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陕西扶风法门镇多措并举谱写脱贫之歌

    市场信息报(通讯员 常炜)法门镇位于宝鸡市扶风县城东北9公里处,因有著名的皇家佛教寺院——法门寺而得名。现在的法门镇是于2002年初由原来的法门镇、建和乡、黄堆乡三乡镇撤并组成。全镇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总人口7354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86户2939人,农业人口15076户64608人,暂住人口6000多人。全镇共辖28个村委会,155个自然村,193个村民小组。全镇总耕地103674亩,山林地22000亩,有效灌溉面积76953亩。国家精准扶贫战斗打响后,法门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壮丽的产业脱贫之歌。

陕西扶风法门镇多措并举谱写脱贫之歌

陕西扶风法门镇多措并举谱写脱贫之歌

陕西扶风法门镇多措并举谱写脱贫之歌

陕西扶风法门镇多措并举谱写脱贫之歌

陕西扶风法门镇多措并举谱写脱贫之歌

陕西扶风法门镇多措并举谱写脱贫之歌

陕西扶风法门镇多措并举谱写脱贫之歌

    党建引领 唱响精准脱贫一首歌

    2016年以来,扶风县法门镇把脱贫攻坚作为保障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紧紧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工作要领,切实抓好基础工作、帮扶力量、脱贫措施、考核奖惩“四个到位”,助推精准扶贫工作。按照抓党建促脱贫“三个一”和“三帮”的要求,法门镇党委深入开展党建领航“脱贫增收1+1”行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脱贫”的发展新思路。

    探索“党建脱贫”新模式。充分发挥支部政治优势与组织优势,撬动社会资本,招引企业,培育基地,做大企业,做强产业。马家村把基层党建和精准脱贫有机统一,积极探索“支部+企业+基地+贫困户”模式,先后引进光泰农牧、宝鸡胜利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基地),让党旗在脱贫攻坚一线高高飘扬。农林村围绕如何带领群众致富,村干部多次外出考察,邀请专家实地调研,结合市场供需关系,通过大户带动、合作社入股、农户自发种植三种方式形成的“支部+贫困户”模式,在沿乔山种植打造千亩花椒生态示范园,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黄堆村提出“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建立扶贫互助资金协会,支持木林森种植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先后流转土地780亩,吸纳8户贫困户就近就业增收,年人均可增收5000元。东桥村坚持“两抓一促”发展思路,创新“支部+企业+贫困户”模式,一方面加大果农技术培训,提高果品质量,一方面抓住区位优势,在果农与客商之间牵红线,保障双方利益的同时,推荐介绍28户贫困户就业增收。“头雁”引领示范促发展。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鼓励引导致富带头人、产业大户、发展能手等有能力的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全镇共有178名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386户,发展种植、养殖、电商、家政、建筑等就业创业64户。推行“主题党日”活动,深化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在政策宣传、产业发展、就业指导、产品销售等方面发挥无职务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在田间地头示范种植、在群众队伍中现场教学,让广大农民群众学有榜样、做有示范、赶有目标。今年累计举办各类技能技术培训26场次,培训党员群众3000人次以上,新建家庭农场12个(贫困户1个)。同时,镇党委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举办培训班5期,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产业铺路 走活精准脱贫一盘棋

