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 利好消息!2018年大灣區房價還將要漲!看看中山又有哪些變化呢?

2018年,一大波利好襲擊粵港澳大灣區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香港、澳門,今年房價將要大爆發啦!

利好消息!2018年大灣區房價還將要漲!看看中山又有哪些變化呢?

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在全國舉足輕重

歷經十多年發展至今,大珠三角地區已累積雄厚實。近年來粵港澳地區表現更是突出,多次提名建設!

從經濟情況來看,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GDP總額首度突破10萬億人民幣,達到100594億人民幣,摺合15976億美元,遠超舊金山灣區,並逼近紐約灣區。

而比照國家而言,基本上已經與去年全球GDP排名第10的加拿大相當,且超過了韓國。

而隨著中國經濟重心進一步南移,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區域協同發展的先行者,將在中國下一輪增長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利好消息!2018年大灣區房價還將要漲!看看中山又有哪些變化呢?

粵港澳大灣區獨天優勢讓各方趨之若鶩

地理優勢

灣區,通常指圍繞沿海口岸分佈的眾多海港和城鎮所構成的港口群和城鎮群,據世界銀行統計,全球60%的經濟總量集中在入海口區域。

因此,地理優勢使得衍生而來的“灣區經濟”成為世界經濟發展和創新爆發的重要增長極,如美國紐約灣區、美國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灣區。“粵港澳大灣區”也是基於這一模式而生。

“粵港澳大灣區”三面環山,三江匯聚、面向太平洋、輻射泛珠三角,在世界四大灣區中擁有廣闊腹地的區位優勢,自然條件潛力無限。

今年內還將通車運營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進一步縮短兩地距離。

利好消息!2018年大灣區房價還將要漲!看看中山又有哪些變化呢?

產業優勢

大灣區內的城市各具優勢與特點,並利用各自的優勢創造巨大而全面的商業機會。

東莞、廣州和佛山是重要的製造業基地,深圳具備高端製造業、信息技術和科技創新的優勢,而澳門則是全球旅遊和休閒中心。

香港是享譽全球的國際金融、航運、貿易、資產管理和離岸人民幣中心,其專業服務及金融服務業聚集了大量具有國際經驗的多元化人才,這些都是參與大灣區建設的優勢。

利好消息!2018年大灣區房價還將要漲!看看中山又有哪些變化呢?

制度優勢

粵港澳地區橫跨“一國兩制三關稅區”,其政策制定要以中央和粵港澳三地簽署協議的協商方式推進,而非國家直接制定規劃。

這種由上至下與多方協商兼具的特性,決定了粵港澳需要共同探索的灣區經濟的“中國模式”,同時提供了現有其他的世界頂級灣區所不具備的、制度創新的可能性。

利好消息!2018年大灣區房價還將要漲!看看中山又有哪些變化呢?

人口優勢

早前,《廣東省人口發展規劃(2017-2030年)》(下文簡稱《規劃》)在廣東省政府網正式公佈。該規劃提出,適度增加中山等地的人口集聚。

《規劃》明確,廣東將進一步加強區域內大中小城市聯動發展,增強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外圍節點地區對轉移人口的吸引力,適度增加佛山、中山、珠海、江門、肇慶和惠州市的人口集聚。

利好消息!2018年大灣區房價還將要漲!看看中山又有哪些變化呢?

粵港澳的投資機會

自粵港澳大灣提出到至今,粵港澳大灣區9市及香港、澳門相繼加強雙方合作和新增合作內容,以中山為例,2018年中山與港澳創新合作多項。

2018年1月

中山與澳門簽署《關於共同創建國家生物醫藥科技創新區合作框架協議》;

2018年2月

中山市委書記陳旭東率代表團訪問香港、澳門特區政府與中聯辦;

2018年3月

中山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洽談會暨第五屆“中山人才節”開幕,中山市商務局與香港貿易發展局簽署了《中山香港聯合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合作協議》;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率代表團訪問中山,並考察中山市國家健康基地;

2018年5月

中山市市長焦蘭生帶隊赴香港訪問,就中山與香港加強科技、醫療等方面的深度合作進行深入交流;

2018年6月

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到訪中山,前往中山市國家健康基地中智藥業考察;

2018年7月

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中山峰會在中山市舉辦,“廣東藥科大學-香港大學創新平臺”正式啟動,落戶中山市國家健康基地;

除此之外,就在13日,粵港澳大灣區概念股午後再度集體異動,其板塊整體上漲1.31%,板塊內44只成份股實現上漲,佔比近八成。

利好消息!2018年大灣區房價還將要漲!看看中山又有哪些變化呢?

各方投資者捕獵投資新機遇

投資者們聞風而動,站在國家政策風口上,把握投資新機遇。以房地產行業為例,對比去年而言,粵港澳大灣區一年房價整體漲幅超30%。

人口不斷增加,供求不斷減少

2017 年末,廣東省新增常住人口 170 萬,位居全國首位;而在2018 年博鰲論壇上提出,預計到 2050 年,粵港澳大灣區將佔全國人口的 10%,達到 1.2 億到 1.4 億人。

新增人口必定帶來巨量的住房需求;但隨著國家房地產調控的進一步深化,粵港澳大灣區房價存在調控的可能性較大,這也就意味著,買房將會越來越難。

早前,根據地產研究機構克而瑞的統計,今年一季度,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城市共成交128宗土地,成交總金額為805億元,

土地供應建築面積為1324萬平方米,成交建築面積為1550萬平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供應面積和成交面積分別下降了8%和6%。

利好消息!2018年大灣區房價還將要漲!看看中山又有哪些變化呢?

同時大灣區土地市場呈現分化趨勢,深圳、東莞、江門、珠海和惠州城市出現“供不應求”。

同時,粵港澳大灣區11市間又存在房價差異,最明顯的莫過於香港及澳門房價,內地房屋的平均呎價只是香港的五分之一到八分之一。

當中,中山一萬出頭的房價在粵港澳大灣區房價中處低窪,而香港房價已達到十幾萬、隔海相望深圳房價5、6萬。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