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评价国民党将领中的胡宗南?

大不列颠的帝王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蒋介石用人有三个标准,黄埔系,浙江人,保定军官军校,只要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一个,基本上就可以入老蒋法眼,陈诚。胡宗南无疑都是这里的佼佼者。

胡宗南。生于1896年,浙江人,黄埔一期毕业,一级陆军上将。和陈赓是同班同期,有天子第一门生之说。是黄埔系十三太保之首。胡宗南是完全符合蒋介石的用人标准,也正是由于此,胡宗南是第一个黄埔系军长。时年31岁,39岁晋升为中将。第一个军团司令,时年41岁。第一个集团军司令。第一个战区司令长官,时年49岁。管辖45万大军。也是第一个离开大陆前的三星上将。同时还是黄埔系第一国民党中央委员。时年49岁。蒋介石对胡宗南可谓器重异常。十分钟爱。但实事求是地说胡宗南辜负了蒋介石的厚爱和期望。

对胡宗南最中肯的评价应该来自他的对手,魏德迈曾经问过对胡宗南的印象,魏德迈沉吟一下说了四个字,“志大才疏”。这四个字可谓十分中肯和传神。胡宗南一生胜仗不多,尤其经典战役几乎没有,但败仗不少,比如在1935年2月任第2纵队司令官;奉命围剿红军。但在在松潘战役中差点被陈赓活捉,部队伤亡过半,每次陈赓活捉胡宗南的下属都会说,你们胡长官与我同期,每次见面都这么客气,又送装备又送兵的、但胡宗南虽然打了败仗依旧在当年9月任“西北剿匪”第1路军第2纵队司令。可见胡宗南官运之好。

在抗日战争与日军的作战中,胡宗南也是败仗连连,37年受顾祝同指挥在淞沪会战中两战皆败。被迫退出战场、在开封会战的时候。麾下团长临阵脱逃,导致门户洞开,胡宗南再次败北。退守西安。胡宗南在抗日战争期间主要就打了这两场战役,而且都以失败告终,胡宗南可谓外战也不行,内战更不行,作为黄埔一期生,胡宗南参加所有的国民党的战役,北伐,东征,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一生几乎都是败仗,自蒋介石败退台湾以后,胡宗南就开始备受冷落。甚至有人把胡宗南的失败和导致解放战争失败联系在了一起,到台湾以后,胡宗南担任中央评议委员的虚职。1962年去世,被追授为一级上将,终年66岁,我们不禁疑问。蒋介石为何重用胡宗南,如此一个无能的将军却能够年年高升?甚至有人说胡宗南是最大 的地下党。

胡宗南之所以能够年年高升除了我一开始说的那两点之外,最关键一点就是胡宗南对蒋介石忠心耿耿。在1927年宁汉分裂,蒋介石被李宗仁和何应钦共同逼迫下野,蒋介石下野以后。麾下的黄埔学生受桂系压迫而分分各找后台,关麟征(黄埔一期)代表黄埔学生去浙江溪口面见蒋介石,在得到蒋介石的嘱咐以后,火速召集第一军蒋介石嫡系的黄埔学生开会,会上胡宗南(当时职务是团长)慷慨陈词,义正辞严坚决拥护蒋介石为最高领导。而且得到全体同学的响应,胡宗南甚至说,凡是反对校长的我就枪毙谁,包括童养媳何应钦这种狠话。黄埔一期学生宋希濂在其自传中回忆:这次会议注定了蒋介石是黄埔的主宰,也成就了胡宗南是蒋介石一生心腹的 位置。李宗仁也曾经所过,蒋介石用人先用奴才,再用人才。但奴才好用不管用,人才管用不好用。到头来人才也成奴才了。胡宗南既得蒋介石重用,也得宋美龄喜欢。甚至要把外甥女许配给胡宗南的意思。

就个人操守而言,胡宗南比其他国民党高级将领强的很很多,不贪财,不近女色,爱护部下,对领袖忠诚。但就是能力太差,不是一个能打仗的将军。蒋介石重用这样的人,也算是瞎了眼。不会用人。




清水空流


借用当年西北野战军的一首打油诗来评价他吧!

胡蛮胡蛮不中用,延榆公路打不通。

丢了绥德丢蟠龙,一趟游行两头空。

官兵六千成俘虏,九个半旅变狗熊。

苦了榆林邓宝珊,不上不下挂半空。

他的老师周总理,对手彭德怀都曾评价他是“志大才疏的饭桶将军”,毛主席在撤离延安时,就算到他占领延安后一定会到他的办公室“参观”,于是就给他留了一段话:胡宗南进延安,退,退不得;进又进不得,奈何,奈何。胡宗南当时还笑毛主席“死要面子”呢,但随后的事实却真的印证了毛主席的远见。由胡宗南指挥的当时国民党最后一支机动战略力量被陷在西北战场,加上青宁二马的地方军阀武装,国民党反动派六七十万大军居然奈何不了西北野战军三万来人。而西北野战军则是越战越勇,先后取得了青化边、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在完成了策应陈(赓)谢(富治)大军南渡黄河后,又在沙家店、瓦子街歼灭了钟松的整编36师和刘堪的整编29师,令胡宗南集团失去了进攻能力,只好采取守势。1948年4月,终于被迫放弃延安。解放军收复延安后,展开了一系列攻势。1949年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到西柏坡开会,同时受命到太原前线替代病重的徐向前指挥部队解放太原。尔后,他率华北军区18、19兵团加入第一野战军(即原来的西北野战军),这样,第一野战军就有了四个兵团的兵力,在扶眉一战中就歼灭了胡宗南部四个军。胡只好率部越过秦岭,逃往四川。贺龙率第18兵团紧追不放,最后和二野刘邓大军一起,将胡宗南集团全歼于四川境内。

