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第301期」悲惨的,和更悲惨的

「第301期」悲惨的,和更悲惨的

「第301期」悲惨的,和更悲惨的

曾熙作品

「第301期」悲惨的,和更悲惨的

邓石如铁线篆四言联:造次亨念,战竞自持

「第301期」悲惨的,和更悲惨的

居廉《富贵白头图》

「第301期」悲惨的,和更悲惨的

陆治《水仙文石图 》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湖北省大冶县有两个神奇的村庄。一名朱家山头,这是个山上集住的村落,村民们大都姓朱。科举制取缔前,不管是三九隆冬还是三伏酷暑,只要走进该村,通宵达旦都可闻琅琅读书之声。正因为寒窗功夫做得勤,所以该村秀才、举人乃至身价金马玉堂的翰林比比皆是。由于该村不羡财富重读书,故在乡梓素享有贵无富之美名。

新世纪2009年,一古玩爱好者告诉我:“在该村收货时碰到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太太,她藏有满满一橱古书画。老太太膝下荒凉,不想再守着这堆旧物,欲将其全部变卖。一来换点银子料理后事,二来让这些东西有个归宿,三来了结这个牵挂也好轻装西归。”

听到这一消息,我并没有全信,加之又正有一些琐事缠身,因此,没有当即与其前往。在爱好者的反复催劝下,我才勉强与他启了程。但这已是1个月以后的事了。

当我们好不容易找到老太太的家中,但见白幡高挂、哀乐低回、挽联墨新,人亡屋空!那一橱数百幅古书画,在老太太弥留之际,都被亲房当纸钱烧了!灰烬中,我见有没烧过的残片,捡起一看,竟是文征明的高足陆治的作品,包山陆治以及两枚朱印仍历历可辨……我将这巴掌大的焦煳残片,小心翼翼地带回家中,以让这无法遗忘的毁灭永存在我的记忆之中!

如果说,这次毁灭书画的原因,只是缘于个别下民的迷信和愚昧,那下文所记录的全国性书画大毁灭,则完全是由于“上头”的“发动”造成。

为了叙述的方便,且让我由近及远地去展现那场空前绝后的大灾难!

大冶县的另一个神奇村庄,就是被邑人称之为有富无贵、与铜绿山古矿冶仅一湖之隔的张克城村。也不知何年哪月,村民们为了饮水用水,就在湖畔打井挖塘。某天,赤兔西坠,晚霞织锦,正欲收工,忽有人在泥淖中踩到一堆硬物,他没有声张,而是隐蔽地捡起一块察看,始知那全是沉甸甸的金锭。

俟夜色深沉,他就领着6个同胞兄弟往自家挑运。挖塘工地距其家不过二三百米,7人一直挑到朝暾初上,才将金锭挑得一块不剩。从此,这个百十户人家的穷村一夜之间暴富起来。尤其是二房,截至土改,40户的二房,就有38户被划为地主。

剩余两户,一户据说叫大烟抽败了,另一户本该划为地主阶级,但因其家男丁早逝,仅由一妇人带着3个儿女撑持。也许人们念她守寡不易,动了恻隐,也许……总之,她被漏划。这妇人出身名门,精通文墨,是我的亲戚,按辈分是长辈。

自我记事起,她就对我极其关爱,我自小即以母亲相视。

1960年,十五岁的我,被一刀切了回乡生产。不久长辈就将我送到距她家几华里的私塾里研读古诗文。私塾房小且暗,正堂挂着对联中堂,至今我还记得那“竹影扫秋月,荷花落古池”的对文和曾农髯的名款。中堂是《墨荷图》,为王霞宙先生手笔,是先生通过王的夫人丁惠云女史代求的(丁是先生的法律系同窗)。

放学后,我便归长辈家。她家因没受过任何政治冲击,两个大客厅依然维持着昔日气度,尤其是那个名日花厅的堂屋,真是雕梁画栋,极尽人间奢华。穿过花厅,上十来个条石台阶,便是个大花园。因解决肚子问题的“见缝插针”,此时花园己被辟为菜地,但依稀可见的紫竹、兰蕙、玉簪、芍药……仿佛仍在诉说着主人昔日的富有。

在此幽雅环境中,我晨起练拳舞剑,入夜诵文吟诗……记得明代著名文学家兼收藏家的宋懋澄,曾这样比兴过自己的读书生活:“吾妻经、妾史、奴稗、而客二氏者,二年矣,然侍我于枕席者文赋,外宅儿也。”我无宋氏之艳福联想和比兴,将几年私塾读书说成是:兄左传、弟四书、姐幼学、妹唐诗……总该不谬!

