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鉛筆道 專欄作者 | 標準共識

標準共識:區塊鏈和加密貨幣領域的獨立評級機構。標準共識,定義共識標準。

北京時間 2018 年 9 月 19 日,標準共識發佈針對區塊鏈項目“Nano”(Token 符號:NANO)的一般投資風險評級報告。以下為報告的主要內容。

報告將 Nano 風險等級定義為“C+”,該項目屬於“一般風險”水平,需要投資者注意。

依據“標準共識一般項目投資風險評級標準(初創期)” 獲得“C+”評級的主要原因是:網絡代表節點激勵機制缺失;異步通訊可能存在交易無法確認的問題;網絡檢索交易難度較大;NANO 持倉存在高風險;Nano 可實現即時交易且無需支付手續費。

基於標準共識分析師團隊調查和研究,項目主要風險和優勢如下: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網絡代表節點激勵機制缺失。

Nano 通過代表節點對事務進行投票,但是 Nano 區塊鏈對網絡代表節點無激勵機制,將阻礙代表節點的產生,如果網絡中代表節點變少,中心化程度變高,將影響整個系統的安全性。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Nano 異步通訊可能存在交易無法確認的問題。

DAG 與傳統區塊鏈結構的本質區別在於它是一個異步通訊網絡, 異步通訊能夠帶來較高的吞吐量,但在對歷史交易驗證時不排序,存在節點間對交易順序確認不一致的情況,從而導致一筆交易長期無法被確認。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檢索交易難度較大。

查詢交易時,需要對整個 DAG 檢索和訪問,這將導致在較大規模的系統中其交易溯源會非常複雜。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NANO 持倉存在高風險。

NANO 沒有公佈主要持倉地址及其持倉量,需通過 Reps 推斷,且約佔總供給 23.4% 的 NANO 歸屬未公佈。存在大量 ANONYMOUS ACCOUNT,破壞了公開透明的原則,增加了持倉集中的風險。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相比於 Bitcoin,Nano 的交易確認速度更快。

Bitcoin 整個網絡只能有一條單鏈,Bitcoin 10 分鐘 1 區塊,區塊大小默認 1 MB,6 個出塊才能確認,大約需要一個小時。Nano 採用 DAG 技術,異步通訊提高了網絡吞吐量,理論 TPS 可以達 7,000。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使用 Nano 交易無需支付手續費。

Nano 網絡可以實現即時轉移資金並且不收取任何費用。

以上為項目主要風險點和優勢,以下為完整報告。

如果任何項目方對標準共識的評級結果有疑問,或對相關數據提出申訴(包括但不限於項目運營數字、重要團隊成員變更原因、代碼更新和最新交易表現等),標準共識分析師團隊會根據材料的真實性重新評估。

如果標準共識分析師團隊在調查過程中使用了錯誤材料而影響評級結果,或任何項目變動可能導致評級等級變動時,標準共識也會重新調查和評估風險等級。

任何項目方、利益相關方和投資者可直接通過以下途徑與標準共識獲得聯繫:

微信:「標準共識」ID:SNCrating

郵箱: [email protected]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市場及產品分析

NANO 是由 Colin LeMahieu 團隊於 2014 年開發的一種基於區塊點陣結構的加密 Token。區塊陣(Block-Lattic)為改進版的有向無環圖(DAG)數據結構,該網絡具有支持無限次的交易、免費以及即時到賬的特點。

Nano 介紹:

Nano 的每個賬戶(即地址)都有自己的區塊鏈,只有帳戶所有者才能修改其區塊鏈,允許他們異步地更新到網絡的其餘部分,從而以極小的資源開銷獲得快速的交易確認。交易記錄帳戶餘額而不是交易金額,使得系統可以在不犧牲安全性的情況下進行大幅度的數據庫修剪。

Nano 一個節點可以存儲整個賬本或者只存儲每個賬戶的最後幾個區塊的修剪歷史記錄。 建立新節點時,Nano 建議驗證整個歷史記錄並在本地修剪。

1.交易:每筆資金轉移都需要一個發送塊(S)和一個接收塊(R),每個塊由其賬戶鏈的所有者簽署:

