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战场上,弹尽粮绝时,为何西方大多会投降,东方大多同归于尽?

用户63629189933


这个主要是双方文化的问题,而且这也不是绝对的。东方军队中投降的并不少见,而西方军队中同样有死战到最后一刻的。

在东方国家中,大多数国家都有很强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而且很多时候的战争都是关系到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于是出现了很多死战到底的情况。比如面对蒙古军队的进攻,南宋的很多人直接选择了自杀或者做必败的最后一击。

而在西方国家中,在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时候,其对国家等这些观念的认同并不是很强。欧洲大陆上曾经遍布各种小国,很多王公贵族之间不断征战,今天是敌人明天就是朋友,而当时很多军人、骑士等,都是被雇佣去打仗的,因此也没必要为了一个主人而死战到底。

到了后来,西方人对国家的认同感也越来越高,但是当时很多底层人民对国家高层并不认同,比如一战中法军士兵被像羔羊一样被军官送往战场做无谓的牺牲,就险些导致了兵变,但是这些军人还是爱国的。

而在二战中,就不乏死战到底的西方军人。比如美军101师,在巴斯托涅面对德军优势兵力的包围,毅然拼命抵抗,最终坚持到了援军到来,当然,其中也有战斗意志强悍和纪律严明的作用。


用户5770541302


有网友问:战场上弹尽粮绝时,为何西方大多会投降,东方大多同归于尽?其实这个说法,首先是不正确的。在西方也有很多打到最后时刻的部队。在东方也有还没有打光弹药,就举手投降的战例。

这就好像英国历史学家艾伯特.西顿所说的那样:大俄罗斯人的明显特点是顽固、狡猾、精力充沛。他们所在地区气候恶劣,土地贫瘠,再加上亚洲人的入侵和鞑靼人的统治,可能还大量混入了芬兰人的血统,所有这些,使这个民族具有自己的特点。大俄罗斯人确实勇敢,不屈不挠,他们通常都很爱国,深深热爱自己的家乡。

所有俄国人都难以揣测,脾气容易产生急剧变化。这种性格反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作战方式上。有时部队非常顽强地进行殊死的战斗,有时则自暴自弃,溜之大吉。

大俄罗斯人比其他东欧和西欧的斯拉夫民族(波兰人除外)都更有天赋的军人性格。很难说他们比小亚细亚的土耳其人强,或者比芬兰人、芬兰血统瑞典人和德国人劣。这种估计完全基于单个人的特性,而没有考虑领导、训练和装备的作用。

也没有考虑对苏联军人家庭成员生命的严重威胁,更没有考虑督战队手枪所产生的作用。这些督战队的手枪可以确保士兵从麻木不仁和低沉的情绪中苏醒过来,并注入惊人的活力和战斗力。

能不能战斗到最后时刻,完全要看,控制力,组织力,信仰,鼓动能力,还有对家人安全的威胁程度,与是西方军队,还是东方军队无关。比如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清军在所有战场,基本上都是一触即溃,英军的伤亡基本都在二位数以下。

但是在镇江,英军投入了整个第一次鸦片战争最大兵力,7000人,但是却遭到了整个鸦片战争最顽强的抵抗和最大伤亡损失。1700名八旗军与7000英军血战,并且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唯一敢于与英军白刃战的部队,此战,英国伤亡172人,等于整个鸦片战争其他战场,比如虎门,广州,定海,厦门和吴淞等战斗,英军伤亡的总和。

这是因为,这些八旗军的家人就在城内,他们必须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全,战斗到最后一刻。在抗战当中的衡阳会战,第10军的4个师,可以战斗到只剩下1.3万重伤员,做到了打到最后一个人。

是因为,第10军的控制力和组织力超强,所有军官都是有战斗经验,并且坚信抗战胜利的黄埔学生,大部分士兵都是有战场经验的老兵。而且军纪非常严酷,这些就是,第10军可以在衡阳大战日军47天,抗战其他很多防御战,守军却快速崩溃的原因。


深度军事


这是东西方思想境界不同导致的。

先说中国,古人有一种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性格。

古代中国人跟现代中国人不太一样,他们性格暴烈如火,动不动就拔剑拼命,这就是李云龙所说的亮剑精神。

就拿温软如玉的江浙一带来说,班固曾经这样形容当地人:

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

你能想象到江南的汉子动不动就拔剑拼命的情景吗,但是先秦两汉时期,这是常事!

