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此人是苏轼的弟子,写下一首关于爱情的词,每一句都堪称经典

许多学富五车的大才子,仕途之路都比较坎坷,宋代顶级大词人苏轼也是如此。凡事总有两面性,或许正是由于仕途上的失意,激发出他们的创作灵感,后人才能欣赏到精美的诗词。才气爆表的苏轼,还是一位诲人不倦的老师,教出了一批知名的学生,其中一个名叫李之仪的弟子,五十多岁时写下一首关于爱情的词,每一句都堪称经典。

此人是苏轼的弟子,写下一首关于爱情的词,每一句都堪称经典

李之仪是山东人,比苏轼小了十一岁,少年时期便以才学文明乡里,亲朋友好无不称赞他前途无量。李之仪为人极为低调,并没有因耳边络绎不绝的赞誉声而飘飘然,更不会迷失自我,他有着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不想成为方仲永那样的失败者。

长大后,李之仪曾拜范纯仁为师,范纯仁是大文豪范仲淹的儿子,学问自然也不差,对李之仪倾囊相授。熙宁三年,二十二岁的李之仪离开家乡,目的地是京城开封,而此行的意图很单纯,就是参加当年的会试,这也是他展示才华、实现理想的唯一途径。

考试结果出来后,李之仪果然没有辜负亲友的期望,名字跃然于皇榜之上,喜悦之情无以言表,当晚拉了几个关系不错的哥们痛饮一番。既然考取了功名,就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不久后接到了朝廷的任命书,来到万全县当县令。虽然只是七品官,但李之仪已经很满意了,毕竟这只是第一份工作,只要好好努力,升职加薪指日可待。

几年后,李之仪被调到京城任职,在这里与偶像苏轼相遇,并成为苏轼的门生,两人亦师亦友,经常在一起切磋诗文。正是因为这层关系,不仅文学上受到苏轼的影响,仕途上亦是如此,苏轼由于反对王安石变法屡遭贬官,李之仪的日子也不好过。

崇宁二年,年过五旬的他再次被贬出京城,离开时的心情无可名状,内心的苦闷无处诉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接下来的三年当中,可以说是李之仪一生最难熬的阶段,先是子女不幸病逝,紧接着陪伴他几十年的妻子也阴阳两隔,仕途上的不顺,加之家庭的变故,几乎让他痛不欲生,差点没能挺过来。

此人是苏轼的弟子,写下一首关于爱情的词,每一句都堪称经典

好在当年他从苏轼那里,学到了在逆境中生存的积极心态,不断告诉自己要坚强,没有过不去的坎。就在这时,李之仪结识了歌女杨姝,他被杨姝的歌声和相貌所倾倒,而杨姝被他的才华所征服,两人很快就成了红颜知己。

有一天,他们来到长江边游玩,杨姝弹奏古曲《履霜操》,李之仪听后有感而发,当场写下千古名词《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此人是苏轼的弟子,写下一首关于爱情的词,每一句都堪称经典

这首词的意思很简单,也比较直接地表达了对杨姝的爱慕之意,只是不确定杨姝的想法,毕竟他已年近六十,而且处于被贬官的状态,肯定是缺乏自信的。全词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是不可多得的爱情佳作,尤其是“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与“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成为现代很多情侣之间的爱情宣言,可见古人撩妹的水平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