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开学第一课请来了那么多的明星,对孩子到底有什么意义?

黄河故乡情


开学第一课请来了那么多的明星,对孩子到底有什么意义?

邹剑川


开学第一课,是教育部通知中小学生收看的主题、主旋律、爱国励志、核心价值观的公益、教育节目,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


而请来明星,一方面可以理解,是利用明星的知名度、关注度来引导教育孩子,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让明星蹭热度、露脸、更加提升知名度,还可以理解为广告、经济效益捆绑制作,新闻、制作被广告经营、资本绑架。

无论是新闻媒体还是文艺机构,尤其是公益党政喉舌,都要有公信力,也要有新闻道德和新闻底线,广告和新闻采编分离,总编辑负责制、领导制下的新闻采编、内容制作和广告、营销、经营分离是一个常识和原则。社长、台长管经营、管理、营销、广告、发行,总编辑相对独立、相对在业务、编务、制作上权威,这是一个普遍采取的规律和共识。

作为党报党刊党台党网,属于公益事业单位,并非完全的企业,更要注意舆论导向和公众形象,要把握原则,严守新闻道德底线,尊重新闻客观事实,把握优质内容,传递正确价值观。

此类严肃教育、主题节目,我认为不宜邀请一些娱乐明星参加。中华崛起、中华复兴需要更多的科学家、工程师、学者、教授、作家,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有道德,有理想,有追求的高技能人才,而不是大面积的明星,如果说露露脸就挣钱,上个节目就躺着数钱,我认为此类人士对于青少年不是正确良好的导向。

特别是,当前部分青少年热衷于做网红,当模特,干明星,呈现浮躁化,以及影视泡沫化趋势。当大潮退去时候,才知道谁在游泳,资本、热钱立场,影视娱乐行业可能是一个残酷的冬天,可能很长时间就没有钱了。如果到那个时候,还能坚守的,叫做情怀、热爱、艺术家吧。

经济危机才会娱乐、影视繁荣,世界经济已经复苏,实体中国经济已经转暖和持续增长,可以预见,影视娱乐业将面临震荡和调整,在此契机和局面下,央视不宜邀请明星,传递渲染明星主流、公益形象,而是应当让科学家、工程师、劳动模范、感动中国人物、普通草根励志群众、德艺双馨的优秀作家唱主角。


社会经纬纵横


开学第一课,那么多明星助阵,在我看来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只能说让孩子们早早认识明星,为日后追星布了一个大大的局。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负面效应反而更为突出,积极并不明显。当然,我不是反感明星,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存在的价值,仅就央视的做法极为反对。

教育本应回归朴素的自然,以激发孩子们的爱心、同情心、上进心和自尊心为主。然而,请那么多明星来,能达到教育的本真作用吗?显然不能,只能是吸引观众,而不是真正为育人着想。恐怕不这仅是央视的问题,教育部负责筹划这个节目的人,才真的是缺乏教育高层深入思考,或者根本就没有带着脑子去做节目定位,以及选人用人的问题。

一股“韩流”从九十年代开始刮,刮到今天,正好两代人患上了“病”,“小鲜肉”成了商业包装与炒作的变味菜,然而对孩子们的负面影响却是非常大的。现在很多孩子不会去想那些明星是怎样成长的,他们都经历了哪些不为人知的往事,只是看到亮丽光鲜的外表。对于一些老明星来讲,人品如何能否代表家长群体?能否让广大家长不去非议?从最近几天的热议中,能看出端倪。

开学第一课,每年都给家长和孩子上一课,如果像今年这么个上法,明年恐怕很多家长或老师都不愿意让孩子们收看了,真怕有些东西污染了孩子们纯洁的心灵呢。


寒石冷月


《开学第一课》一共是11期,实话实说,除了08年的那一期,其他的都没有完整观看过。以前孩子还小,即使是看电视也基本上是以少儿频道为主;加之我们家的屏幕时间本来就少,大多数都是亲子阅读和游戏互动,对这类娱乐节目根本不感冒。

孩子上小学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于电视节目的选择也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虽然学校也要求家长陪同观看《开学第一课》,但是否观看,我把这个权利是留给孩子的;就像我们小时候喜欢某个明星一样,他也有自己喜欢的明星,但就仅仅只是喜欢,却没有想过要以明星作为榜样。或许是因为歌声,或许是因为舞蹈,或许是因为某个影视作品等等,但我告诉孩子:喜欢不代表就要盲从或者复制。



《开学第一课》请娱乐明星作为重要嘉宾,这只能说明节目早就已经偏离了重心。说简单点,节目组邀请流量明星是为了收视率,并没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其实家长们对于明星也没有恶意,你们要搞综艺也随意,但是频频出现在教育类的节目中真的不合适。要么你们直接说这就是娱乐节目,家长们可以自己选择是不是要看;要么你认认真真做一档有意义的教育节目,让孩子和家长都能够从中有所收获。


小王子爱上狐狸


要说到意义,我想《开学第一课》给这一天观看的家长和孩子一个现实的教育提供了反面教材。

娱乐圈赚钱那么容易的宣传,明星糜烂的生活场景,动不动几千万上亿的婚礼现场,不要说孩子,就是再理性的成年人,谁会不动心?那么这些明星除了带给观众不平衡的心理之外,而孩子长大都想当明星这种扭曲的心理似乎已越来越正常,这种不正常的正常,对一个强国梦的中国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开学第一课》很显然,初衷是好的,但是请了做家长很不成功的成龙来说教是否合适?

