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的整体思路

以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为基础,从分子水平上认识生命现象,已经成为现代生物学发展的主要方向,研究蛋白质,首先要得到高度纯化并具有生物活性的目的物质。而大肠杆菌的原核表达,由于操作简单、表达量高、成本较低等优点,是运用最广的蛋白表达方法。这里,小知了就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的整体思路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的整体思路

原核表达的整体思路

一. 确定表达策略

在做表达之前,我们首先要确定表达策略。这主要涉及三部分:

1. 目的基因从哪里来:从NCBI上找到目的基因的序列后,我们首先要对基因的序列和来源物种进行分析,确定其密码子偏好性和翻译蛋白的定位。再就是想办法拿到目的基因,确定是基因合成还是提基因组或者RNA做模板;

大肠杆菌密码子使用分析:

http://faculty.ucr.edu/~mmaduro/codonusage/usage.htm

2. 表达载体的选择: 原核表达有很多,像用的比较多的pET系列,以MBP为融合蛋白的pMAL系列,以GST为融合蛋白的pGEX系列等。选择表达载体一方面要考虑目的蛋白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载体骨架(表达调控元件,拷贝数等)和融合蛋白;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后续的纯化情况,是否具有易于纯化的标签等(如:6His 、MBP等)。

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的整体思路

(部分常见原核表达载体)

3. 表达菌株的选择: 目前使用的比较多的应该是BL21(DE3),但是不同菌株之间还是有差别的。如针对稀有密码密码子的Rosetta系列,针对泄露表达和蛋白毒性的pLysS/E菌株,针对较多二硫键的Origami菌株,等等。这里我就不放列表了,大家具体可以参考pET manual。

二. 获得目的基因

在目的基因来源物种容易获得的情况下,一般是对其进行基因组(或总RNA)进行提取,再通过PCR或者RT-PCR的方法扩增得到目的基因。来源物种不容易获得时,可以根据目的基因序列优化后合成基因。

1. 通过PCR方法:以含目的基因的克隆质粒为模板,按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在上游和下游引物分别引入不同的酶切位点),PCR循环获得所需基因片段。

2. 通过RT-PCR方法:用TRIzol法从细胞或组织中提取总RNA,以mRN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cDNA第一链,以逆转录产物为模板进行PCR循环获得产物。

三. 构建重组表达载体

构建载体的最常用的方法是酶切/酶连。现在很多公司都推出重组试剂盒,让构建载体变的更加简单,成本也在慢慢降低。这里主要介绍一下酶切酶连的方法:

1. 载体酶切:将表达质粒用限制性内切酶(同引物的酶切位点)进行双酶切,酶切产物行琼脂糖电泳后,用胶回收Kit或冻融法回收载体大片段。

2. PCR产物双酶切后回收,在T4-DNA连接酶作用下连接入载体。

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的整体思路

酶切酶连示意图

连入载体后就是转化、筛选和测序,之前推过,这里附上链接,不再赘述。

大肠杆菌化转、电转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实验基础专题五 克隆筛选攻略

旁友,Sanger测序了解一下?

四. 转化表达菌株,进行小量表达

经过测序,确定构建的载体正确就可以转入表达菌株里了。

在可以通过挑取几个单克隆进行小量表达,用SDS-PAGE(或Western Blot)对表达情况进行分析。

确定表达了之后再选取表达量最好的单克隆进行条件优化。可以优化的参数有:诱导时机、诱导剂的量、诱导时间、培养温度等。

如果没有表达,那需要我们仔细的对实验进行分析,找到问题的所在并解决问题,常见的引起不表达的原因有:蛋白毒性,本底表达等。我们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表达策略。

五. 大量表达

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更加不能掉以轻心。

小量表达优化后,我们要对表达量和表达条件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根据需要的蛋白量,我们按优化好的条件进行大量表达。为了让实验有重复性,要进行严格放大。

表达后收集的菌体,用预冷的PBS清洗。如果不是马上纯化,建议用液氮冷冻后放-80℃保存。

知了窝生物

网友福利区

通过微信公众号后台发送“纯化”,获取经典纯化电子书。大家可以通过文末留言或者后台私信的方式把大家在生物科研途中遇到的困难反馈给小知了,小知了会尽可能的帮大家收集资料。如果您有好的资料也可以通过小知了分享给大家,实现真正的互帮互助,大家共同打造一个信任的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