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我国一年回国留学人员达到48万,但其中一半月薪低于8000元,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出国读书?

壐孖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现在很多父母都把资金放在了子女的投资教育上了,所以不惜重金将孩子送到国外上学。数据显示,2017年的海归学子已经达到了48.09万人,但这部分人归国后的薪资都不高,其中一半月薪低于8000。

既然出国留学被称为教育投资,那么也要看投资回报率,对于数据显示的月薪水平,海归们的投资回报率高吗?

实际上,海归的这个月薪水平相对于国内毕业的学生来说已经相当高了。根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国内硕士毕业生平均月薪才为4777.9元。

也就是说海归只要本科毕业归国的月薪有一半以上都超过了8000,但是国内的研究生平均月薪才4700多。

虽然现在的海归不如10年前吃香了,但大多数企业还是很看好海归的价值。毕竟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国外很多新鲜思想还是比国内更先进。

海归们的薪水之所以达不到他们的预期是因为没搞懂价值方向,十年前只要是海归都被视作“人才”,但随着这种思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国外的“野鸡大学”镀金,所以回国后还是没能力拿高薪。但如果是自己考入国内高等学府,自身有实力的人才,确实会被企业高薪争抢。

所以海归也是有差异化的,头部和底部不能相提并论。平均值并不能体现真实情况。


正商参阅


物以稀为贵,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留学生的收入水平。


在2000年的时候,出国留学的人数还不到5万人,到2017年增长到60.84万,17年时间增长了十几倍。而且年份越早的时间,留学生的回国率比较低,在2000年附近的年份,回国率大概在10%左右,而到2017年就已经达到了80%以上。



回国留学生的大幅增长,必须会降低留学镀金的含金量。但留学生本身的质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2000年前后,那时候出国真的可以说是“深造”,很大部分是出国读博士。但现在的留学生正在往低龄方向发展,出国读1年拿硕士,甚至出国读本科的比例的越来越高。而硕士学历和本科学历也就成了海归回国的主要构成部分:



试想,一个刚刚读完本科,或者只读了一年硕士的海归,相比国内念书的大学生有什么优势呢?可能完全没有优势,甚至只有劣势,毕竟课程设置、社会实践(比如实习、义工)都和国内情况脱钩了。比如孔方兄在媒体从业期间,单位来了不少海归,这些海归有一定的外语方面的优势,但是对国内的情况完全不熟悉,以至于做新闻完全没有感觉,很是让人头疼。


这些硕士及以下学历海归回来之后,其实和国内本硕毕业的学生完全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海外留学经历,其实并不能加分了。(如果是非常好的大学,留学生可能更偏向于读完博士回国,而非止步于硕士,因为海外的硕士完全是一个过渡阶段,不太被认可)。而国内年年递增的大学毕业生数量(2018年必然超过800万),对任何毕业生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导致海归留学生工资较低。现在的留学生家长,大部分是70后,之所以送孩子出国留学,一是高考不理想,二是面子,三是钱多无所谓,最后才是孩子确实优秀必须出国才能发挥其特长,家长们的出发点并非“学有所成”。


孔方兄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家长,其选择十分怪异:只要是能出国,管它哪个国家(还有去印度孟买的),学校好坏(有遇到野鸡大学的),专业如何,送出去就是胜利,有学世界史的,有学梵语的,有学国际关系的,这些专业放到国内都很难就业。


当然,深受“钱途”思想的影响,中国家长更多是将孩子送到国外学经济、管理、金融这类商科专业,专业太过集中,也会导致平均收入下降。


这些专业一是偏文科,学起来相对容易;二是开设这类课程的学校多,选择多;还有就是这类专业时髦,能赚钱。所以我们看到,回国的留学生,很大一部分涌向了金融专业,反倒是最紧缺的IT人才、生物制药人才,一直非常匮乏。