请了一群令人反感的奶炮年轻人是让孩子像他们学习还是让孩子把他们当做反面教材?

社会需要正能量,谁是引导正能量的媒介?央视无疑就是。舆论引导如果通过这些载体,我想,社会的浮躁只能越来越厉害,所以也许这就是我想到的意义。


煮茶闻书香


开学第一课,请来了那么多的明星前来,到底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学生的开学典礼呢?还是因为助学、助阵和搞赞助什么来着,资料显示也就这些,你也没有说清楚,到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无从知晓。你让评论它的意义如何等々,据我猜测,无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思意义,主要意义如下几点:

一、学校开学第一天,上第一节课。第一课,校方邀请和聘请一些有资质和资历的一些著名影星明星前来,一来为学校捐资助学,搞捐资助学、助贫活动。二来是想借助明星、影星的“明星效益”效力影响,扩大学校在广大师生中的影响力,用以提高教学水品质量。

二、告诉全社会上的人们,培养国家栋梁之材,离不开全社会上贤达、豁达贤士们的支持与支助、帮助等,形成一个全民助学、助教和帮教的一个良好气氛、氛围。

三、重学重教,全民积极主动参加和参与到助学、助教,人人参与与参加,提高全民和全民族贤达贤士对祖国教育事业的教学工作的支持,提高全民族的尊师重教等思想意识和思想品质。

四、大家都知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不强则国家则不富强、强盛强大强壮”的道理。国家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强大与富强,一切应该先从教育入手、抓起才是的道理跟哲学哲理。

以上就是我个人,一个人的猜测与猜想,至于其它的事情跟意见建议的不同,那就将另当别论吧!

L:2018年9月3日。


回忆19561


我为孩子们上课时不再太累,吃补品就能补出好成绩,或者直接能上辅导班而感到宽慰(那国家养那么多老师干嘛?);我为有娘炮们的加油鼓励而对现代教育感到自豪,让我真正懂得少年娘则国家娘的道理(我女儿当时告诉我,台上的姐姐们好好漂亮喔!);我更为成大哥宁舍自家儿子没教好也要教别人的孩子的精神所打动!国家有你们,下一辈的教育终于有希望了……


落雪淋疯


既然是教学,应该请些在各行各业上的专家,学者。请些在当今社会当中比较被大家赞同的行业精英。青少年乃国之根本,少年强,则国家就強大,强国应先強教育,强少年。看了中央一台播出的开学第一课,我吓了一跳,请来的都是一些娘炮,涂脂抹粉的不男不女的,或许是考虑到收视率的问题。按说央视一套,应该是注重正能量的,应该是传承孔孟之道的文化。

这样的开学第一课,实在是我泱泱大国的不幸。


老李55222806


开学第一课应该由耳熟能祥的一些科学家来讲讲他们的励志故事,像一些演员,明星就免了。教育兴国,科技兴国。总不可能明星演的电影,唱的歌,可以发展科技。

中国虽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有很多人认为文艺自信。

没有科学家的付出,科技就不能领先创新,国防需要科技支撑,没有领先的科技,就没有先进的战备。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几个科学家泡在电影院,演唱会,卡拉0K能搞出创新的。

新闻联播,军事评论,军人生活训练,科学研究,诗词大会,等节目非常不错。

记得上海交大一对夫妇上了一档相声类节目,让人后思。追星拜金主义太严重了。

科技兴国,科技强国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石。

感谢奋斗在各个学科领域的科学家,有了你们的奉献才有了我今天的科技,才有我们强大的国防。才有我们今天安宁美好的生活。向你们致敬!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9256


将来我们的孩子还要保家卫国,在复杂的世界竞争中立足,我们还面对西方列强的围堵甚至武力威胁,还有台湾南海等着收复,指望这些娱乐明星算是完蛋操。这次开学第一季折射出一个问题,教育界真的是缺乏阳刚之气,如果不加以遏制,以后各种学习类科普类节目都是这种娱乐明星似的组织,那些娘腔演员的说话方式,行为举止都可以潜移默化的被孩子们模仿学习。实在是害人不浅,只不过很隐蔽好了。我们都曾今是孩子,小时候是很容易模仿学习身边各种人和事的,大人有分辨能力,但孩子并没有,所以,我们不要觉得这是小事。


天刺馒头


硬说有意义的话,也是负面的。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培养接班人;接什么班?接那些对家庭、社会、国家、世界有贡献的人的班,用我们曾经受过的教育来总结,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如果央视认同此观点的话,那么所请的励志人物就有问题。1.他们的成长经历没有启迪作用;2.他们的形象(浓妆艳抹烫发的男人👨)气质实在不敢恭维;3.他们的现实贡献更无从说起…………。想要孩子们从他们身上学什么?或者是央视希望祖国的未来都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小鲜肉、娘炮之流盛行,那就是全民族的悲哀。一如娈童现象,祸国殃民,古今中外概莫能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