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 國外頂尖大學的學習強度到底有多大?功課實在太多!

看到知乎上的一個問題,國外名牌大學PhD(博士生)的學習工作強度有多大?

我沒有在國外讀過博士,對這個問題沒有什麼發言權。但是就我瞭解到的碩士研究生的情況來說,真的是非常辛苦的,強度遠超國內學校,相信上過美國大學的人都會和我有一樣的體會。我記得當年我在哥倫比亞大學上學的時候,每天早上8點起床,晚上在圖書館呆到1點,週末也安排得滿滿的。不是我用功,而是功課實在太多,讓你幾乎完全沒有任何喘息的時間。

拿我們其中一門主課來說,一週上三次課,一次三小時,每次課後教授都會在學校內網上傳當天的閱讀材料,都是她從各種數據庫裡找的論文文獻和在圖書館裡掃描的書籍(用於教育用途這樣做是美國的知識產權法規許可的,但是不得傳播出去作其他用途),通常是PDF文檔,我們自己下載後到圖書館免費打印。每次要打印上百張A4紙(正反兩面打印),偶爾打印完一看,今天的材料竟然只有六七十張,就會覺得心情一下子輕鬆了不少。不要忘了這不是看休閒雜誌,裡面的內容都是枯燥艱深的學術論文,而且通常排版得密密麻麻並且極少插圖。

你以為光看這些材料就完了嗎?並沒有。在還沒有開學前,教授已經發郵件給每一個學生,列出了整個學期的閱讀書目,一共有30多本,都是學術書籍,要求學生自己到書店裡去買,每週課上會討論其中的一兩本書。至於統一的教材,反而是沒有的。此外,每週還要寫兩篇文章,還得抽時間出來準備畢業前要交的論文。

不要忘了,這還只是其中的一門課,其他每一門課的教授都會這樣像地主惡霸一樣地把你榨成渣渣。讀完一年的碩士課程,每一個人都像經歷了生死煉獄,畢業時彷彿有重生之感。那個時候最好的紀念,就是去學院裡的紀念品商店買一件上面印著“I survived J School”的T恤衫(J School是我們那個學院的簡稱),意思是“我讀完J School竟然活了下來”。

國外頂尖大學的學習強度到底有多大?功課實在太多!

這麼高強度的工作量,正常的作息時間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其實不僅僅是在頂尖的學校,美國社會里頂尖的那一批人,幾乎都是處於這樣一種瘋狂高速運轉的狀態。而且除了工作以外,你還得從極其有限的時間裡抽空去參加各種社交活動。工作學習、社交娛樂、睡眠休息,是人們生活的三大內容,而在紐約大多數人選擇犧牲睡眠時間。

在我上面提到的知乎上的那個問題下面,有人貼出了著名生物學家、美國科學院華裔院士蒲慕明 (Mu-ming Poo) 十多年前在加州伯克利大學任教時給他的學生們發的一封信。當時蒲慕明覺得他的學生太拖拉,嚴重影響了科研,為此在郵件裡大發雷霆,並且做了很多規定。

這封信我好幾年前就看過,在北美中國留學生論壇“未名空間”上流傳了很長時間,後來還有網友專門寫信給蒲慕明,確認了這封信的真實性,蒲慕明還表示,確實有人因為遵守不了這些規定而自願走人。這次重新看到,我把這封信翻譯成了中文:

各位實驗室同仁:

最近幾個月,我開始清楚地意識到,如果再不做一些大的改變,蒲式實驗室將很快不再是你們最初來到這裡時那個高產的、第一流的實驗室。大多數項目的進展都十分緩慢,過去六個月的實驗室進度報告已經清楚地表明瞭這一點。

一年前,在我們剛搬到伯克利的時候,我很清楚地對大家表明了我對實驗室裡每一個人的期望。最重要的是要在實驗室工作上投入足夠的時間和努力,當然怎樣才算是足夠,這個我來定。我曾經提過,目前來看,一個成功的青年科學家平均每週大概需要在實驗室工作60小時,這是我認為的最低限度的工作時間。