胡宗南这人嘛,一方面确实是好大喜功,另一方面也是志大才疏。在黄埔军校时他听说了黄埔三杰(陈赓、贺衷寒和蒋先云)后,很不服气,认为自己也应该是三杰之一,所以他后来就称黄埔军校“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后来有个李默庵也比较自负,又加上一句“又文又武李默庵”。胡宗南仗着自己是天子门生,和蒋介石又是老乡,加上对蒋介石死心踏地,懂得讨蒋的欢心,所以仕途一帆风顺。他几乎没有在基层呆过。在土地革命期间,他围剿红军还是有些能力的,但在抗战时期绝大多数时间都呆在西北围困陕甘宁边区,缺乏必要的战场锻练,久而久之,当然是才能衰退,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只能当饭桶将军了。


血染战旗红


1924年,一个个子不高的浙江年轻人在黄埔招生处大喊:‘个子矮就不能参加革命了吗?’。这一喊,改变了命运,廖仲恺先生对他破格录取。

这就是号称“天子门生第一人”的胡宗南,他是黄埔系第一个军长(1936年4月); 第一个兵团总指挥; 第一个集团军总司令; 第一个战区司令长官。

和陈诚、杜聿明、汤恩伯列为黄埔系仅有的统帅级将领。

1、老乡见老乡

相较于查宿舍是看书的陈诚,胡宗南无疑也有自己的优势,浙江镇海人,和蒋介石家并不远。国民党历来乡土之谊很重,广东人的范汉杰(黄埔第一个师长)在粤军和校长之间选择了前者。

和多数黄埔生一样,毕业分配到教导团,后来成为党军1、2师,后来第一军。期间东征、北伐,在宁汉对峙期间,参加龙潭战役。

到二次北伐已经是第一师第二旅旅长,模范部队。

中原大战后担任第一师师长,将衔中将。和陈诚一样,冉冉升起的巨星。

(一生的贵人)

2、军队与特务并行

在北伐前,胡宗南把自己的黄埔六期学弟戴笠推荐给了蒋介石。他们还有另一层关系,老乡+结拜兄弟。

(胡宗南是发起人之一)

1932年老蒋复,深感无组织、无情报。胡宗南、贺衷寒、戴笠、康泽等顺时组织“力行社”和“复兴社”,即军统。

之后在大别山对四方面军作战,在川西北对红军作战。因为战功,在1935年当选为国民党第5届中央监察委员,标志着黄埔系的势力开始进入中央决策机构。

1936年成为第一军军长,这支有深厚历史传统的部队,天下第一军自然有其无上荣誉。这时候国军的三大主力就是:胡宗南的第一军,汤恩伯的十三军,陈诚的十八军。

其自34年后一直在西北作战,36年11月在山城堡被红军击败,之后西安事变,其率部进占天水,切断兰州与西安的东北军联系。

3、抗战与诸侯之路

抗战初期,蒋介石把德械部队与第一、第十八都投入淞沪战场,两度作战伤亡很大。在12月回关中整补,胡也升任17军团长。意味着这支部队已经关中化,同时也意味着关中的兵源确实很好。

1938年参加兰封会战,武汉战役中负责信阳方向作战。在战役结束后再次回到关中。这确实和其他的部队不一样,汤恩伯的部队北上南下,只有他的部队战后即回关中。

1939年任第34集团军司令。1942年升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负责实际事务)。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北王,积极封锁陕甘宁,并多次搞摩擦。

(封锁陕甘宁,陕北人民大生产运动)

豫湘桂会战失败,给了胡宗南再次崛起的机遇。1945年7月任命为第1战区司令长官,10月加陆军上将衔,此时第1战区指挥的部队有5个集团军、25个军,总兵力达50万人,势力分布到陕西、甘肃、宁夏、河南、晋东南地区。

4、久疏战阵,屡战屡败

要说胡宗南是个团长水平,这是瞎说。其做师长、军长时的战绩可圈可点。

可惜在西北时间长了,军政一把抓,政治化越来越严重,其作战能力也越来越下降。对应的是其部队因缺乏实战而战斗力下降。

(宜川战役打掉了胡宗南的机动部队)

以绝对优势兵力在陕北与彭总屡战屡败,到48年2月宜川之役丢了机动部队29军,3月失了延安。

49年5月撤出西安,7月扶风战役裴昌会兵团损失惨重。其撤往汉中。

之后,汉中、成都、西昌,几十万大军逐步损失殆尽。

(西昌战败飞往台北)

总结:

胡宗南的起来有其自身的努力,其乡谊与军统发起人都有很大帮助。

在38年之前,胡打了不少硬仗,证明其是一位有不错水平的军人。

但之后,久疏战阵,更多精力投入政治,解放战争,屡战屡败就是对其最好的诠释吧。

ps:写完这个,我自己还有不少困惑,期待和朋友们讨论。诸如胡宗南为何在西北呆那么多年?他的部队战斗力是如何变化的?等等

参考文献:

《蒋介石日记》

《从军事领袖到政治领袖——蒋介石的1932年》

贺江枫.蒋介石、胡宗南与1943年闪击延安计划[J].抗日战争研究,2016(03):38-51+159.

