现“卖者尽责,买者自负”、打破刚性兑付的需要。资管新规发布前,资管行业普遍存在刚性兑付。刚性兑付的根源在于资管产品收益、风险的不公开、不透明,难以清楚区分买者、卖者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通过净值化管理,资管产品的收益、风险可得到充分、及时的反映,买者通过观察净值波动,可清晰地了解,从而理智地做出投资决策。

(3)净值化管理存在很大的实现难度。与征求意见稿相比,4月27日,资管新规正式稿在净值化管理上做了修正,允许满足一定条件的封闭式资管产品使用摊余成本法计量;7月20日,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再度扩大过渡期内摊余成本法的使用范围。这表明,净值化管理在实践中落地仍有很大的阻力和微观的障碍。


陈米因


朋友们好!目前许多新发的理财产品,都是净值型理财产品,那么,什么是净值型理财产品?它有什么好处呢?明确的讲:值值理财产品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赚赔一目了然!二是方便进出!

下面就给朋友们介绍一下净值理财产品,以及它的特点:

首先,一起来看看什么是净值型理财产品:

用咱老百姓的大白话说:净值理财产品,就是能把现在值多少钱,明明白白告诉咱的理财产品!而且,每隔一段时间比如说七天,15天30天就会打开,并公布价格,方便大家买进赎回!而且一般没有固定的投资期限限制,只要不卖,就能一直在里面投着,不用担心过期!觉得不好,那么打开的时候方便的可以退出!每次打开的间隔也很短,非常方便投资人,购买和赎回!再简单讲,这一类的产品一口支付宝的开放式基金有比较相似的地方!这就是所谓的净资产理财产品!

净值理财产品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净值理财产品,也是不保本不保收益的!因此也有一定的风险这一点要谨记。

第二呢,净值理财产品,赚多赚少一目了然!所谓净值,用咱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能兑多少,值多少钱!举个例子:李大爷投资十块钱,购买了五个产品,每个两元!一星期以后,产品公布了这一星期的净值,每个净值两块二!那么李大爷每个赚了两毛,五个赚一块!一目了然,非常清楚!买了净值产品以后,赚多赚少自己心里非常清楚!

第二呢,流动性!以往的定期理财产品,往往是几个月至一两年不等!中间,不能提前赎回!而净值产品正常情况下每7天,十五天或30天就会开放一次,方便大家进出!流动性非常好!同时也为朋友们,改变计划,规避风险,改换产品提供了通畅的通道!

第三段,有利于提高理财产品的以获利能力!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以往的理财产品,动辄一年两年,买的时候,说的天花乱坠,反正两年以后还很远,到时候再说!而净值新产品则不同!因为每个星期,每个月,都会公布净值!一旦产品净值相比同类产品的净值低或不稳定,那么投资者肯定会用脚投票!因此,会促使理财产品的良性竞争产品,向高收益,低成本,高稳定性安全性发展!进而给投资者带来更高的收益!

第四!提高了投资者的应急能力!一般的定期理财产品,中间不容易赎回!如果投资人临时急用钱,往往无计可施!需要漫长的等待!净值型理财产品,每隔一段时间例如七天,十五天或30天就会放开始申赎,很方便投资者临时应急赎回,这也大大的减少了投资理财的风险!

由此可见,净值型理财产品一方面是适应了新时期管理规定,另一方面,也是投资理财市场发展变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出现,必将会促进理财产品向市场化,竞争化发展,这最终会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红利!因此,净值型理财产品,确实是我们普通人进行投资理财的好渠道!

投资理财,关系到你我他,而是我们大家所关心的如果您有什么好的看法观点建议欢迎留言和朋友们共同讨论!欢迎,交流交换最新的投资理财信息!


