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民国期间河北风云人物一览-补充篇(将)

首先,特别感谢各位老乡提供的资料,我真的是特别的激动,而且觉得特别的自豪

如果还有补充的,请直接留言就可以!!!

下面给大家补充进来,本文都是归纳的民国时期行伍出身或投笔从戎的一些河北籍将军

(不管这些将领是什么派系,我们知道他们就够了,我希望大家能和谐讨论)

河北人确实好武,但是您记住了,这个好武不是喜欢打群架,而是骨子里的那种不服输,我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中国各个地方的任务性格,说河北人慷慨,我真心觉得很贴切!

如果内容有出入可以通知我!

排名不分先后!

既然有好多的网友希望把曹锟 孙良诚等一些今天津籍将领列进来(曹总统),那我就列进来

张大帅我就不列进来了,大家知道就好了

民国期间河北风云人物一览-补充篇(将)

曹锟

曹锟(1862.12.12-1938.5.17),字仲珊,保定王,第五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华民国初年直系军阀的首领。

1862年,出生于天津大沽口(今天津市塘沽);1890年,于天津武备学堂毕业后任毅军哨官;1919年,被拥为直系军阀首领;1923年6月,曹锟将黎元洪逐走天津;1923年10月5日,重金收买议员,贿选而被选举为第五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27年,移居天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拒绝日本出面组织新政府的要求;1938年5月17日因病逝世;1939年12月,被国民政府追封曹锟为陆军一级上将军衔。

民国期间河北风云人物一览-补充篇(将)

孙良诚

孙良诚,1893年出生,字良臣,天津静海人,少投军伍,入冯玉祥军幕,历直奉,国奉,北伐多役。为冯军“十三太保”之一,又号“五虎将”之一。及冯败,投国府,命为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抗战军兴,时为冀察战区副总司令兼游击总指挥,三十九集团军副总司令,率所部万余,投汪精卫。授第二方面军总司令,移驻扬州。倭乱平,归正,出第一绥靖区副司令官兼第一零七军军长,徐蚌会战,于江苏睢宁率该军军部及一师共五千八百人投诚。并自请命往蚌埠说降守将刘峙,事败,解金陵,囚狱中。红朝立鼎,得脱,隐沪上。复囚。旋以病卒,年五十有八。

民国期间河北风云人物一览-补充篇(将)

陈调元

感谢:魏鹏249321392,天下208814445,城府189262864,感谢:玉树临风的马大哈

陈调元(1886-1943),字雪喧,河北安新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3年入北洋军,在直系冯国璋部下镇压二次革命。后历任宪兵营长、第47旅旅长、江苏第五混成旅旅长、徐海镇守使等职。1923年任安徽督军,第二次直奉战争后投靠奉系,任第六师师长,1925年升皖军总司令、安徽督办。属于孙传芳系统。

民国期间河北风云人物一览-补充篇(将)

王占元

感谢:用户2315757449018,北纬18爱的

王占元(1861年2月20日—1934年9月15日),男,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人。原名德贤,字子春。因家贫投身淮军刘铭传部,后隶毅军宋庆部,1895年选入袁世凯的北洋新军,此后一路高升,累升为湖北督军,统治残暴,以贪鄙闻名。袁死后加入直系,1921年下野,寓居天津,后病亡于此。

民国期间河北风云人物一览-补充篇(将)

郝梦龄

感谢:石门老石1

这位军长确实是没想起来当时

郝梦龄(1898—1937)字锡九,河北藁城庄合村人,抗日名将,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军军长,陆军上将(死后追授)。酷爱读书、持身以正、治军严明。

1937年10月16日,在山西大白水前线忻口会战中壮烈殉国,是抗战中牺牲的第一位军长,1938年的小学国语课本中就有“中国第一个军长”的题目描写他。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民国期间河北风云人物一览-补充篇(将)