李宝明.平津战役国共两军部署比较观察[J].史林,2016(02):158-169+221-222.

肖昊宸. 皖南事变前陕甘宁边区与周边国民党势力军事关系论析[D].兰州大学,2015.

张祖.1950年国共内战幕落西昌的历史考察[J].史林,2012(04):146-154+191.

夏宇立.长征路上的松潘战役[J].炎黄春秋,2012(01):84-89.

彭玉龙.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作战的胡宗南[J].军事历史,2010(06):46-55.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胡宗南的人生关键词

如何评价一个人物,取决于你站在哪一个立场。

历史没有真相,只有部分真相。

比如,对于胡宗南,这个蒋介石最宠爱、最信任的将领,1947年的《人民日报》说他是“野心十足、志大才疏 、阴险虚伪的常败将军”。

台湾方面则认为,他“其志洁,其行廉……遇上忠,遇下爱”,是国军的杰出将领。

所谓“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似乎都有些偏颇。

周恩来说过一句公道话:“蒋介石手下最能干的指挥官恐怕要算胡宗南了。”

胡宗南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们选几个片段看看:

一个狂傲人

胡宗南人出身很一般,生在浙江宁波一个贫苦人家,身高不到一米六,看他的照片,横脸,大嘴,厚唇,典型的“矮矬穷”。但是,胡天资聪颖,虽然上学比较晚(14岁读小学),但学习非常好,21岁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中学毕业,当然,这个年纪很多人大学已经毕业了。

胡宗南成绩好,心气高,人也很狂傲。读小学时,辛亥革命爆发,他第一个剪去辫子;进入中学后,同学们拼命学英语要留洋,胡宗南则对此深恶痛绝,英语但求及格,不愿多花功夫。

他最喜欢中国历史,当同学们在英语角大声朗读英文时,胡则旁如无人的朗读《史记》。读到激情处,他常常豪情勃发,击节叫好,仰天长叹!

对于他的这些异常举动,同学们常常斥之以白眼,胡则以“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应对,其狂傲不逊,可见一斑。

日后,他带兵更是野心勃勃,狂妄自大。

一个有心人

孔子说过:狂者进取。

胡宗南就是个积极要求上进的人,毕业后,他当了小学老师。很显然,这个职位无法收服住他那颗狂傲的心。他利用假期四处游历,后来,得到黄埔军校招生的消息。立刻前往上海,参加初试,但是个子太矮,本来要被淘汰。但主考官巨眼识英雄,破格推荐他去广州参加复试。这个主考官叫毛泽东!

到了广州,他的个子也没长高,还是被拒绝。胡宗南没有气馁,而是大声反问:革命是青年的义务,救国是青年的责任。国是如此,在不发动青年还有希望吗?

他这番义正言辞的质问,引起了廖仲恺的注意,又被破格录取。

进入黄埔军校后,胡宗南遇到了他一生中最主要的贵人:蒋介石!但是因为自己没啥特殊才能,长得也一般,苦于攀附无门。但是,作为一个有心人,他发现蒋介石爱早起,爱跑步。于是,他决定每天也早起,也去跑步。这招还挺灵,以前蒋介石到操场跑步,都是空无一人。有一天,却突然发现有个人比他还早,就问:你是谁?胡答道:学生胡宗南。蒋介石对他颇有好感。回去一查档案,还是老乡,对他他别关照。


胡被称为“天子门生第一人”,是黄埔毕业生中的第一个将军,后来荣升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手握几十万重兵,号称“西北王”

一个有情人

胡宗南官做的大,但不像其他国军将领一样拈花惹草,他还挺专情。

1938年,胡42岁,单身。国民党大佬陈立夫做媒,要把孔祥熙的二女儿,蒋介石的外甥女介绍给他。要是一般人,巴不得。

但出人意料的是,胡宗南拒绝了。他的理由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狂的没边了!

他的理由冠冕堂皇,正义凛然,让蒋、陈都说不出啥来!但真实的原因是,他早有意中人。

谁呢?戴笠的机要秘书叶霞翟,两人相差十七岁。

1937年,戴笠介绍两人认识,两人相见恨晚,双双坠入爱河。但很快七七事变爆发,胡宗南身为军人,无法顾及儿女情长,他给叶写信说:上次之约必须展期,此为万不得已。并约定,一待战事胜利结束,我必赴约。

