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郑永年:社交媒体挑战人的独立思考,自律能帮你解决很多问题!

郑永年:社交媒体挑战人的独立思考,自律能帮你解决很多问题!

当今世界已经被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占领,我们每天一睁开眼睛,大量多元化、碎片化的信息便扑面而来,分割我们有限的24小时。

于是,很多人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未来的“羊圈社会”中将沦为被控制的“羊”。

那么,你要当“羊”还是“牧羊狗”?

这就要看你如何选择了,自律能为你解决很多问题。

1

社交媒体挑战独立思考

我要了解的就是世界上在发生什么,要避免特朗普所说的“虚假新闻”(fake news)。信息时代、社交媒体时代为虚假信息提供了很多方便。我不看微信推送文章;另外,我一个群也没加,加入过的又退出来了。

我研究过互联网,写过一本书叫《技术赋权》,那时我的估计还是有点乐观。人的学习能力来自哪里呢?就是独立思考

。以前只有纸媒的时候,一张报纸,为了真正理解上面的内容,我们可能会读好几遍。现在,在社交媒体上,思考的人越来越少。信息太丰富了,碎片化、多元化,大家只看自己喜欢的,但是,这些所谓的“知识”,未经过思考,还不能真正成为知识;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本能地排斥,当它不存在。如此不加思考、只凭好恶地去接收信息,使人很容易接受一些比较偏激的观点

实际上,大家在研究的恐怖主义,比如IS就是这样进行激进思想传播的。据我观察,现在的好多群都非常偏激。因此,首先,你要具备鉴别真假信息的能力;其次,要能够独立思考。然而,从普遍现象来看,大家就是在消费信息,人们都成了消费者,而非思考者,非常遗憾。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很难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当然,社交媒体本身是一个获得信息、传播信息的有效平台。

2

你要当“羊”还是“牧羊狗”?

未来的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我写过一篇文章,称之为“人类不平等与‘牧民社会’的崛起”——其中讲到互联网对今天社会的影响。“牧民社会”分为两个群体,即“牧羊狗”,信息提供者、制造者,他们越来越聪明;“羊群”,不用思考、一直跟着人家走。换言之,少部分人可能越来越聪明,因为他在思考怎么把“羊”养好、如何去控制“羊群”

当组织者,比如互联网公司、信息提供者等,他们掌握的技术越来越先进,其他人就越来越深地被技术所操纵。作为个体,我们还是应该有自我意识:你是谁?在这样一个过度信息社会,如何成为你自己,而不是变成一头“羊”?必须思考这个问题。对此,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思考。我一直说,从古希腊、中国春秋时代到现在,大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都是对事物进行思考的产物,这些信息大多是他们自己观察得到而非由他人提供。他们不是信息的消费者,而是搜集者、生产者。现在,我们要改变消费行为,避免一味地消费信息,而

要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搜集者。一个聪明的搜集者,要提取有用的、真的信息。

3

我担心年轻一代成为“羊群”

不过,对于年轻一代,我害怕他们成为“羊群”,而非“牧羊狗”。对于很多人而言,手机已经内化为生活的一部分。但是,这是好的一部分还是坏的一部分呢?有时候,我说:你一定要克制一下,在一天中,你要有几个小时放下手机。但是,现状很可悲,年轻人两个小时没手机可能就活不下去。我一个广东朋友,他说,他的小孩两个小时没有wifi就说要跳楼了。这样的情况,我觉得很危险。当然,现在还处于发展过程中。时代在发展,但是我相信人性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在某一阶段,人类被某种外在的因素影响、走错了方向,或者说,走到一个极端,中国人说“物极必反”,就会经过一个反思的过程

举例来说,在以前的宗教时代,大家渐渐放弃了思考,一切听从“神”的指示,什么东西都拿宗教来评判。大家慢慢意识到:这样不对,后来,经过反思,就发生了宗教改革。1994年,中国才开始有互联网,时间并不长。我们眼下还在拥抱互联网,经过一段时间,人类就会对互联网社会、对信息社会进行深刻反思。其中逻辑都一样。

