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说正事之前,先容我吐槽一下广州的天气。。。尽管在广州生活了好些年了,但是每年夏天的天气,还是让人那么的难以接受。胖子尤其难受,下车拍几张照就一身是汗了,感受到了夏天满满的恶意。。。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说回来车的事情,一开始我其实是想买迈腾,毕竟空间宽敞,比较舒服,而且优惠也比较大。但老婆的意思是,我们目前也就两口子,也许以后是三口子,也用不着那么大的空间,够用就好,其实最主要的是,迈腾的造型有点显老,她不喜欢。但这个价位上的车,看着是有很多选择,但真的要选的时候,其实选择也不多。
除了迈腾,这个价位上我们比较偏向的就是帕萨特和日系三剑客了。既然不喜欢迈腾的造型,那帕萨特自然也是不喜欢的,毕竟这两台车的造型都差不多,至少在我们看来是差不多的。然后日系三剑客里面,天籁和凯美瑞以及雅阁相比,天籁就太老了,不说造型的问题,光是配置都被已经换代的凯美瑞以及即将换代的雅阁(当时订车的时候,十代雅阁还没正式上市)甩开了。所以,天籁出局。
最后是雅阁和凯美瑞,两款都是好车,毕竟都成名已久了。不过新款凯美瑞已经上市好几个月了,这段时间断断续续的也有关注,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放心的。新雅阁的话,当时未知的还比较多,包括价格配置等等,最终决定还是不等雅阁,就选凯美瑞了。
凯美瑞我们比较倾向的是运动版,毕竟运动版的造型还是更年轻一些,更符合我们的要求。当时比较纠结的是,车身和内饰颜色的问题。我们对第八代凯美瑞几款车里面印象最深的,是那款红色车身黑色车顶的运动版,很张扬的造型和颜色搭配,视觉冲击力真的很强,所以,最初我们也是想选这个配色的。不过在店里看了白色车身黑色车顶的实车后,感觉这样的搭配更好看,而且,相比于红和黑的颜色搭配,白和黑的搭配多了一份优雅,少了一份妖娆~不过代价就是,原本红黑车身只需要加2000块钱,变成白黑车身的话,需要加4000块钱。。。。

最后,还是选了白色车身黑色车顶这一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个自己最喜欢的吧。内饰也用不着红色的了,黑色内饰就好,所以最终选择是第八代凯美瑞2.5S锋尚版,白色车身黑色车顶,搭配黑色内饰。
提车到现在也有一些日子了,整理了一下这段时间的一些体验,供大家参考吧~

———————————— 外观 ————————————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白色车身黑色车顶,夜晚乍一看其实会有一种敞篷车的赶脚,改天拍个夜晚的出来秀一下。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说正事之前,先容我吐槽一下广州的天气。。。尽管在广州生活了好些年了,但是每年夏天的天气,还是让人那么的难以接受。胖子尤其难受,下车拍几张照就一身是汗了,感受到了夏天满满的恶意。。。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说回来车的事情,一开始我其实是想买迈腾,毕竟空间宽敞,比较舒服,而且优惠也比较大。但老婆的意思是,我们目前也就两口子,也许以后是三口子,也用不着那么大的空间,够用就好,其实最主要的是,迈腾的造型有点显老,她不喜欢。但这个价位上的车,看着是有很多选择,但真的要选的时候,其实选择也不多。


除了迈腾,这个价位上我们比较偏向的就是帕萨特和日系三剑客了。既然不喜欢迈腾的造型,那帕萨特自然也是不喜欢的,毕竟这两台车的造型都差不多,至少在我们看来是差不多的。然后日系三剑客里面,天籁和凯美瑞以及雅阁相比,天籁就太老了,不说造型的问题,光是配置都被已经换代的凯美瑞以及即将换代的雅阁(当时订车的时候,十代雅阁还没正式上市)甩开了。所以,天籁出局。
最后是雅阁和凯美瑞,两款都是好车,毕竟都成名已久了。不过新款凯美瑞已经上市好几个月了,这段时间断断续续的也有关注,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放心的。新雅阁的话,当时未知的还比较多,包括价格配置等等,最终决定还是不等雅阁,就选凯美瑞了。
凯美瑞我们比较倾向的是运动版,毕竟运动版的造型还是更年轻一些,更符合我们的要求。当时比较纠结的是,车身和内饰颜色的问题。我们对第八代凯美瑞几款车里面印象最深的,是那款红色车身黑色车顶的运动版,很张扬的造型和颜色搭配,视觉冲击力真的很强,所以,最初我们也是想选这个配色的。不过在店里看了白色车身黑色车顶的实车后,感觉这样的搭配更好看,而且,相比于红和黑的颜色搭配,白和黑的搭配多了一份优雅,少了一份妖娆~不过代价就是,原本红黑车身只需要加2000块钱,变成白黑车身的话,需要加4000块钱。。。。