發送交易從發送方的餘額中扣除金額,發送區塊記錄扣除金額;

接收交易將該金額添加到接收賬戶的餘額 ,接收區塊記錄對應獲得的金額。

2.賬本:賬本是一個全局集合,每個賬戶擁有自己的交易鏈。通過簽名檢查,每個人都同意只有帳戶所有者可以修改自己的鏈。這將看似共享的數據結構(分佈式賬本)轉換為一組非共享數據結構。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1. 基於傳統區塊鏈技術的 Bitcoin 存在以下問題:

1)效率低可擴展性差:由於區塊鏈的存儲結構,Bitcoin 的效率一直比較低,整個網絡只能有一條單鏈,Bitcoin 10 分鐘 1 區塊,區塊大小默認 1 MB,6 個出塊才能確認,大約需要一個小時。

2)算力集中:PoW 共識機制存在 51% 算力攻擊問題,即將偽造的交易結果上鍊,當是掌握 51% 算力成本較高,當攻擊網絡的收益大於成本,存在掌握 51% 算力團體攻擊比特幣網絡的風險。

3)耗能浪費:根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報告預測,2018 年,Bitcoin 的電力需求預計將增長三倍,一年的用電量相當於阿根廷全國一年的電力需求。PoW 共識機制將導致能源浪費。

2. 基於 DAG 的 Nano 優勢:

1)相比於 Bitcoin,Nano 的交易確認速度更快;

2)使用 Nano 交易無需支付手續費;

3)Nano 採用 DPoS+PoW 混合共識機制,DPoS 共識機制使得算力攻擊的成本上升攻擊收益小於掌握 51% Token 的成本,比 PoW 耗能低,用 PoW 防止攻擊者垃圾交易。在交易時,在發送方賬戶與接受方賬戶的鏈結構中均通過 PoW 的方式各生成一個新區塊,只需要很少的電力。

3. Nano 存在的問題:

1)Nano 異步通訊可能存在交易無法確認的問題,DAG 與鏈式結構的本質區別在於異步與同步通訊, 異步通訊能夠帶來較高的吞吐量,但是在對歷史交易驗證時不排序,存在節點間對交易順序確認不一致的情況,從而導致一筆交易長期無法被確認。

2)檢索交易難度較大,查詢交易時,需要對整個 DAG 檢索和訪問。在一個較大規模的系統中其交易溯源會非常複雜。

技術分析

技術介紹

Nano 基於 DAG(有向無環圖)技術,利用區塊點陣結構,即每個帳戶或地址擁有自己的區塊鏈。與記錄交易的區塊鏈不同,Nano 記錄賬戶餘額,這樣可以實現更小的存儲需求。

每個單獨的區塊鏈只能由其所有者更新,它反映了該賬戶歷史記錄,與網絡共享。一個獨特的功能是該架構允許每個區塊鏈異步更新到網絡的其餘部分。每個交易都由個人區塊鏈處理,並且不需要針對分佈式協議的共識協議。每個賬戶一個區塊如下圖所示:

這個網絡是完全分散的,Nano 被設置為即時轉移資金並且不收取任何費用的方式。根據 Nano 白皮書,區塊鏈點陣的可視化如下圖: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Nano 的網絡傳輸創建了兩個獨立的交易。一個是發送交易,它從發送方的分類賬中扣除金額,第二個是接收交易,將金額添加到接收方的分類賬。每次發送嘗試都會引用發件人區塊鏈上的上一個塊。

如果兩個不同的發送事務引用相同的前一個塊,則會發生雙重花費。如果發生這種情況,網絡節點將對要保留的事務進行投票,而另一個事務將被丟棄。

功能評測

Nano 項目的特點是:

Nano 採用了一種創新的 block-lattice 架構,與傳統的區塊鏈實現方式不同;

網絡對資源的要求很低,不需要耗費大量的算力,可以實現很高的吞吐量和即時交易;

提供即時交易、零費率和無限擴展能力,特別適用於點對點交易;

