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思辨能力決定一個人發展潛力

作者: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委員、社會與法制委員會副主任,鄭州大學法學院教授 沈開舉

一個人獲取知識的能力,一般被認為是指學習能力,而決定一個人發展潛力的能力則是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要從娃娃抓起

陳志武先生是耶魯大學的金融學教授,經常寫中國經濟評論文章。因為他自己帶學生,又有兩個女兒,所以對教育有不少心得。他對美國從小對孩子進行人文、通識教育,以及思維能力的訓練有許多感想,值得教育人關注。

陳先生表示,在美國,思辨能力的訓練是自幼兒園開始就重視的強項,其兩個方面給我啟示:其一是課堂表述和辯論,自託兒所開始,老師就給小孩很多表述的機會,讓他們針對某個問題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看法,談談自己的經歷,或者跟別人辯論;另一方面,就是科學方法這項最基本的訓練,多數校區要求所有學生在小學四五年級時都能掌握科學方法的實質。這不僅為學生今後的學習、研究打好基礎,而且為他們今後的成長做好思辨方法論方面的準備。

在美國,從小學四年級開始,老師向學生講科學的方法,具體到科學的思辨、證明或證偽過程。科學方法的第一步是提出問題和假設,第二步是根據提出的問題去找數據,第三步是做分析、檢驗假設的真偽,第四步是根據分析檢驗的結果做出解釋,第五步就是寫報告或者文章。雖然這個過程講起來抽象,但是,老師會花一年的時間給實例,讓學生自己去做實驗。

這種動手能力的培養不是為了考試,而是最好的學習,讓人學會思辨。這種動手所達到的訓練是多方面的,尤其是靠自己思考、靠自己找問題,這非常出色。

在陳先生看來,國內的很多博士研究生,甚至是所謂的科學家,從他們做研究、思考問題、寫論文的方法上,缺乏思辨能力。我自己也在大學教書,從我接觸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情況看,絕大多數學生還不會獨立開展科學研究,需要導師進行研究方法的輔導。如果缺乏這種素養,一些本來很聰明的人即使到讀博士研究生時期,還不一定具備這些研究素養、研究能力,有些研究生連做個研究助理可能還不合格。

思辨能力的培養,需要鼓勵孩子從小勇於懷疑、審視,讓每一個人都能很自信地將自己的想法流利地表達出來。所以,希望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從幼兒園開始就培養孩子的思辨能力和研究方法,多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孩子自己設定題目、自己查找資料、自己分析問題、自己進行評價、自己預測可能的結果。讓他們進入大學後就能儘快進入學術研究狀態,取得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

思辨能力的培養需要有良好的教育環境

我本人從事法律教育工作,還是一名有著幾十年經歷的兼職律師。在我的學習和職業生涯中,讓我感受最深的是思辨能力的培養和研究方法的訓練對一個人成長的價值。可以說,我們的教學、研究、律師工作的成效,和思辨能力密切相關。

其實,社會上對法律人有不少誤解。比如,經常有人會問我,學習法律的人是不是需要很強的記憶力?大腦是不是需要記憶大量的法律條文?其實,法律條文只是法律信息,光靠記住多少法律條文是不行的,關鍵在於如何使用這些法律信息。而使用好這些法律信息就需要良好的邏輯能力、思辨能力、表達能力。如果沒有這些能力,我們就可能製造冤假錯案、就可能會機械地理解法律、只會照搬法律條文。

當然,從法律的執行,到解決糾紛的司法,再到立法,可以劃分不同層次。比如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機,對普通人來說可能就是會使用,這是一個層次,也是最低的層次,這相當於我們所說的執法;發生故障後的修理就是比較高的層次,這相當於我們所說的司法;手機的設計、編程是高層次,相當於我們所說的立法。真正的法學家、法律大家要站在這三個層次之上。記得中國政法大學有一位知名法學教授在參加一次案件研討時,別人跟他說他的觀點錯了,因為法律不是那樣規定的。我們的這位教授不慌不忙地說:“不是我的觀點錯了,而是法律錯了。”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產業要調整,國家要創新、要轉型發展,沒有人才支撐是無法實現的。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關係上進行轉變。但應試教育模式不改,就很難培養出適應國家發展需要的人才。

為了向創新、向品牌經濟轉型,就必須側重思辨能力的培養,而不是為了應付考試;就必須重視綜合人文社會科學的訓練,而不是隻看重硬技術、只偏重工程思維。因為,離開市場營銷、離開人性的研究,就難以建立品牌價值。我們需要將素質教育貫徹落實好,讓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不再為考試壓彎了腰、近視了眼;切實轉變教育教學方法,多教方法、多動手,強化思辨能力的培養,大幅減少單純的知識灌輸和死記硬背;加大人文社科、人格培養教育教學內容,轉變過分強調理工科專業的傾斜;高等教育要注重打破學科和專業界限,尊重學生選擇專業的自由和興趣愛好。

當下,我們正在進行高考教育改革,更加側重學生的思考能力、辨析能力、實踐經驗和動手能力,讓學生真正找到自己的興趣特長,進行有多元選擇。希望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強化對教育改革的引導、支持和評估,把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落到實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