最后,还是选了白色车身黑色车顶这一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个自己最喜欢的吧。内饰也用不着红色的了,黑色内饰就好,所以最终选择是第八代凯美瑞2.5S锋尚版,白色车身黑色车顶,搭配黑色内饰。
提车到现在也有一些日子了,整理了一下这段时间的一些体验,供大家参考吧~

———————————— 外观 ————————————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白色车身黑色车顶,夜晚乍一看其实会有一种敞篷车的赶脚,改天拍个夜晚的出来秀一下。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一张很不凯美瑞的脸,相比于以往凯美瑞的设计,八代凯美瑞的这张前脸真的很张扬,肌肉感也强悍了很多。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波纹状的LED日间行车灯,左右各三道,形状好评,确实有些像波纹。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中网局部特写,官方配置表上写的是蜂窝网状,像不像蜂窝网你们自己看,不过就质感上来说,我觉得八代凯美瑞普通版和双擎版的那个大格栅,近距离看的话,质感要比运动版这个格栅的感觉要好一些。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车尾正面照,还是比较耐看的,组合尾灯的形状比上一代要纤细了不少。车头和车尾整体的设计,感觉让这车比上一代年轻了好多岁。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飞翼式运动尾翼,普通版和双擎版的后备箱这里好像都是微微上翘,就运动版配了个尾翼,外观上真的很运动。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双边四出排气,好看是极其好看的,不过一些车友的车看着里面的那个排气孔内壁已经变黑了,我的车目前里程不多,暂时还看不出来。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大鹏展翅”?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未来,请指教啦~

———————————— 内饰 ————————————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不对称的中控设计,我开过的车不多,这种不对称的程度,我还是在八代凯美瑞身上第一次见到。视觉效果上是有些偏向驾驶座这一边的,所以坐上去之后有种功能按键尽收眼底的感觉。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炮筒式的仪表盘,红色的指针以及外围的红圈是运动版独有,普通版和双擎版好像是白色的,不得不说,还是运动版的红看着更有激情一些。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换挡拨片,搭配运动模式感觉还蛮有意思的,不过目前用得不是很多,之前开的车是没有这玩意的,还不是很习惯。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三剑客来也~~安全带未系提醒,从安全的角度上来看,这个配置确实很有必要,系安全带的重要性就不用我多说了,不过就是有时候总是一直提醒会觉得有些烦。有一点顺便说一下,就是中控的这一块版,很容易沾上灰尘,而且看起来会比较明显比较脏。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Eco、Normal和Sport三种模式,Eco模式基本不用,体验较差,Sport模式用的也不多,虽然这种模式下感觉车子的反应速度有所提升,但感觉油耗也在增加,所以平时基本上都是Normal模式在开,完全可以胜任了。另外就是Hold功能也很实用,刹住车的时候会显示已经启动Hold功能,这个时候可以松开脚,然后如果这时候再深踩一下刹车的话,发动机自动启停会启动。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开车的时候,手机其实没有很好的地方可以放,我一般是放在这个地方的,比放在挡把附近的杯槽或者门板上扶手的凹槽上,感觉要舒服些。然后下面的这个小隔间,可以放置一些相对重要但个头不大的东西。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后排座椅扶手。如果说前排中央扶手高度适宜,手放上去很舒服,可以打100分的话,后排这个估计也就60分的样子。扶手拉下来之后,角度是斜向下的,手放上去不是很舒服,而且感觉软踏踏的不着力。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后排出风口,在这种天气对于后排乘客真的是救命的啊!出风口下面是两个USB接口,对于现在手机没电就没有安全感的人来说,也是很必要的。
兄dei,要一起开“黑”么~

———————————— 空间 ————————————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前排中央扶手箱,算是很大很深了吧。像这样一瓶绿茶饮料,直立着放,深度是不够的,但这样横着丢下去完全没问题,可以放下好几瓶。之前是想过在这里放多几瓶水或者饮料的,渴了随时可以喝,不过考虑到夏天的天气,车里太闷了,估计饮料存放到车里,没多长时间就变质了吧。


