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同古堂|一場幾乎涵括篆刻史所有流派的拍賣,邀請你共襄盛舉

西泠印社2017秋季拍賣,有兩個關於郭若愚的舊藏專題,一個是古錢幣專題,另一個則是名家閒章,引起業內很多的關注。

眾所周知,西泠印社對於舊藏專題,向來是精挑細選,幾乎每件拍品都兼具文化價值與市場價值雙重屬性。

同古堂小編在看到郭若愚舊藏名家閒章的陣容時,也是極為震撼,這些拍品囊括了篆刻史很多流派的名家,包括徽派、皖派、浙派、吳門派……可謂是“精、奇、稀”。

郭若愚,不同於其他藏家,由於他有強大的學術作為支撐,因此藏品質量尤其高。所以業界曾經評價郭氏舊藏印章,在受各大拍場買家追捧之餘,更重要的是帶來篆刻學術發展的進步。

同古堂|一場幾乎涵括篆刻史所有流派的拍賣,邀請你共襄盛舉

郭若愚舊藏名家閒章

西泠印社2017秋季拍賣

從上世紀40年代起,郭若愚先後師從阮性山學習中國畫,從郭沫若學習古文字與考古,從鄧散木學印石、書法與篆刻。

1950年其長期供職於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文物處,後調入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任考古部主任,直到退休。

因此,作為比肩王世襄的收藏大家,郭若愚先生一生都在與文物打交道,是資深的文博鑑賞大家。

早前出版的《篆刻史話》一書,就收錄了郭若愚1963年至1965年之間發表在《大公報•藝林》篆刻專題上的文章五十多篇,文章中對各家篆刻都有深入獨到的理解,分析高下真偽,開闢了明清篆刻研究的新視野。

窺一斑而知全豹,從這我們也不難看出,郭若愚先生的確學識淵博,涉獵廣泛。

郭若愚先生的齋號為“金梅花室”,平時出入的書畫篆刻圈的大家很多,大概是文人之間志趣相投的緣故。

其中頗值得一提的是白蕉與高時敷,一個為其題寫齋號“金梅花室”,另一個則為其篆刻了一方白文齋號。

白蕉是位詩書畫印俱佳的高手,作為“海上書壇三傑”之一,經常前往“金梅花室”觀賞郭若愚收藏的字畫、印章、古錢幣等藏品。白蕉的篆刻,根植秦漢,取法宋元,有人曾評價說“白蕉之印藝,比起散木,亦不遑多讓”。

高時敷,號絡園,也是著名篆刻家與印章鑑賞高手。

1939年,其與丁輔之、葛昌楹、俞人萃四人編寫的《丁丑劫餘印存》,彙輯了自明代以來273位名印人的代表作1900餘方,被視為以作品形式表現的明清篆刻簡史,影響極大。

後來,在1944年,又輯所藏古璽印與明清名家印作有《樂只室古璽印存》十冊、《樂只室印譜》十一冊。

因此郭若愚在與白蕉、高時敷等友人欣賞藏品之餘,同時也是藏品一個去蕪存菁的過程。

郭若愚舊藏名家閒章中,有一方鄧石如刻壽山石“芍農”閒章,倍受關注。鄧石如的傳世印作極少,見於印譜的也僅百十餘方,被認可的實物更是罕見。

同古堂|一場幾乎涵括篆刻史所有流派的拍賣,邀請你共襄盛舉

同古堂|一場幾乎涵括篆刻史所有流派的拍賣,邀請你共襄盛舉

清·鄧石如刻壽山石閒章

邊款:嘉慶丁巳冬日頑伯作

鄧石如在書法上的突破,也意味著印學上的成功。在篆刻上,打破了漢印中隸化篆刻的傳統程式,首創在篆刻中採用小篆和碑額的文字,拓寬了篆刻表現內涵,影響深遠,可以說是篆刻史的一個拐點。

傳統的“印中求印”過渡至“印從書出”,之後的吳讓之、徐三庚、趙之謙、吳昌碩、黃士陵等對此無不推崇備至。

同古堂|一場幾乎涵括篆刻史所有流派的拍賣,邀請你共襄盛舉

該印邊款:嘉慶丁巳冬日頑伯作。以“頑伯”為字,可見鄧石如生性淡泊,有著傳統文人不願媚俗取巧的頑固,行筆至此,一個山野之人的特立獨行躍然於前。

印文:芍農。“芍藥承春寵,何曾羨牡丹。”芍藥的悠然自得,在春風中獨自開放,品格之高雅,似其香味之淡雅,若有似無,給人以清新怡人。而芍農,以芍藥為伴,不豔羨牡丹,也不追逐名利,似乎也是鄧石如表明自身堅持操守、不學世俗的心志。