截止到 2018 年 8 月,Nano 網絡處理了超過 1,200 個區塊,而賬本容量只有 4.7GB,非常高效。

下面將就這些方面評估其功能。從其主頁 https://nano.org,可以下載其錢包程序,包括直接從網頁端運行或者在本地 PC 或者手機上運行: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如果在本地運行錢包程序,需要兩個小時的時間下載數據。

錢包主要功能為交易: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選擇接收,可以顯示一個二維碼:

經過測試,轉賬交易均可以在一分鐘內完成,非常迅速。從 https://www.nanode.co/,可以查看 Nano 網絡的出塊和交易情況。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目前主網運行穩定,理論 TPS 可以達到 7000 筆交易/秒。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GitHub 代碼質量評測

NANO 源代碼用 C++ 編寫,核心代碼位於:https://github.com/nanocurrency/raiblocks/tree/master/rai。

核心節點代碼近期仍在更新: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核心錢包程序:https://github.com/nanocurrency/raiblocks/blob/master/rai/rai_wallet/entry.cpp,8 天前剛剛更新。

另外,在 https://www.nanode.co/docs 中,提供了訪問其 API(如有第三方的錢包需要發送 Nano),以及進行調用的方法。

鎖倉代碼

沒有找到關於鎖倉的代碼。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Nano 的主要功能是交易,從目前提供的在線和本地錢包而言,交易功能相當快速,雖然功能不復雜,但是性能方面相當穩定,從其瀏覽器中交易歷史也可以看出。

代碼方面,更新和缺陷修復相當頻繁,為第三方開發者提供的文檔也相當完整,顯出開發團隊的專業程度很高。

Token 生態系統

Token 分佈

Nano 實際最大供應量約為 133,248,290,沒有增發機制。Nano 團隊沒有通過眾籌公開籌集資金,Nano 通過網絡免費分發,團隊只保留了 7,000,000 Token (約 5%)作為發展基金。

Token 主要用途

Nano 屬於支付類 Token,作用主要為轉賬和作為投票權依據。

共識機制

Nano 採用的是基於有向無環圖(DAG)區塊點陣的數據結構,而不是傳統的單線程區塊鏈,採用 DPoS+PoW 混合共識機制,PoW 防止攻擊者進行垃圾交易,DPoS 機制達成共識。

1. PoW 防止攻擊者垃圾交易

Nano 中的 PoW 被簡單地用作反垃圾交易工具,類似於 Hashcash。每個賬戶都有自己的一條獨立區塊鏈,每個區塊就一筆交易,所以每次轉賬都會生成兩個新的區塊,在交易時,在發送方賬戶與接受方賬戶的鏈結構中均通過 PoW 的方式各生成一個新區塊(分別叫做“發送區塊”和“接收區塊”)。

2. DPoS 機制達成共識

通過 DPoS 機制達成共識,賬戶持有人有能力選擇代表為其進行投票,有權隨時重新分配共識給任何賬戶。通過從舊代表中減去投票權重並將權重添加到新代表處來改變賬戶的代表。驗證器節點對事件的狀態進行投票,每個節點擁有的投票數是節點自身 Nano 的數量加上由其他賬戶委託給節點的 Nano 數量。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Nano 通過代表節點對事務進行投票,但是 Nano 區塊鏈對網絡代表節點無激勵機制,將阻礙代表節點的產生,如果網絡中代表節點變少,中心化程度變高,將影響整個系統的安全性。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用戶社區

社區用戶成員數量相對較多,社區內互動質量良好且頻率很高,Reddit 中官方組織社區每日進行關於 Nano 的一般性討論,用戶參與度高,極為良性的用戶社區。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Google 趨勢

根據 Google 趨勢,目前搜索「nano」的熱度較高的地區為意大利,其他熱門指數地區依次為新加坡、斯里蘭卡、馬來西亞、捷克,相關主題前五位與區塊鏈相關性較高,具有可參考性。

下圖為 Google 趨勢截圖: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開發者社群

官方的 GitHub 主頁顯示有 7 個庫,主要的庫是 raiblocks,該庫有 259 個 Watch、2,213 個 Star、489 個 Fork、3,114 個 Commits、23 個 Branches、70 個 Releases、43 個 Contributors 。

