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信詐騙案件頻發,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作為一種典型的遠程非接觸性犯罪,有時候犯罪分子在實施電信詐騙整個犯罪過程中,犯罪分子與受害人,甚至其他犯罪同夥自始至終未曾謀面,犯罪分子遠在千里之外,即可實現對受害者或者其他犯罪同夥的遠程控制或操作,從而成功實施犯罪。
儘管電信詐騙的套路大多是“換湯不換藥”,但為了迷惑受害人,他們往往會針對不同群體“量體裁衣”、步步設套,比如假冒領導、親戚、朋友,謊稱“出車禍”“被綁架”“嫖娼被抓”;冒充執法機關,謊稱“涉嫌洗錢”“銀行卡透支”等,以此來對受害人進行欺騙、引誘、威脅、恐嚇,使人防不勝防。
群體一:貨車司機
電信詐騙類型:假生意真騙局
廣東人劉先生是一名貨車司機,常年在全國各地拉貨做生意。今年年初,他接到一筆生意,有客戶讓他從廣州運一批服裝到桐鄉來,因為不想空車回,所以貨物送到後,劉先生並沒有著急著回去,而是通過微信朋友圈發了一則消息,希望兩天內,江浙滬範圍內有貨要送往廣州、福建等地的,可以聯繫他,可以優惠價格運貨。
消息發佈當天,生意就上門了。劉先生接到了一通電話,電話中一名男子詳細詢問了貨車載重和具體的價格,最終兩人也談好,第二天上午9點到臨平某處接貨。“我們這行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有人給你做生意,貨車司機是要先給好處的。”作為一名資深的貨車司機,劉先生當時就加了對方微信好友,並主動打過去800元錢,隨後對方還煞有其事地發來接貨地址的定位。
可是第二天,等劉先生按照定位到達指定地點時,才發現現場根本就是一片荒地,別說貨物了,就連人影都找不到。當他再次通過微信聯繫對方時,才發現對方早已將他拉黑。
群體二:學生
電信詐騙類型:新生群裡設陷阱
湖南妹子小敏參加完高考後,如願接到了浙江傳媒學院的錄取通知書,知道自己所學的專業是要在桐鄉校區,所以接到通知書後,她經常會上網搜索有關桐鄉的新聞和圖片。
去年8月,小敏通過微信認識了一名在桐鄉校區讀書的“學姐”,這名“學姐”為人熱情,她告訴小敏,要想很快地熟悉學校、熟悉桐鄉,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入新生群,裡面不僅有同級的新生,還會有不少“學姐”、“學長”。
於是在這名“學姐”推薦下,小敏加入了一個名為“2017桐鄉”的新生群。“當時群裡已經有30多個人,群裡氣氛很活躍,不是討論學校周邊有那些好吃的、好玩的,就是‘學長’、‘學姐’為新生提供打工的機會。”小敏說,為了讓自己的大學生活更加充實,她在群裡表達了自己想做兼職的願望。
發出信息沒多久,一名群裡的“學長”主動加了小敏的微信。對方告訴她,好的兼職機會不多,要是她想要報酬更高的兼職機會,可以通過交納保證金留住兼職的崗位,一個崗位交200元,要想多留一個崗位就多交200元,等她正式開始做兼職後,這筆保證金就會全部還給她。
聽到對方這麼說,小敏很心動,交給了對方400元錢,預留了兩個兼職機會。可是錢剛打過去十幾分鍾,小敏就發現自己不僅被對方拉黑,還被踢出了群聊。
群體三:新居民
電信詐騙類型:“找門路”讓錢打了水漂
新居民阿亮是一名髮型師,來桐鄉工作已有兩年多了,眼見著自己在桐鄉穩定下來,他就想把大兒子接到桐鄉來讀書,可是在詢問相關部門後,阿亮得知自己的兒子並不符合桐鄉新居民子女入學條件。