时不我待,好景难长。而今,这一切都随着逝水离我远去!徒将一段温馨的忆念深深留在我的灵台!

其实,就当时而言,也许年龄尚小,除了读书的盲目性外,对那如诗似画的环境大有久而不闻其香之感。总觉得金窝好银窝好不如自己的草窝好。正是这种恋家的心态,常使我多愁善感地发愣。

长辈何等睿智,一下子就拿准了我的心病,对症下药地找出玉佩、瓷瓶、田黄、鸡血……等供我把玩,并耐心告诉我它们的年代、出处。她见我兴趣不大,就换成我喜欢的书画。几年下来。她先后在我书房中挂过状元王寿彭楷书四屏、朱柏庐《治家格言》、吴昌硕大篆四屏《前赤壁赋》、邓石如铁线篆对联、王石谷山水立轴、虚谷和尚松鼠中堂……

我见她隔三差五从小梯爬上爬下,就劝她不要劳神费力翻找。谁知她却说,不费事,四箱书画放得好好的,我一箱一箱地顺着拿。

流光如矢,忽忽已越三年。由于形势变化,我接到母校黄石五中的复学通知。就这样我结束了这段寄居的生活,也结束了玩古董赏书画的那份闲适。尔后,虽说常抽空去看望那位长辈,但都是来匆匆去匆匆,根本就无暇顾及那些旧物了。

「第301期」悲惨的,和更悲惨的

陆治《溪山无尽图卷 》局部

「第301期」悲惨的,和更悲惨的

陆治《溪山无尽图卷 》局部

「第301期」悲惨的,和更悲惨的

陆治《溪山无尽图卷 》局部

「第301期」悲惨的,和更悲惨的

陆治《雪径归樵图 》


转瞬到了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我亲眼看到,居廉的作品被打上黑×,高嵛的画迹被投入烈火,一同学亲戚家窖藏的明清官瓷,被尽数挖出砸了个稀巴烂……猛然,我记起了私塾堂屋里和长辈楼上的书画……当日傍晚,我用了四十几分钟就走完了近20华里路。当我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长辈家时,全部书画早已被付之一炬,大火无情地吞噬了那些艺术珍藏!至于我先生家的少量书画,自然也难逃灰飞烟灭的厄运!

魏晋人在评及建安文学核心人物曹植时曰: 天下有才一石,子建有才八斗。我说:如果民间藏有古旧书画一石,“文革”中毁了八斗。随便举几个毁灭书画的例子,保准都能让现实和历史震颤!

北京学者梁漱溟先生珍藏的大批书画,被集中到院中烧尽;红学大家俞平伯先生传承数代的墨宝,被投火统焚;中央文史馆长马一浮先生家藏的书画瑰宝和宝贵的文献,全部都被付之一炬;南京书画巨擘林散之先生私藏和自作的书画,尽数被烈焰吞灭:上海刘海粟先生的毕生书画典藏,被当街烧了5个多小时;画坛怪杰石鲁被吊在西安的钟楼,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作品被打×撕毁;裱画大师洪秋声先生虽说拯救了无数国宝,但最终却未能保护好自己手上的数百幅书画真迹……

往事已矣,虽然作为唯物主义者,我们不能只凭文物字画的悲惨命运来否定一整体历史时期,但这样的悲惨往事一直沉甸甸地压在我的心头无法释怀,希望这样的历史和这样的事件永远不会重演。

「第301期」悲惨的,和更悲惨的

陆治《 绿玉黄英图 》

「第301期」悲惨的,和更悲惨的

王石谷山水作品

「第301期」悲惨的,和更悲惨的

王寿彭楷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