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的意外身亡,隐藏着什么秘密?

农民马小哈


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意外身亡,我听一本书上说,余纯顺在罗布泊遇见外星人了,外星人想把余纯顺带走,余纯顺不愿意去外星球,外星人非常生气,也不知道怎样就把余纯顺害了。外星人谁敢惹,余纯顺同意跟外星人走来,余纯顺一点事也没有,他以为外星人是地球人,结果就发生了意外身亡这回事情。



博爱小博士


余纯顺遇难和彭加木遇难相差16年,遇难地点几乎在同一区域,遇难过程几乎是惊人相似,因此余纯顺的意外身亡成了罗布泊又一个难解之谜,也让罗布泊更增添几分神秘。

1980年6月,著名科学家彭加木留下一张“我向东找水井”的神秘字条,永远消失在了罗布泊,其失踪之谜数十年来一直悬念未解,16年后的1996年6月,著名探险家余纯顺沿着彭加木的足迹,踏上了穿越罗布泊的征途。

多少年来,罗布泊代表着神秘和死亡,彭加木代表着勇气和探险。余纯顺选择挑战罗布泊,除了要证明自己征服自然的能力外,也想试图破解彭加木失踪之谜。

遗憾的是,神秘的罗布泊再次向世人证明:我的地盘我做主,谁也别想挑战我!

余纯顺1951年出生在上海一个工人家庭,条件原本不错,但6岁那年母亲突然得了精神分裂症,10岁那年姐姐也得了精神分裂症(很可能是家族遗传),余纯顺饱受他人孤立和歧视,正是从这个时候起,他开始讨厌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物,他时常眺望远方,希望逃离这一切,到远方旅行。

生活在60、60年代的余纯顺曾在一个农场劳动了整整10年,后来返返回城市后也没有找到好工作,跟妻子的婚姻也破裂了,对生活失去热情的余纯顺,决定一个人去实现儿时的梦想——远足探险。

与彭加木科学家、植物病毒学者的身份不同,余纯顺是一名职业探险家,他的理想是徒步考察960万平方公里国土,拜访56个民族的聚居地,他曾完成8年徒步旅行4.2万华里的壮举,走过全国最艰险的地区,穿过阿里无人区,创造人类史上第一个孤身徒步征服“世界第三极”西藏的奇迹。

余纯顺的野外探险经验比彭加木更加丰富,而且他是一个孤胆英雄,他选择挑战罗布泊,绝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有相当自信的。

余纯顺原本打算在1996年9月份进入罗布泊,这样可以避开6月的高温和沙暴天气,最大程度降低风险,但当时正好有一家电视台找到他,想要合作拍摄一部徒步穿越罗布泊的纪录片。

余纯顺开始是有点担心的,作为一个职业探险家,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但一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机会,二来他也不好意思拒绝别人,于是临时决定在6月徒步穿越罗布泊。

6月的罗布泊正是一年最炎热的时候,最高气温可达70多摄氏度,而且大风沙暴天气多,是最不适合探险的季节。即便这些挡不住余纯顺的野心和信心,但他或许没有想到,彭加木就是在16年前的6月消失在罗布泊的。

6月6日,余纯顺和摄制组一起进入罗布泊,虽然身体条件还没有达到最佳状态,但他的精神显得异常兴奋,一向低调的他面对摄像机说了这样一番话:

“迄今为止,到过和将要到罗布泊的上海人,一个是彭加木,一个就是我。如今,彭加木已经魂归大漠,而我,只有我余纯顺,一定能征服罗布泊!”

正式出发前一天晚上,一位朋友试图最后一次劝阻余纯顺,并且抬出了彭加木在6月失踪的例子。

但另一个人却高声道:“彭加木又怎么样!我们老余走遍全国,罗布泊不在话下!”

余纯顺痛饮一杯,慷慨道:“如果这次穿越不成功,那是天亡我也!”

