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文化科技融合“鑑寶”鎖定藝術品“科技DNA”

近年來,我國藝術品交易市場不斷升溫。2017年,中國藝術品年交易額達51億美元,佔全球市場34.2%,穩坐全球藝術品交易頭把交椅。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未來對藝術品的需求將會大幅增加。作為藝術品的重要種類,書畫藝術品因其稀缺、不易保存而具有巨大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雖然民間對於書畫藝術品收藏的熱情高漲,但書畫作品易被仿製、真偽難辨,令許多收藏愛好者望而卻步,從而影響了書畫藝術品市場的健康發展。書畫藝術品是真是假究竟誰說了算?長期以來,白髮蒼蒼的老專家和放大鏡似乎是傳統“鑑寶”的標配。近年來,隨著贗品仿製技術的不斷髮展,“老專家+放大鏡”的“標配”顯然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變化。除了專家目鑑這一方法外,目前市場上通行的其他主要做法還包括流轉文獻追溯及簡單的技術檢測。但大量書畫作品缺乏連貫的流通文獻記錄,而新型仿製工藝層出不窮,令傳統技術手段招架不住。

針對以上這些問題,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在“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中安排專門經費支持北京雅昌文化集團、北京印刷學院聯合攻關,突破了書畫藝術品知識分析關鍵技術,研發出雅昌藝術品鑑證備案系統。該系統使用現代光學儀器採集書畫紙、墨、色、印泥的微觀形貌及物質成分數據,利用紙張纖維結構微觀形貌的唯一性,有效鎖定被檢測藝術真品的“科技DNA”,排除高精度新型顏料噴繪的贗品。同時,將真品的各項數據信息錄入備案,為真品建立“DNA”數據庫。

目前,該系統已開始運行,併產生了積極效果。雅昌文化集團已與2000多位知名藝術家簽訂了鑑證備案協議,有近3000位藝術品收藏家送鑑了自己收藏的藝術真品。該系統從藝術品源頭出發,精準鎖定每一件藝術品的“科技DNA”,利用大數據技術,面向公眾提供了藝術品真偽信息唯一、權威、可追溯、可查詢的平臺。公眾可隨時登陸雅昌藝術品鑑定中心服務平臺,對藝術品真偽信息及真跡詳情進行查詢。此外,在備案數據的保護與存儲上,該系統採用了分佈式信任體系,保證鑑證數據的唯一性、防篡改、可追溯。

該系統應用大數據技術為公眾提供“鑑寶”服務,通過打造中國首個藝術品備案數據庫,鎖定了每件藝術品的“科技DNA”,真正體現了文化和科技的融合。科技為藝術品的拍賣、收藏、流通、交易保駕護航,將有效促進我國藝術品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