感谢:手机用户70418321436

鹿钟麟(1884—1966),字瑞伯,定州北鹿庄人,西北军著名将领,国民党二级上将。自北洋新军学兵营与冯玉祥相识后,随冯戎马生活近四十年,成为冯的主要助手。在“北京政变”中,率部先行入城,不费一枪一弹,仅三天就控制北京全城。带领军警将中国末代皇帝溥仪驱逐出宫,废为平民。北伐战争后,曾任南京军事委员会委员、军政部次长及代理部长、河北省主席、兵役部部长等要职。

1949年1月,在天津解放,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身份积极参加街道居民工作。1955年任国防委员会委员,1966年1月11日因病逝世。

民国期间河北风云人物一览-补充篇(将)

冯治安

感谢:1716086

冯治安(1896年—1954年),河北省故城县东辛庄村人。自幼贫苦,少年从军,投身于冯玉祥将军麾下。历任国民革命军29军37师师长、国民革命军77军军长、国民革命军33集团军总司令等职。

1937年日本侵略军在北平卢沟桥悍然发动了举世震惊的“七七事变”,时任国民革命军29军代军长 [1] 、37师师长兼河北省政府主席的冯治安,毅然指挥其37师,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英勇不屈的战斗,拉开了中国全面抗日的帷幕。1949年随国民党去台湾,任“中枢战略顾问”等职。1954年因脑溢血在台北病逝。

民国期间河北风云人物一览-补充篇(将)

刘珍年

感谢:厨刘香193

刘珍年(1897—1935),字儒席,是直隶南宫(今河北省南宫市)刘家庄人。民国时期的地方军阀,后被蒋介石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一军第21师任师长,有胶东王之称。

民国期间河北风云人物一览-补充篇(将)

张维藩

感谢:宝友

张维藩,字介人,河北省丰润县人。少年时在家耕地,在私塾读过书,并在本县上了一年高小,因家境生活困难,考入保定陆军学校,继而升入青河陆军中学,在校期间加入同盟会,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分配在12师辎重营任排长。为继续深造,又考入北京陆军大学。1922年毕业后,分配在冯玉祥部队任参谋。

民国期间河北风云人物一览-补充篇(将)

薛之珩

感谢:手机用户50230389923

薛之珩 ,字松坪,直隸盧龍(今屬河北)人。1920年,任北京衛戍司令;9月,任蒙古都護府使;10月,加陸軍中將銜。1922年1月,任京師警察廳總監,兼京都市政公所會辦。1923年2月,授平威將軍;10月,參與曹錕賄選總統。1924年,改充“京師市政善後事宜”。1933年,任國民政府平政院政務委員會委員;同年病逝。

民国期间河北风云人物一览-补充篇(将)

高树勋

感谢:雁栖山, 开心你我230868605

高树勋(1898—1972),字健侯,1898年8月6日出生于河北省盐山县高金庄。兄弟姐妹7人,在兄弟3人中,他排行第二。著名爱国将领。出身行伍,因作战勇敢,由士兵累升至师长。因反对内战,1945年10月下旬率部在邯郸前线起义,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著名爱国将领,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人。出身行伍,因作战勇敢,由士兵累升至师长。在参加国民党军队对苏区的“围剿”中,开始认识中国共产党,毅然脱离国民党军队,到天津寓居。抗战胜利后任新八军军长、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因反对内战,1945年10月率部在邯郸前线起义,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号召国民党军队以高树勋部队为榜样,反对内战,主张和平,在内战战场上举行起义,加速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民国期间河北风云人物一览-补充篇(将)

孙毅

感谢:青松850

孙毅(1904-2003),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人,曾用名孙俊明,毕业于河南陆军军官学校。2003年7月4日13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感谢:用户2622828847487