说正事之前,先容我吐槽一下广州的天气。。。尽管在广州生活了好些年了,但是每年夏天的天气,还是让人那么的难以接受。胖子尤其难受,下车拍几张照就一身是汗了,感受到了夏天满满的恶意。。。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说回来车的事情,一开始我其实是想买迈腾,毕竟空间宽敞,比较舒服,而且优惠也比较大。但老婆的意思是,我们目前也就两口子,也许以后是三口子,也用不着那么大的空间,够用就好,其实最主要的是,迈腾的造型有点显老,她不喜欢。但这个价位上的车,看着是有很多选择,但真的要选的时候,其实选择也不多。
除了迈腾,这个价位上我们比较偏向的就是帕萨特和日系三剑客了。既然不喜欢迈腾的造型,那帕萨特自然也是不喜欢的,毕竟这两台车的造型都差不多,至少在我们看来是差不多的。然后日系三剑客里面,天籁和凯美瑞以及雅阁相比,天籁就太老了,不说造型的问题,光是配置都被已经换代的凯美瑞以及即将换代的雅阁(当时订车的时候,十代雅阁还没正式上市)甩开了。所以,天籁出局。
最后是雅阁和凯美瑞,两款都是好车,毕竟都成名已久了。不过新款凯美瑞已经上市好几个月了,这段时间断断续续的也有关注,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放心的。新雅阁的话,当时未知的还比较多,包括价格配置等等,最终决定还是不等雅阁,就选凯美瑞了。
凯美瑞我们比较倾向的是运动版,毕竟运动版的造型还是更年轻一些,更符合我们的要求。当时比较纠结的是,车身和内饰颜色的问题。我们对第八代凯美瑞几款车里面印象最深的,是那款红色车身黑色车顶的运动版,很张扬的造型和颜色搭配,视觉冲击力真的很强,所以,最初我们也是想选这个配色的。不过在店里看了白色车身黑色车顶的实车后,感觉这样的搭配更好看,而且,相比于红和黑的颜色搭配,白和黑的搭配多了一份优雅,少了一份妖娆~不过代价就是,原本红黑车身只需要加2000块钱,变成白黑车身的话,需要加4000块钱。。。。

最后,还是选了白色车身黑色车顶这一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个自己最喜欢的吧。内饰也用不着红色的了,黑色内饰就好,所以最终选择是第八代凯美瑞2.5S锋尚版,白色车身黑色车顶,搭配黑色内饰。
提车到现在也有一些日子了,整理了一下这段时间的一些体验,供大家参考吧~

———————————— 外观 ————————————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白色车身黑色车顶,夜晚乍一看其实会有一种敞篷车的赶脚,改天拍个夜晚的出来秀一下。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一张很不凯美瑞的脸,相比于以往凯美瑞的设计,八代凯美瑞的这张前脸真的很张扬,肌肉感也强悍了很多。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波纹状的LED日间行车灯,左右各三道,形状好评,确实有些像波纹。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中网局部特写,官方配置表上写的是蜂窝网状,像不像蜂窝网你们自己看,不过就质感上来说,我觉得八代凯美瑞普通版和双擎版的那个大格栅,近距离看的话,质感要比运动版这个格栅的感觉要好一些。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车尾正面照,还是比较耐看的,组合尾灯的形状比上一代要纤细了不少。车头和车尾整体的设计,感觉让这车比上一代年轻了好多岁。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飞翼式运动尾翼,普通版和双擎版的后备箱这里好像都是微微上翘,就运动版配了个尾翼,外观上真的很运动。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双边四出排气,好看是极其好看的,不过一些车友的车看着里面的那个排气孔内壁已经变黑了,我的车目前里程不多,暂时还看不出来。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大鹏展翅”?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未来,请指教啦~