鄧石如為安徽籍人,而安徽自古便有種植芍藥的傳統。也許只有像鄧石如這樣的“芍農”,才能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此外,在《詩經·鄭風·溱洧》中,有“維士與女,伊共相謔,贈之以芍藥”的描寫,可見芍藥傳遞的是愛慕之情、仰慕之意,代表的是純潔、神秘的愛情。

行書《陳寄鶴書》有這樣一段軼事。鄧石如家中飼養雌雄兩隻鶴,據說有130多歲。某日,雌鶴死去,僅隔十幾天,鄧石如的髮妻沈氏也相繼去世。鄧石如傷心至極,雄鶴也孤鳴不已,從此,與鶴為伴,晨昏無間。鄧石如死時,那雄鶴髮出尖厲的唳聲,哀鳴數日後,打了一個旋,消失在大漠青空之中,羽化而去。

萬物有靈,聚散中的情意,也可以感受到鄧石如對於愛情亦是堅貞,如芍藥一般純潔神秘而動人。

或許,這方印章作為鄧石如的自用印也是頗為契合的。

該印章出版著錄甚多。

同古堂|一場幾乎涵括篆刻史所有流派的拍賣,邀請你共襄盛舉

同古堂|一場幾乎涵括篆刻史所有流派的拍賣,邀請你共襄盛舉

出版:

1、《完白山人印譜》,吳隱輯,西令印社鈐印本,民國五年(1916)。(據真微印庫記錄)

2、《修盦所見印存》第五十一冊P9,楊延生輯,民國五年(1916)。(據真微印庫記錄)

3、《鄧石如印譜》P5,香港博雅齋,1978年。

4、《中國篆刻叢刊卷·鄧石如》P71,日本二玄社,1984年。

5、《增補鄧石如印譜》P16,武漢古籍書店,1990年。

6、《鄧石如篆刻》P46,孫慰祖編著,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

7、《篆刻年曆1051—1911》P340,黃嘗銘編,臺灣真微書屋出版,2001年。

8、《篆刻全集6》P47,小林鬥盦編,日本二玄社,2001年。

9、《鄧石如書法篆刻全集》下卷P360,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年。

10、《鄧石如經典印作技法解析》P49,戴家妙著,重慶出版社,2006年。

11、《中國曆代篆刻集萃7》P42,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

12、《中國曆代印風系列·清代徽宗印風(下)》P40,重慶出版社,2011年。

說明:郭若愚舊藏,由其家屬提供。

郭若愚舊藏的名家閒章中,各個流派,不一而足,其中“西泠八家”的作品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同古堂|一場幾乎涵括篆刻史所有流派的拍賣,邀請你共襄盛舉

同古堂|一場幾乎涵括篆刻史所有流派的拍賣,邀請你共襄盛舉

同古堂|一場幾乎涵括篆刻史所有流派的拍賣,邀請你共襄盛舉

清·錢松刻青田石閒章

1857年作

邊款: 雅平屬刻清閒雅句,丁巳八月十日未虛堂鐙下坐雨焚香淪茗,偶憶及李竹懶句雲:“霜落蒹霞水國寒,浪花雲影上漁竿。畫成未擬將人去,茶熟香溫且自看。”因摘四字應之,時已三鼓,叔蓋刻記。

錢松,作為西泠八家之一,篆刻作品類型較多。在篆法上,方圓兼使,故面目豐富多樣,下意識的溯源思想,使得他的作品意境頗為高古。可以說,他在浙派篆刻中獨樹一幟,這也是他勝於同時代西泠諸家的獨到之處。

同古堂|一場幾乎涵括篆刻史所有流派的拍賣,邀請你共襄盛舉

出版:

1、《鐵華盫印選》,葉為銘輯,光緒三十年(1904)鈐拓本。(據真微印庫紀錄)