命中注定,一语成谶。

跟彭加木不同的是,余纯顺只有孤身一个,他要求摄制组跟自己保持距离。

6月11日上午,余纯顺一人离开营地,开始徒步穿越。

出发前,电视台建议余纯顺随身携带GPS定位系统,万一遇到意外,方便后方人员定位搜索,但余纯顺笑笑说:“我以前从没用过这玩意儿,我相信自己!”,他拒绝了这一提议。

按照他选择的路线,余纯顺认为自己需要2天半就可以完成穿越,其间摄制组人员曾驱车在半途中遇见他,他显得精神充沛,十分自信地告诉工作人员,你们不用跟着我,直接到终点等着,6月13日我一定找到你们会合!

然而,到了约定的6月13日,余纯顺并没有出现,大家开始惊慌,组织搜索。

茫茫大漠,寻找一个人谈何容易?直到6月18日上午,搜索队依靠直升机,终于在罗布泊湖心区域的一座帐篷里,发现了一具尸体。遗憾的是,经过辨认,这具尸体正是探险家余纯顺。

有了尸体,自然可以解释死因,官方出具的尸检报告是这样的:

死者头北脚南,仰卧于沙土包北边的便携式单人帐篷中,其所携带的物品较整齐的放置于帐篷中身体的右侧。尸长175cm,面部胡须较多,长约3.5cm,全身赤裸,衣物在帐篷内。尸体发育正常,营养佳。尸体高度腐败,全身布满了较多的腐败水泡及腐败静脉网,手指完全干燥,尸体上有较多的蝇蛆,长度为0.6cm,全身未见损伤,检验全身骨质无骨折。结合其尸体腐败程度及尸体上蝇蛆长度分析:尸检距残废时间约5天!

最后的医学鉴定结论是——高温缺水引起急性脱水,导致全身器官衰竭而死。

应该说,这个死因是比较靠谱的。

在发现余纯顺尸体时,他正躺在帐篷里,而帐篷外有一把藏刀,不远处有一个挖了近半米深的坑。这个坑所在地方原本应该有预先埋好的饮用水和食品,余纯顺可以靠补充这些饮食,继续完成剩下的路程,但他一定是没有发现饮食,在缺少饮水,浑身无力的情况下,绝望地躺在帐篷里死去。

按照后来的官方解释,是余纯顺搞错了埋藏饮食的方向和地点,他应该再向西多走3公里,才能找到正确地点,如果找到正确方位,余纯顺一定不会死亡。

与彭加木不同的是,官方找到了余纯顺的尸体,因此他的身亡没有引起太多猜疑,但疑点仍然是存在的,因为余纯顺的死亡显得“太平常”了,平常到他不该犯这种低级错误。

余纯顺是一个经验极其丰富的顶级探险家,他探索过中国所有最艰难险恶的环境,克服过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没有遇到任何干扰的情况下,怎么会犯下判断方向的低级致命错误?

1980年6月17号,彭加木外出寻找水源,当天神秘消失,尸体一直无影无踪;

时隔16年,余纯顺在1996年6月18号被发现死亡。

如此巧合的时间、地点,很多人怀疑罗布泊湖心区域存在着平行空间,而每年6月就是这个平行空间发挥作用的时间,因此科考和探险界称之为“罗布泊的黑色六月”,并逐渐形成一个行规——所有科考和探险活动都要避开这个黑色六月。

更诡异的是,据后来曾徒步穿越罗布泊的旅行家雷殿生讲述,他穿越过程中,曾在余纯顺墓旁边宿营,半夜还没睡觉,正在写日记时,突然被一个毛巾大小黑影捂住嘴,按住脖子,他奋力挥刀,才把黑影赶跑。

彭加木的失踪、余纯顺的身亡、雷殿生的遇险,成为“罗布泊的三大未解之谜”。神秘的罗布泊真的存在超自然现象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九十年代初,在新疆喀什的一个小镇偶遇余纯顺,当时我刚刚参加工作,当时见他满脸胡须,很魁梧,他自我介绍说他是徒步走中国的人,当时我以为他就是一个骗子,周围还有几个人在和他攀谈,最后大家一起照相,我当时不怎么相信他,所以就没有合照,现在想起来都后悔!过了几年,就听见他遇难的消息,那时才知道自己错了,一直后悔!