下圖為 Nano GitHub 主頁: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代碼提交活躍度一般,在 9 月 16 日 CryptoMiso 3 個月指數代碼提交次數中排名第 40,一共 249 個 Commits。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開發者社群關注度較高,Watch 數量較高,Fork 和 Star 的數量較多;主力開發者數量較少,提交 Commits 數量超過 50 的有 4 位,但開發者分佈較為分散,有將近五十位開發者。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根據 SNC 代碼更新排名統計,Nano 近 90 天代碼提交排名第 120 名,近 90 天提交總代碼行數為 5,614,可執行代碼行數為 5,422,近期更新活躍度一般。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根據官方的最新公告,團隊的任職信息如下: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從官方公佈的信息來看,Nano 團隊人員配置全面,但團隊整體數量較少,且區塊鏈相關領域經驗較為一般,從履歷中判斷技術開發團隊整體實力一般。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基金會

根據項目官方信息披露渠道的信息和外部媒體的相關報道,Nano 項目有建立自己的基金會對於項目的相關事宜進行管理和決策,項目官方有披露基金會管理人員的任免信息,但官網對於基金會的詳細信息沒有具體介紹。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Nano 項目基金會治理結構決策機制和詳細人員構成不清晰,存在一定的風險,但目前基金會職責履行情況較好,整體來看風險較低。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根據白皮書披露,Nano 的線路圖如下所示: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項目官網列示了開發的進展情況,主要展示了 2018 年的以來的主要重要時點事件,另外,官網目前更新了路線圖頁面。

但從官方路線圖的情況來看,主要對於全球商業合作、業務拓展和只能卡牌開發等目標的規劃,並未就詳細的開發或合作進程與時間點做詳細的說明。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1. Nano 官網公佈的文檔有:Nano 項目白皮書、 FAQ、開發者工具庫,從多個方面介紹 Nano 項目。

2. Reddit 建立了週報制度(https://www.reddit.com/r/nanocurrency),並且 Reddit 及時披露項目進展情況,每日組織社區進行一般性討論。

3. 官網及 Twitter 對重要的活動及事件,有詳細的披露。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Nano 通過官網及媒體一系列的介紹,讓項目關注者、投資者更好的瞭解 Nano,同時 Nano 如約建立了相應的週報制度,對公眾披露項目進展,通過 Reddit 對重要信息及時更新,除基金會人員架構及治理結構未向公眾披露外, Nano 的信息披露制度相對良好。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幣值表現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NANO 近 30 個交易日全市場平均換手率 6.70%,平均振幅 18.10%,平均漲跌幅 2.60%。平均漲跌幅適中,平均換手率及平均振幅高,流通性風險低。換手率和振幅波動存在一致性,未見明顯異常。

持倉分佈

根據 NANO 官網顯示,目前約有 56 萬個 FRONTIERS (賬戶數)。官網可查到 Representatives (以下簡稱 Reps)的投票權重及其排名,根據官網介紹,持有 1 NANO 約相當於 1 選票,Reps 必須持有 256 選票,其投票才被計數。滿足條件的 Reps 共 577 個,但處於 uptime 的代表僅為 82 個。下圖為 Top50 Reps 選票權重的柱狀圖。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資料來源:NANO 官網,數據截止時間:2018 年 9 月 11 日,SNC 分析部

因為官方的特殊規定,即 Representatives 必須持有 256 選票才被計數,選票對應的 NANO 為 102,067,563,而總供給為 133,248,290。有 31,180,727 個 NANO (約佔總供給的 23.4%)的歸屬在其官網上是查不到的。

Reps 的賬戶有三種狀態:PERSONAL ACCOUNT、KNOWN ACCOUNT、ANONYMOUS ACCOUNT。其中 ANONYMOUS ACCOUNT 破壞了公開透明的原則,增加了持倉集中的風險。下圖顯示了 Top10 Reps,其中包含了三種賬戶狀態,及通過 Reps 倒推得到的 Reps 對應的 NANO 數量。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資料來源:NANO 官網,數據截止時間:2018 年 9 月 11 日,SNC 分析部