當然極少數極少數的人可能會比較幸運,像Florian,已經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兩篇論文,他就可以一邊享受生活,一邊還能拿到哈佛的工作。實驗室裡的其他人都沒有Florian那樣可以玩的奢侈。所以從現在起,我將在實驗室裡嚴格執行以下規定:

1、每週必須在實驗室裡工作至少50小時,也就是每天8小時以上,每週6天。這已經大大低於我現在和我職業生涯裡大多數時間裡的工作強度。你們可能比我聰明,或者不想取得成功,所以我不會要求你們達到我的工作時間。等你們開始寫論文的時候,可以多花點時間在閱讀、寫作和文獻搜索上。

2、工作的意思,就是坐在椅子上工作。不包括上網和收發與工作無關的非科研性郵件。你可以下班後呆在實驗室或者回家做這些事,或者盡情去聊和科研沒有關係的事。除了特殊的日子,午餐時間不能過長。我建議每個人每天花至少六小時踏踏實實地專心工作,再花2個小時以上閱讀和做其他與研究相關的事。閱讀論文和其他書籍要放在下班後做。

3、如果你們超過一天不在實驗室,必須要親自發郵件向我彙報(即使我不在實驗室)。如果要休假也請儘早告訴我。每年休假20天,對我來說已經是極限了。事實上你們沒有一個人在時間表上如實填寫了休假和病假(儘管我給你們簽了字,但這是違反校規的),你們自己知道你們每年大概有多少天是沒有待在實驗室裡的。

總之,我能夠理解、也能夠接受你們有時因為健康原因或者其他的狀況而沒辦法遵守上述的規定。但是如果你們只是出於個人生活方式的原因而遵守不了的話,那我尊重你的選擇,但是我建議你馬上開始作打算,在1月31日下班前捲鋪蓋走人。我會盡力幫你們轉到別的實驗室或者介紹工作。如果你們能夠遵守我上面提到的規定,我會很高興為你的工作提供支持,希望比以前做得更好。我會在6月底對每一個人的進度進行考核,希望大家到時都能取得足夠的進展,能夠有望寫出一篇好論文(至少達到《神經科學雜誌》的發表水準)。如果到時你們達不到這個目標,我就不得不請你在8月底捲鋪蓋走人。

慕明

作為一個科學家,你必須把一切都獻身給科研事業。每天工作8小時是不切實際的,科學家或博士研究生不可能每天只工作8小時。

如果有人想午睡,請你去你媽媽家裡睡,永遠不要再回來。

早上不得晚於8點半開始工作,下午不得晚於1點;每天用於上網以及其他與科研無關事情的時間不得多於30分鐘;每天看報紙的時間不得多於30分鐘;小說和非科研性的雜誌期刊不得帶進實驗室和辦公室;如果離開實驗室超過一小時,需要請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事,但除非有特殊緊急情況,否則實驗室的事情永遠比個人的事情重要。

在這一行裡,一個資質普通的學生每週工作7天,絕對會比每週只工作5天的天才取得更大的成就。如果你每週工作5天每天8小時還能取得什麼重大成功的話,那世界上所有的幸運都會屬於你了。

在知乎的那個問題下,還有人貼了一張在加拿大多倫多的地鐵站上拍到的照片。這是一個大學生髮明的既能在地鐵站上補覺、又不會錯過站的辦法。

國外頂尖大學的學習強度到底有多大?功課實在太多!

這件T裇衫的背面上寫著“Wake me up at St. George Station (請在聖喬治站叫醒我)”。穿著這件衣服在地鐵上打瞌睡時,旁邊好心的乘客就會知道,到了多倫多大學所在的聖喬治城站應該舉起手,在這個可憐的缺覺的孩子背上,duang一下,拍醒他。(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