所以,对绝大部分家长来说,其实送孩子出国并非一项划算的买卖,出国一年的花销,至少要在30万元以上,回国几千元的工资,不吃不喝要好几年才能回本。即便是抱着让孩子出去长长见识的想法,也要谨慎,毕竟大学期间的时间也非常宝贵,容不得浪费。


关注孔方财经,让你第一时间了解热点财经事件背后的经济原理


孔方财经


在上海某大型金融机构工作的5年中,身边的留学生越来越多,无论是常春藤系、某专业全美前三(综合前100)、还是澳欧普通大学,留学生的质素参差不齐。总的来说,美国相比于中国,名校生与普通高校生素质差距更小,除了极个别的顶级名校生,企业并不会特别青睐所谓的留学生。

留学生作为应届毕业生,薪水反映了市场对他们的价值预期,无论是3万元,还是5000元,价格都是市场最真实的反馈。


(1)留学生数量的增多,摊平了市场中原有的高定价。

众所周知,20年前的大学生比今天的研究生都吃香,那时,社会需要大量的高级知识分子搞经济建设,而大学生的绝对数量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任何大学毕业生都是国家的宝贝。

同理,留学生也经历了一个从非常稀缺到稀疏平常的过程。今天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接近1000万,如果算上往届待就业的人群,恐怕超过1500万。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降温,10%以上的增长早已成为过去,在保6争7的GDP目标下,新增的高薪岗位远远少于待就业人数,薪水普遍偏低是目前市场最真实的反馈。

留学生也面临一样的问题。过去会说英语,出国见过世面属于少数中的精英,而今天拥有这些经历的人数越来越多,市场的高价格终究要回归理性。


(2)出国学习与实际经济回报要切分来看

学习的目的除了获取经济回报,还有增加人生的体验、阅历,学习不同的文化,欣赏外国的风土人情等。越来越多的家庭在中国奇迹的快车道上实现了财务自由,已经不需要下一代把目光牢牢地盯在钱上。我相信很多留学生出国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回国挣一份高工资,这也必将直接反映在市场中。既然你出国是为了增加阅历和体验,并不是为了习得某个高级技术,企业主没必要为你的体验买单。


(3)评价一个人的未来,不能是静态的。

现在的收入不代表未来的水平,太多人喜欢活在当下,但恰恰是当下把这些人困住了。他们的眼中,世界是不变的。我们知道,工业革命200年,全球经济增长超过过去几千年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的信息革命,短短几十年,世界在中国的崛起中变化更快。看看今天的中国,从个人电脑,到手机的普及,从互联网的便利,到机器人、人工智能的应用。每过5年,中国的变化都是翻天覆地的。既然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在今天的技术力量下,未来变化只会更快。我们有什么理由以静态的方式看待留学生的收入。一个人一旦选择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收入的增长将是指数级的。今天5000元,3-5年后,大概率是30000元。


(4)决定一个人层次的重要因素:格局,其实来自于博雅教育

我想,这是大多数家长,尤其是中产阶级与高级知识分子家长理解的概念。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个手艺、学个技能在今天的社会也能挣个体面的收入。但真正影响中国发展前途的栋梁之材不能只满足于学个技术这么简单,孔子说“君子不器”,就是这个道理。没有博雅教育,不了解各地文化、没有跨学科的学习基础,职业发展最终会遇到瓶颈,这是每个时代都具有的特点。写诗的工夫都在诗外,留学生换回的本事不是一般的技术院校可以给予的。一旦拥有了格局、眼界、更高级的全球化思维,地球人怎么干得过三体世界的人呢?