有时候古人拔剑不是为了和对手战斗,而是基于自己的羞耻之心无颜苟活于世。比如战国时期孟尝君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孟尝君家里养了很多门客,他和门客们吃的都是一样的盒饭。一天由于光线太暗,看不清饭菜,一个新来的门客以为自己吃的和别人不一样,就大吵大闹。这时孟尝君把自己的盒饭端过来给他看,原来大家吃的都一样。这位门客知道错怪了孟尝君羞愧的拔剑自刎而死。

中国人这种性如烈火的性格,强烈的羞耻之心,逐渐演化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在军中的体现最为透彻。于是,中国人就形成了弹尽粮绝的时候,在战场上与敌人同归于尽的习惯。谁要不这么做,就会被人看不起!随着中华文化对周边的辐射,这一习惯也影响到了周边国家,其中领会最深的就是一衣带水的Japan。

再看西方,西方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地区。人们的文化背景不一样,导致思想千差万别。在西方也有和中国人类似性格的民族,比如斯巴达人。这是一个战斗民族,除了种地,就是在训练,随时准备和人干仗。斯巴达人作战只知奋勇向前死而后已,胆小鬼是会被所有人耻笑的。著名的斯巴达300勇士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温泉关之战结束后,两名幸存者被所有看不起,连他们的家人都抬不起头来。于是,两人慷慨赴死,即便这样也没有得到烈士的待遇。

西方人打不过就投降的性格成为主流发生于中世纪时期。那时候欧洲分成无数城邦,领主们互相通婚导致关系错综复杂,发生冲突的原因以抢家产、情敌决斗这样的私人恩怨为主,和黑帮火并差不多。

所以,打不过投降,投降后交赎金成了很自然的事。


历史风暴


这是由东西方军事文化差异造成的,东方军事文化重义而轻利,西方则重利而轻义。



首先,就国家层面而言。东方国度对待战争的根本看法,侧重于战争的正义性与否,不仅力求做到国家师出有名,而且军队也往往以正义之师的形象示人。古代东方军队每临出征之前,都要举行祭祀和占卜仪式,其目的无非是以宗教神秘色彩来强化自己替天行道的正义性。相反,西方国家则从不在道义问题上作过多纠缠,他们历来信奉“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其次,就个人层面而言。东方国家要求军人不仅要胸怀民族大义,更要做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古往今来,那些在战争中战败阵亡的军人,一律都被尊崇为英雄,却从不追究其是否存在指挥失当、盲目硬拼等过错;相反,对那些被俘或投降的军人,则一律被指责为背信弃义的变节者,根本不考虑其在战场上的真实处境。与东方国家相比,西方军队更加尊重军人的个体利益,军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契约精神:军人既依法享有保卫祖国的权利和义务,在战斗失败、保卫祖国的权利和义务无法履行的情况下,军人也有权选择是否向敌方投降。


慕什塔戈


核心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西方文化尊重个体生命!成功是偶然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失败是必然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结果受太多因素影响,个人或团队的努力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所以在战争中,将士们只要尽力了,都是英雄,至于结果并不重要,属于过程导向。

东方文化结果导向,成王败寇!坏人做了一件好事,叫天性未泯!叫浪子回头金不换!好人做了一件坏事,叫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之前的行为都是伪装的!

历史上西方人口一直比较少,人作为社会的主要资源,保存有生力量更为重要。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东方人口太多,用“家国天下”来管理民众,要求民众奉献!个人是国家的一部分,要为国家而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至死方休。因为没有国,就没有家;没有家,就没有个人。

所以西方人战败后投降了,也可以骄傲的活着;但东方人失败了,只有死路一条,活着也会遭受无数的羞辱,生不如死。相对来说,战死沙场,还可以为国、为家族争光,但活着就要忍受自己、家族等耻辱,包袱太重。所以东方人多选择同归于尽。


师说历史


这是西方人和东方人对待战争的观念不同,西方人参加的大部分是利益战争,东方人参加的是卫国战争,基本上跟国家民族安危有关。

中世纪时候的西方国家和国家之间是不杀俘虏的,都是拿到市场上去贩卖,如果是贵族,那么会被赎回去的。

俘虏对他们来说就是钱,而普通士兵其实大部分也就是跟随领主出征的奴隶,反正在哪里都是做奴隶,投降也就是继续做奴隶,对这些士兵来说,没必要非要死。

中世纪的时候,西方在基督教文明的覆盖下,说是一个国家,其实都是基督教文明下的领主,领土是领主的私有财产,保护领土是领主的责任,在管理上也采取分封制,大领主封小领主,而国家军队就是无数的小领主组成,家主带上自己的私军队,一起出征,那时候西方世界中,能成为“骑士”的都是贵族,这个跟我们春秋战国很像。

由于西方保留了这个文化,再加上西方参加的很多战争都是利益战争,而现在当兵又只是一种职责,没必要丟掉性命。

西方人一直也很善待俘虏,不过在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他们只是善待白人基督教徒,这是基督教的文明造就的文化,在以前基督教也是很恐怖的,杀异教徒和野蛮人从不手软,这个文化深入他们骨子里,现在依然如此,只不过现在做法隐藏的比较深、手段比较隐蔽,原因是他们人口少。

而东方国家如果不是关系到民主的生死存亡,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重大威胁,一般不会发动战争、参加战争,一旦到了战争发生的时候,都是要拼命的时候。


一号风手


“一个要人民为她去死的国家,还是早一点灭亡的好!”