明眼睛


余纯顺在罗布泊意外身亡,可能不是隐藏了什么秘密,而是挖出萝卜带出来泥,解开了1980年彭加木失踪的秘密。(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如果说彭加木是曾经最了解罗布泊的男人,那么余纯顺就是新时代里最了解罗布泊的人,但是,作为一个徒步独自穿行爱好者,最大的敌人不是自然带来的恶劣情况,而是内心的冲动,一丝的情绪化的理想化的矫情。

余纯顺的死可以说与他的前辈彭加木的死如出一辙,唯一的区别就是余纯顺的尸体被很快发现,而彭加木,则悲惨的尸首全无。

但是既然余纯顺能被找到,有理由相信彭加木也是能找到的,既然现在找不到,那就只能说明一点,有人不想找到他。

余纯顺在罗布泊的意外身亡,可以说是挖出来萝卜带出来泥,怎么理解呢?


当年的彭加木失踪,在失踪6小时候就展开了全域地毯式的拉网式搜捕,无论是搜救的规模和搜救的程度都比余纯顺意外死亡要深入的多,但结果却是只发现了彭加木吃剩下的水果糖纸壳。

纸壳这种碎屑式的物品都被找到了,彭加木好端端的尸体却始终没有被发现,再看余纯顺,意外死亡8天后被人发现,赤身裸体死于自己的宿营帐篷。

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彭加木的遗体很可能已经被找到,而是被有意识的隐藏了起来,至于说为什么?这是秘密的核心所在,肯定不为常人所知

这也就是余纯顺意外身亡罗布泊带给人的启示,其实余纯顺本没必要死亡,还是那句话,在大自然面前任性,大自然就必将让人类付出代价,余纯顺徒步穿越罗布泊,本没有在夏6月。


只是虚荣心作祟,在电视台的参与下,余纯顺激情决定当月穿越罗布泊,虽然计划周密,但百密一疏,余纯顺还是没能逃脱当年彭加木的怪圈,同样的地点,16年后的同一天,余纯顺殒命罗布泊!

有些梦想注定要用生命来捍卫,通俗来讲:“我早晚得死这上面!”


历史三日谈


余纯顺,上海人,职业探险者。他的理想是走遍我国960平方公里的国土,还有56个民族的主要聚居地,他用一年半的时间走完了川藏、青藏、滇藏和新藏与中尼,5条天险公路。穿过阿里无人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孤身徒步考察完“世界第三级”西藏的奇迹。然而,在1996年6月,他却在罗布泊的探险途中失踪,当直升飞机找到他时,他已经死亡几天了,是因为偏离原定轨迹,迷路与高温,再加上找不到水干渴而死。

当时人们发现,他死亡的姿势,头部朝着上海的方向。他迷路了,偏离了原定轨迹,他离原定轨迹有水有粮的宿营地只还不到3公里路。

在《关于对余纯顺尸体检验报告》中,得到结论是,他在高温下缺水引起急性脱水,全身衰竭而死……尸检指出,他胃内没有食物残留与胃液,胃粘膜有小片褐色出血,这表明他只在6月11号早饭后,只补充了一点水,而没有吃任何食物。

余纯顺生命的最后一站,就是罗布泊沙漠,当他的朋友为他壮行时,以往健谈的他突然变得寡言少语,壮行宴期间,还有人劝他放弃这个穿越,有人提起了彭加木也是在6月的罗布泊失踪的,不为别的,只为了找水。有人担心他也会耐不了那高温缺水的状况,但却有朋友十分坚信他的经验与能力,只是他自己喝下一杯酒说:“如果这次穿越不成功,那是天亡我也!”

