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國家隊”入市有何玄機

針對昨天國家資金入市,及險資買進的各種信息來說,有些東西值得大家做些思考:比如險資買入的是什麼?我們要關心這裡面的東西。新聞搞裡說的是“除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外,還分別買入了金融股”,這裡面有比較多的信號,值得思索。

首先,我們看到購買的是兩個主要的指數,分別是滬深300和中證500指數,這是能夠代表我們A股市場未來方向的指數,代表了許多重要的股票走勢。對於這兩個指數的跟蹤以及相應的投資思路,我們在過去一段時間,也一直闡釋具備的投資價值和邏輯,這也恰好吻合了我們一直以來的投資思考,投資策略上也是考慮做這樣的配置。

同時,這也能夠給我們傳導出的信號便是,這些指數具備了相對的安全邊際,即便現在還會有波動,甚至再有回落的空間,但相對幅度也應該在預期中可控,或者說絕對空間會有限。這也是一個對未來市場波動,具有穩定預期的信號。

其次,是對金融股的表述,這也應該是為了傳達金融系統的穩定,關係體大,過去這些階段的大跌情況,其實主要矛盾就出在金融去槓桿、金融大監管等層面。金融系統性風險層出不窮,才致使各路資金找不到安全之所。後來晚些時候,我們又看到關於地方債的相關說明,雖然裡面鐵定有水分,但顯然也是在傳導積極的信號,這都算是對當前市場乃至短期預期的改善有利。

總體來講,雖然市場在過去這段時間,走的相對極端,指數屢創新低,個股比拼跳水,但此次出手,還是有望暫緩市場的緊張氣氛,以及投資者對短期走勢的改善預期。可以主動追蹤短期內市場的低位震盪與修整的過程。

其技術上觀察的思路則在於量價關係的演變,有利的局勢還是要建立在四個條件的組合模式上。通常,只有量增價漲,實現自然週期的改善,才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扭轉,否則仍然難以改變長期格局所帶來的壓制和阻礙。而客觀的結構特徵,顯然還不是那麼輕輕鬆鬆的,仍舊需要時間來逐步推進。

當然,以上這些分析和說明,並非是鼓勵大家去看國家隊幹了什麼事情,我們就要跟著怎麼幹,不要意會錯了。我的思考邏輯是在於,我們怎樣思索這個事情背後的本質,以及對市場未來的方向性指引是否能夠得到延續和發展,這關係到我們未來的投資選擇。

而且依照我們一直所倡導的投資模式,“股票+ETF+期權”的組合模式,也從此次險資的出手方式和方向得到肯定。我也和很多朋友談過對未來的投資展望,估計不少個人投資者跑不贏指數,而且個體的風險還會層出不窮,這都會對個人投資者帶來極大的考驗。但指數型ETF沒有這些困擾,恰恰是可以作為個人投資的配置方向。至於股票,那變數較多,所以這裡面沒有多談,而我們所說明的期權,也是金融衍生品,自然也不會涉及。

具體到標的物的選擇,任何時候都要明白,不和跌勢股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題材,不玩概念,不聽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線為主,唯量是問,四個條件,趨勢為王,汰弱留強,每日歸零”的原則,來審視和積極應對市場的變化與發展。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聲明:文章內容純屬人觀點及理論論證說明,僅是提供您參考不應該構成投資建議;個股的分析說明不是推薦、點評,也不是建議操作,投資者要自行研判,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