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狠抓重点区域废气治理 海宁半年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狠抓重点区域废气治理 海宁半年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网络图

近日,记者跟随市环保局和市“五气共治”办来到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检查工厂废气治理情况。在浙江得伟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新上马的一套废气处理设备正在运行中,户外架起了粗大的废气管道,整个车间空旷通风,在高级氧化除臭设备的帮助下,厂区内没有一丝异味。

要想一年四季拥抱“海宁蓝”,工业废气治理得好不好是关键。今年以来,我市狠抓重点区域废气治理,包括长安镇(高新区)、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和马桥街道(经编园区)在内的工业平台,都因地制宜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长安镇(高新区)43家企业制订了“一厂一策”整治方案,8家完成整治;马桥街道(经编园区)启动9个废气治理示范项目建设,印染、压延行业废气治理实时监控系统一期已基本完成,今年将建成280个点位……

在浙江得伟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管理部经理余宏标看来,投入400多万元更换全套废气处理设备,效果确实显著。“以前老的设备每个月起码清洗一到两次,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还要不定期检查处理效率和安全问题。现在新上马的设备,效率提升显而易见,厂区里面没有烟尘了。”他说。

和得伟纺织类似,今年1月,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委托省环境科学院对开发区东区的32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并根据每家企业的生产模式、废气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了废气治理“一企一策”。“截至目前,区内12家重点企业有11家已经完成整治,还有1家工程量比较大,企业正在进行源头调整。”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项目推进办主任徐洪杰介绍,未完成整治的企业将执行限产,减少对市区的空气质量影响。

除了工业废气治理,城区扬尘也是重点管控对象。当前,我市紧紧围绕“工地不起尘,道路不起灰,土地不裸露”的新要求,一改过去的传统保洁方式,新购置了一批冲洗车、雾炮车等设备,从“扫马路”转向“洗马路”。在建筑工地上,同时推广新型围挡和喷雾喷淋系统,有效减少建筑扬尘。

以废气治理和城区扬尘管控为突破口,今年上半年,我市城区空气质量有了逐步改善。据相关统计,1-6月,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为80.2%,优良天数比例、PM2.5指数均实现了排名进位。

“下半年,我们将加快制订《海宁市“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加快重点区域整治,持续深化扬尘治理,加大治气监管力度,坚决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让海宁的天更蓝。”市“五气共治”办相关负责人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