魏宗瀚,(没找到照片) 字海樓,河北正定人,1884年(清光緒十年)生。1908年,畢業於北京陸軍大學正則班第一期。後赴日本深造,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後歸國。1912年4月26日,任中華民國(北京)政府陸軍部軍學司司長。後任陸軍第一模範混成旅團長。1917年,任陸軍第五混成旅旅長。1918年,任陸軍第九師師長,後任軍事善後委員會委員。1920年,直皖戰争中,任段祺瑞定國軍參謀長,兼第三路軍司令。皖系失敗後,回天津租界作寓公。1933年5月4日,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委員。1935年4月5日,任陸軍中將。1936年,任冀察政務委員會外交委員會主席委員。

民国期间河北风云人物一览-补充篇(将)

史泽波

感谢:收获的季节167031594

史泽波(1899—1986),字恩澍,河北献县人,国民党陆军中将,出生于1899年12 月23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步科毕业。1936年任晋绥军独立旅412团团长,1937年任第19军独立第2旅2团团长,抗战爆发后参加忻口抗战,1938年5月升任第19军201旅少将旅长,1940年1月任第19军暂编37师师长,1943年9月升任第19军军长,1945年8月率部参加内战,10月15日在上党战役中被俘。1947年12月被释放回太原,1948年任太原绥靖公署“雪耻奋斗团”总指挥,后辞职在太原闲居,1949年4月24日在太原迎接解放。后任河北省交河县政协常委。1986年9月26日病逝。

民国期间河北风云人物一览-补充篇(将)

陈嘉谟

感谢:79249661933林荫漫步

陈嘉谟,字岘亭,清同治十一年出生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 自幼在本村私塾念书,19岁考入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学习二年。 毕业后在冯国璋部历任排长、连长,25岁与冯国璋的侄女结婚,后晋升为营长、团长。1919年在直系吴佩孚部第二十五师任旅长。1921年,在湘鄂混战中受伤,1922年任二十五师师长。1926年2月14日,湖北督军萧耀南暴死,陈嘉谟继任湖北督军职务。困守武昌40余天,兵败被俘,后寓居天津,病亡此地。

感谢:儒行贾道

史俊玉 (没找到照片) 字省三直隶河间府献县老庄子村人(今沧县崔尔庄镇老庄子村)民国将军,曾任安徵镇守使鄂豫皖剿匪总司令,第五混成旅旅长等职曾参与处理过安徵桑蚕女校事件。后回乡组织领导河北抗日民军第六路军任司令,贺龙吕正操曾劝其参加八路军未果,在阻击日军枣庄战役中兵败,再后在孙连仲部任高参,最后隐居天津病逝。

民国期间河北风云人物一览-补充篇(将)

李纯

感谢:玉树临风的马大哈

李纯(1874~1920),字秀山,直隶(今河北省)著名的直系长江三督之一。天津府河东水梯子大街东兴里人。1875年9月14日(清光绪元年年八月十五日)生于一个小商贩家庭,祖父李明、父亲李荣平均以卖鱼糊口,李纯幼年过继给大伯李荣庆为嗣。

民国期间河北风云人物一览-补充篇(将)

陈光远

感谢:玉树临风的马大哈

陈光远 (1873年10月18日-1939年8月16日),字秀峰。直隶武清崔黄口(今属天津)人。北洋将领、将军府鉴威将军。直系军阀冯国璋的嫡系,被任命为江西督军,与江苏督军李纯、湖北督军王占元合称长江三督。1922年第二次护法战争抵抗南军不利,被曹锟免职。后寓居天津英租界作寓公。通过亲家龚心湛在北洋企业中大量投资,购买了启新洋灰公司、开滦矿务公司、华新纱厂、耀华玻璃厂等企业的股票。1939年8月病逝。

民国期间河北风云人物一览-补充篇(将)

齐燮元

感谢:玉树临风的马大哈

其实这一位我在些第一篇的时候有点犹豫,不管怎样我们只聊人物

齐燮元(1879—1946),字抚万,河北宁河人。民国时期政客,直系军阀。北洋陆军学堂炮科毕业。曾任江苏军务督办、苏皖赣巡阅副使。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北平投靠日本,沦为汉奸,10月与王克敏、王揖唐等组织伪政府筹备处,策划成立伪华北临时政府。组建并指挥伪治安军充当日本侵略中国的帮凶。1940年3月任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兼治安总署督办、伪华北绥靖军总司令,指挥伪军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