这是2005年8月15号,日本NHK在东京街头采访日本年轻人对“终战纪念日”的想法时,一个日本年轻人所说的话!

这话有毛病吗?

人类文明的进步程度,必然改变人们的传统认知,如果站在“人权与主权”基础上来理解国家与人民之间的捆绑关系,这话没问题,因为:国家的存在,就是为了保护所有国民安全,我会为你而活,而不会为你去死!



这么说又不对了!因为这明显不符合“爱国主义”的奉献精神,并且又会陷入“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激烈思辩,

领地意识促进了国家的形成,而人类从骨子里就存在的侵略基因,军队的应运而生就成了必然,这种基本框架对东西方来说都一样,

但古代东方由于地理条件的优势,小农经济就可以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而小农经济的基本条件就是土地,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一切,为了保住赖以生存的土地,原始的抗争意识就存在于每个人的骨髓深处,

但最渴望拥有土地的并不是人民而是统治阶级,如果想让统治基础更加地坚实与持久,开疆拓土就成了必然,为了让民众心甘情愿地为其服务,统治者不惜将先贤们优秀的思想成果,经过“特殊处理与加工”,用科举制和八股文对民众进行强化训练,将“家”与“国”的概念统一起来加以灌输,牢牢把控了民众对国家的基本概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忠君思想,自然是最高尚的道德境界,“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豪迈,就成了古代军人的最高荣誉!


古代欧洲大陆也是纷争不断,所不同的是,由于欧洲险峻的山脉结构,严寒的气候与海洋环境,决定了古代欧洲人不可能拥有自给自足的原始生存模式,要想活着,就必须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由此催生了海盗文化的盛行,而“强盗逻辑”的基本特征,往往只注重对资源的掠夺,反而忽略了土地的重要性,领地意识也仅限于城邦的层面,战争形式更多的是攻城与守城,大规模的正面对冲实际上并不多,伤亡也并不大,众所周知,人口是构成国家的基础,而城邦国恰恰匮乏的就是人口,“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城邦领主往往不敢拿有限的人口去对赌城邦的命运,

“欧洲理性哲学”启蒙思想的诞生,让欧洲人重新思考了人民,国家,政府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并赋予了其新的国家概念,从中世纪以后,“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就被深入到了战争的实践当中,用爱因斯坦的名言来解释,也许就是:国家是为人而建立,而人不是为了国家而生存!


任何一场战争,都需要一套高尚的理论来支撑战士的战斗精神,不管是冷兵器时代的封建道德,还是高科技时代的人文思想,东方战场都习惯于用“家国情怀”来鼓舞斗志,保国就是保家的紧迫感,强化了战士的拼命精神,西方通常则用采用“正义公理与未来”的宏大理想来激励战士,但乌托邦式的理想并不能克服人类对死亡与生俱来的恐惧,投降就成了最自然不过的事了!

所不同的是,东方认为所有的“贪生怕死”都应该被鄙视,但西方人认为“因为力竭而投降”,并不是耻辱!这也是东方战场上王铭章将军整团的殉国,而欧洲战场上如保卢斯将军整师的投降,,,

但是在战争的实践过程中,不管是东方的“以身殉国”,还是西方的“力竭投降”,面对生与死的考验,没有哪条真理是颠覆不破的,在一战和二战中,几乎所有的参战国军队,都有“死守阵地”与“弃城而逃”的现象发生,


实际上,自从二战结束之后,所有的战争都从“领地意识”降级也“资源掠夺”,战争的目的不同,烈度也随之下降,全球文明的升级和军事科技的提高,让东西方的战争理念也更加接近,应对战争的态度也更加趋于理性,军队的职业化和对武器装备的信赖,都让每个军事大国更加注重对战士生命的保护!国际规则的完善,给每个国家提供了更多解决争端的方法,战争就成了最后的备选,从根本上避免了战士不必要的流血牺牲,这种良性态势如果能够继续保持,也许就能真正实现老子的训诫:“兵者,凶器也,非圣贤不得已而用之!”