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所长王炳华,还有给彭加木开车的王师傅都说,罗布泊的湖心6月10号的最高温度达到75度。余纯顺对这个情况是有所了解的,他有把握相信自己的经验与能力,想打破6月中旬不能走罗布泊的说法,他对自己的身体也较有信心,他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与摄制组人员的:“咱们桥上见!”但他却永远地留在了罗布泊,他遇难的地方,骄阳似火,热气升腾,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被击灭了。余纯顺壮志未酬不幸遇难。法医也对他的尸体进行了尸检,他的遗体也就地安葬。

余纯顺在罗布泊遇难,与16年前的彭加木遇难地相距160公里,这样的场景又给罗布泊扑朔迷离的诡异神秘色彩,一时间各种猜测与推断不断。探险是人类征服大自然的精神,是一种要物质条件充足,又有智慧的行动。无疑,余纯顺是一位诚实的旅行家,他走了8.4万华里,没有一点虚数,不管他最终没有战胜罗布泊,他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旅行探险家。


a梦美儿


平行空间学说是许多科学家都想印证的,常年从事罗布泊穿越的组织者钟林坚信平行空间的存在,他认为,交汇点就是在罗布泊,余纯顺和彭加木出事不是巧合而是平行空间的作用。

1980年5月8号到6月17号,彭加木带队进入罗布泊,随后神秘消失;时隔16年,余纯顺在1996年6月11号进入罗布泊,17号发现了他的尸体,两者的失踪死亡时间存在的一定的联系,这是不是也就暗示了平行空间的存在呢?

从事罗布泊穿越的组织者钟林在每年的6月10号到20号这几天,拒绝参加一切有关于罗布泊的活动。

他认为彭加木的神秘消失,是平行空间的作用,而6月17号是平行宇宙在罗布泊交汇的日子,交汇时长长达7小时,彭加木和余纯顺的出事时间恰好也在这个时间点。

当年元宝庄的核爆事件,有人提及过那是因为罗布泊平行空间当时再次交汇,带来了外来物种,给人类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于是,用核爆消灭了这些外来物种。但事件究竟是真是假,至今不得而知。

罗布泊的平行空间是否存在我们无从得知,但是在罗布泊死亡的探险家不计其数,如果没有专业的向导和精准一流的gps,私自闯入罗布泊,是很危险的。国内许多GPS还没有直线规划,所以GPS很容易绕路,如果不幸迷路,一定记得第一时间打卫星电话求救,否则时间一久就会有生命危险。


听泉烹茶


迟到的答题。

您别不信,告诉你俺曾被逼误入罗布泊四天半五夜,九死一生,侥幸逃得一命。俺落难罗布泊比彭加木还早十来年,比余顺纯更是早了二十八年。

余是俺上海老乡,1965年11月俺无奈支边新疆,成了兵团军恳战士,没多久文革开始,俺嘴上少个把门的,几乎成了斗争对象,1967年春节前俺诱逼着师首长开探亲证明(63年进疆的还没人探亲)回到上海。还是因嘴风不严,加之新疆有上海同去的伙伴“捡举”,下半年上海抓了俺押解回疆。俺单位在南疆阿克苏区域,快到点时俺趁守卫疏忽,仗着身上尚有近两百元钱些许粮票,俺果断脱逃了。从南到北俺熟识的卡车司机颇多,一路顺利逃到库尔勒,在那俺见到仿佛似曾见过的面孔,俺不敢再往北逃,俺向追捕者一下想不起的东向逃了。准备经尉犁过若羌从青海北上至甘肃玉门上火车,到兰州暂避一段,兰州有俺至亲挚友。

库尔勒往东线路上,俺一个认识的卡车司机都没有,一路上有共公长途车,买票上,没有便爬车,被发现了,有些司机将我赶走,好心的也就顺便带上我继续赶路。天快黑时在一个不知名的小街镇上准备住一晚,那时人们“革命”警惕性特高,街上唯一的破烂招待所,那个大臉盘看似蒙古族的姑娘,大慨见俺头发长乱胡子拉渣起了疑心,到里屋報告革命领导,俺本就惊弓之鸟,见势不妙拔腿就溜,在街上买了把小刀,再买了十个烤馕,路过农家又顺了一大一小两个羊皮口袋,路过沟渠装满水,大袋能装五、六斤水,小袋装三斤左右,向不见人影的北向一路疾跑,就这样俺跨进了罗布泊这死亡旱海(当时并不知那是罗布泊)。