两年后,战事更乱,叶远赴美国深造。两人开始了漫长的异地恋,经常通信。

1947年,叶抵达西安,与胡宗南完婚。此时,胡已51岁。

客观的说,以胡宗南的“西北王”的地位,多年轻、多漂亮的女人都能找到,但他甘愿为了叶,苦等十年,实为不易。

1950年,胡宗南从四川西昌飞逃台湾,1962年因心脏病去世,终年67岁。


饮水君


烟酒阁大学士国军将领系列之十四:国军一级上将、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

在蒋介石爱将里,黄埔一期的胡宗南独受宠爱,号称天子门生第一人,黄埔生中第一个将军、第一个集团军司令官、第一个战区司令长官,是黄埔生中升迁最快的,手握五十万大军,人称“西北王”。

胡宗南,字寿山,浙江省安吉县人,黄埔一期生。居13太保之首,并以黄埔系太子自诩,但其粗狂轻率、志大才疏、不懂军事战略,对蒋绝对衷心言听计从。

胡宗南是著名的败仗将军,毛泽东评价其充其量是个团长水平。他被解放军打得丢盔弃甲,解放战争各个战场上,西北国军表现是最差的,整整4年没有打过一次胜仗,也算是绝无仅有了。

1950年兵败大西南后跑去台湾,曾在大陈岛任游击指挥,后任浙江省主席、总统府战略顾问,后遭46名监察委员联名弹劾,追究丢失大陆之责。1962年2月14日因心脏病病逝。

胡宗南从小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年轻时南下投奔革命,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

胡宗南(1896-1962年),原名斋琴,字寿山,浙江安吉县人。儿时就读孝丰县高小,毕业后考入湖州公立吴兴中学。1915年任孝丰县立小学教员,期间染上麻将赌博,后幡然醒悟戒赌。

胡宗南酷爱历史、博览群书。钻研《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并关心国事、时政。他攒下薪资游览国家名山大川、考察社会。游览东北回来后,他认为中日必有大战,逐立志报国。

1922至1924年间,胡宗南任《孝丰日报》总编辑。因躲避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24年得同学资助,南下广东报考黄埔军校。因其身高不足160,在体检阶段不合格而被淘汰。

胡宗南跑到操场大哭一场,返身责问考官为什么不让其参加革命。声音惊动国民党元老廖仲恺,廖问明情况后,当即表态胡宗南只要文化课考试通过,可以特许批准录取。

胡宗南以优异成绩考入黄埔一期,编在第1大队第4分队。在校期间认识了同乡、军校校长蒋介石,但并未引起蒋介石的注意。毕业后,胡宗南任军校教导第1团少尉见习。

黄埔毕业后,胡宗南参加东征北伐、中原大战。并显现一定军事、政治才能,得到蒋介石赏识。

1925年胡宗南任机枪排排长,并参加第一次东征。教导1团在棉湖遭遇陈炯明部林虎2万多人攻击,当时蒋介石、何应钦、周恩来等高级指挥官都在团指挥所视察战情,情势十分危急。

双方从拂晓战至下午,林虎一部突入教导团指挥部数十米之处,连蒋介石等人都拿出武器,准备作战。危急关头胡宗南手持机枪,疯狂向敌军扫射,率部硬是打退了林虎所部。

蒋介石对胡宗南英勇大加赞赏,战后即升为机枪连连长、1师2团营副。1926年初升任第1军教导师第2团第2营营长。7月胡宗南在胡公冕的推荐下,升任教导师第2团团长。

同月,胡宗南率部参加北伐,在南昌城郊使用火攻,打败孙传芳1个主力师,俘获军长李彦春等。11月教导师改为第1军第1师,隶属何应钦东路军序列,随军攻入浙江。

次年3月20日胡宗南率部参与攻克上海,5月任第1军第1师副师长兼第2团团长,成为黄埔系学生的第1个将军。8月,他率部从杭州奔赴南京参加龙潭战役,得以升任第22师师长。

第2次北伐时,第22师缩编为第2旅。因在蒋介石检阅时因表现突出,被蒋介石赞誉为模范旅。蒋桂战争、中原大战后,任第1师代理师长、师长。并形成黄埔少壮派军事派系,亦称胡宗南系。


胡宗南在带兵同时,也显现自己政治才能。蒋介石对其十分欣赏,逐将西北军政交与胡宗南。

胡宗南重视军纪,在西北期间,他派人在墙上刷标语:“第一师为解放西北民众痛苦而来!"“第一师不拉夫!不征粮!不派饷!现钱买卖、公平交易!”

他严令官兵不得擅自闯入民房,没有安顿驻地则露营在外。另外派军队打扫街道,修整道路梁。为老百姓做水利工程,栽种树木等惠民实事,还帮助人民开展治疗疫病等痛苦。

1935年2月胡宗南任第3路第2纵队司令官,6月参加拦截围、攻长征红军,在松潘差点被活捉,部队伤亡过半。9月任“西北剿匪”第1路军第2纵队司令,在川西北地区阻击红军。

1936年胡宗南率第1师驻镇武汉,阻滞李宗仁、陈济棠,并震慑湘军何健。4月,第1师扩编为第1军,胡宗南为第1军军长兼第1师师长。后进攻陕北红军,被彭德怀所败。

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胡宗南正在陕西惠安堡附近,得知蒋介石被扣的消息后,旋即赶到天水,支持戴笠赴西安营救蒋介石。1937年2月第1军开赴陕西凤翔,向西安施加军事压力。