六维视界


这个问题就是个概率事件,题目也指出其中一半的人薪资低于8000元,但是另一半的人呢?当中有人月薪不仅高于8000元,还有更优秀者薪资高,甚至在国外结婚生子或拿到该国籍的绿卡享受着高福利高回报的品质生活,出去说明才有机会,不出去永远没有机会,为了这个机会家长与学生都会甘之如饴地去勇敢尝试,这等于是给孩子第二次选择出生的机会,这是原因一;其次,我国现阶段高速发展下,自然环境日益恶劣,雾霾的大肆侵入,对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造成了严重危机,例如,就曾有父母为了治疗小孩的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问题,将小孩送至国外享受蓝天白云洁净的自然环境,孩子在国外无药自好,为了孩子的成长中国的父母只能选择断舍离的生存方式,对于这些孩子而言,美丽的自然环境就是一剂良药,父母们也不得不忍受着骨肉分离,但对于他们而言与其在国内日益担心天气的恶劣,背负高价的医疗绑架,宁愿将这笔钱花在异国他乡,为孩子创造一片净土,出国移民现在已经成为中产家庭们争相讨论的话题,环境的恶劣,快速增长的房价,药品及食品的不安全,处处让中国家庭处于高度的恐慌,为了规避这些风险,大家都在搏一个机会,不仅是为了武装孩子的知识,更是为孩子创造一个新的未来。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无忧精英网


以前出国留学,绝大部分是优秀人才公费留学,或者国家派出去学习的,还有很多自己家境可以的,小孩学习成绩也可以的,才出国留学的,再加上以前国内科学技术发展比较滞后,人才短缺,最近10年不一样了,中国大批高科技企业开始崛起,中国式创新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反而出国留学的错过了国内快速的发展机会,也就错过了国内快速成长的机会,最主要的是,出国留学的人太多了,大部分质量也不咋好了,现在国内教育水平不输于欧美了,国外留学的门槛也越来越低,国外很多学校为了吸引中国留学生,成立专门的国际班,所谓留学,其实就是骗中国人钱的,另一方面国内有钱人越来越多了,本身国内高校竞争比较激烈,这些人都愿意讨拿高价钱混个国外文凭,其实没咋好好学习,反观国内的学生,越来越秀注重学习,基础也非常好,特别能去名校的,都是靠实力的,不是靠钱,所以很多留学生的水平比国内学生差很正常,非你莫属有一个找工作的,在国外待三年以上,既然英语还没有我这个从来没出过国,在中西部边远乡村自学的英语水平好,肯定没人愿意给高薪了


字符设计师


我们都知道出国留学大致有两类人:

一类是在国内出类拔萃,成绩非常优异。通过考雅思、托福,层层选拔,进入国外知名大学。这类孩子一般来讲有几个共同点:多数进入了美国,也有少数去了欧盟、澳洲等国;绝大多数是拿到奖学金就读(因为国外对文科的奖学金给予较少,所以多数是学得理工科)

另一类是在国内水平平庸,成绩一般,好在英语还不是特别差,家境比较好。一般在国内考不上好学校,还有不少是考不上研究生的,通过留学服务机构,自费前往国外留学。

当然,也有其他类型,人数较少,不具有代表性。


第一类人在国外取得成就的概率比较大,回国后成为高端人才的可能性也大。是典型的,让众人羡慕的渡过金的学霸。但也有个别国内学霸到了国外由于环境、专业等原因产生了极度不适应,最终没有学有所成,令人遗憾。


第二类人属于题主所说的收入并不很高群体的概率很大。那么,为什么还要自费出国呢?

(1)在国内读不了好学校,在国外能上个相对好点的学校,顺便学习英语,长长见识,是大多数父母考虑的初衷。

(2)在国外留学的孩子,不乏有孩子因为不适应国内的应试教育,出了国以后反而学习成绩变好的例子,我身边就有不少,出了一趟国学渣变学霸。

(3)目前来看,留学人员就业渠道较宽,政策优惠还是存在的,从就业上考虑也是合理的。

(4)很多父母其实并没有考虑过教育成本问题,但凡经济能力允许,都会给孩子提供更好的选择。至于付出和回报问题,家长本来就不是主要考虑的问题,也就是说,家长对教育价格并不敏感。比如,现在很多家长给孩子报6、7的特长班,一年花费7、8万,难道家长都是对他们未来在这些特长上有所期待回报吗?再比如学区房,北京的学区房已经小1000万了,家长们如果认为上一个有名的小学,孩子未来真能回报1000万吗?(1000万20年的利息我也还不上啊)其实只是赌一个小概率,求一份心安,中国父母心啊!哪有那么难多斤斤计较,理性客观!