4

自律能帮你解决很多问题

在新加坡,我每天6:45准时起床,十几年如一日,有点像军人的生活,不抽烟、不喝酒、不旅游。年轻一点的时候7点起床,因为动作快,8点半上班肯定来得及。

我读博士时很难不自律。因为那时要上课、要写文章,事情做不完,根本没有时间,一天睡不到四五个小时。工作以后,我也非常自律。

对自律,每个人看法都不一样。我认为自律是一种美德,尤其是对男人来说。我会给自己设定一下条条框框,然后去遵守。

两个哲学家对我的影响比较大。

一个是康德。他非常自律,当地村民可以根据他的活动判断时间。在这方面,我远远跟不上他。另一个是萨特。萨特存在主义讲自由,所谓“自由”就是做我喜欢做的事情。

我基本上就是 “

在自律里面的自由”。

人必须自律,每一个人都需要养成某种程度自律。现在的生活太丰富了,选择太多,酒吧、歌厅……什么都有。但是,你选择花两个小时读一本书,跟花同样的时间到酒吧喝酒、去歌厅唱歌,结果不一样。自律能帮助你解决很多问题。不自律的人,我不清楚他们是如何生活的。中国男人在中年之后越来越油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缺乏自律。这个一定要避免,肚子那么大,看着都觉得不舒服。

5

中国人现在不太爱读书

现在的中国人,从小到老都不太爱读书。中国年轻人不爱读书,是出了名的。我很了解出版社一年卖多少书、人均一年读多少书。日本人、德国人喜欢读书,中国人呢?每次看到大妈跳广场舞,我就在想,在欧美日的话,这个年纪的人大概要么是在看书,要么是在抱孙子。这是件很麻烦的事情,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以后就会变成我所说“羊圈社会”。书的质量良莠不齐,跟大家不读书也有关系。在一个喜好阅读的社会,这种乱七八糟的书出版不了。正因为大众不读书,阅读品味越来越低,才给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书以生存之机。每次在中国机场,我都特别关注机场的书店。比较一下中国与美日欧的机场书店,就会发现区别——中国书店到处摆着生意经、风水算命、成功学,比如马云在讲怎么做生意,没有几本正经书。满书店都是心灵鸡汤。这就是中国社会的窗口,透过这扇窗户,我们呈现给全世界的,就是这些东西。当然,西方也有庸俗的东西。但是,西方把这些东西放在角落里,而中国是把它们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6

为什么不爱读小说

我以前学政治理论,受专业影响,我读哲学、历史比较多。这次出差,我带了两本阿伦特的书,一本钱穆的作品。我比较喜欢这类书,可以供我思考。至于文学作品,我是不读小说的。也许因为自己生活经验比较丰富,一本小说看下来,每次都有种上当的感觉,还不如自己想象的精彩。所以,习惯于理性思维以后,我不喜欢这种虚构的东西。当然,这与年纪也有关系。小年轻可能更多的在考虑生活问题,年纪大了,会思考一些哲学问题。很多人都提出让我推荐些好书,但是,我不会这么做,这是误导人家。我的书架上资料性质的书比较多,还有就是哲学类、历史类。经验性的东西也很重要。我做中国研究,一辈子可能不会写关于拉美或者非洲的一篇文章,但是,我80%的书不是关于中国的,而是关乎欧美、日本、非洲、拉美的。因为社会科学有个特点——不能做实验,只能观察不同的社会怎么发展。读这些书,非常长知识。另外,要活读书。怎么活?当你读历史的时候,比如古希腊,你不仅要设想自己是古希腊人、生活在那个社会,并且,还

联系现实。如果不能与现实相结合,最多能读成个书呆子。

郑永年:社交媒体挑战人的独立思考,自律能帮你解决很多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