抗战时期,胡宗南积极抗战,抵抗日军进入陕西,更多时间胡宗南手中精锐部队用来监视苏联红军、八路军、西北群马等势力。

7月7日抗战爆发,9月2日胡宗南到达上海参加淞沪会战,13日升任17军团长。1938年率部参加开封会战、武汉会战。

蒋介石提议将第17军团扩编为第34集团军,由胡宗南任代总司令,1939年8月正式任总司令。名义上,西北设有天水行营、第十战区、第八战区等军事机构,实权由胡宗南集团军掌握。

第34集团军,驻军遍及陕西、甘肃、山西、河南,实力相当庞大。胡宗南所部军事实力迅速扩张,成为蒋介石最依赖的军事力量之一。胡宗南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北王。

1942年胡宗南任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1944年任第1战区副司令长官。指挥战胜土肥原来犯的12万日军,1945年升任第1战区代总司令,辖5个集团军、25个军,总兵力50万人。

5月当选为中央执委,7月任命第1战区司令长官,9月在郑州接受日军12军投降,获抗战胜利勋章。


虽是黄埔军校出身、又是浙江人,胡宗南能成为西北王还是个人能力的因素。

胡宗南抗日态度坚决,赢得部下的尊重,部队战斗力较强。他坚决反对投降日本,极其痛恨汪精卫之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请求过黄河反攻山西,蒋介石未批准。

杜聿明率远征军出国作战,胡宗南非常羡慕。他在对部队训话中,特别强调官兵要做革命军人,要有民族气节、反对贪污腐化。他两次奉命执行反共军事摩擦,但都敷衍了事。

另外,胡宗南尊重知识、注重人才,所部凝聚了一大批英才。他麾下的李铁军、李文、范汉杰、董钊、刘戡、钟松、李延年、罗列、 盛文、陶峙岳、裴昌会、张灵甫等,先后成为著名将领。

胡宗南特别爱招收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入伍,沦陷区很多青年学生慕名投军其部。他在西安创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第七分校时,从这些青年学生中考选了1000余人。


1946年1月任郑州绥靖公署副主任,3月获青天白日勋章。9月派整编第1军与晋军联合进攻陈赓兵团,大败,整编第1旅被全歼、旅长被俘,整编48旅遭受毁灭性打击,旅长战死,胡宗南慌忙收兵。

1947年3月,胡宗南出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他召开洛川军事会议,部署刘戡整编第29军、董钊整编第1军分兵2路进攻延安。但计划早被机要秘书熊向晖泄露。

共产党获知进攻延安的军事情报后,主动放弃了延安,胡宗南部获得一座空城。但是胡宗南早已向南京报捷,中外记者五十余人聚集延安,准备报道“重大胜利”,急得胡宗南紧急布置:

第一,为了展示进攻延安激战与共军被歼之众,抽调部队星夜在延河两岸建造假坟。为了做得逼真,不仅有国军的阵亡官兵,也有人民解放军阵亡人员,每个坟头都用木牌标明了主人身份。

第二,为了展示共军被俘人员之众,在延安设立了十多个战俘管理处。并让青训队500多人、整编第27师1500多人,编成了几个“俘虏队”。这些 人一律穿杂色服装,作为共军俘虏加以训练。

胡宗南派人事先编好对答,以应付记者提问。胡宗南为安抚这些官兵造假,规定每个“俘虏”每天可领津贴一元。但人员还是太少,中外记者参观时,各“战俘管理处”只好互抽人员充数。

第三,为展示俘虏中有共军军官,胡宗南指示:选两个人装成被俘的共军团长,选一个人装成旅长,要装的像,这是重点。手下费尽心机,让一个会演戏的军官装扮解放军旅长。

第四,为展示缴获解放军武器,胡宗南下令将自己部队武器冒充。记者报道延安大捷后,蒋介石大喜过望,升任胡宗南为上将。胡宗南感激涕零,更加卖力。


1949年5月胡宗南到汉中,一出西安,他即力主部队应该进军四川,稳定政局,遭到代总统李宗仁坚决不允,耽误了大半年时间。

11月蒋介石自台湾飞重庆指挥,命令胡宗南下四川。胡宗南说:"现在为时已晚,大部队入川,无异等着被瓮中捉鳖!”蒋不断从重庆打电话到汉中,要胡接电话。

胡宗南一反常态,不接电话。最后胡宗南被迫接了,俞济时告诉他说:“总裁有令,要你马上带部队下四川!” 胡宗南主持陕甘川绥靖公署议事,他在会议上说:如果把大部队带进四川,会被共军歼而灭之。日后,会说是我胡某人丢掉大陆的” 。

参谋长罗列起立直言:”如果我们不入川,蒋先生势必成共军俘虏, 你胡某人责任更大!“胡宗南只好开始部署陕军入川。



胡宗南兵败如山倒,一路败走西昌,最后飞往台湾。在台湾遭受弹劾,再次被蒋介石保护过关。

随着解放军两路入川,宋希濂、罗广文部迅速溃败。胡宗南变打边撤,率部退往西昌,最后身边只剩1万多人。参谋长罗列留下来指挥,胡宗南飞往台湾。

台湾一度传言胡宗南将出任参谋总长,但他主动申请到大陈岛去,指挥海上游击队。他说:“身为党国将领,一切听从安排,哪有讨价还价的道理。”这话传到蒋介石耳里,蒋称赞说:“寿山还是当年的寿山。”