我是家族财富密码。更多的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头条号。关注不迷路。如果您觉得不错,麻烦您点个赞,更有丰厚奖品不定期回馈,谢谢!



家族财富密码


出现这种投入与产出不对等的怪异现状, 我觉得是大部分家长没有正确认识出国留学、把出国留学当成给小孩和自己脸上贴金的一种虚荣行为在作怪。



我身边和我的亲戚中就有几位送小孩出国读大学甚至攻读硕士学位的,他们的小孩在国内都没参加高考就直接送到国外读本科去了。而且他们的学业成绩很是一般,如果在国内高考可能也就二本的水平。这样的学生出国留学归来或读硕士回国,你觉得他们跟国内的普通大学有什么两样吗?可以肯定地说,他们根本比不上国内的985和211大学毕业生,他们回国的工资能高吗?我还有一个朋友的儿子从澳大利亚回国后参加当地人民银行招聘的考试,还是个硕士生,两次参加考试都没有考上,而国内的三本毕业的考生都考进去了,你说国外留学生的质量糟糕到什么程度。对了,他也是在国外读的本科,然后直接升硕士。



这些小孩之所以要到国外留学,并不是他们的本意,有不少是迫于无奈:一则,在国内考不上好大学,只得到国外留学以图改变一下自身劣势;二则,父母亲经济条件好,到国外读书的费用不是问题,也根本不管投入与产出是否划算;三是父母亲虚荣性重,随大流意识强,看到别人的小孩外出留学,自己也要把小学往国外送,不管他学的什么专业,是否喜欢或有特长。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即便回国待遇低、家长也要不顾一切将小孩送到国外留学的原因

了吧。如果是真正国内一流大学的本科生毕业到国外留学升造,回国还愁找不到工作?再说了,真正厉害的留学生又有多少愿意回国?过去留学生虽少,但回国率奇低,现在留学率畸高而绝大部分回国,其实就是在国外无法立足和生存,这不是更好的说明吗?



所以,对留学回国学生待遇低这种现象要辩证地看待,这本身说明留学生自身能力不足,还有那张留学的毕业证含金量并不高,至多只是表面涂喷一层金而实质仍是一团“败絮”而已,正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了。由此,家长也应正确选择留学方式,根据自己小孩的特长或能量,千万不要只为面子而送小孩去国外上学,这样真的得不偿失。当然,如果仅仅为了送小孩去国外增长一下见识或权当旅游看看异或风情,这是无可厚非的。


开伟观察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出国?我也不很理解。

1、惯性思维,既然80年代出国是好的,90年代出国是风潮,那么00年,10年之后出国依旧是有前途的。

西方的月亮比东方圆,这在开放之初是对的,去学习它们的科学知识,学习它们的文明制度,但放在当下就未必了。


2、死要面子还不思考。

国内上好学校并没有多长面子,很多人就一句:出国留学吧,那还是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呢。我们总是要证明比周围人优越,所以稍微有点钱就想着移民,稍微有点实力就想着出国留学,最好本科都在国外读。

开放之初,西方的思想流进中国来了,因为我们实在太落后,太没自信了,于是不少人就认定西方各方面都比中国好。8090成长起来的人已经形成固定认识了:国外的教育好,医疗好,真有那么好吗?

他们不思考。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回到中国,为什么更多的外国人到中国来找机会,他们并不思考。难道国内的教育就真的一无是处吗,难道我们骨子里的文化和基因就真的没有持续的生命力吗,出国留学,到底去学什么呢?


