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4 张近东竞争观:从竞争中学习,把“对手”变成“伙伴”

提起去哪里买家电,以前大家会说“去当地的某某市场”,但现在,更多的人会说“去苏宁易购”,这种改变,从销售数据上便可窥得一二。

从去年电商研究院公布的数据,以及艾瑞公布的2017家电市场排位官方数据我们均可看到,苏宁以20%份额稳坐全渠道头把交椅。

苏宁为什么成功?答案或许就在一次次的竞争之中。苏宁28年的发展史,是由诸多竞争史拼接而成的,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带领着苏宁不断在竞争中学习,把“竞争对手”都变成了“竞争伙伴”,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张近东竞争观:从竞争中学习,把“对手”变成“伙伴”

一战成名:苏宁独斗八大国营商场

1990年,刚刚创立苏宁只是南京淮海路上一间200平米的空调专营店,名为苏宁交家电。经营空调的店铺很多,但创始人张近东另辟蹊径,开创了“厂商合作”新模式。只用两年时间,苏宁就在空调经销领域引发了“地震”,导致其在1993年被南京八大国有商场联合“围剿”。

当时南京八大国营商场宣称将统一采购,给供应商施压不准对苏宁供货,并开始联合降价。刚成立3年的苏宁对上八大国营商场,很多人觉得苏宁输定了。

​那段经历对于张近东来说是非常刻骨铭心的,多年后他回忆说:“今天看来应该感谢这个机会,否则苏宁或许还不会脱颖而出。”确实,在那段紧张的时期,张近东为了最大程度团结厂商,创新出“苏宁在淡季向生产商打款扶植生产,厂家旺季回报苏宁”的合作模式,与厂商打下了牢靠的合作基础。

三洋董事长甚至发话说,哪怕在南京一台空调卖不出去,也要把代理权授予苏宁。苏宁最终赢下了这场硬仗。这场实力并不对等的“战争”成了苏宁的成名战,苏宁逐渐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空调经销商。


从这一战里,张近东清醒地认识到,竞争和磨难是必不可少的,但竞争也意味着机遇。别把竞争对手当对手,而是把他们当成竞争伙伴,从他们身上看到可以改进的地方,从而来完善自己。

张近东竞争观:从竞争中学习,把“对手”变成“伙伴”

迎战国美:持久战的胜利

苏宁与国美这两大连锁巨头在家电江湖算得上是一对老对手了,双方过招十多年。2002年,国美电器的销售额突破百亿大关,雄踞中国家电零售市场首位。

张近东曾在采访时透露:2006年国美在收购五星电器后雄心勃勃,黄光裕想收购苏宁。可张近东告诉黄光裕,如果苏宁做不过他,就把苏宁送给他。

无论怎样竞争,张近东都尊重对方。在他看来,同行不应该叫“竞争对手”,而应该叫“竞争伙伴”,因为苏宁正是依靠竞争者的衬托,进行内生式的超越——“创新标准,超越竞争”,才得到了今天的成就。

电商大战:在京东的领域赢过京东

随着苏宁的线上转型进程推进,京东和苏宁之间也不可避免的来了一场电商大战。2012年8月14日,刘强东通过微博宣布,京东商城所有大家电将在未来三年内保持零毛利,并“保证比国美、苏宁连锁店便宜至少10%以上”。如此针对性的挑衅,让张近东决定迎战京东。

不过张近东的迎战,并不仅仅是在价格上下功夫。张近东说过:“比速度、比规模、打价格战,这些传统套路,很容易被学去甚至被赶超,所以我们就跳出来,寻找对方看不见的力量,练内功、戒骄躁、强后台、谋发展。”

这场战役最终的结果是,张近东带领苏宁通过 “苏宁易购+线下门店+上市公司发债及股份增持”的组合拳,逼停了京东的价格战,坐上了全渠道家电销售的头把交椅。

苏宁的成功离不开一次又一次的竞争,而能在每一次的竞争中获胜,靠的是张近东特别的竞争路数和苏宁长期积累的实力。把同行当做对手,是自己的格局不够大,容易忽略自己真正要做的只有“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一件事。而把同行当做竞争伙伴,则能让自己在不断的比较中超越自己,获得成功。

张近东领导的苏宁胜就胜在,把同行当做竞争伙伴的价值观和这么多年纯粹做一件事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