    去年以来,法门镇党委、政府坚持把发展产业脱贫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着力点,科学提出了“花椒中果南菜”产业布局,以“双千双百”工程为突破口,构建千亩花椒产业示范园,苹果现代果业示范园、冯家大棚蔬菜基地、百亩珍稀食用菌基地,形成“一园区四基地”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夯实脱贫攻坚产业基础。一是建立万亩花椒产业示范园,在沿乔山的农林村、刘家村等6个村,栽植大红袍花椒2600亩,吸纳412户贫困户栽植花椒809亩,花椒产业结构调整被中央《新闻联播》报道;二是打造千亩现代果业示范基地,依托海越公司、绿源家庭农场、“三得利”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500亩,通过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产业调整,达到以公司化、专业化带动,实现规模化、优质化发展的目标;三是新建百亩大棚蔬菜基地,紧抓徐州市与扶风县脱贫攻坚对口援建这一契机,以冯家村的专业合作社为引领,积极落实大棚蔬菜280亩蔬菜基地建设,已与千阳有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达成初步协议,计划吸纳15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四是引进百亩珍稀食用菌基地,依托宝鸡胜利现代农业公司,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采用产业托管以产业托管形式吸纳贫困户40户,每户年可分红1200元。马家村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宝鸡胜利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今年5月投资建设,是一个集培育、生产、营销的新型产业园区,被评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食用菌产业联盟理事单位、脱贫攻坚现代农业科技培训基地、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园区占地110亩,投资3000万元,一期占地40亩,建成大棚16座1000㎡的智能生产车间一座,日产1.2万袋智能菌包生产线及容纳22万袋智能养菌房两座,主要种植黑木耳、白木耳、灵芝、虫草、香菇等。采取“托管+租赁+就业创业”的帮扶模式,目前已吸纳马家村、庄白村、美阳贫困户41户。对无经营能力且劳动能力较差的贫困户,10户1棚黑木耳,由公司代为管理,年终每户可实现1200元分红。对有劳动能力且有意愿经营的贫困户,通过“两免两补”的办法,即免业务培训费,免技术服务费,对大棚租赁进行补贴,对食用菌袋进行补贴,鼓励贫困户自主发展,实现稳定脱贫。优先选择贫困户入园就业,计划吸纳80人实现就业脱贫,平均日工资70元。截至目前,全镇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到88%,苹果、桃、葡萄等果树种植,猪、鸡等养殖和外出务工已成为贫困户脱贫的主要支撑。种类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共计吸纳贫困户1160户,户均年可增收1500元,产业覆盖率达到88%以上,为实现2565户10000人如期脱贫夯实了产业基础。

    商贸带动 谱写精准脱贫新生活

    宝塔村位于全国著名的5A级旅游景区法门寺文化景区规划内,全村共辖7个村民小组,农户760户,农业人口3038人,全村可耕地面积3100亩。村委会位于法门镇新镇区旁,宝塔新农村街口,以慈惠路与关中环线和法门寺文化景区相连,交通便利,地域繁华。

    法门镇党委政府把创建最美乡村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稳定促发展,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调整思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生态立村、旅游强村、苹果富民”的发展思路为向导,实施旅游发展,带动村民致富及扩大养殖规模的新思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苹果挂果2800亩,拥有气调冷库14座,年苹果储藏量达两千万公斤。大力发展养殖业,百头养猪场十三个。201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1800元,村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社会治安稳定和谐。紧紧围绕“绿、亮、净”的目标,加大村庄绿化整治力度,突出村容村貌整治。为此宝塔村先后投资3000万元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已完成165户的移民安置;投资900万元,水泥硬化了全村街道,建设了地下污水管网,实现了水电气统一入地,门前街道统一绿化美化;投资139万元建成村休闲文化广场,栽植各类树木1万多株,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成立了15人的村组保洁队伍,彻底治理杂物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的“三乱”现象。经济富裕了,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更高了。宝塔村依靠法门寺旅游景区,引导群众走旅游服务及旅游产品加工的路子,以佛教文化与旅游纪念品、餐饮业、住宿、民间工艺品开发和劳务输出等全方位服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投资2200万元建起了民俗商贸一条街,宝塔乡水肴民俗园已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将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有力结合。投资27万元建成宝塔村雕塑大门,提升了旅游外在形象。投资50万元,让200户群众用上了天然气。目前,全村共有农家乐44户,安置剩余劳动力180多人,可为游客提供吃、住、游、购等一系列服务。

    宝塔村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每年都进行“优秀党员”、“好媳妇、好婆婆”、“优秀教师”“道德模范”、“文明示范户”、“好家风示范户”等评选工作,有效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在全村形成了人人思进、争先向善良好风气。村里还成立了广场舞队、自乐班、锣鼓队等,在农闲时节持续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以推进村治规范化为重点,坚持每年对村干部开展民主评议,全面落实村务、财务公开,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宝塔村先后荣获“陕西省生态示范村”、“宝鸡市新农村建设五星村”、“宝鸡市小康村”、“市级示范生态村”、“农民增收先进村”和“市级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赏乡村景、吃乡村饭、住乡村屋、享乡村福”,扶风县法门镇宝塔村,这仅仅是法门镇精准扶贫、产业脱贫的一个。今天的法门镇,集绿、靓、美于一身,亮点纷呈、生态和谐、环境优雅、卫生整洁、民风纯朴。这里的村、这里的景、这里的人,将令各界人士留恋往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