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回购大潮开启,花股民的钱为谁跑路?

回购大潮开启,花股民的钱为谁跑路?

6月以来,市场持续调整,在各路资金争相跑路的同时,产业资本却动作频频,一边增持一边回购。

笔者之前分析过,这轮增持大潮更多是"趁热点",错杀的只是少数个案;这轮回购大潮同样类似,大多数公司只是花股民的钱,帮"某些人"跑路而已!

回购是把不常用的武器

股份回购是指公司按一定的程序购回发行或流通在外的本公司股份的行为,通常在股价被恶性杀跌、缺少流动性的时候使用。但相比于增持来说,回购策略被市场用得较少。

原因主要有2点。其一,增持和减持对应,增持的资金来源大多是大股东,不影响上市公司资金流,增持后可以通过减持回笼资金,流动性较好;回购和增发相对应,回购的资金来自上市公司,会影响上市公司资金流,回购股份一旦注销,后续靠增发获取资金难度较大。

其二,虽然回购会提高每股收益,降低市盈率,但由于上市公司普遍市净率大于1,按市价回购会导致每股净资产下降,市净率上升,账面上也不好看。

除非公司账面上现金流十分充沛,否则不论是从财务角度,还是从传达信号的角度来看,回购都不是把好武器。但如果真是现金流充沛,为何不给股民多分点红利,这对公司形象塑造远大于回购。

事实上,回购动用的是上市公司的钱,这部分钱是广大股民的。由于广大股民处于弱势地位,这部分钱通常就被大股东控制,怎么用也就大股东说了算。

6月以来回购加速

6月份以来,超过40家公司发布实施回购、回购董事会预案、股东大会通过回购方案等与回购相关的公告,远远超过前几个月份。

从体量上看,单是6月新出炉的回购计划,华铁股份、启迪桑德、中原高速、华业资本等4家公司拟回购金额上限达到甚至超过10亿,天音控股、鹏博士、中核钛白拟回购金额也在5亿元及以上。

回购大潮开启,花股民的钱为谁跑路?

除了这些领头羊公司以外,6月发布回购预案的公司,回购金额上限悉数在1亿以上,下限悉数在3000万以上。

相比于大股东增持微弱不堪的体量,6月回购计划看起来诚意满满。但这并不是用的大股东的钱,而是用的上市公司的钱,用的股民的钱,这里面难道正是诚意满满?

花股民的钱为谁跑路?

以6月发布回购预案的公司为样本,我们选取回购体量上限在5亿以上的公司为代表进行分析,看看回购的葫芦的到底卖的什么药。

其一,从控股股东质押比例角度看,华铁股份、鹏博士质押比例达到100%,中核钛白、华业资本质押比例在90%左右。当前市场连续大跌,控股股东质押平仓风险引爆,这里面卖的什么药不用多说,大家都明白。

回购大潮开启,花股民的钱为谁跑路?

更有意思的是华铁股份,截止今年一季度,公司账面上未分配利润还累计困损2.4亿,货币资金也只有4.56亿,却要拿出4-10亿资金进行回购。公司日常运营还要不要资金,拿着上市公司的钱保护谁,还能不能有点底线?

事实上,华铁公司近年来盈少亏多,2016年未分配利润累计亏损还在7.5亿以上。2017年看似业绩大增实现反转,实际并非如此。2017年公司扣非利润只有不到3亿,其中公司收购的香港通达(目前核心收入来源)由于未达到2015-2017年业绩承诺,补偿了1.33亿元。业绩承诺到期,后续会出现什么故事,大家都懂。

回购大潮开启,花股民的钱为谁跑路?

其二,启迪桑德、天音控股、中原高速股权质押风险不大,账面资金以及未分配利润都比较充足,但这也不是无缝的蛋。

启迪桑德是清华系公司,业务涵盖环卫、再生资源、水务、固废、环保设备、PPP等诸多领域,近年来受ppp强力推动政策影响,业务发展迅速,2018年一季度依然保持较好增速。

但问题是,目前ppp政策收紧,前些年讲的ppp故事出现反转,多以为会进入利润表的项目,大概率会进入资产负债表成为累赘。近几年公司固定资产增速明显高于营收和利润增速,这算埋下了伏笔。

回购大潮开启,花股民的钱为谁跑路?

天音控股实际控制人是新华通讯社,公司核心业务是手机分销,还有移动互联网、彩票业务2大想象力来源。公司2017年营收396亿,净利润2.34亿,毛利率低毋庸置疑。公司账面上货币资金达到36亿,但资产负债率接近80%,这些钱不用来降低资产负债率,反倒用来回购,这是不是南辕北辙?

回购大潮开启,花股民的钱为谁跑路?

中原高速实际控制人是河南省政府,这次巨额回购全部用于回购优先股,基本上和二级市场无关。公司坐拥优质高速公路资产,盈利能力特出,账面上未分配利润持续增加,如今超过44亿。但公司基本上不怎么分红,这些钱名义上是股民的,实际上都是国家的。

回购大潮开启,花股民的钱为谁跑路?

综上,几大领头羊公司巨额回购基本上都不是为了股民,满满的诚意里面装着满满的套路。到底是谁在跑路,我们端根板凳慢慢看!

回购大潮开启,花股民的钱为谁跑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