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红掌细菌性病害怎样防治?

红掌细菌性病害怎样防治?

预防措施

种苗选择 在选择种苗时,一定要选择有检疫证明的正规种苗,还要了解种苗公司周围是否受到病害影响。可以适当考虑多引进些相对不易感病的品种,切花品种中‘卫城’、‘参议员’、‘快车’、‘座右铭’、‘开心果’、‘朝霞’、‘干杯’、‘桑蒂’、‘旅行’等感病表现较轻,盆花品种中的‘粉冠军’、‘亚利桑那’、‘莱妮’、‘提克娜’、‘梦幻’等感病较轻。

红掌细菌性病害怎样防治?

消毒处理 可选用农用链霉素 3000倍液 + 甲基托布津 800 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或用 1% 碘 1500 倍液 + 农用链霉素3000 倍液,还可选用 3000 单位 /ml 的农用链霉素加 1% 酒精混合液浸泡种苗。吉山花瑶

加强产区管理 在生产区门口设置消毒池、消毒盒或放置消毒垫,每天进行清洗和更换消毒液(常用的消毒液有10% 甲醛、2% 季铵盐、2% 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苯扎溴铵溶液等);工作人员或来访者须穿消毒过衣服进入温室,进入温室前,双手要用 85% 酒精或免洗手消毒液进行消毒;禁止来访人员接触红掌植株;减少生产区的人员流动。红掌生产温室尽量避免放置该病的寄主植物,如天南星科植物。建议每半月对温室的非生产性区域进行一次消毒处理,可选用的消毒剂有灭菌成 1000 倍液、10ppm 二氧化氯液等。对生产工具、运输工具要定期消毒,采叶切花的刀具要求分区使用并定期消毒,消毒可用 85%酒精或 500 倍噻菌铜和 3000 倍新植霉素的混合液。

加 强 植 株 管 理 尽 可 能 地 使 用消 毒 处 理 过 的 水 进 行 灌 溉, 可 选 用5000~10000倍液的百时清或1~2ppm二氧化氯对灌溉用水进行消毒处理。尽量保持红掌植株干燥,特别是在空气湿度大时,要加强通风,使植株叶面干燥;浇水施肥喷药时要注意能保证植株在夜晚来临前保持干燥。定期喷药对红掌植株进行保护性预防。可根据红掌的生长情况 1 个月左右进行一次叶面喷雾,可选用的药剂有:灭菌成 1000 倍液、农用链霉素 3000 ~ 5000 倍液、新植霉素3000 倍液、宁南霉素 800 ~ 1000 倍液、中生菌素 1000 倍液、噻菌铜 500 倍液、土霉素 3000 ~ 4000 倍液等。可以采用生物制剂来提高植株的抵抗力。盆花生产时,可在基质中加入诺维 3 号并定期喷施卡多赞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切花生产中,在未感病植株上灌施芽孢杆菌可以减轻此病的发生。

防治措施

当红掌植株一旦确诊为该病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在严格上述未感病前的预防措施的前提下,还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加强病区管理 及时清理发病植株的病叶和残株,将其放在密封的塑料袋中,运出温室进行烧毁,并在发病植株周围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可选用高锰酸钾水溶液或噻菌铜 500 倍液喷洒。对发病区域进行隔离,专人负责管理,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要求工作人员在温室生产操作时应尽量减少对植株造成伤口,避免细菌传播。刀剪消毒要严格充分彻底,切花剪叶时最好使用两把刀剪,交替使用,并随身携带消毒液,可为 85% 酒精或 300 倍液噻菌铜和 3000倍新植霉素混合液,刀剪放入消毒液中。温室消毒次数要增加,特别是对温室的过道消毒要求每周一次,消毒剂可用:灭菌成 800 倍液、二氧化氯 10ppm、2%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溶液,需注意的是不要将其喷到植株上。

红掌细菌性病害怎样防治?

调整施肥方案 减去肥料配方中氨态氮的使用,适量增加钙和钾的使用。用二氧化氯 5 ~ 10ppm 水溶液灌施能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从叶片发病和植株死亡减少率来推算,有效率可达70% ~ 80%。加强通风透气,保持植株干燥,防止植株出现吐水现象。

化学防治 根据病情合理施用农药,效果相对较好的农药有灭菌成 800倍液、72% 农用链霉素 3000 倍液、新植霉素 3000 倍液、叶枯唑 1000 倍液、噻菌铜 500 倍液、宁南霉素 800 倍液、中生菌素 600 ~ 800 倍液等,使用过程中,为防止病原菌产生抗性,药物要轮换使用,每周用药一次。发病严重时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药剂混合使用,但要事先进行小面积试验,其中一种较好的用药配方为噻菌铜 500 倍液 + 新植霉素3000 倍液 + 咪鲜胺 3000 倍液。

生物防治 使用芽孢杆菌、天赞好、康地雷得、植物因而肥等活性芽孢体对红掌进行叶面喷施和灌根处理,能有效延缓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如在未感病植株上使用效果更好。

在做好预防措施的同时,加强温室的管理,使植株生长健壮,是防治该病的重要前提。发病后,选用二氧化氯水溶液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加上适当用药进行保护性防治,严格各生产操作中的消毒防病措施,可以使红掌细菌性病害得到有效控制。

红掌细菌性病害怎样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