1953年国民党内部开始追究丢失大陆责任,46名监察委员弹劾胡宗南。说胡宗南丧师失地,贻误军国, 依法提出弹劾,以肃纪纲,而振军威。蒋介石帮助胡宗南渡过了难关。

发起胡宗南弹劾案六个月后,军法处就此案作出判决:“弹劾胡宗南各项,均与现实相反,不能成立。”认定胡“应予不付军法会审”。

1960年,蒋经国来找胡宗南,要他去做参军长,胡宗南只说:”请你跟总统说,我已经有心脏病,不能再做了“,两年后,胡宗南因为心脏病发作,病逝于台北。

小编看法:1946年开始杜聿明对阵林彪、薛岳对阵粟裕、打得难分难解,唯有西北胡宗南,除了得过占领延安空城的胜利,屡战屡败,直败到扔下残兵败将独自逃往台湾。国共决战的命运毋庸置疑,但是西北、四川国军败得如此窝囊,主要是胡宗南指挥无能有关:

  1. 胡宗南长期掌管西北,除抗日外,还有三项秘密使命:西防苏俄、清剿边区、内慑回马,除了打不过解放军外,其他事项做的还可以,说明胡宗南的强项不在军事,不过抗战期间确实守住了西北,也算为国立功了。
  2. 胡宗南个性粗狂而不精细,轻率而不谨慎,过于自信、自傲,这与他太过顺利的升迁有关,年少气盛。但是对部下不错,比较关爱士兵,胡宗南在西北连续的败仗,傻子也会猜到情报泄密所致,但是胡宗南不以为然,对安插在身边的地下党熊向晖信任有加,十分关照。
  3. 蒋介石用人唯亲,只重用浙江人和黄埔系,而胡宗南是毕业黄埔的浙江人,加上早期打仗还比较出色,所以能扶摇直上,但是胡宗南、刘峙之流,军事才能充其量当个师长、军长,硬是被提拔到战略指挥的位置,同为黄埔名将的关麟征就非常看不起胡宗南的能力。
  4. 胡宗南不但战略短视,战术也不行。西北解放军歼灭国军的方式,几乎都是同一战术,即围城打援,胡宗南屡屡上当,导致部队不断被歼灭,毛泽东曾评价其军事能力充其量是个团长,而胡宗南最出色的战绩就是当团长时击败过孙传芳一个师,国军内部也有“十个西北王,抵不过一个胡琏”的戏言。

烟酒阁大学士


众所周知,胡宗南是蒋介石手下的一名军事将领。红军长征的时候,就曾同其交手,到了解放战争的时候,又是胡宗南领十几万大军进攻延安,结果损兵折将,狼狈退出。


那么,应该如何评价这样一个“败军之将”呢?胡宗南身边的人,其实较有发言权,比如他的夫人叶霞翟,就曾写过一部关于丈夫的回忆录《天地悠悠》。


对手的眼睛

可是,她的回忆又太富有感情了,这无疑会影响我们对胡作出更为客观的评价。那么,我们又该以谁的视角,来作为研究胡宗南的切入点呢?


(胡宗南与夫人)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然胡总是与中共交锋,又屡屡受挫,为什么不能去借助对手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一下蒋介石手下的这员大将呢?这里,就必须得提一个人了,他就是潜伏在胡宗南身边的中共党员、胡的机要秘书熊向晖。


低调处事

在熊的眼里,工作中的胡是极为低调的,胡认为,如果大张旗鼓的出行,易招惹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胡总喜欢微服私访,或着便装,或穿一件普通士兵的棉布军衣,再带两个亲信(熊便是其中之一),来往于前线与后方之间。


除了便装出行外,胡对社会理论的学习,又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学习“三民主义”,还读过马列的著作。那么,这些是否能说明胡富有胆识呢?


志大才疏

其实,恰恰相反,胡的志大才疏,让熊深有体会。例如,每当面对采访他的人时,胡总会滔滔不绝的谈论自己手下的某个连长和排长,以显示出自己对下属的关爱和了解。但是一到具体的军事指挥上,胡便显得有些慌乱。


(胡宗南,右一)


拿进攻延安来说,胡的十几万大军以泰山压顶的态势,要把中共一网打尽。结果,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毛主席不仅没有过黄河躲避,反而带着队伍在陕北山区和他周旋了起来。


胡的队伍庞大,消耗粮饷众多,蒋介石又接连催促他的军事行动。不得已,胡派出数支精锐,试图追上中共的指挥机关。结果,由于对对手缺乏了解,胡的军队接连被西北解放军消灭于蟠龙与沙家店等地。无奈,胡只得命令部队与中共后卫部队保持距离,以避免再遭覆辙。

(延安)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胡在出发前,还让熊给他找一台收音机,专门用来收听新华社的广播;另外,他还嘱咐熊为他带一些小说,因为他觉得,阵前读小说,可以显示出自己的大将风度。


