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趙匡胤掌握軍權不在京城兵變,只為這個原因,這絕不是多此一舉

趙匡胤掌握軍權不在京城直接兵變而到陳橋驛,只為這個原因,這絕不是多此一舉。

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阿大歷史之旅,我是泛中流。

公元959年後周世宗去世,趙匡胤此時已經成為了禁軍的殿前都點檢。在這裡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後周的軍制,中央軍稱為禁軍,禁軍又分為侍衛司和殿前司,殿前都點檢是殿前司的最高指揮,也就是說此時的趙匡胤至少掌握了京城一半的兵力。

趙匡胤掌握軍權不在京城兵變,只為這個原因,這絕不是多此一舉

趙匡胤掌握軍權不在京城兵變,只為這個原因,這絕不是多此一舉

其實這還不是全部,對於趙匡胤來說,他在五年前所做的一件事,為他日後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在顯德元年,後周世宗曾下令整軍,而這個任務就是趙匡胤來完成的,趙匡胤通過這件事,在軍隊中迅速擴大了自己的勢力,提升了自己的影響力,因為一大批的中下級軍官都是由趙匡胤選拔的。禁軍的另一支侍衛司軍中也有很多親近趙匡胤的人,這樣一看,京城的軍隊大部分都在趙匡胤的手中。

趙匡胤掌握軍權不在京城兵變,只為這個原因,這絕不是多此一舉

我們都知道掌握了京城的軍隊,那就等於基本上了掌握了天下的要害,可是我們都知道趙匡胤是在陳橋驛兵變的,陳橋驛離京城也就四十里地,那麼趙匡胤為什麼偏偏要在這裡兵變呢?為什麼不在京城呢?

趙匡胤掌握軍權不在京城兵變,只為這個原因,這絕不是多此一舉

我們再來看一下當時的兵力分佈,趙匡胤雖然掌握著大部分的禁軍,但此時問題出現了,那就是趙匡胤沒有調兵權,那麼調兵權在誰手裡呢,在侍衛司的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韓通手裡。所以大家明白了吧,在京城趙匡胤有兵,但調不動。

趙匡胤掌握軍權不在京城兵變,只為這個原因,這絕不是多此一舉

那麼,在城裡調不了兵,怎麼樣才能調動軍隊,那就是國有大事,需出兵,這樣皇上才會賦予你調兵的權力,趙匡胤想到了周太祖郭威,於是就有了接下來的一幕。公元960年的正月初一,大年初始,百官正在朝中給新皇朝賀,突然傳來消息,說有契丹和北漢的聯合軍隊要來進攻後周邊郡。作為丞相的範質聽聞後,馬上開始佈置,範質是個急性子,因為這事慢不得,而且契丹和北漢進攻並非是第一次了,在周太祖去世的時候,他們就曾聯合進攻後周,現在周世宗不在了,他們就要來這麼一次了。

趙匡胤掌握軍權不在京城兵變,只為這個原因,這絕不是多此一舉

範質火速傳趙匡胤進宮,讓其率軍出征,這正中趙匡胤的下懷,但卻推脫道:手下兵力太少,不足以抵抗北漢和契丹。範質他們商量後,給了趙匡胤調兵之權,可以調動各方軍隊,應對北漢和契丹的來犯之敵。

趙匡胤掌握軍權不在京城兵變,只為這個原因,這絕不是多此一舉

趙匡胤心滿意足的帶領軍隊出發了,掌握了天下的兵權,也就掌握了天下,趙匡胤帶兵走到了陳橋驛,好了,就在這裡停下吧,我已離開了京城這麼遠,是該停下來了,我喜歡京城,不願意離開太遠。後面的事我們都知道了,趙匡胤陳橋驛兵變,等他再回到京城的時候,已經成為了天子。

趙匡胤掌握軍權不在京城兵變,只為這個原因,這絕不是多此一舉

在這次兵變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那一條北漢契丹來犯,這樣才使趙匡胤有了調兵之權,那麼這條消息是否屬實呢?根據遼史記載,當時的遼國內正在爆發著一場內亂,王子謀反,然後各方勢力都在拼殺,遼國內亂,他自己還自顧不暇呢,那有心情在這時候去侵犯別國。遼國正在休養生息,遼國主動南侵,已經是四十多年後的事情了(公元1004年,遼國南侵,宋真宗與遼簽訂澶淵之盟)。

趙匡胤掌握軍權不在京城兵變,只為這個原因,這絕不是多此一舉

我們基本上可以得知,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趙匡胤一手設計的。趙匡胤自己編寫了劇本,兼任了導演,並且自己任主角演了這場戲,同時其他的配角和跑龍套也都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務,這堪稱是歷史上最完美的一次朝代更迭。當然,趙匡胤也用他自己的文治武功,告訴後人,他是那個時代最適合坐上皇位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