冷兵器TILLLINDEMANN


这个应该从战争的起源说起,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战争文化!在古代中国,打仗是人民的战争,基本上是整个部落的人在跟另外一个部落打仗,都是自己为自己打仗,大家都很拼命。而且也没有投降的说法,投降就代表背叛自己的部落自己的族人。

而欧洲世界就不一样了!虽然在早期时候他们也是跟东方一样,部落间的打仗很拼命,比如,罗马帝国以前时代。但是到了后期,他们就引入了雇佣军制度。有一些专门为打仗而生的民族,也就是后来的称呼战斗民族。雇佣军受雇主雇佣打仗,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只要谁出钱他们就帮谁打仗。这些人打仗不怕死,但是绝对不会做毫无意义的死亡。比如,弹尽粮绝的时候,他们肯定不会跟敌人同归于尽的,没人会赚这种没命花的钱。所以,就形成了一个传统,雇佣部队作战,打到弹尽粮绝便是履行合同结束的时候,雇佣军可以在这种情况下撤离战场或者投降对方。而战胜方在俘虏这些雇佣军士兵之后,可以在下一场战争中雇佣他们为自己打仗,但是马上不能反过来对雇主作战,会失去信誉的。这是战争中不成文的规则!西方战争文化在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化以后,逐渐变成是所有战士都遵循这一法则。

而东方由于没有那么恶劣的气候环境,一直没有出现职业战斗民族,自然也就不会出现类似的民族文化。直到三国时期才有诸葛亮雇佣少数民族武装打仗。但是这种雇佣军跟欧洲的雇佣军性质又完全不一样。


优己


古代战争不是这样的!就近代战争而言,我们总是处在敌强我弱的状况下,非要跟敌人死磕,最大限度的消耗敌人,才有支撑下去,战胜敌人的一线希望。所以,每次战斗,明明没有胜利的可能,也必须不惜牺牲自己(否则,当了俘虏就再也没有战斗力可言了),杀伤敌人,为后继部队以及后继战斗创造更大的胜利可能。


jordan25


这事儿,和文化有关,文化又和生存环境有关,生存环境又和地理有关。挺装X的吧?且听慢慢道来。

先说中国吧!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黄河流域,此地气候温和,适合人类繁衍生息,人口增涨较快。为养活更多的人口,人类从狩猎很快的向农耕发展(当然这个很快是相对于其它民族),农耕收成的稳定性,和储藏周期长,又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当人口达到粮食收益的上限,才会引起扩张性的战争。古代战争,人口多的一方获胜是大多数,中原文明获胜后,又在新领地推进农耕文明,开荒种地,人口又高速增长,华夏民族人口也越来越多。至秦统一六国,破百越,适合农耕的地域几乎全部纳入版图。东、南方向己达海洋,西面是无法翻越的青藏高原和茫茫戈壁,北面是草原和极冷的原始森林。所以秦以后的战争,基本上就是在这区域内的内战了。



这块土地上,周而复始地发生战争,起因有各种各样,其实内在的核心原因,大部份是因为以当时的生产力养活不了当时的人口了。往往是一场天灾,饥民遍地,起而造反,诸侯平叛,新世族消灭老世族,人口在战争中被大量消耗,粮食产量又适应了人口,又发展人口,增涨至下一个临界点,再爆发消耗人口。北方游牧民族也是一样,一场雪灾,没吃的了,就进中原抢。遇上中原王朝没到周期临界点,死点人回去了,如遇临界点,一通大杀戮,帮助中原人口损耗,之后还是会被赶回去。

农耕文明比游牧、狩猎都能养活更多的人,所以中国很早的战争规模就远远大于欧洲了。当欧洲还几百几千人一场战争时,中国己动不动几十万上百万逐鹿中原了。

人口众多的战争,打仗时就不太在乎对人口的掠夺,而在意对地盘的掠夺,打仗如果败了,大部份也难有保命的机会,屠城在中国古代战争中并不少见,那自然文化中会宣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会鄙视为生存而放弃战斗的人,会用很多实例证明,投降也没好下场。敌人饶不了你,自己人也饶不了你,还饶不了你的家人,你的子孙。颂扬的是不怕牺牲,舍身取义的英雄。

西方文明发源地是欧洲。欧洲平均纬度高于中国,进入农耕文明晚于中国很多,人口繁洐远低于中国,虽然也避不开人口与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但矛盾远不如中国尖锐。战争的掠夺不止于土地,也需要原来土地上的人口,否则占了地也只能荒着,只有消耗而没有收益,这样的战争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打输了就投降,成了胜败双方都希望的事,胜者有奴役的对象,败者有东山再起的基础。欧洲太小,国与国之间的通婚,几乎让欧洲上层统治阶层都是亲戚,杀家灭族的事也很少发生。当蒙古铁骑带着东方战争观念杀至欧洲时,让整个欧洲颤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