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八拜之交”里竟然还有个“菊花之交”

通常我们说的八拜之交是指:管鲍之交、知音之交、刎颈之交、舍命之交、胶漆之交、鸡黍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


我们今天说的菊花之交就是鸡黍之交。

在明代有一个书生叫范式(字巨卿),上京赶考途中不想突染重病,症状和瘟疫很像,店主害怕会传染,对他不闻不问,范式病情也越来越重。幸好客店里住了另一个赶考的书生张劭(字元伯),他听闻之后对店主说:“生死有命,安有病能过人之理。”他亲自为他精心调理,寻医治病,不久范痊愈了,却耽误了二人的考期,范很是内疚,二人就此结为兄弟 。

到了两人分别的时候,正好是重阳佳节,黄花红叶装点秋光,便定下菊花之约,约定来年今日在不远处的草堂相聚,杀鸡煮黍,把酒赏菊。

“八拜之交”里竟然还有个“菊花之交”

转眼一年过去了,又到九月九,一大早起来,元伯便打扫草堂、遍插菊花、宰鸡备酒,仆人劝说,路途遥遥必不定期而至,来了再杀鸡也不迟。元伯不听,从早上等到中午,从中午等到下午,太阳落山了还不见范式的影子。仆从都说他不会来了,劝他吃了早点歇息。张元伯却坚信范式不是会失信的人。

“八拜之交”里竟然还有个“菊花之交”

独自等到了半夜,范式果真来了。二人相聚甚是欢悦,直到天快亮了,范不舍的说要走了。元伯问其缘由,范说:兄弟,我其实已经死了。去年回到故乡,考试未成便做起生意,日日繁忙竟忘了约定之事,直到了九月九别人送来了茱萸酒才想起菊花之约,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听古人说,人不能日行千里而鬼可以,便拔剑抹了脖子,乘阴风前来赴约。

“八拜之交”里竟然还有个“菊花之交”

《论语》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菊花之约中所展现出来的君子之交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重信义讲承诺的基本修养是一脉相承的。在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大行其道,诚信严重缺失的当今社会,无疑有着更多的教育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