篇幅题意所限,在此俺就不细说了。总之俺迷失了,方向感都没了,只能靠太阳月亮辩别大致方向,白天经受炎烤,夜晚承受严寒煎熬,那真不是人过的。

直到三天后俺痛定思痛,细思了俺夲是向东去青海的,俺从南面进了这不毛之地,也就是说南面才是人气所在,接着俺便顺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偏南坚定不移地打道回府。大约第三第四天交接那刻,喝完最后一滴水,还剩大半只馕,接着向既定方向又行进了一天一夜,天亮了看着东升的太阳,俺再也无能挪动躯体了,傍着一沙土丘闭上双眼,等待生命最后时刻到来,脑袋中充满形形色色美丽幻觉……

忽然一阵咯吱咯吱声传来,有气无力地眯起双眼一瞧,有黑黑地一团在缓慢移动,根据以往经验俺知道那是一辆木輪牛车。于是,俺从挎包里拿出买耒的刀和从上海带耒的铝质大茶杯,拼尽突生的最后气力,不停地敲打,敲击声终于惊动了赶车的维族大爷,于是俺获救了。

俺是九月份误入罗布泊的,兴许比六月进泊的余先生,气侯条件好点(六月咋样不知晓)。如今罗布泊可能已改换了摸样,可早些年罗布泊本就是死亡险恶之地。不同的理会必然产生不同结局,其实余先生准备充分装备优异,比俺强得多了去了,俺察觉危情赶忙设法回头是岸,而余先生则明知山有虎偏要虎山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更重要的是欲念不同,求生的毅力也必然不同。余先生是为了出人头地,为名誉,为扬名立万,俺仅仅纯为求生。更言,俺四天五夜绝无慌乱,活得屈,死便死了何足惜,余先生涉险却是为了活得更好更光彩,生与死就这么简单!为余先生默哀!

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简要经历,人老惧寂寞,闲荒时说故事,一来可抗寂寞,二来供网友饭后茶余消遣一二。耗您时间万望见谅!


用户71656050627


余纯顺,说他是中国徒步探险第一人,恐怕没人反驳。

1988年,38岁的余纯顺辞去工作,告别家人,开始孤身徒步中国。他从家乡上海一路北上,前往江苏、山东、河北、辽宁等地徒步,先后穿越川藏、滇藏、青藏、新藏等各大入藏线路,成为人类徒步穿越西藏的第一人。

30年前的90年代,徒步西藏可不像今天一样安全。那时的川藏线刚竣工不久,没有GPS信号和现成攻略,沿途人烟稀少,不仅有可能遇到野兽、极寒天气,甚至连方向都只能通过基本的指南针进行导航。

8年间,余纯顺一边徒步中国的大好河山,写作记录自己的探险旅程,足迹广布中国24个省市自治区,访问33个少数民族,拍摄照片6000余张,发表游记50余万字,还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著作《余纯顺徒步走西藏》。

萦绕着铺天盖地的传奇报道与神秘气息,他是那个时代人们心中的探险英雄。

然而,余纯顺的童年并不光鲜。阴郁的家庭教育,忍饥挨饿的穷苦日子,不良的社会风气,尽管沉浸在徐霞客的奇幻徒步世界里,但也受到难免做到出淤泥而不染。16岁时,他潜伏到一所大学中行窃,被当场抓获,此后在上海少年管教所度过了3年的青春。

弟弟、姐姐皆患精神分裂症,儿子因早产窒息而夭折,与妻子的婚姻破碎,关于生活,这一切的苦厄似乎都在给余纯顺下一道战术,让他不能安定生活,也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1988年,余纯顺在拜访徐霞客的旧居后,终于出发,孤身一人,全力赴往那个心中都快发霉了的梦想。跟着他阴暗童年时期唯一的光明走,前往徐霞客笔下那行云流水的世界。

徒步完西藏的各大线路后,他打算开始徒步新疆,穿越无人区。

中国有四大无人区:西藏羌塘、新疆罗布泊、青海可可西里、新疆阿尔金。他第一次挑战的便是位于中国最北端的无人区:有着“死亡之海”之称的罗布泊。

罗布泊周边寸草不生,是中国自然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6月的罗布泊,地表温度达60℃,干旱而燥热,是所有季节中最艰难的一月。

余纯顺凭借自己徒步全国的经历,认为能战胜这些严酷的自然条件。进入罗布泊前,余纯顺信心满满地告诉上海电视台:“我要打破6月不能穿越罗布泊的神话!”