因為官網的 Reps 是按選票權重進行排名的,要計算各 Reps 持倉佔比排名,需要將其持倉與總供給量相除,下圖展示了 Top10 Reps 所持 NANO 佔比排名,Top10 合計佔比 50.57% 、577 個 Reps 佔 76.56%。持倉量集中度高,流通市場有被控制的風險。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資料來源:NANO 官網數據處理結果,數據截止時間:2018 年 9 月 11 日,SNC 分析部

市場表現

根據 Coinmarketcap 全市場走勢圖顯示,NANO 上市交易以來,價格較為平穩,但在 2018 年 1 月前後,價格起伏較大,價格快速到達最高點(34 美元附近)後迅速下跌,之後處於震盪下跌的態勢。價格波動處於藍色壓力線下方,價格接近或觸碰到該線,就會快速回落。目前價格自最高點跌去 93% 左右,在 2.4 美元附近,接近壓力線。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資料來源:Coinmarketcap,數據截止時間:2018 年 9 月 11 日,SNC 分析部

下圖為 Binance 交易平臺 NANO/BTC 交易對的日線圖。該交易對 2018 年初登陸該交易平臺,形態與同期 Coinmarketcap 全市場圖基本一致,與 Coinmarketcap 不同的是,該交易對的價格形態呈現明顯的下降通道特徵(兩條藍色線)。近期交易量增大,但價格仍處於通道線內。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資料來源: Binance,數據截止時間:2018 年 9 月 11 日,SNC 分析部

下圖為 Binance 交易平臺 NANO/ETH 交易對的日線圖,跟同時期 Coinmarketcap 全市場價格走勢基本一致。但近期,該交易對價格日線突破藍色壓力線,目前處於高於突破位置的窄幅震盪平臺。與 NANO/BTC 日線圖相比,NANO/ETH 出現壓力位突破的原因,主要是近期 ETH 下跌幅度相比 BTC 更大。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資料來源: Binance,數據截止時間:2018 年 9 月 11 日,SNC 分析部

綜上所述,NANO 的風險主要集中在持倉:1、沒有公佈主要持倉地址及其持倉量,需通過 Reps 推斷;2、約佔總供給 23.4% 的 NANO 歸屬未公佈;3、存在大量 ANONYMOUS ACCOUNT,破壞了公開透明的原則,增加了持倉集中的風險。

標準共識:Nano可實現快速無手續費交易 但缺乏代表節點激勵機制


「C+」,該項目屬於「一般風險」水平,需要投資者注意。主要依據是:

網絡代表節點激勵機制缺失;異步通訊可能存在交易無法確認的問題;網絡檢索交易難度較大;NANO 持倉存在高風險;Nano 可實現即時交易且無需支付手續費。

感謝代碼評審團成員 崔偉 對本文中「技術分析」部分作出的貢獻。此為崔偉第十六次參與技術評測。

標準共識提供的「風險評級」服務和其它一切相關評級產品僅是一種投資風險的提示,是標準共識根據調查和研究結果得出的結論。它並非衡量評級對象本身價值、以及其發行的 token 的價值的工具。

標準共識的風險評級僅是對特定風險的提示,而無法展示一個項目或一種虛擬貨幣的全部風險。

任何一個風險評級報告都僅展示某個時間範圍內對項目和其 token 生態未來的投資風險預期,而非對未來某個事實確定發生的判斷。

對任何項目的風險評級不構成投資者作出最終投資決策的全部依據。

標準共識僅是金融信息的提供者,評級類產品不對投資者的任何投資決策及其所導致的結果負責。

風險評級不是永久有效的,項目的投資風險等級可能隨著時間、環境因素和項目進展等外部環境的變化作出調整。同時,評級標準調整也可能會造成項目風險等級變化。任何調整和原因都會向所有投資者公開。

在標準共識的評級體系下,我們按照不同的等級對評級對象的投資風險劃分,用「S」「A+」「A」「B+」「B」「C+」「C」「D」等符號,由低到高依次表示其投資風險等級,展示一種相對的風險。

參考標準:「標準共識一般項目投資風險評級標準(初創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