结果呢?新华社所播出的消息,非但没有让他察觉到中共撤离人员的行踪,反而让他尴尬万分,因为收音机里播放的都是他的“进剿”部队落败的消息。


而那些小说呢?如雪片般飞来的败报,早让这个“西北王”心烦意乱,他又有什么心情去装样子呢?用志大才疏来形容胡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参考文献:

熊向晖《地下十二年与周恩来》 中央党校出版社

《李银桥回忆录》


历史研习社


提起胡宗南大概就想到了这位天子门生第一人,曾经在解放战争时期攻占了中共中央的根据地延安。当然,从这次事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了,胡宗南在能力上和彭老总差距很大呀。


毛泽东主席就曾经做了一个预言,说蒋介石进攻延安,是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不出一年或两年我们还是要回来的。所以胡宗南带着25万的兵力,占领了延安以后,他不过是占领了一座空城。胡宗南又召开记者会,又发电报又庆功,呆了一年以后始终没有发现中共的主力所在,反而在周围的小战事中多次受挫,不得已,一无所获的胡宗南撤出了延安。

胡宗南为黄埔第一期毕业生,他参加了整个北伐战争,立下汗马功劳。抗日战争时期,他指挥自己的部队参加了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为抗日战争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940年,胡宗南开始消极抗日,追随蒋介石反共,两年后屯兵西北,成为西北王。解放战争时期,胡宗南面对解放军部队时,基本上没有胜绩可言。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打算让胡宗南在大陆组织军队,反抗解放军。但是胡宗南在面对解放军逼近西昌的时候飞逃台湾。



胡宗南到台湾以后,被多方弹劾,他们认为国民党在大陆失势的原因就是胡宗南。当时大概除了蒋介石等和胡宗南关系亲近的一些人物以外,国民党内很多人都对胡宗南产生很大的意见。所以胡宗南到了台湾以后,并没有担任要职,蒋介石让他到大陈岛训练军队,反抗解放军。后来他被调回后,基本是担任一些闲职或者是挂名官职。虽然如此,但是相比白崇禧,汤恩伯来说,已经算不错的了。虽然胡宗南受到很多人的弹劾,但是蒋介石依旧信任着他。1962年,胡宗南因心脏病,66岁在台湾病亡。




红雨说历史


胡宗南作战风格勇猛无匹,指挥方式灵活多变,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将领。他自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后从一名见习排长做起,在14年间做到集团军总司令,是黄埔学生中第一位师长、第一位军长、第一位集团军总司令。

在这期间胡宗南可谓战功赫赫,东征陈炯明时他血战棉湖扭转战局,北伐南昌之战他率领一个团击溃孙传芳部主力师,中原大战他痛击冯玉祥十三太保中军事能力最强的孙良城,抗战兰封会战他率军力克日寇……如此赫赫战功下,1939年1月胡宗南做上集团军总司令可谓水到渠成。但他的名将之路也走到了尽头,此后他屡战屡败,被彭德怀花式吊打,以至于败退台湾后被指责为我党的间谍。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胡宗南表现前后反差如此之大呢?有三个原因。

首先,胡宗南的战术指挥非常出色,但战略能力很差,缺乏大局观,在做团长、师长时他做的非常出色但做指挥大兵团作战时他就力不从心了,于是只能被彭德怀牵着鼻子走,脱到兵力分散时被各个击破。

其次,胡宗南的秘书熊向晖是我党安排的卧底,所以胡宗南的作战计划我党都提前知晓,胡宗南能打胜仗吗?

最后,胡宗南解放战争遇到的对手彭德怀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名将,他的指挥灵活多变,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四战在以少打多的情况下,利用穿插跑位形成局部多打少的局面,火中取栗屡屡歼灭胡宗南有生力量,胡宗南的信心也慢慢消耗殆尽,可以说,不是宗南无能,是彭总太强大啊。

综上,我认为胡宗南是一位出色的将领,却不是一位合格的统帅,只能说老蒋把他用错了地方了。


林屋公子


胡宗南,蒋介石最信任的十三太保一,此人当时在国民党军内,人称福将司令,就是打了败仗,蒋中正也不追究,为什么他一生中能平步青云,立于不败之地呢?据说,他与戴笠是莫逆之交,戴老板当年在杭州落难,无人理睬之时,正是由于胡宗南的推荐,戴笠才宏图大展,得到了蒋中正的尝识,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军统王,后来,在进犯延安的三大战役中,胡司令屡屡失败,反能全身而退,没有追究失败责任,这多一半都与戴笠给委员长的报喜不报忧,有直接关系,总之,此人世算得上一个抗战英雄,一方诸候,在国民党时期也是可圈可点之人,对蒋中正绝对服从,忠诚,最后和他的校长,一起老死台湾,结束了一生。


1522098879



胡宗南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国民党人认为他有些亲共,把他列为弹劾的对象;共产党人则认为他杀了不少红军和共产党,把他列为43大战犯中的第30位。

为什么胡宗南成为了那个“奶奶不疼,舅舅不爱”的那个人,到底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如何,我们该如何评价胡宗南呢?

