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夏天东:立德垂范,以优秀的人格魅力、创新的精神追求育化学生

夏天东:立德垂范,以优秀的人格魅力、创新的精神追求育化学生

9月10日下午,兰州理工大学在兰工坪校区逸夫科技馆大报告厅召开第34个教师节庆祝大会。会上,党委书记夏天东发表讲话。

夏天东:立德垂范,以优秀的人格魅力、创新的精神追求育化学生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初秋的兰州,清风送爽、瓜果飘香。在这美好的季节,我们刚刚迎来了52名新教师和7700多名胸怀理想、朝气蓬勃的新同学,为我们的校园注入了新的血液、增添了新的活力!今天,我们济济一堂,共同庆祝我们自己的节日——第34个教师节。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岗位上辛勤工作的老师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刚才,我们见证了新教师的入职宣誓,我代表学校向各位新教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我们表彰奖励了在教学、管理、服务中表现卓越的老师们,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广大教师对职业的深切挚爱,感受到了大家潜心教书育人的热情,这是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所在,也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希望所在。在此,让我们向他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教泽绵延,桃李芬芳。自1919年建校以来,一代又一代理工大人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用自己的青春、智慧和汗水,书写了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壮丽诗篇。在座的年龄较大的老师,都亲自见证了我校悠久的办学历史以及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对教师的重视和关爱之情,也深深体会到了我们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和时代责任。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总书记每年教师节都通过到学校视察、看望慰问教师、致慰问信等不同方式向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表达对人民教师的关心、关怀,全社会都营造出了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今年,按照教育部要求,教师节以“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为主题,刚刚学校对在教学育人、管理服务方面表现优秀的教师们进行表彰奖励,就是要大力弘扬我校优秀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激发广大教师作为人民教师的崇高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努力做影响学生一生的“道德之师”。

回眸近年来学校的改革发展,都是在攻坚克难中前行的艰辛历程,更是全校师生迎接挑战、奋起直追的责任担当。去年以来,广大教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在教书育人的阵地上辛勤耕耘,在科学研究的征途上奋力探索,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依法依规履行办学治校主体责任,稳妥推进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进步、新成绩。学校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落实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得到了省上的充分肯定,在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上做了交流发言。进入了省部局共建大学行列,办学空间和发展机遇更加广阔。“双一流”建设取得新突破,争取到建设资金4800万元,并形成了系列配套措施,工程学、材料学的ESI全球排名进入前1%并持续提升,2018年排名为第115名;4个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B档。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取得优异成绩,8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再获佳绩,“西北恶劣环境下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师团队”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风建设取得良好效果,2名本科生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高水平论文;思政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课程思政”试点顺利开展;“本硕博贯通培养”相关工作顺利启动,研究生教育内涵不断提升。坚持党管人才,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不断完善,形成了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评价的全链条政策体系。持续推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60余项,胡文瑞院士和周孝信院士对“600KW液压蓄能式新型风力发电机组”项目的进展非常肯定;出台重大项目及成果培育基金管理办法,修订学术交流基金管理办法,为提高科研学术质量和水平,促进重大项目及成果的培育和储备提供支撑。不断完善保障服务体系,优化两校区布局,彭家坪校区图书馆全面投入使用。综合改革稳步推进,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营造了更有效的内部环境。依法治校工作取得新进展,学术委员会、决策咨询委员会运行良好。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学校被中央文明办授予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在师生和校友中开展了百年校庆宣传,做“百年校庆的亲历者,红柳精神的传承人”,为百年校庆做贡献的浓厚氛围正在形成,社会知名度得到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得到全方位提升。

这些成绩的取得,饱含了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心血和汗水,蕴藏着每一位教职工孜孜以求、努力拼搏的热情和智慧,体现了全体教职员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工作作风和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大家再次表示诚挚的感谢!

老师们、同学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立足新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确立了“四个服务”的办学方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确定了将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开启了我国高校进行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新征程。2017年,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相关制度。新近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当前,以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发展不断深入,全面展开,高等教育进入了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竞争发展、优胜劣汰的新时期。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情系教育事业发展,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对教师有着殷切的期待。习近平指出,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强调教师教书育人要坚持“四个统一”,即,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提出了“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要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等许多重要观点。今年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要把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并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

夏天东:立德垂范,以优秀的人格魅力、创新的精神追求育化学生

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也必定对我们的教师提出新标准、新要求。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高校教师又将承担什么样的使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活跃在立德树人这个大舞台上呢?需要我们未雨绸缪,深入思考和认真准备。

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与大家共勉:

一、要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强化首要责任,把思政教育贯穿于立德树人全过程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才的重要职责。因此,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教师,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以信仰为立德,把教书育人和自身修养相结合,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这是教书育人的灵魂所在。其次,在讲台上要站稳政治立场。“三尺讲台有乾坤”。在讲台上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我们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递社会发展正能量。第三,要强化首要责任意识。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教学活动历来都是“思政教育”的前沿阵地,立德是一切教学工作的首要职责。学校在加强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强化主阵地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课堂思政”,探索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教书和育人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挖掘每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进一步落实每个老师的思想引导责任,引导广大教师“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我们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二、要坚持为人师表、立德垂范,以优秀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师者,人之模范也。”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师德师风具有很强的示范性,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学高为师是教师的从业之道,修身立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传道首先要明道。正如习总书记所言,做好老师就要有道德情操,努力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楷模。教师如果只顾教书、不管育人,就会使教书失去育人的功能,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不仅要善于言传,而且要善于身教,让学生眼见为实、思想共鸣,进而认同教师言传,最终实现他们心灵和人格的升华,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纽扣。“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我们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乐于奉献, 以赤诚之心干事、以虔诚之心治学,以真诚之心待人、以精诚之心育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他人,以满满的正能量去滋润正在茁壮成长的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才能赢得他们的尊敬。“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良好师德师风、人格魅力的影响和带动下,学生才会真正地“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近年来,我校涌现出的全国师德标兵杜永峰教授、全国黄大年式教学团队负责人朱彦鹏教授,以及近年来涌现出的全省、全校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都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楷模,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学习。

三、要刻苦钻研、潜心育人,以创新的精神追求育化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为师者,要以知识立德。在高度信息化社会,知识获得途径繁多,学生懂的比“先生”多的情况比比皆是。‘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教师如果不及时更新知识、停滞不前、抱残守缺、凭借经验,将难以胜任教书育人这一神圣职责。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和学校内涵式的发展,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教师职业化专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更是对我们教师职业态度、教育能力、知识结构产生了严峻的考验。希望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把最先进的思想、理念、知识,最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主动适应互联网+、慕课等系列挑战,积极启迪、引导、教育学生;深入开展学术研究,努力掌握学科前沿知识,不断拓宽学术视野,真正做到“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用学术反哺教学;大力发扬“大学无涯”的追求,学无止境、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锤炼学生品格,做创新精神的弘扬者。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也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心中有目标,脚下就有力量;手中有戒尺,行动才有规矩,“四有好老师”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职业境界,也是教书育人的“航海指南”。我相信,只要广大教师牢记使命、珍爱职业身份、珍视职业荣耀,就一定能够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学校、无愧于教师职业荣誉的业绩!学校也将持续做好教师队伍建设,满腔热情关心教师,维护教师权益,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各二级党组织也要持续改进工作作风,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主体作用,为广大教师提供优良的学习、成长、生活的环境。

老师们、同学们!

让我们携起手来,不断改革创新、追求卓越,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以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全面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转型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百年华诞!

最后,再次祝愿全体教职员工节日快乐!

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夏天东:立德垂范,以优秀的人格魅力、创新的精神追求育化学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