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翁同龢是光绪的老师,很受光绪的尊敬,但为何会被撤职还永不录用

对于战争这件事,朝廷上的的大臣就是有利而为之。在朝廷上商议的时候,各个代表的都说得不同。在那会的时候,对于战争的建议是分为两个派的。主张以和为贵的是“鸽派”,坚持战斗的是“鹰派”。

翁同龢是光绪的老师,很受光绪的尊敬,但为何会被撤职还永不录用

这两个派别其实没有谁好谁坏,就是所想的不同。面对不一样的问题,就会出现两种意见。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鹰派”。他们在当时不应该作战的时候,却发动了战争,这是为何。

“鹰派”的中心人物是翁同龢,这个人是清朝年末主管户部的大臣。他原来还是光绪皇帝的老师。但是这个人却在之后让光绪皇帝渐渐的对他失望起来,最后,光绪皇帝无奈之下,只能找个借口将他赶出朝廷。

翁同龢是光绪的老师,很受光绪的尊敬,但为何会被撤职还永不录用

就在清朝经历了太平天国的起义之后,为了镇压他们,清朝投入的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在这中间还有西方国家入侵,清朝那时候可是处在内忧外患的转态。除了太平天国的起义团之外,还有一些地方也在供卵。所以这时候的清政府觉得稳定内部比较重要,于是就对西方进行妥协和割地赔款。开始镇压国内。

当时一同协助清朝对抗太平天国的法国人戈登还和李鸿章说过,中国那些不懂得军事上的官员,却在那里支持着战争。如果这些人还继续在这样的位置上指挥下去,中国要是想进步,推进现代代,是很难实现的。其实李鸿章早就这样觉得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耕的国家,军事力量上是远远比不过西方国家的。当时清朝的腐败已经开会让清军战斗值没有多少了。

翁同龢是光绪的老师,很受光绪的尊敬,但为何会被撤职还永不录用

但是朝廷上支持李鸿章的说法的人很少,反倒是有很多人在支持着翁同龢的意见。翁同龢是儒家的思想,就是一个很传统的人。他的想法是不可以忍受外来人侵略中国,所以很是支持作战。在当时的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中,他不看是否清朝有能力,就是主张作战。

还因此和李鸿章闹了矛盾。在战争开打的时候,翁同龢公报私仇,开始用接口不给北洋水师钱。让他们无法继续建造新型武器。但是就在甲午战争失败之后,翁同龢又开始各种弹劾李鸿章的不对。

翁同龢是光绪的老师,很受光绪的尊敬,但为何会被撤职还永不录用

但是光绪可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自己的老师在针对李鸿章。因为是自己的老师,也没追究,但是在之后,维新变法中,翁同龢见风使舵,一会弹劾康有为,一会却又夸赞他。光绪忍无可忍,于是将他的老是给撤职了。还说从此以后永不录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