民国期间河北风云人物一览-补充篇(将)

张作相

感谢:手机用户75525601118

张作相(1881—1949),国民政府国策顾问、东北行营政治委员会委员、东北剿共副总司令、驻吉东北边防副司令长官兼吉林省主席及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国民党吉林省党务指导委员会主委。

字辅忱,祖籍直隶深县太古庄花盆村(现属河北省深州市前磨头镇),生于奉天锦州义县(今锦州凌海市班吉塔乡杂木林子村)人,爱国民主人士,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张作霖的结拜兄弟,张学良的辅帅。张作相在吉林任职期间,创办吉林大学,修吉敦铁路,兴办自来水,铺筑柏油马路,拒绝与日本人合作修筑吉海铁路。1949年3月,张作相患病逝于天津。

感谢:远山叠雪

张砺生(没找到照片)(1888——1975年)),原名张秉义,张家口尚义县大西沟村人。张砺生宣化中学毕业后,考入天津政法学堂。在校时,组织克复学会,暗中从事反清活动。1910年,参加同盟会。次年,去上海谒见孙中山,并跟随孙中山赴南京参加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不久,竞选国会议员成功。1913年,孙中山发动了讨袁的“二次革命”,张砺生在北京和张家口组织反袁事宜。1919年,到广州任“非常国会”议员,跟随孙中山,从事革命工作。1920年春,张砺生按照孙中山的指示回北方筹建武装,在张家口以办学和搞经济为掩护,开展地下筹军活动。

民国期间河北风云人物一览-补充篇(将)

董振堂

感谢:开水泡面12

董振堂(1895—1937),字绍仲,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人。自幼跟父亲习武,中学时获“优秀模范”称号。1920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1926年9月参加北伐战争,1931年春,参加对中央苏区发动的第二次“围剿”。1931年12月14日,率兵举行了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193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10月,执行宁夏战役计划。1937年1月,攻占甘肃省高台县城后,被国民党马步芳部2万余人包围,激战9昼夜,后于20日牺牲。 [1]

在董振堂烈士追悼会上,毛泽东深情地说,“路遥知马力”,董振堂是“坚决革命的同志”。1985年8月3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从张掖来到高台烈士陵园时说:“董振堂是个人才,是一位好同志。

民国期间河北风云人物一览-补充篇(将)

张荫梧

感谢:手机用户9603329371

张荫梧(1891—1949),字桐轩,河北博野人,国民党陆军上将。曾任晋军师长、军长、北平警备司令、北平市长等职。抗战初期,任河北民军总指挥,曾多次与八路军发生摩擦,被毛泽东称为“磨擦专家”。抗战后期,任冀察战区总参议兼战地党政委员会副主任国共内战期间,任京汉路北段护路司令、华北剿总上将参议。1948年底,北平被围困,张荫梧成立华北民众自救会,召集人马,企图与共产党继续周旋,1949年1月北平解放后被逮捕,5月27日病逝。

民国期间河北风云人物一览-补充篇(将)

张之江

这张照片怎么看怎么像蒋介石...

感谢:雷鸣510

张之江(1882-1969),字紫珉,号子茳,别号天行,教名保罗,河北盐山人,西北军著名将领,中国国术主要倡导人和奠基人。为人重德守义,办事雷厉风行,刚决果断,是西北军五虎将之首,军中尊称大主教。曾任察哈尔都统西北边防督办、代理国民军总司令、国民政府禁烟委员会主席。他在禁烟时的决心和作风让群众赞为“第二个林则徐”。后任中央国术馆馆长。1936年选拔武术队参加第十届奥运会,奥运会执行主席特命为表演队摄制纪录片。建国后,任全国政协委员,1969年病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