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ETF會成為金融泡沫?盛世危言還是危言聳聽?

ETF在國內發展16年來,大部分時間都默默無聞。最近兩三年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發現了ETF的優點,ETF的規模和流動性也得到了大幅的提升。目前國內股票類ETF的規模6000億人民幣,佔國內公募基金總規模的不足5%。與國際市場相比,ETF的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以美國為例,美國ETF總規模達4.3萬億美元,佔公募基金規模的18%,過去十年來一直保持著淨流入的態勢。

隨著市場的發展,ETF的品種不斷豐富,特別是最近一年多以來發行的科技類ETF成為了投資者進行投資和資產配置的重要標的,伴隨著科技板塊的上漲,投資者也非常方便地分享了資本市場的收益。雖然目前ETF的規模和成交量佔市場的比重還很小,但是已經有些專業人士開始擔心ETF的規模增長和過度活躍會加劇市場的風險,甚至還以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為例,說ETF會成為金融泡沫。事實果真如此嗎?

首先,美國2008年的金融危機起源於次貸市場的過度膨脹,以及CDO等結構性產品所帶來的連鎖反應,導致金融行業和投資者都遭受了很大的損失。次貸危機發生後,華爾街設計的高槓杆、不透明、難以變現、難以理解的結構化產品被市場嚴重詬病。相應地,ETF因為其透明度高、交易方便、容易理解、費率低等原因,被投資者所接受和認可。由於ETF的上述優點,ETF是美國推行的401K的養老計劃的重要投資標的。從此,美國的ETF市場開始了10年的高速增長,年均增長率20%以上。所以,ETF並不是導致金融危機發生的原因,恰恰是金融危機使投資者認識到ETF作為一個投資品種的價值,並得以發展。

其次,

從ETF本質來講,它只是證券市場的反應,並不是導致市場變化的原因。ETF是一攬子股票的組合,跟蹤的是一個指數的走勢。如果說ETF上漲過多出現了泡沫,那隻能是它所跟蹤的指數所代表的資產出現了泡沫。ETF只不過是反映了市場的走勢。導致市場出現泡沫的原因有很多,主要體現在股票等底層資產的價格的驅動因素上, ETF作為被動投資工具,只是被動地接受市場的定價,並不會主動推高市場價格。此外,境外除了部分市場有槓桿ETF,國內的ETF都是沒有槓桿的,其投資風險並不會超過股票投資,而且會因為分散投資的優勢降低投資風險。

再次,ETF和傳統的基金有很大的區別。傳統的基金申購贖回是使用現金來買賣基金份額的,當市場上漲,而投資者投資情緒高漲的時候,過多的申購確實會繼續推高股票價格;而當市場出現恐慌性下跌的時候,投資贖回需要主動管理的基金經理變現股票,則會加劇市場的下跌。ETF的申購贖回比較特殊,它是使用股票來換份額的。這樣,當投資者申購ETF的時候,是將手裡的股票換成了ETF份額,換了一種持有形式,ETF基金則不需要再去市場裡面購買股票。當投資者贖回ETF的時候,ETF管理人將持有的股票過戶給投資者,同樣也不需要在二級市場賣出股票。從這個角度來講,ETF的申購贖回對二級市場基本沒有影響,更不會因為申購贖回影響二級市場的股票價格。

最後,ETF的交易還可分流部分資金,給過熱的股票交易降溫。ETF的交易活躍更多的是反映了底層資產的活躍度,投資者看重ETF所代表的股票組合的時候,就樂於在二級市場買賣ETF。這時候,投資者就不需要去頻繁地買賣股票。從這個角度來講,ETF的交易可以分流部分高波動股票的交易量,從而給本來已經交易非常活躍的股票分流部分資金,有助於降低股票市場的暴漲暴跌。

從過去的歷史經驗來看,國內的投資者越來越趨於理性,往往在市場處於底部區域,投資價值較高的時候,ETF的申購份額會迎來大幅增長。A股市場的風格轉變比較快,ETF成為了很好的捕捉市場投資機會的工具,這也是ETF交易活躍的原因之一。

綜合來看,ETF的在美國等發達市場的發展,體現了投資者對於ETF這種高效、透明、低成本投資方式的認可,顯示出了投資者的成熟和理性,這也是市場成熟度的標誌之一。而ETF由於其自身機制的特殊設計原理,不僅不會造成金融泡沫,反而會適當地分散市場風險,成為金融市場的穩定器。

本文源自魔都資產管理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