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 央視關注:歸國教授,研發新型材料,打破國際壁壘,已進行產業化!

工業製造,材料先行。作為我國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中國製造2025”重點發展的十大領域之一,新材料產業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並對未來發展有著巨大影響的高技術產業。

西安理工大學的李峰副教授就和自己的研發團隊發明了一個叫做P4U的智能材料,在需要它硬的時候可以硬,需要它軟的時候可以軟,能根據不同的情況來變化形態。並且,李峰和他的研發團隊還登上了中央電視臺的節目。

央視關注:歸國教授,研發新型材料,打破國際壁壘,已進行產業化!

《我愛發明》是CCTV-10推出的一檔貼近生活、貼近百姓,展示發明人的新發明、新創意,將科學知識趣味化、形象化的科普節目,自2009年2月開播以來,深受觀眾們的喜愛。6月13日19點,央視科教頻道《我愛發明》節目播出了以西安理工大學新型智能材料發明項目拍攝的節目《以柔克剛》。談起研發P4U智能材料的緣由,李峰說道自己在南非工作的時候曾接觸過一種新型材料——非牛頓力學流體,但是回國後發現國內並沒有類似的材料,又想到這種材料將來會有龐大的應用場合,就開始著手研發了。在兩年多的時間裡,李峰帶領團隊沒日沒夜地進行研發,經過了數百次的實驗,終於將這種材料研發出來了。

央視關注:歸國教授,研發新型材料,打破國際壁壘,已進行產業化!

P4U智能材料為液體防彈衣複合材料與智能柔性彈性體的統稱,是一種對環境應力可感知、響應,並且具有發現能力的智能材料。在常態下保持鬆弛的狀態,柔軟而具有彈性,一旦遭到劇烈碰撞或衝擊的時候,分子間立刻相互鎖定,迅速收緊變硬,從而吸收並消化外力,形成一層防護層,當外力消失後,材料會回覆到它最初的軟彈流動狀態。李峰教授介紹道:“P4U智能材料可以吸收或者說把能量擴散出去,它有這兩種功能,並通過這些將承受到的打擊能量儘可能降低。”因此,這種可以應用在防護材料、防彈護具等眾多領域

央視關注:歸國教授,研發新型材料,打破國際壁壘,已進行產業化!

為了測試這種材料的防護力,李峰教授及學生在節目中還完成了三個小實驗。將陶瓷杯、玻璃杯與雞蛋三種易碎品分別包裹上P4U智能材料,從1.5m左右高度使其自然下墜,觀察結果。若是普通情況下,這三種物體墜落在地面的瞬間肯定摔成了碎片,但在新材料的保護下,它們像皮球一樣被反彈幾次後才墜落,並且完好無損

央視關注:歸國教授,研發新型材料,打破國際壁壘,已進行產業化!

為了進一步驗證P4U智能材料的防護作用,記者提出了一個新的實驗方法:包裹上同樣厚度的棉花,同時提升下落高度。李峰團隊選擇了高達5米的陽臺,將帶有棉花保護層與新材料保護層的雞蛋都自然拋下,結果新材料包裹的雞蛋完好如初,而棉花團中的雞蛋卻摔得稀碎。之後,團隊又通過10多米高空航模拋手機、跆拳道擊打和射箭的方式多次測試,新材料都“以柔克剛”,展現了出色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

央視關注:歸國教授,研發新型材料,打破國際壁壘,已進行產業化!

李峰團隊研發的的P4U智能材料已於2017年1月份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發明專利證書。目前,該項技術已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實現了國內智能柔性彈性體凝膠產業化的突破,在國際上打破了對我國設置的壁壘,填補了國內相關產品及技術的市場空白

多年來,西安理工大學積極響應和落實國家科技創新政策,於2017年6月將該項科技成果成功地進行了產業化轉化——作價入股成立了西安玄鎧新材料有限公司。由西安玄鎧新材料有限公司運用該項技術生產加工的材料正不斷應用到軍警及勞保防護產品、精密儀器設備、電子消費品、體育運動防護裝備、人身防護護具、醫療護理用品等領域和市場。

央視關注:歸國教授,研發新型材料,打破國際壁壘,已進行產業化!

李峰副教授帶領的團隊能夠研發出具有如此出色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的P4U智能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西安理工大學濃厚的學術氛圍和良好的科研環境。作為陝西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西安理工大學多年來始終堅持教學科研並重,自由探索與應用研究並舉,創造良好科研氛圍,鼓勵開展科學研究,先後建有8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31個國家及省部級重點科研基地,為把學校建設成為國內一流教學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鬥。

注:文章部分素材來自西安理工大學官網、中華網、中國聚合物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