胡宗南早年作战勇猛,有一定军事才华,升职很快


胡宗南(1896-1962)是个不足一米六的小个子,也许应了“浓缩的都是精华”这句话,胡宗南早年间体现出来的能力非常出众。

胡宗南生在浙江镇海,做过小学老师,受革命大潮影响,前往浙江湖州参加别动队。在别动队,胡宗南和王亚樵、戴笠成了结拜兄弟。从这点来看,胡宗南不是一般的人,因为当时的王亚樵已经是成名人物了,而“布衣出身”的胡宗南却能和王亚樵结拜,不得不说胡宗南有过人之处。

为了实现更大的抱负,胡宗南去了广州,想要参加黄埔军校,可是因身高问题,被军校招生办拒了。如果是一般的人,可能就放弃了,可是胡宗南没有,而是反过来大喊:“难道个子矮就不能革命吗?”

军校党代表廖仲恺一看,这小子很有抱负啊!那就给一个机会吧!

胡宗南就此成为了黄埔一期的学员,幸运的是在这里碰到了浙江老乡,当校长的蒋介石,从此胡宗南“朝中有人”了。

只是朝中有人还远远不够,自己做出突出成绩才是最重要的。小个子胡宗南,很努力,很勇敢,先是在东征过程中表现突出,因功升为了上尉连长;后来在北伐过程中又是表现优异,以一个团的兵力打败了孙传芳一个精锐师,而且还俘虏了一个军长。这下子胡宗南声名鹊起,完全入了蒋介石的眼。

1927年5月,因为作战有一套,胡宗南出任第1军第1师少将副师长兼第2团团长,成为国民党黄埔系学生的第1个将军。这是不得了的一件事,仅仅打了两年仗,就成为了将军,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1928年4月,胡宗南参加第二次北伐,出任了第一军第一师第二旅的少将旅长。由于表现突出,被蒋介石授予了“模范旅”的光荣称号。其后不久,升为第一师的师长。

纵然作战勇敢,但军事指挥能力止步于“师级”


古话说:韩信用兵--多多益善,说的是有些将领,适合指挥大军团作战。显然,胡宗南不属于能指挥大军团的人。

蒋介石看到胡宗南前期的作战,十分欣赏,于是胡宗南不断升职,成为了最得意的“天子门生”。

但,在实际的战役中,胡宗南指挥一个师的兵,得心应手,指挥一个军的人,就有点头大了。后面的剿共、抗战、内战中,胡宗南用行动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虽然,胡宗南不断升职,成为黄埔军校学员中第一个军长、第一个集团军司令、第一个战区司令长官,乃至第一个上将。可是,胡宗南的指挥能力并没有跟着他的职位一起飞升。

因此,当时国共两党对胡宗南的评价就是“无论官职多大,胡宗南就是一个师长。”

胡宗南还是很有志向的,可惜有点志大才疏


虽然胡宗南指挥大军团作战,还有不足,可是志向还是有的,只是有些志大才疏。

年轻时就有为国为民奋斗的理想,一度还和我党胡公冕同志走得很近,可是共产党的信仰并没有完全吸引到胡宗南,老乡蒋介石才是胡宗南紧抱的大腿。

蒋介石把胡宗南放到西北,其目的也是希望能对共产党有所牵制和控制,可解放军却在胡宗南的眼皮子地下发展壮大了起来。作为“西北王”的胡宗南,没有实现替蒋介石分忧的作用。

前期开战少,后期和解放军的各个战役,胡宗南是完败的。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直到被我解放军打跑。

胡宗南爱才,也属性情中人

胡宗南退到台湾后,一度被国民党弹劾,指责其面对共党时不作为,指责其有通共嫌疑。

那么,胡宗南到底有没有通共呢?看不见史料的记载,也估计很难有。但胡宗南的机要秘书熊向晖是共产党,这是千真万确的。

相对来说,胡宗南后期指挥比较保守,所以几十万的人马主动出击延安的次数并不多。本来成功指数颇高的“闪击延安”策略,也被熊向晖传递了出去,最终没有对解放军造成什么影响。

1947年3月,胡宗南攻击延安,结果我解放军进行了战略转移,胡宗南只是占了一个空城。可是空城哪里能白占,其后被我军陆续消灭了不少胡宗南的军队。

为什么曾经那么勇猛的胡宗南,在西北这片土地上,干不过人数和装备都不如自己的解放军呢?除了解放军本身强大的作战能力外,情报人员熊向晖等,也发挥出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让胡宗南的部署总是被共产党提前晓得。


胡宗南对熊向晖不是没有怀疑过,可是证据不确凿时,胡宗南并不滥杀无辜,因为他欣赏熊向晖。

当1947年9月,胡宗南完全确定熊向晖是卧底时,熊向晖已经在美国了。虽然非常生气和窝火,但处于各种考虑,胡宗南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声张此事。

不仅没有声张,而且还在1948年春,给熊向晖寄去了半年的生活费。这说明胡宗南爱才,也是性情中人,把熊向晖看作了自己的知己朋友。

1948年夏天后,胡宗南再没有寄钱给熊向晖,因为胡宗南已经被解放军大败,已经自身难保。

综合来看,胡宗南有理想、有情怀、有人情味,只是有些志大才疏,不能带大军团作战,但无论如何,也不能抹煞胡宗南曾经的勇猛,也不能低估胡宗南带师级以下部队时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