理财迦


你好,这里是7分钟理财。

为什么净值型产品被反复在新规里提及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在于打破刚兑这个问题,还有一个就是推动股市,我一个个讲。

首先?什么是净值型产品?类似于公募基金,净值型理财产品是开放式、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没有预期收益,没有投资期限。产品每周或者每月开放,用户在开放期内可以进行申购赎回等操作。

它和普通的银行理财最大的区别在于,没有收益率的预估。以往的理财产品,往往会给你一个预估的收益率,或者一个固定的收益率,然后为了达到这个收益,银行会设立资金池,这个情况背后有很大的流动性风险的隐患,这就跟打破刚性兑付的要求相悖了。

而净值型理财产品没有预期收益,银行也不会承诺固定收益,对于用户来说,赚多少钱全凭自己的买点够不够低,卖点够不够高,假设用户购买时产品的净值为1,到了卖出的时候,产品净值变为1.2,则用户的每一份的收益就是1.2-1=0.2,买了1000份,就赚了200,换言之,如果净值变为0.9,则收益为0.9-1=-0.1,也就是亏损0.1,买了1000份,就亏了100元。而银行会根据当初的协议,在固定日期公布净值类产品的净值,用户可以进行净值查询,以计算自己的收益。从而真实实现了打破刚兑。

净值可以算出投资理财产品的过往收益率:

净值型的理财产品刚成立时通常都是从1开始计数的,假设一款理财已经成立270天,最新的净值是1.01,那么其年化收益率=(当前净值-初始净值)/初始净值/已成立天数×365天=(1.01-1)/1/270×365

那另一个原因是,净值类产品可以更方便地投资二级市场了。以前的理财产品很少会投资二级市场,因为风险不可控,万一赔了可能还带着银行的信誉,现在净值化产品就可以像混合基金一样自由一些的投资,当然要在限制范围内。

当然,净值计算并不意味着风险。你们想想,就算是基金也有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等,当然不是所有的净值类产品都可以涉及二级市场。事实上,一些用净值来计数的理财产品还是很稳健的,而且收益也不错。欢迎和我们交流不同意见,本条内容为7分钟理财在悟空问答的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予转载,会追究哦~


7分钟理财


受业内关注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资管新规”)日前有消息称落地在即,作为资管行业的“老大哥”,银行资管条线需对当前业务模式进行重大调整。有研究报告指出,未来90%的银行理财即将转型为净值型产品,专家认为,净值型产品由于收益的不确定性及较高的风险偏好,投资者应留意产品的过往业绩及资产投向,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或应寻找新的投资替代品。


为什么要改为净值型,实际上这与国家的战略布局与金融去杠杆有关,净值型基金打破了传统金融的刚性兑付,避免了金融风险的发生,同时产品更具有透明性。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净值型产品与传统保本保息的银行理财产品(通常指预期收益率产品)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净值型产品的收益不确定性。普益标准的研究员魏骥遥分析,由于其不设置预期收益率的特点,整体收益弹性更强,甚至会出现亏损的可能,因此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较难接受此类产品。

另外,由于资管新规要求未来净值型产品的估值方式将遵循公允价值原则,也即是大概率采用“公允价值法”估值,这将造成产品收益波动的增大,风险厌恶型投资者更难接受这样的收益波动。


花开花落小菜鸡


最简单地说,我们的投资是为了收益,而收益只有两种:一种是保本保收益的,比如存款,年利率是明确的,另一种是既不保本更不保收益的,比如股票,挣多挣少看我们的水平,当然还有运气。

那么,为什么理财产品不应该保本保收益,也就是不应该刚性兑付呢?不说专业的解释,简单打个比方:同一个贸易商向我们收购同样的杯子,一个出价一块钱(存款利率),另一个出价四块钱(理财收益),这,合乎逻辑吗?显然不。

所以,理财产品要与存款区分开,这本来就不是一样的商品,不应该同样地刚性兑付。

打破刚性兑付后,怎么确定收购价呢?一句话:随行就市,买卖的时点是多少钱就是多少钱。这个时点的价钱就是净值。

不知道这样是不是说明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