2、《錢松印譜》P60,上海書店出版社,1992年。

說明:郭若愚舊藏,由其家屬提供。

同古堂|一場幾乎涵括篆刻史所有流派的拍賣,邀請你共襄盛舉

同古堂|一場幾乎涵括篆刻史所有流派的拍賣,邀請你共襄盛舉

同古堂|一場幾乎涵括篆刻史所有流派的拍賣,邀請你共襄盛舉

清·陳鴻壽刻壽山石改琦自用閒章

邊款: 曼生作。

陳鴻壽,在一個文人氣息濃重的官場,有著“群以為不可及”的評價,足可以看出他的橫溢才華。他是一個通才,能書善畫,尤其是書法,篆、隸、行、草都擅長,當然能位列西泠八家之一,他的篆刻是最受認可的,所以當時有人說他“篆刻得之款識為多,精嚴古宕,人莫能及”。

陳鴻壽設計的紫砂壺,也頗受人稱道,後人稱之為“曼生壺”。

同古堂|一場幾乎涵括篆刻史所有流派的拍賣,邀請你共襄盛舉

出版:

1、《華延年室集印》,傳栻輯,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據出版第3條)

2、《西令八家印冊》,高絡園輯,民國鈐拓本,今藏上海博物館。(據出版第4條)

3、《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P558,文物出版社,1987年。

4、《陳鴻壽篆刻》P122,孫慰祖編,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年。

5、《曼生遺韻:陳鴻壽的砂壺、書畫、篆刻藝術》P79,唐雲藝術館編,上海書店出版社,2010年。

說明: 郭若愚舊藏,由其家屬提供。

專題中,還有諸多如吳昌碩、陳豫鍾、奚岡、何震、顧苓等名家,篇幅所限,不再贅述。

除卻郭若愚舊藏專題,名家閒章專場中,吳昌碩刻沈曾植自用印也是一大熱點。(詳見:被選擇性遺忘的“三百年來第一人”,歷史欠你一個公道)

熟悉篆刻的,自然對於楊玉旋這一壽山石雕刻巨擘不會陌生。這次西泠秋拍可謂是盛意拳拳,一方由楊玉璇作鈕,張辛刻胡人洗象鈕壽山白芙蓉石張穆自用印,也將引發藏家的追捧。

同古堂|一場幾乎涵括篆刻史所有流派的拍賣,邀請你共襄盛舉

同古堂|一場幾乎涵括篆刻史所有流派的拍賣,邀請你共襄盛舉

清·楊玉璇作鈕,張辛刻胡人洗象鈕壽山白芙蓉石張穆自用印

邊款:辛為石舟宗丈先生作,道光丁未八月三日。

款識:玉璇。

印套題字:海鹽張受之為張石舟作印,受之印刻椒山諫草未也,伯冋志。

說明:

1、邵章舊藏並題印函套。

2. 、《八大山人論集·上冊》P347,八大山人1694年作《寒山古樹》觀跋:“調三同年既得此畫,道州何子毅為題其側曰.........時道光二十七年 (1847) 太歲丁未六月廿五日平定張穆補題於宣武坊南保安寺街知唐桑艾之室”,臺灣出版,1985年。

印紐細節圖:

同古堂|一場幾乎涵括篆刻史所有流派的拍賣,邀請你共襄盛舉

同古堂|一場幾乎涵括篆刻史所有流派的拍賣,邀請你共襄盛舉

胡人洗象是清朝時期頗為經典的一個題材,與楊玉璇齊名的周尚均也曾有過類似的題材創作。

楊玉璇的出色在於對物形與動態的把握。姿勢動作自然生動,以最簡潔的線條造型,細節處多勾勒出一些紋飾,精微絕妙。這件作品從包漿與雕工上看,確是契合楊玉璇的創作風格。

款識

同古堂|一場幾乎涵括篆刻史所有流派的拍賣,邀請你共襄盛舉

再論款識,所署“玉琁”款,用筆結體遒勁流暢,絕無滯重、生澀之感。

將之與目前北京故宮、臺北故宮、及私人收藏,且收藏界公認的十數件楊玉璇典型作品的署款進行仔細比對,可發現用筆結體吻合、如出一轍,此為後仿者所不能及也。

“琁”字,同“璇”。落款“玉璇”二字中的“璇”字,中間少了“方”,只因是鮮為人懂的異體字“璇”。

作者簡介: 張辛(1811~1848),字受之,浙江嘉興布衣。廷濟侄。愛金石之學,精摹泐上石,時作篆刻牙石印,古勁有韻。

印面主人簡介: 張穆(1805~1849),譜名瀛暹,字蓬仙,後名穆,字誦風,又字石州、石舟、石艾,山西平定州(今平定縣)人。道光十一年(1831)貢生,候選知縣,因對權貴不滿,謝絕舉子業一意著述。點校書籍,以精審稱道,各書肆爭相刊刻。富於藏書,編纂有《張石洲所藏書籍總目》。