余纯顺出发后,突如其来的一场沙尘暴,刮了一天一夜,原本应和摄影组约定的一天,余纯顺没有如期而至。

经过5天的搜索救援,直升机上的一名解放军发现了湖盆上的一个小蓝点。那是余纯顺被沙漠吹倒的帐篷。帐篷内的余纯顺,头部肿胀、五官模糊,早已失去了生命征兆。法医鉴定,余纯顺系在高温环境下缺水引起的急性脱水,全身衰竭而死亡。

按照他的遗嘱,人们把余纯顺埋他死的地方。之后的几十年,每一批进入罗布泊穿越的探险者,经过他的坟墓前,都会下车吊唁,并在放一瓶矿泉水墓碑前。经年累计,余纯顺的墓碑处已经摆满了矿泉水瓶。

人意外的是,距离余纯顺仅3公里的地方,便有一个埋水点。对于他的遇难原因,人们颇为费解:作为一个如此经验丰富的探险家,余纯顺在离取水点仅3公里的地方遇难,为何?

回观余纯顺的生涯,在他每一张出镜照片的着装上,几乎都写着这样的4个大字,其中两个字是“中国”,另外两个字是“徒步”。

更多西藏旅游攻略、资讯,大家不清楚的可以私信问我,祝大家旅途愉快!


夏主编旅游攻略


【一】

1996年6月11日早上,准备从土哏出发的余纯顺和自己的向导赵子允说了昨天自己的梦:梦中他梦见自己的前妻了,她要和自己复婚。


赵子允其实曾经建议余纯顺不要在六月穿越罗布泊,六月危险性太大,但是余纯顺没有听,因为他这次穿越除了要打破六月中旬不能穿越罗布泊的魔咒,还有个任务,为上海台拍摄一部纪录片,任务很急,因为要参加一个国际性的展览。


赵子允这人很牛,被称为沙漠王,罗布泊活地图。央视有个纪录片说,把赵子允扔到罗布泊,不给他水,不给他限定时间,他能安全的走出罗布泊这个死亡之海。


2004年赵子允去世,不是因为罗布泊,而是因为车祸。


余纯顺出发前,为了保证安全,他们开车走了一遍要穿越的路途,还探访了楼兰古城,拍摄了一些视频素材,沿途余纯顺自己每隔7公里埋下6瓶矿泉水。每隔35公里埋下全天所用的装备补给。


有安全保障,他只需要按着车辙,穿过107公里的沙漠,一切看似万无一失,但是他最后却永远的留在了罗布泊。


有人把余纯顺的死归咎于灵异,有人猜测他在沙漠中迷路了。


【二】


1996年6月11日9时,余纯顺拒绝了车辆人员的随行,踏上了穿越罗布泊的路途。


余纯顺以每小时四公里的速度在罗布泊行走,期间摄制组不放心还曾经追上过他,那时候他大约走了32公里,摄制组告诉他还有7公里可以到T字路口以东3公里的第一个营地。


余纯顺很兴奋的表示自己要赶快到宿营地扎上帐篷养精蓄锐,争取提前完成穿越任务,然后他挥手和众人告别:咱们前进桥见。


然而这竟然成了他最后的遗言。他没有进入这个营地,他失踪了,直到几天后救援队找到他的尸体。


后来人们猜测他可能是迷路了,因为迷路找不到补给,主要是找不到水,后来又很倒霉的碰到了沙尘暴。


而且这次沙尘暴从北到南刮了一天多,沙漠里的沙尘暴不同于城市的沙尘暴,城市的沙尘暴顶多是吹散了头发,吹花了宝宝的妆,沙漠里的风暴是要命的,据说人能把倒下的人吹起来。


沙尘暴来了,带走了所有的水分,沙漠里的含水量为零,在没有补给没有水源的情况下,余纯顺找到了一个土坎避风,风小了的时候,他扎下帐篷,用随身带的藏刀,用赵子允教他的方法在地上挖了大洞,想找到哪怕一点湿润的沙,但是他终究没能如愿。


他不知道这处土冈距离湖心土路只有50米,在土路的T字路口再走三公里就能找到他亲手埋的一箱矿泉水,但是他却永远没有机会去喝一口自己亲手埋下的水了。




【三】


其实出发前有人曾经劝过余纯顺放弃这次穿越,毕竟视频素材拍了很多,够用了,何必冒险?