———————————— 内饰 ————————————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不对称的中控设计,我开过的车不多,这种不对称的程度,我还是在八代凯美瑞身上第一次见到。视觉效果上是有些偏向驾驶座这一边的,所以坐上去之后有种功能按键尽收眼底的感觉。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炮筒式的仪表盘,红色的指针以及外围的红圈是运动版独有,普通版和双擎版好像是白色的,不得不说,还是运动版的红看着更有激情一些。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换挡拨片,搭配运动模式感觉还蛮有意思的,不过目前用得不是很多,之前开的车是没有这玩意的,还不是很习惯。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三剑客来也~~安全带未系提醒,从安全的角度上来看,这个配置确实很有必要,系安全带的重要性就不用我多说了,不过就是有时候总是一直提醒会觉得有些烦。有一点顺便说一下,就是中控的这一块版,很容易沾上灰尘,而且看起来会比较明显比较脏。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Eco、Normal和Sport三种模式,Eco模式基本不用,体验较差,Sport模式用的也不多,虽然这种模式下感觉车子的反应速度有所提升,但感觉油耗也在增加,所以平时基本上都是Normal模式在开,完全可以胜任了。另外就是Hold功能也很实用,刹住车的时候会显示已经启动Hold功能,这个时候可以松开脚,然后如果这时候再深踩一下刹车的话,发动机自动启停会启动。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开车的时候,手机其实没有很好的地方可以放,我一般是放在这个地方的,比放在挡把附近的杯槽或者门板上扶手的凹槽上,感觉要舒服些。然后下面的这个小隔间,可以放置一些相对重要但个头不大的东西。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后排座椅扶手。如果说前排中央扶手高度适宜,手放上去很舒服,可以打100分的话,后排这个估计也就60分的样子。扶手拉下来之后,角度是斜向下的,手放上去不是很舒服,而且感觉软踏踏的不着力。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后排出风口,在这种天气对于后排乘客真的是救命的啊!出风口下面是两个USB接口,对于现在手机没电就没有安全感的人来说,也是很必要的。
兄dei,要一起开“黑”么~

———————————— 空间 ————————————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前排中央扶手箱,算是很大很深了吧。像这样一瓶绿茶饮料,直立着放,深度是不够的,但这样横着丢下去完全没问题,可以放下好几瓶。之前是想过在这里放多几瓶水或者饮料的,渴了随时可以喝,不过考虑到夏天的天气,车里太闷了,估计饮料存放到车里,没多长时间就变质了吧。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第二排的腿部空间,175左右的身高,大概有两拳的距离,空间还是可以的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后备箱挺大,重点是很平整,对这种平整的空间有种蜜汁喜爱……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后排座椅可以放倒,不过后备箱地板和放倒后的椅背有一定的高度差,不是绝对平整的。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换个角度看放倒的后排座椅,空间贯通了后排座椅和后备箱,偶尔应付一下一些特殊情况还是可以的。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与八凯的第一个夏天,提车用车初分享


运动版的电动天窗,感觉实用性不大。不过平时一般不怎么开天窗,而且这种天气开天窗也太晒了~

———————————— 其他 ————————————




关于动力,首先是真的很平顺,不管是低速还是高速,动力在输出上都保持着很高的平顺性,很舒服的一种感觉。就算是换挡过程中,也都基本上保持着平顺,只在低档位的时候偶尔会感觉到一些小顿挫。车开起来之后,中后段的动力很足,速度提升很快,基本上压一下油门,就可以看到HUD显示上的速度数值在快速上升。缺点就是起步时候的表现一般,换成运动模式感觉上会好点,还有就是发动机的声音不是很好听。个人感觉声音不算大,就是不那么好听。
关于操控,不算是个老司机,说不了太多的弯弯道道。从总体上来看,开着是比较舒服的,不管是日常上下班还是节假日一起出去遛个弯,这车开着和坐着都比较的舒服。底盘有种很稳的感觉,开起来有些厚重感,跑在高速上也没有那种要飘的感觉。HUD还是比较实用的,特别是市区路段限速、违章拍照比较多的时候,扫一眼速度还是很方便的,不至于一脚油门下去,超速了还不知道。


关于安全,暂时不好说,只能说配置比较彪悍,10气囊以及TSS 4件套,确实不是很多车都有,当时买这车多少也有这个考虑在里面吧。车道偏离这个配置比较敏感,变道的时候,只要没有打转向灯的话就会发出提醒的声音,并且方向盘会感受到一股比较轻微的力在试图往回拉一下。还有预碰撞,强烈建议市场上在售的所有车都装上预碰撞系统,在一定速度下的提醒以及主动刹车,真的很有用!最后,因为之后会有小孩,所以简单测试了一下车窗的防夹功能。先是用一个塑料瓶感受了一下车窗夹上来的力度,感觉并不大,然后用手试了下,车窗在夹到手的时候确实会自动弹下去,而且夹住的力度不强,没有什么痛感,还是很不错的。
最后,附一下小本本,当是个小证明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