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隆裕,中国最后一位皇太后,共和时代的真正推门人

没有比亡国忘家更让人痛心,其心之痛估计一般人体会不到。作为清朝最后一位皇太后,隆裕真正体会到了这种痛心,因为她的一纸诏书宣布了祖宗家业的结束。下面,我们一起看看隆裕的宫廷人生。

隆裕(1868-1913),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名静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统桂祥之女。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钦点成婚,次年立为皇后,并在婚期过后住进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

隆裕,中国最后一位皇太后,共和时代的真正推门人

作为女人,她姿色并不出众,且性格柔懦,从仅存的照片看,隆裕长脸苦相,估计达不到现在女人的中等姿色,与清朝时代的后妃相比,也占不到上风。这样的女人,按常规在紫禁城里是得不到皇帝宠爱的。

大婚之夜,光绪对隆裕是异常的冷淡,客气得根本不像新婚夫妻。隆裕知道光绪本来就没看中自己,他看上的是德馨家的二女儿,只是畏惧慈禧的威严,光绪才不得不选了她这个表姐。因此,作为皇后,只是皇帝的挡箭牌而已,作为一个女人,根本得不到应有的夫妻生活。

隆裕,中国最后一位皇太后,共和时代的真正推门人

作为清廷后宫的掌管者,隆裕遵从了中国传统对妇女的要求,具有忠恕忍让的品德,“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妇女。她的思想被禁锢在安守本分的传统德行中,正是因此她的政治天赋远远比不上慈禧太后。因此,身为皇后既不得宠,在宫中也得不到慈禧太后这位姑姑的欢心,平日与诸命妇王妃见面时也不太有威信。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在联军攻入紫禁城前夕,皇后随着慈禧太后、光绪帝和其余宫眷一同逃往西安。二十七年(1901年),一行人再度回到了紫禁城,而在珍妃死后,皇后依然不得宠。

隆裕,中国最后一位皇太后,共和时代的真正推门人

戊戌政变后,光绪被慈禧囚禁在瀛台,隆裕最终进入瀛台陪伴光绪。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这对夫妻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能够长时间地单独在一起。从进宫当皇后的第一天起,隆裕就没真正快乐过,只有这一段囚禁的日子,才是隆裕一生当中最值得回忆的时光。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帝在南海瀛台涵元殿病逝,依慈禧太后遗命由宣统帝即位,宣统帝称她为“兼祧母后”,尊为皇太后,上徽号隆裕,而宣统帝时年仅三岁,因此由太后抚养宣统帝,同时隆裕太后也和宣统帝生父—摄政王载沣一同主掌风雨飘摇的清王朝。

隆裕,中国最后一位皇太后,共和时代的真正推门人

命运把隆裕推上了历史舞台,面对南方汹涌的革命形势,面对张牙舞爪的袁世凯的鹰犬,面对袁世凯对皇室的步步紧逼,隆裕束手无策,军、政、财权她都没有,只有退位一途,但何忍断送大清三百年江山,唯有仰天痛哭。段祺瑞的通电、良弼的被刺,使隆裕触目惊心。1912年2月12日,也就是宣统三年十二月,她终于签发了大清王朝的最后一道上谕--《退位诏书》。清王朝268年的统治宣告结束。中国正式走入了共和时代。

隆裕,中国最后一位皇太后,共和时代的真正推门人

退位后的隆裕太后长期忧郁,以致积郁成疾。虽然慨然下诏逊位,但实际上仍是“让国仍存亡国恨”,以为愧对创业的列祖列宗,心中一直郁郁不乐。民国二年正月十七日(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在西六宫之一的太极殿病逝,享年46岁。上谥曰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中华民国政府以国丧规格处理丧事,与光绪帝合葬崇陵(河北易县清西陵)。

隆裕,中国最后一位皇太后,共和时代的真正推门人

民国各地军政要员,也纷纷向清室发来唁电。副总统黎元洪唁电称隆裕太后“德至功高,女中尧舜”。

岁月嬗变,时光荏苒,隆裕在太后和皇帝的身影之下,未在历史上留下任何足迹。只有那一纸退位诏书诉说着这位太后的无奈和愤慨。作为女人,她是失败的,没有丈夫的疼爱,没有自己的子嗣,但历史最终给她定论,她是一个好女人,一切都已尽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