但是显然他有英雄主义情节,他说:迄今为止,到过和将要到罗布泊的上海人,一个是彭加木,一个就是我。如今,彭加木已经魂归大漠了,而我,只有我余纯顺,一定能征服罗布泊!


临行前他和摄制组,以及他的两个向导喝了白葡萄酒,余纯顺饮尽杯中酒说:如果这次穿越不成功,那是天亡我也!


一语成谶。


关于他的遇难有各种说法,他的另一个向导沙漠王子-彭戈侠认为是一顶草帽害了余纯顺,余纯顺从土垠出发时戴的是一顶他戴了八年的帽子,但是摄制组心疼他,给他换了一顶帽檐更大的草帽。


沙漠风大,这顶帽子又不是他惯常戴的,他难免会用手来按住草帽抵御迎面的风,一低头间难免在T字路口两条车辙间走错了。


在那部叫《壮士余纯顺》的视频中,唯一戴帽子的人就是余纯顺的另外一个向导赵子允。


【四】


关于余纯顺迷路,其实有人还有另外一个猜测。


那就是他故意的。


倒不是他故意寻死,而是他觉得这样穿越平平淡淡,没有挑战性,他的宿营地离湖心不远,30公里,来回60公里,他想找到湖心碑,拍照,然后向世界证明自己彻底征服了罗布泊。


而且此前赵子允曾经带领一个科考队到过湖心,赵子允肯定给他详细说过这次科考,科考队车辙犹在,好像完成这个挑战也不太难。


于是在T路口,余纯顺偏离了他既定的道路,去往湖心碑。


但是他终究没有找到那个小小的湖心碑,这次可能他真的迷路了,返回时又遇到了沙尘暴,路和人都一起迷茫了。


这就解释了他随身携带的照相机为什么是空白的,因为他根本没有找到湖心碑。


一年后有人在湖心的位置埋下一个空汽油桶标示湖心,后来又在这儿立了纪念碑。


如今作为徒步旅行的鼻祖,余纯顺的墓在罗布泊也成了一个著名的景点,和湖心碑一样成了来罗布泊人们必去的地方。


所以这个故事中没有双鱼玉佩,没有阴谋,有的只是一个壮士对自然虽死犹荣的挑战。


虽然最后他失败了,死后,却成为传奇。


================

文:薛白袍

薛白袍


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意外身亡,已经有20多年过去了。

但有些灵异现象一直让人猜测和揣想,总让人感觉到隐藏些什么秘密在里面。

说起罗布泊,大家都知道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死亡之海”!

这个地方从古到今一直都是被称作是禁地的存在,无数的人在这里死亡、迷失。

1996年6月18日就在罗布泊的一个帐篷里找到了探险家余纯顺的尸体,他的死与十六年前最著名生物学家彭加木教授失踪几乎是相同的地段,相同的时间,为什么那么巧呢?

到底隐藏了些什么秘密在里面?

