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父親節,送你一部特暖心的好電影

給他吃最好的,給他穿最好的,給他上最好的學校。

對孩子,很多父母用盡全力。

但是如果有一天,你發現養了六年的孩子,竟然不是親生的,會不會瘋掉?

親生兒子也在另一個家庭生活了六年,兩個孩子,究竟是換還是不換?

特別糾結。

這就是我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電影——

《如父如子》

父親節,送你一部特暖心的好電影

是枝裕和導演,名字是不是有些耳熟?

對了!他就是今年戛納金棕櫚的得住,憑藉《小偷家族》,摘得桂冠。

《如父如子》同樣五星好評,當年獲得過戛納電影節評委會獎。

故事很簡單:良多和雄大家的兒子同一天出生,他們在醫院報錯了孩子,六年後才發現,孩子換還是不換成了兩難的選擇。

良多,性格果斷,能力超強,高級白領,收入豐厚,典型中產。

雄大,性格溫吞,能力一般,小店老闆,收入微薄,生活拮据。

如果拼爹,良多甩出雄大十幾條街。

但是作為養育者,良多的人氣低了雄大好多個level。

孩子們更喜歡看起來“一無是處”的雄大。

父親節,送你一部特暖心的好電影

為什麼?

兩人的教育理念差距很大。

良多:孩子一定要勇敢果斷,一定要上私立學校,一定要學好鋼琴,一定要像他一樣優秀。

他像設計師,一心要把孩子塑造成他期待的樣子,無法接納不完美的孩子。

他對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

雄大:孩子對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快樂成長。

他像頑童一樣,每天和孩子們打成一片,接納性格不同的孩子。

他對孩子的愛,是無條件的。

父親節,送你一部特暖心的好電影

兩種不同的父愛,塑造出兩個不同的孩子。

良多撫養的慶多,敏感內斂,為了獲得父親的讚許,每天堅持彈琴,雖然他並不喜歡。

為了得到有條件的愛,小小年紀,慶多就學會了壓抑自己,討好父親。

雄大撫養的琉晴,活潑好動,每天無憂無慮,兩家交換孩子後,特別想回到雄大身邊,於是獨自坐車前往。

為了和喜歡的家人在一起,琉晴不管其他人怎麼說,用行動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起初,良多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教育有什麼問題,直到經歷了交換孩子的事件。

琉晴是良多的親兒子,但他對良多特別疏遠,甚至有些討厭總愛定規矩的父親。

良多這才意識到,自己對慶多的愛有太多條件,然而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個性,實在不必強求他們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正如紀伯倫所說: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影片結尾,良多追逐逃跑的慶多,希望他能回到自己身邊。

這個場景,包含兩重信息:一是良多教育觀念的轉變,接納並尊重孩子的個性;二是父子之間的關係,從兒子討好父親,變成了雙方平等對話。

父親節,送你一部特暖心的好電影

血緣關係,養育之情,究竟選哪個?

這是影片重點討論的另一個話題。

起初,慶多想養兩個孩子,給雄大家一批錢,讓他們放棄慶多和琉晴。

這是瞧不起人啊!雄大和妻子果斷拒絕。

如果只能二選一,那麼還是選血緣吧。

良多果斷放棄撫養了六年的慶多,還騙他說,去雄大家生活,是一項長期的任務。

事實上,在得知慶多非親生之前,良多對慶多早有不滿,因為他不像自己一樣優秀。

他認為,親生兒子會更加他。

然而,現實並非如此。

親生兒子不但不優秀,而且不守他定的各種規矩,和他十分疏遠。

甚至因為太思念雄大一家,離家出走。

父親節,送你一部特暖心的好電影

這讓他越來越思念慶多,那個並不完美,卻努力為他完美的孩子。

為了父親的認可,努力學彈琴,改變溫吞的個性,還偷偷拍了很多父親的照片。

這些背後,都是一個六歲孩子對父親的深愛。

他無法抑制自己對慶多的思念,最終選擇換回孩子,撫養沒有血緣關係的慶多。

血緣可以界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卻無法制造人與人之間的親情。

親情也好,友情也罷,都需要時間的積累,歲月的沉澱。

和慶多的和解,也讓他想到了繼母,因為沒有血緣關係,曾經他一直對繼母不友好。

現在,當他為人父,終於體會到了繼母的心情。

影片結尾,作為父親,良多接納了沒有血緣關係的慶多;作為兒子,良多接納了沒有血緣關係的繼母。

這正是“如父如子”。

父親節,送你一部特暖心的好電影

影片中,良多因為工作繁忙,一直沒有時間陪兒子。

雄大對他說,父親也是不可替代的工作。

這句發人深省的話,特別適合今天忙碌的父母。

孩子成長,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但他們更需要父母的陪伴。

一次野餐,一次露營,只要和父母在一起,那就是不可替代的幸福。

在父親節來臨之際,希望這部溫情治癒的影片,帶給你們更多的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