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5 村歌也是村庄的一张特色名片,秦农论语发声:让村歌唱出好声音

村歌也是村庄的一张特色名片,秦农论语发声:让村歌唱出好声音

“……热爱国家坚定自信,敢搏敢拼奋斗创新,团结实干振兴乡村……”猜猜这是什么,是演讲稿,还是讲话稿?其实都不是,它是村歌歌词。日前,白水县杜康镇“唱支村歌给党听”首届村歌大赛开幕。

一首村歌,就是一部村史,一张村庄特色名片,一幅淳朴民风画卷。一个村拥有自己的村歌,是一个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层次的表现。把村歌作为唱响百姓幸福生活的“同心曲”,让村歌唱出“好声音”,对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农民自信,提升农民素质,无疑具有多重意义。

白水县倡导“村村有村歌、人人唱村歌”活动,不仅为群众文化生活提供了新的形式和内容,也为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植入了新元素,这种乡村形象宣传的良好表现形式,值得在全省广大农村推行。可以说,村歌是所有村民的最大的共同语言,它属于村里的每个老百姓,所以一定要接地气,得人心。笔者认为,要让村歌唱出“好声音”,还要在写好、唱响、用靓上着力。

村歌也是村庄的一张特色名片,秦农论语发声:让村歌唱出好声音

写好村歌,画村庄表情。让每个村有一首反映本村精气神的村歌,首先应盘点好村庄的家底,使村歌真正反映村庄历史,展示村庄形象,彰显精神风尚。其次要壮大创作队伍,对创作人员进行培训,不仅有专业作者,更有众多基层文化工作者和草根作者参加培训,同时对创作要有一定的资金扶持和政策激励。

唱响村歌,扬村庄自信。在新农村建设中,各村应因地制宜,搭建起固定的乡村舞台。举办村歌大赛,遴选最美村歌,开展村歌传唱,组织开展村歌巡演,逐步推进村村有村歌,使之成为承载居民深深眷恋和持久情怀的精神阵地,成为乡村文化的新符号。

用靓村歌,树村庄形象。村歌不仅可以在“三下乡”、文艺家走基层等活动中展示,也应在文明村创建、村民集体活动中广泛推广。

唱出家乡美,激发自豪感,唱出新向往,激励奋斗心。乡村的节拍,让人感动;村歌之甜,荡漾田园;村歌飞扬,是村民的心声,更是前进的号角。期待,三秦大地有更多的村歌带着泥土芬芳,唱出美丽乡村的新景象、新变化,也期待有更多令人欣喜的村歌赛上演,绽放异彩。

(文⁄张忠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