3、越来越多人到国外读书,恰恰也证明中国发展起来了,这是一件好事。就像我们的老家在闽西山沟里,就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也不影响我全国乱跑一样。即便我们身处国内三四线城市,也不影响我们全世界求学,这证明我们更开放了,更有实力了。

既然更多的人可以去留学,留学生就像大学生一样,见怪不怪,它代表着一种成长方式,一种生活现状,不代表绝对的优越性,所以看到回国留学生月薪8000元,也就不奇怪了。

他们至少经历了另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要平静地看待他们,不高看,当然也不要地看,大家都要踏踏实实工作,踏踏实实学习。我们来调侃留学生,是为了让他们别高看自己,别高高在上而已。

大家都是平等的。

4、最后是警示部分。

如题的问题,一切向钱看是要警惕的,不能因为留学回来看似赚的钱不比国内普通大学毕业生多,就完全否定出国留学。

就像读了大学和没读大学的人待遇类似,没什么奇怪的,那些都代表过去,但也都在各自生命中留下了痕迹。

其实,从我接触的留学生来看,平静接受各种现状的反倒是留学生,他们并没有太多抱怨,倒是旁观者有些愤愤不平,好像他们留过学就非要高人一等一样。

这些苦苦奋斗在要高人一等,要有点优越性,要努力从物质上证明自己的人,才是最辛苦的,最无聊的。看到了自己,接受了自己,才能勇往直前,不在瞻前顾后,比比较较。

祝愿我们都做自己的主人。


财经作家邱恒明


海外留学,一方面在于打破自我发展瓶颈,通过在外国深造,提升自己的见识与能力;另一方面则在于部分学生拓宽自己的视野与交友圈子,让自己不再局限于国内的生存环境,这也是一种海外锻炼的方式。然而,随着海外留学的人越来越多,海外留学的学子质量素质难免会参差不齐。在此期间,难免会有不少留学生回国,一方面在于海外居住以及工作约束限制较多,留学生没有出路只能回国工作;另一方面则在于不少留学生难以适应外国的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回国或许也是一种选择。与此同时,也存在部分优质海外学子回国做贡献,也存在部分海外学子通过自己的所学所有,挖掘国内市场的投资机会,回国创业。总而言之,对于海外留学者,我们不能够一棒子否定,终究留学人数众多,未必都是精英,而未必都是庸才,关键还是在于人才是否得到挖掘、自己是否适应当地的环境,只有适合自己发展的,才是最好的出路。


郭施亮


曾经网传某地有加500元可以超度亡灵,将来出生在美国的业务,这可以从某个角度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


超度的事情无非是活人求个心安,但是活人通过努力,可以实现国籍自由,这是更现实的选择。


国外的月亮不一定有国内圆,但是大气污染轻的国家一定可以看到更清晰的月亮和更多的星星,这是非常简单的事实。


经过对世界各国物价的了解,某些发达国家的物价即使换成人民币,算下来也不一定贵,何况挣的还是国外货币。


放心的食品、发达的教育、相对公平的创业环境、完善的福利、高收入低物价、更好的生存环境,这是很多人对国外趋之若鹜的根本原因。


每年数十万人出国,早年间出去的留学生回来的比例并不高。只不过如今出国成了时尚,之前精英才能出国,如今则是有钱就能出国,于是泥沙俱下。


出国成了镀金的重要方式,反正在国内也读不了好大学,不如到海外混文凭,显得概念股高大上,还更能满足进口的品质更好的普遍群众心理。


不是每个人都能上哈服、麻省理工,更多的出国留学人员选择了门槛更低的野鸡大学。


能留在海外的大多是真正的精英,最起码是能在海外找到工作并能定居的人。而回国的则多数是留学期间混日子,没学到什么真才实学,根本没有办法在海外找到工作并生存,只能回来挣低薪。


海外留学,不考虑奖学金的话,一年二三十万元都是少的,能供得起留学生的家庭一般经济条件都不错,里面不乏创业成功人士。


很多家长让孩子留学,并不是想让孩子学到什么高深的知识,更多是希望外语说的流利一点,拿回个文凭装点一下门面,以后接手自己的财富和产业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