正當阿亮一籌莫展時,一名老鄉告訴他,何不花點錢找點門路。“我在桐鄉認識的大多都是跟我一樣的新居民,哪有關係可以用啊?!”於是,阿亮就在自己的微博上發佈了一條信息,隱晦地表達了自己想找關係讓兒子在本地讀書,並表示事成之後可以“重酬”。
幾天後,一個顯示為本地號碼的手機撥通了阿亮的電話,電話中,這名陌生的男子告訴他,自己是本地人,而且門路很廣,如果阿亮捨得付出,甚至可以讓他兒子挑學校。“開始,對方一開口就要5萬元,可我一下子哪裡拿得出這麼多,就跟對方還價還到2萬元。”阿亮也是爽快人,當天談好價格後,他就把錢打到了對方指定賬戶。
開始幾天,阿亮還能聯繫到對方,可是之後,對方的電話號碼就成了空號,他這才發現自己上當受騙。
群體四:財務人員
電信詐騙類型:冒充老闆讓你打款
王先生是本地一家企業的客戶部經理,今年6月,他在QQ聊天軟件上,接到了一個自稱是公司老闆的人加她好友,“對方QQ加驗證時直接說出了老闆的姓名”。因為QQ的頭像、姓名都與老闆一樣,當時他沒多想,就通過了驗證。
隨後,“老闆”通過QQ告訴王先生,之前他的QQ號忘記密碼了,這是他新註冊的,讓王先生通知公司財務也加一下這個新的QQ號。企業財務陳女士接到王先生的轉達後,很快也添加了這個QQ號。
之後,“老闆”通過QQ問陳女士,目前賬上還有多少現金,陳女士回答說還有幾百萬元。“老闆”隨即發給財務一個賬號,要求她儘快往這個賬號轉賬200萬元,並再三交代是有急用。陳女士馬上開始操作,等轉賬結束後,她才給老闆打了個電話,告知對方,錢已經轉過去了。可是沒想到,公司真正的老闆說,自己沒有要求她匯過款。
在報警時,兩人表示,企業老闆平時都用QQ安排工作,而且頭像、姓名都與老闆的真實信息一致,所以當時他們絲毫沒有懷疑這個QQ號是假的。
群體五:微小企業企業主
電信詐騙類型:幫助辦貸款“辦走”2萬元
林先生在本地開了一家皮件廠,因為企業不大,近期他一直想辦貸款,卻一直辦不下來。“我不僅去過銀行,還在網上的一些貸款平臺申請過,可是都失敗了。”正在林先生髮愁時,一通陌生電話打了過來。
電話中,聲稱自己是某貸款平臺工作人員的男子說,他看過林先生的貸款申請,申請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企業流水賬單不多,而他可以幫助林先生解決這一難題。林先生說,當時對方顯得很專業,先是詢問了林先生想貸多少錢,並告訴林先生可以找朋友幫忙,互相打款多製造一些流水賬單。
林先生聽到對方這麼說,感覺操作有些麻煩,於是主動詢問,可不可以由該平臺幫忙操作,給自己的企業做一些流水賬單。這名工作人員當即表示可以,但他同時也告訴林先生,如果由他們操作,林先生必須事先在賬戶內預留貸款金額的20%。
隨後,該名工作人員通過電子郵箱,將該平臺的註冊信息等資料發給林先生,並保證在3天內幫其辦妥10萬元貸款。可是等林先生把留有2萬元預留金的賬戶和密碼告訴對方後,對方立即進行了轉賬,隨後便再也聯繫不上了。
儘管桐鄉公安不斷加大打擊治理力度
但電信網絡詐騙手段也在不斷升級
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中招
警方提醒
注意保護個人信息。不要在朋友圈、微博等平臺公開自己的任何身份信息;時刻保持警惕心理,遇到那些讓你轉賬匯款的不明來電、短信、網站鏈接以及微信、QQ留言等,要仔細核實對方身份;一旦被騙要及時報警,及時準確將被騙詳情提供給民警,由公安機關進行處置。
閱讀更多 桐鄉金盾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