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3 炸了锅的疫苗 我们这么看……

炸了锅的疫苗 我们这么看……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在医药圈和朋友圈持续发酵,尤其是身为父母的朋友圈炸开了锅,纷纷都翻起了小孩的疫苗接种本,看看小孩是否注射过这家企业的疫苗。

甚至有人将该事件与多年前奶粉圈的三聚氰胺事件并提,怀疑整个国产疫苗!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发生后市值蒸发超四成

7月15日、 7月19日我国主要的二类疫苗生产企业之一长生生物子公司分别有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 vero细胞)和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两个品种爆出问题。

由于长生生物也在双重事件的叠加下收到了 5个“一”字跌停板,市值蒸发了40%多,直到上礼拜五收盘还多达55 万手摁在跌停板上。

炸了锅的疫苗 我们这么看……

截至发稿时,根据人民日报最新消息,监管部门已对长生生物立案调查,将不排除追究刑事责任。

笔者估计,经过周末的持续发酵,接下来还少不了2-3个“一”字跌停板。

我国疫苗处于转型期

疫苗类生物制品是国家重点监管类别,需要批批通过批签发方能上市销售,其中一类疫苗为免费强制接种,二类疫苗则为消费者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接种。

疫苗结构在变化,签发量出现下降

由于疫苗的主要使用市场在婴幼儿市场和学龄前二胎市场,因此疫苗的使用量与新生儿的出生数量有较大关系。在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后,幼儿出生人数略有增长,但在2016年同比幼儿出生人口增长100万后2017年出生新生儿同比减少了60余万,可见二胎政策并未带来新生儿的快速增长。

此外,随着疫苗研发技术的进步,多联疫苗不断被开发出来,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使用疫苗的人份数。

根据药检所批签发数据疫苗的签发量来看,我国疫苗的批签发数量较7-8年前相比具有明显的下降。

炸了锅的疫苗 我们这么看……

注:根据中国药品检定研究院数据整理,供参考。

疫苗主要品种企业概况

儿童仍是疫苗最主要的使用者。从2018年上半年疫苗签发量品种情况来看,主要批签的疫苗为新生儿和学龄前儿童常用的百白破、乙肝类疫苗、脑炎、脑膜炎疫苗,还有该次事件的狂犬病疫苗,这些品种今年上半年的批签发数量均在千万人份以上。

炸了锅的疫苗 我们这么看……

注:根据中国药品检定研究院数据整理,供参考。

从企业情况来看,2018年上半年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以近5500万人份据市场第一位,2-7位的企业上半年批签发人份数也在1000-2000万之间;本次疫苗事件问题企业长春长生也以超过900万人份数居第 10 位。

炸了锅的疫苗 我们这么看……

注:根据中国药品检定研究院数据整理,供参考。

疫苗药企进入净利快速增长轨道

但从代表性疫苗上市药企的业绩走势来看,2018年上半年除华兰生物和长生生物(注:长生生物在疫苗事件发生后修正了业绩,此前的预告中还是大增30%-60%的)可能持平或有一定下降外,其余企业均可能大幅增长。

相应地,在资本市场也有明显的反应,如以疫苗收入为主的智飞生物、长生生物、康泰生物在今年上半年股票行情不好的情况下还能有大幅的增长。

炸了锅的疫苗 我们这么看……

注:根据公司公告整理,供参考。

疫苗行业:花小钱预防大疾病,未来前景还是值得期待

尽管疫苗行业发生了令人遗憾的劣质疫苗事件,但是我们要客观看待,疫苗的作用还是不能忽视的,更不能因噎废食。

疫苗使人类的健康路径发生变化,从“疾病→治疗→健康”逐渐转变为“健康→预防→健康”理念。不但使人类慢慢摆脱了部分疾病的痛苦,更重要的是,接种疫苗防止疫病的经济投入远远小于治疗疫病的经济投入。

1978年以后,我国正式实施计划免疫,到1995年底,儿童的“四苗”,即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百白破、麻疹的疫苗接种率均在80%以上。

2008年我国发布《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该方案规定在原有 乙肝、卡介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脊灰疫苗以及麻疹疫苗的基础上,全国范围内加种麻腮风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以及甲肝疫苗等,各地区还可根据自身情况接种其他疫苗。

通过免疫规划的推广,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体系的疫苗由原来的6种增加到14种,可以预防的传染病从乙肝、结核病等7种增加到了15种。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疫苗类生产企业在不太受重视。但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相关政策导向对“治未病”的重视,对疾病的预防意识在加强,疫苗的受重视程度才逐步提高。

现在我国疫苗的预防接种已经深入人心,我国疫苗市场规模不断扩容。人们不仅乐于接种国家免费的一类疫苗,对二类疫苗的接受程度也不断提高,新兴疫苗受青睐程度越来越高。

通过2017年一些疫苗品种的批签发数量就可以看到这一趋势:2017年获批进口的HPV疫苗(宫颈癌疫苗)在上市半年左右批签发 就达近150万支 ;

2017年获准的还有进口辉瑞独家13价肺炎疫苗,当年合计批签发 71.54万支;

肠道病毒EV71疫苗2017年合计批签发1492.28万支;

轮状病毒疫苗合计批签发 达到 484.48万瓶……

我们应客观看待疫苗事件

尽管疫苗行业发生了令人遗憾的劣质疫苗事件,但是我们是要客观看待这一行业。

纵观整个疫苗行业来看,发生的疫苗事件毕竟是个别企业的不自律行为,不宜把整个行业一棒子打死。

首先,从疫苗生产企业的结构来看,目前我国一类疫苗主要仍由国有企业提供,而民营企业集中在二类疫苗。

炸了锅的疫苗 我们这么看……

其次,纵观近10多年疫苗行业的相关事件来说相较于之前的问题乙肝疫苗、狂犬病疫苗造假事件而言,本次的不合格疫苗是相对较轻的。问题疫苗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企业的不自律造成的,但国家的监管体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炸了锅的疫苗 我们这么看……

注:摘自于网络公开资料,供参考。

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之所以频频出现问题疫苗事件还与监管处罚力度太小有关,因为与国外很多企业相比,中国的违法成本太低了。

这不禁让笔者想起前两天还在医药圈热传的强生爽身粉致癌事件,强生面临高达47亿美元的巨额罚款。

而在国内,不自律的违法药企的违法成本太低,仅为违法所得三倍罚款,外加少量罚款,如长生生物的问题百白破疫苗 “处违法生产药品货值金额三倍罚款2584047.60元, 罚没款总计 3442887.60元”,对于一个年收入近20亿元、净利超过5亿元的企业来说,这一点处罚可以说是九牛一毛。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国家对行业的监管也在加强,在2017年年底发布2018年2月1日正式实施的《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新版《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与之前相比主要修改内容有 6点,主要是加强管理 :

一是进一步细化了批签发工作流程;

二是进一步明确了批签发相关单位职责;

三是进一步强化了批签发申请人的主体责任;

四是进一步明确了批签发工作时限要求;

五是进一步强化了批签发机构管理;

六是进一步增强了批签发工作的透明度。

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不能因此而拒绝接种疫苗甚至希望整个行业都毁掉;作为媒体要理智全面报道疫苗事件而不宜过分放大发酵;相关的监管机构部门也要密切关注人民关切,加强行业监管;作为医药人尤其是业内相关制药企业要做到自律,杜绝问题疫苗再出现!

你可能还想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