余纯顺是个家庭和个人背景都很简单的一个人。

为了完成少年时的梦想,余纯顺成为了一名职业探险家,他曾徒步完成8年旅行4.2万华里的壮举。

用一年半的时间徒步走完川藏、青藏、滇藏、新藏和中尼五条天险公路,穿越了阿里无人区。

还创造人类史上第一个孤身徒步征服“世界第三极”西藏的奇迹,可以说他有着丰富的个人徒步探险的经验。

他的理想是徒步考察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拜访全国56个民族的聚居地。

探险家余纯顺选择挑战罗布泊,除了要证明自己征服自然的能力外,他也很想试图破解科学家彭加木的失踪之谜。

余纯顺徒步穿越罗布泊,刚开始没打算在那年夏天6月,而是准备9月份穿越罗布泊的。

当时有家电视台准备把他的壮举拍摄成纪录片,送参国际比赛,这一消息让余纯顺兴奋难挡决定当年6月穿越罗布泊。

临行前,好友劝他说:6月份罗布泊天气恶劣,让他把时间改在下半年11月份。他并没听劝阻,执意满满,信心满满。

余纯顺出发前,为了保证徒步旅途安全,与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开车走了一遍要穿越的路途,还拍摄了一些视频素材,沿途余纯顺自己每隔7公里埋下6瓶矿泉水。

每隔35公里埋下全天所用的装备补给。

有了这么多安全保障,他只需要按着车轨,穿过107公里的沙漠就大功告成。

虽然计划十分的周密,余纯顺还是没能逃脱当年彭加木的怪圈,同样的地点,16年后的同样的时间,余纯顺殒命罗布泊!

有人把余纯顺的死归于罗布泊的平行空间,有人猜测他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

有的人说是彭加木召他去……20多年来,各种说法一直没有间断过。

循着这些假想的足迹,我们来分析一下,徐纯顺意外身亡的几种可能的原因:

1,没能借前车之鉴,科学的选出对的时间

六七月份的罗布泊,简直就是一个火炉,地表的温度最高可以达到70度以上。

这样的高温就是在正常的环境下,徒步几十公里也没有人受得了,更何况在这样高温的沙漠地带中,稍一缺水,或遇上沙尘暴,那就是必死无疑的。

徐纯顺和彭加木教授都是在这样的时间点穿越罗布泊,前面有彭加木教授的教训。

徐纯顺是个有着丰富经验的探险家,他应该冷静的避开这个时间段,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点,而不应该被荣誉的诱惑冲昏了头脑。

2,恶劣的环境下,脱离组织一个人冒险不可取

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下,脱离组织一个人徒步冒险,是不可取的。人们一直称罗布泊地区是亚洲大陆上的一块“魔鬼三角区”。

相传东晋法显西行取经,路过此地时曾写道“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者则死,无一全者……”。

这种恶劣的环境里,随时可能遇到热风。

一个人冒险,遇到危难时一个求援帮助的人都没有,危险重重。

所以说罗布泊作为一种生命的禁地,探险者们真的不要轻易的去尝试,更不能一意孤行单独前往。

盲目的自信和鲁莽只会让人们付出昂贵的代价。

3,核辐射的“余毒”

在度娘上我们可以看到,罗布泊是我国的核试验基地,也列为了我国的军事禁区。

我国的第一枚原子弹就是在罗布泊地区试爆的,从1964年起,罗布泊一共进行过45次的核试验,那里的生态环境可想而知。

彭加木教授因为参加了核试验,身体已经得了癌症,拖着那种病痛的身体,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下考查,因为缺水,留下一张字条,独自一个人去找水,从此的走失了,留下那么多谜一样的传说。

探险家徐纯顺想挑战自然,解开彭加木教授失踪的谜底精神可嘉可赞,但对那里的生态环境,一定要了然于心。

罗布泊既然是个核试验基地,肯定是人和动植物不能正常生存的地区,各种核辐射和变异病菌都有可能生存在那里

在那种环境下,徐纯顺亦或是缺水干渴致死,也有可能是喝了当地的但有辐射的污染过的水让他身亡;

亦或是空气中碰到了什么辐射因子,变异病菌都可能令他气绝。

核辐射的威力有多大,后续产生的杀伤力有多少,到目前为止都是一个无穷数,没办法准确的估评。

所以要问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的意外身亡,隐藏着什么秘密?上面三点肯定是最主要的原因。

以上也正是余纯顺在罗布泊用生命探险带给我们后人的启示,从上面几点来寻求探险家余纯顺的死因,就不觉得太过奇怪了吧。

其实余纯顺本是不会死亡的,只是应验了那句话:在大自然面前任性,大自然就必将让人类付出代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