雕鈕作者簡介: 楊玉璇,名璣,字玉璿、玉璇,福建漳浦人。約活動於康、雍、乾時期,以善制鈕雕及人物圓雕聞名。乃世所公認、首屈一指的壽山石雕開山之祖。

在收藏圈,每個藏家或多或少有自己的收藏體系或方向,如名家篆刻或名家遞藏,亦或是材質與篆刻皆佳,雕工與篆刻兼具等,一場拍賣會很難兼顧到不同藏家的喜好。然而,在此次西泠秋拍,這一切似乎可以不再是問題。

同古堂|一場幾乎涵括篆刻史所有流派的拍賣,邀請你共襄盛舉

同古堂|一場幾乎涵括篆刻史所有流派的拍賣,邀請你共襄盛舉

齊白石刻古獸鈕壽山紅花芙蓉石高貞白自用印

邊款: 貞白先生,丁丑白石。

由齊白石老人奏刀的印章,材質為稀少的壽山紅花芙蓉石,甚為少見。

同古堂|一場幾乎涵括篆刻史所有流派的拍賣,邀請你共襄盛舉

同古堂|一場幾乎涵括篆刻史所有流派的拍賣,邀請你共襄盛舉

陳為新作鈕,韓天衡刻老撾石胡人洗象鈕閒章

邊款:甲午端午作閒雅印於海上,豆廬南窗晉粽香滿室也,天衡。

款識:為新。

由韓天衡先生篆刻的印章,印紐由壽山石雕刻名家陳為新制鈕,材質更是如今大為盛行的老撾石。

同古堂|一場幾乎涵括篆刻史所有流派的拍賣,邀請你共襄盛舉

同古堂|一場幾乎涵括篆刻史所有流派的拍賣,邀請你共襄盛舉

潘驚石作鈕,韓天衡刻老撾石螭鈕閒章

邊款:天衡放刀。

款識:驚石。

這方韓天衡先生篆刻的印章,由壽山石雕刻名家潘驚石作鈕,材質同樣也是老撾石。

如果您還是覺得不滿足,那請您不要著急,西泠秋拍另一專場【文房清玩·近現代名家篆刻專場】,一方由丁敬刻壽山石王德溥自用印,一定會讓您繼續驚歎震撼。

同古堂|一場幾乎涵括篆刻史所有流派的拍賣,邀請你共襄盛舉

清·丁敬刻壽山石王德溥自用印

邊款:鈍丁。

同古堂|一場幾乎涵括篆刻史所有流派的拍賣,邀請你共襄盛舉

此類印作,於丁敬傳世印譜中極為少見,只其自用長方朱文“古杭”一印,較為接近。丁輔之編選《西泠八家印選》、《丁鶴廬西泠八家印存稿》(影印本)、丁丙輯《西泠四家印譜(附存四家)·龍泓山人印譜》等都有出版這件拍品。

同古堂|一場幾乎涵括篆刻史所有流派的拍賣,邀請你共襄盛舉

《西泠八家印選》

同古堂|一場幾乎涵括篆刻史所有流派的拍賣,邀請你共襄盛舉

《丁鶴廬西泠八家印存稿》(影印本)

同古堂|一場幾乎涵括篆刻史所有流派的拍賣,邀請你共襄盛舉

《西泠四家印譜(附存四家)·龍泓山人印譜》

出版:

1、《履盦藏印選》P10,臺北初版,1997年。

2、《丁敬印譜》P109。上海書店出版社,1992年。

3、《西泠八家印選》卷一P29,丁輔之1925年編。

4、《丁鶴廬西泠八家印存稿》P7,日本出版,2003年。

5、《丁丑劫餘印存》卷三P9。1937年。

6、《西泠四家印譜·龍泓山人印譜》,清末鈐印本。

7、《中國曆代印風系列·清代浙派印風》上P59,重慶出版社。

8、《中國鑑藏家印鑑大全》P130,江西美術出版社。

眼見為實,歡迎蒞臨西泠拍賣預展專場,感受這一場篆刻的盛宴。

——END——

凡是斯文處,必有同古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