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数据注水疑云再起,讯飞的「6亿」用户之争

数据注水疑云再起,讯飞的「6亿」用户之争

文丨阑夕

沉寂已久的输入法领域日前再起波澜,6月12日,科大讯飞在自家举办的讯飞输入法媒体见面会上,公开宣称讯飞输入法的用户数已经突破了6亿。

这一数据不出意料的迅速引发了业界惊诧与质疑,尽管讯飞并未说明这一数据的统计来源——或许也同样是取决于这一点——所谓的6亿用户数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一个最简单的数据对比映照是,根据工信部的数据统计,截止今年五月底国内移动用户数约为10.8亿,这意味着每10个中国网民中就有6个人使用讯飞输入法。

从19世纪末开始,新闻专业主义就成为了西方新闻界长期奉行的报道原则和价值理念,立足于传媒的社会公器属性,新闻专业主义要求从业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事情的真相,把事实的原生态展现在受众面前。

这其中的核心则是客观性法则,换言之,包括事实与意见分开、多个信源交叉验证、对等与平衡原则等在内的一整套为尽可能减少主观干扰的采编实践原则成为了新闻报道的基本信条。

而在讯飞的高调宣布中恰恰欠缺对上述原则的尊重,仅就多个信源交叉验证而言,援引多家第三方数据机构的报告原本就是企业在对外宣传过程中提升消息可信度的最有效方式。而如果讯飞输入法真的坐拥6亿用户,那么这一庞大的数据技术绝对可以在任何数据公司的统计中都能稳居前十。

首先根据艾瑞咨询和易观分别发布的今年5月移动APP排行榜,在前者的榜单中,讯飞输入法位列第23,没能进入前20强,即使是第20名UC手机浏览器,其月度独立设备数为2.97亿台距离讯飞的6亿数据依然相去甚远。

数据注水疑云再起,讯飞的「6亿」用户之争

而在后者的2018年5月移动应用APP1000强榜单中,讯飞输入法位以8504.52万的MAU排名第43位,而位列第十的搜狗输入法这一数据达到了3.29亿,如果按照讯飞的数据统计口径做计算,搜狗输入法岂不是可以宣布用户数超24亿?

数据注水疑云再起,讯飞的「6亿」用户之争

事实上,具体到输入法产品领域的数据统计来看,包括QuestMobile、比达咨询、极光大数据等多家第三方数据机构所发布的数据报告中,讯飞的用户数、市场占有率、渗透率均远不足以支撑起「6亿」这个数字。

例如根据比达咨询发布的报告,2017年中国第三方手机输入法市场用户规模约为6.3亿,其中讯飞输入法的用户规模占比不足9%,以此换算其用户规模约为5400万。而极光大数据在2018年1月发布的《2017年移动互联网行业盘点app榜单》显示,在输入法市场渗透率方面讯飞输入法的市场渗透率仅为12.9%,且仍处于大幅下降趋势中。

有趣的是,同样根据上述数据机构发布的最新数据,当前输入法领域实质上是由搜狗输入法保有领跑行业的位置。

例如,在比达咨询的同一份报告中,搜狗输入法的用户市场规模占比超70%,几乎是讯飞的9倍之多;在极光大数据的同一个榜单中,搜狗输入法渗透率最高为41.26%,百度输入法次之为28.18%,但均高于讯飞;而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报告显示,在手机输入法领域,搜狗输入法用户规模位居行业第一,月活用户数为37668.77万人。

数据注水疑云再起,讯飞的「6亿」用户之争

其实,不要说月活用户破6亿,目前中国互联网领域MAU超4亿的应用也只有八个,分别为:微信、QQ、爱奇艺、腾讯视频、支付宝、淘宝、优酷、微博。搜狗输入法或许是第九大MAU超4亿应用的有力竞争者,讯飞则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换言之,尽管讯飞并未说明法所谓6亿用户的数据究竟是AccRu、DAU还是MAU,但就目前而言这一数据只可能是AccRu即累计注册用户数。

且不提就市场对于数据的认可度而言,DAU和MAU更具备价值,因为累计注册用户数并不能真正代表用户的日常使用情况,进而体现产品的运营状况良好与否,即使是累计注册用户数,这也逃不脱数据注水的嫌疑。

必须指出的是,疑似数据注水乃至被坐实的数据注水问题,在无论国内外的互联网行业都堪称屡见不鲜。

彼时如包括因「6小时前刘老板采购了999.999吨毛桃」、「9小时前老板采购了1073741.8235吨的洋葱」等数据遭质疑的一亩田;被易观智库一篇婚恋市场调查报告披露收入数据不及融资递交文件一半的珍爱网;在去年10月承认过去三年间用户数据统计虚高的Twitter;创始人因伪造业务数据而被指控欺诈的美国血液检测科技公司Theranos等等,都曾经在业内引发热议。

事实上,和处处强调AI技术的讯飞输入法相比,成立十二年的搜狗输入法能够始终保持领跑行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前者所暂时无法企及的。

其实,讯飞在智能语音行业深耕多年,成立初期的产品并未受到消费者市场认可,转向不断推动技术研发与华为、联想等一众巨头企业达成了合作,至今在企业级用户市场或许已经取得了值得骄傲的成绩,但在消费级用户市场,其作为一个后来者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路遥知马力,疾风知劲草。正如俞敏洪所说,创业就是养出一块丰美的草地,着急是没用的,他把新东方做上市的时候已经44岁了,真要抓住了机遇,什么时间都不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