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冷战时期巴尔干强国南斯拉夫,为何在欧美的肢解下走向四分五裂?

南斯拉夫在上个世纪曾是巴尔干半岛上一个统一的区域强国,为了生存,南斯拉夫选择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既没有加入以苏联为首的华约,也没有倒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但是,这个当时红色阵营的第三强国最终却未能摆脱国家分裂的命运,分裂成六个国家,还有一个独立的科索沃未被国际社会承认。

冷战时期巴尔干强国南斯拉夫,为何在欧美的肢解下走向四分五裂?

本届俄罗斯世界杯32支参赛国家队当中就有两支是从南斯拉夫分裂出来的国家,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目前塞尔维亚止步16强,而克罗地亚成功晋级4强,这也延续了南斯拉夫历史上曾经创造的辉煌,为巴尔干半岛带来荣光。

那么,曾经强大的南斯拉夫为何会遭受如此厄运,被一分为六呢?今天铭苏先生就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巴尔干半岛由于地处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东正教三大宗教文明的交界地带,因此成为各方争夺的猎场。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垮了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俄罗斯帝国,巴尔干地区民族独立运动兴起,给了南斯拉夫人建国的机会。1918年,北部原属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组建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名为南斯拉夫王国。

冷战时期巴尔干强国南斯拉夫,为何在欧美的肢解下走向四分五裂?

1941年南斯拉夫王国被德国占领,其后铁托领导南斯拉夫人民抗击德国的侵略。1945年德国战败撤走以后,在铁托的领导下,巴尔干半岛成立了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改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也走向解体,分裂为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马其顿、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塞尔维亚和黑山)五个国家,此时的南斯拉夫只剩下塞尔维亚和黑山。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借科索沃危机直接出兵军事干预南联盟,从而使科索沃脱离南联盟的管辖。2006年黑山的独立,标志着南斯拉夫彻底解体。那个曾经有着26万平方公里的南斯拉夫,如今只剩下8.8万平方公里的塞尔维亚,而2008年科索沃又宣布脱离塞尔维亚独立,但是未获得国际普遍承认。

冷战时期巴尔干强国南斯拉夫,为何在欧美的肢解下走向四分五裂?

虽然南斯拉夫的分裂解体有着自身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权力纷争,但是欧美国家的分化瓦解功不可没。那么,欧美为何一定要肢解南斯拉夫呢?

二战后,南斯拉夫虽和苏联保持了两年的亲密关系,苏南关系决裂以后,美国为了对抗苏联,一方面成功拉拢土耳其加入北约,另一方面转而支持红色阵营的南斯拉夫,以此来阻止苏联从海上和陆上南下地中海。此时南斯拉夫成为红色阵营中与美国走得最近的国家。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苏争霸中美国逐渐占据了主动地位,随着戈尔巴乔夫上台进行改革,苏联对欧美的威胁逐渐减小。此时,美国和欧共体不再需要通过扶持南斯拉夫对抗苏联。此时,强大的南斯拉夫反而会威胁美国在中东及地中海的利益,因此美国转而执行分化瓦解南斯拉夫的政策。

冷战时期巴尔干强国南斯拉夫,为何在欧美的肢解下走向四分五裂?

对欧洲来说,南斯拉夫本属于欧洲国家,如果将其吸纳进入欧共体和北约,那么会壮大欧洲的实力。但是,如果直接将南斯拉夫全盘整体吸纳,以南斯拉夫的体量和实力,必然会成为欧共体和北约中的一股较强的势力,拥有较大的话语权,甚至有可能左右欧共体的走向,这对欧共体其他国家来说面临较大的风险。如果将南斯拉夫分化瓦解成多个小国之后再吸收进欧共体,那么将降低这种风险。

于是,从80年代开始,美国和欧共体一道开始对南斯拉夫进行渗透和分化,挑拨南斯拉夫成员国之间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结果导致南斯拉夫内部民族冲突不断。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际,南斯拉夫也走向四分五裂,一分为六。结果南斯拉夫只剩下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的南斯拉夫联盟。而欧洲和美国对于从南斯拉夫独立的国家马上予以宣布承认,欧美的分化瓦解政策取得初步成果。

冷战时期巴尔干强国南斯拉夫,为何在欧美的肢解下走向四分五裂?

然而,对于南斯拉夫解体后成立的南联盟欧美也不放过。为了使其继续分裂,美国和欧洲国家一方面对南联盟实施经济和军事制裁,另一方面继续对黑山和塞尔维亚进行分化和瓦解。1999年西方国家借科索沃危机爆发之际军事打击南联盟,使科索沃在欧美的保护下脱离南联盟而独立。2006年黑山的独立,标志着南联盟的彻底解体。从此,那个叱咤风云的南斯拉夫国家被压缩成为一个巴尔干半岛的内陆小国。

从南斯拉夫独立出来的国家纷纷投入欧盟和北约的怀抱,就连南斯拉夫最后的继承者塞尔维亚也向欧盟递交了入盟申请,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却忘记了自己是如何被欧美肢解的。

南斯拉夫这个曾经是红色阵营的三号强国,由于存在复杂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权力纷争,未能融合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缺乏民族认同感,结果在欧美的渗透和分化瓦解下走向四分五裂,南斯拉夫也因此成为一个时代象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