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 老家在普洱|墨江是雙胞胎之鄉,又是太陽轉身的地方

老家在普洱|墨江是雙胞胎之鄉,又是太陽轉身的地方

墨江是普洱市最北部的縣城,從思茅出發向北行駛,過了墨江,就出普洱、進入玉溪了。墨江地處G8511國道線上,因此走過很多次,去得多了,對墨江的瞭解越來越多,因為雙胞胎女兒的緣故,對墨江小城有了一種親切的感覺。

老家在普洱|墨江是雙胞胎之鄉,又是太陽轉身的地方

學生時代對墨江的印象來自於周圍的墨江人,還有一種叫做“麻脆”的墨江美食。我們的鄰居是墨江人楊叔叔一家,他們是哈尼族,說哈尼話時我們完全聽不懂。記得楊奶奶是一個特別勤勞、能幹的女人,挺直的腰板、麻利的動作,完全不像她那個年紀的老人……小時候對墨江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很能幹、很勤快。

老家在普洱|墨江是雙胞胎之鄉,又是太陽轉身的地方

2005年的“五一”假期,墨江舉辦了“雙胞胎節”,邀請各地的雙胞胎參加活動,女兒有幸入選,作為親友團,我們參加活動,才發現曾經熟悉的墨江小城,居然有兩個我不曾瞭解的顯著特點。

老家在普洱|墨江是雙胞胎之鄉,又是太陽轉身的地方

特點之一是墨江的雙胞胎比較多,據統計,墨江出生人口中雙胞胎的比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更為神奇的是,墨江有個叫做河西村的地方,更是有很多雙胞胎,因勢利導,被命名為“雙胞村”,還有兩潭神奇的“雙胞井”,吸引了眾多好奇的遊客前來探尋,成為墨江吸引旅客的一大亮點。我是不相信這樣的說法的,不過有這麼多的雙胞胎集中在一個地方,還真是一件稀奇的事。

老家在普洱|墨江是雙胞胎之鄉,又是太陽轉身的地方

從2005年起,墨江每年都會舉行“雙胞胎節”,頗有要將其形成品牌的陣勢,也讓這個滇南小城的知名度日益提升。

老家在普洱|墨江是雙胞胎之鄉,又是太陽轉身的地方

另一個讓我驚異的特點是:北迴歸線穿過了墨江,夏至日,太陽直射北迴歸線,墨江被譽為“太陽轉身的地方”,城裡建有一個“北迴歸線”園“,用明顯的燈光直線標出北迴歸線的位置,令人稱奇。學生時代比較懼怕地理科目,總覺得經度、緯度之類的知識點很是抽象。走進北迴歸線園,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老家在普洱|墨江是雙胞胎之鄉,又是太陽轉身的地方

老家在普洱|墨江是雙胞胎之鄉,又是太陽轉身的地方

老家在普洱|墨江是雙胞胎之鄉,又是太陽轉身的地方

老家在普洱|墨江是雙胞胎之鄉,又是太陽轉身的地方

這裡兼有科普、休閒的功能,融天文、地理、植物及科普知識和園林藝術、旅遊文化為一體,通過“太陽之路”、“夸父追日”、“北迴歸線之門”、“日晷廣場”、“春夏秋冬”等建築小品,雕塑以及主體標誌,創造了一個形象生動的空間系列,以科普博物館表達對自然、生命、陽光的理解。通過技術手段精確地展示北迴歸線的地理位置及變化,使人們每年夏至均可在此“捕捉”到北迴歸線的身影。

老家在普洱|墨江是雙胞胎之鄉,又是太陽轉身的地方

老家在普洱|墨江是雙胞胎之鄉,又是太陽轉身的地方

雖然地處大山深處,卻有好幾條河流環繞墨江小城。一個朋友路過墨江,在城中小飯店就餐,與好客健談的店主聊天,店主說道:我們這裡自古以來就是很有文化的地方,人們喜愛讀書寫字,常在河中清洗毛筆,將河水當成了墨色,因而得名“墨江”……聽到這個故事,頗感意外,雖是笑談,卻也有幾分道理。記得家鄉有“叨墨江”的說法,以前只道是“話多”的意思,現在想來或許也是對“有文化”的一種解讀吧,從墨江走出來的人才還真是不少呢。縣城周邊有名為“碧溪”、“南溪”的古鎮,在我看來,都是很好聽的名字。

老家在普洱|墨江是雙胞胎之鄉,又是太陽轉身的地方

老家在普洱|墨江是雙胞胎之鄉,又是太陽轉身的地方

如今,有高速公路穿過墨江縣城,去這裡已不是難事。雙胞胎之鄉、太陽轉身的地方,如今已成為墨江兩個重要的標籤。

老家在普洱|墨江是雙胞胎之鄉,又是太陽轉身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