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一万元钱存银行一年150,存支付宝400,为什么有人还认准只存银行?

xm8023


同样一万元,存银行的利息远低于存支付宝的利息,但依旧还有很多人宁可存银行,也不愿意存入支付宝。实际上,更多时候,还是在于多年来形成的习惯依赖,而银行在不少人心目中是非常安全,不存在任何投资风险的渠道。与之相比,虽然支付宝的覆盖范围逐渐拓宽,但在大众的思维模式下,对余额宝而言,反而更多的用户还是处于中青年的年龄段之内。至于中老年的群体,还是比较更注重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关键所在,还是在于传统思维观念与传统思维意识的问题身上,而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认知情况以及接受能力,还是有所滞后,也有部分嫌麻烦,而不愿意存放至余额宝的想法。或许,在部分群体看来,银行还是最安全的,以余额宝为主的货币基金还是不那么踏实,但实际上货币基金发生投资风险的概率也是极低的。


郭施亮


这个问题举个例子你就知道了。

我邻居王大爷,只存银行,而且只存款不买任何理财,或者保险。王大爷没有收入来源,唯一的收入就是他儿子事故的几十万赔偿金,付出的就是他儿子的性命。王大爷一直存钱,有一次去存钱,还被银行客户经理忽悠了,买了保险,事后王大爷去投诉,退了保险,还是存了定期。……王大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有点存款,那个存款是关系未来他所有生活的……不能有任何闪失。

我相信,中国有钱人多,没有钱的人更多,这些底层人士,只有少量的钱,他们必须存银行,必须无风险。因为一旦有闪失,哪怕是亿万分之一,对于王大爷这样的人来说都是毁灭性的。

有的人长期在上层生活,不懂底层疾苦。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金融常识,也不是每个人的生活和资金能承受风险,哪怕是一点风险也不能承受。

这次打破刚兑,就是要把有风险的理财,通过银行销售,伪装成无风险的产品清除出去。………你看很多上市公司理财不好卖了,项目都出了问题……要是以前刚兑,这些有风险的产品,就会卖给不能承受风险的人群。最后买单的是懂一点金融知识,又不能承受风险的老百姓。

存款保险,保证50万以下的存款,银行倒闭了也能兑付,就是保护王大爷这样的弱势群体。

多想想底层民众的疾苦,就能理解生活的不易,很多事情也就想得通了。

注…本人银行信贷工作二十年,炒股韭菜二十年。欢迎加关注,多交流。经常会发“脑洞新闻”…好心情,才有好收益。


飞刀47号


先来纠正一下,一万元存银行肯定不止150元,你在建行存1万元,一万元也能拿175元,要是存在城商行的话有210元。还有余额宝的收益率现在也没这么高,3.7540%。所以楼主略微夸大银行存款和余额宝的差距,我们用数据说话。

宝宝类货币基金的收益率是比存银行划算,所以大部分中青年人都把一点小积蓄存在余额宝里面,所以余额宝体现出是小额、分散的特点。为什么一部分人只认准存银行,我想有三个原因:一是,中老年人对货币基金的接受程度并不高,听说货币基金不是完全没风险,而银行存款在50万以下是没啥风险的。中老年人比较保守,认为把钱存在银行里,不会受到损失,而买货币基金有风险,自己的养老钱还是求稳健一些为好。

二是,余额宝自己出于规模瘦身的需要,最近又是降息,又是限制购买,这让余额宝在普通民众的心目中的吸引力大幅降低了,本来不限额购买的,现在都要有各种限制了,很不方便,所以一部分资金因为买不到余额宝基金,而转存银行的。

三是,由于债券收益率的下降,以及银行间流动性最近比较宽裕,余额宝等宝宝类货币基金收益率下滑,而银行现在有大额存单利率却在不断上调,这使得银行存款与余额宝之间的利差并不是传说中那么明显,而对于普通小老百姓来说,手里存款也就几万元,把钱存银行还安全保险一些,利差一年也差不了多少的。


不执著财经


说出来可能你不信,我差点自己也不信了,认准银行,只是因为存银行你能剩下钱,而存余额宝(记住不是支付宝,存支付宝是没有收益的)剩不了钱,特别是女生,特别是女生,特别是女生,重要的事说三遍!!!

银行定期与余额宝之争

自从2013年6月余额宝横空面世以来,不少人民群众(依据余额宝官方公布的数据,截止2017年三季度使用人数已超过3亿人)都把钱直接存入余额宝以获取较高的收益。

目前银行定期存款,一年期的基准利率为1.5%,考虑到上浮的因素,大致在2%,余额宝目前的收益率在4%左右,以1万元计算,一年两者的收益相差在200元左右。但是很多人仍然选择银行,截止2017年年末,我国商业银行各项存款总157万亿元,同比增长7.8%,同期余额宝总规模为1.58万亿元,差不多占银行存款总额的1%,显然银行仍然占有绝对的优势。

主要原因:

1、对于老人:

对于老年人而言,年纪越大,承受风险能力越低,因为网络使用越少,对各种理财产品接触也越少,也就越不信任,因此他们只信银行。

2、对于年轻人:

对于年轻人而言:存一年定期,到期后,你肯定可以收回10200元,但存余额宝,却很难,为什么呢?因为人的思维惯性,定期如果提前支取,以活期计算,虽然利息不多,但很多人却不舍得利息,因此一旦存了定期,就不会再轻易去动这笔资金。但是余额宝不一样,随时存取,而且余额宝可以直接消费,对于广大马云背后的女人来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剁手了,到头来,存在余额宝反而没有存在定期的多。

可能很多人会不信,认为我这个是谬论,但现实中我们的思维惯性就是这样,这不仅仅是个人意志的因素,举两个小例子:

(1)相信目前,不少年轻人每个月赚的钱并不比父母少,但是常常到年底一看,剩下的钱却没有父母多,不否认一方面年轻人消费较多,而长辈较为节约的因素;但不得不说的是,很多长辈,特别是老年人,身边一旦有个三千、五千的整数,基本就会去存定期存款,非到急需用时不会再去动这笔存款。当身上的零用钱少时,人自然而然就会节约用钱了;这个案例年轻人也可以验证,买房前,收入多,很多人花钱比较不在意,买房后,因为月供的压力,开始学会省吃俭用了。

(2)第二个例子,是对于有公积金的朋友来说的:很多缴纳公积金的朋友,可以看看自己工作几年了,公积金账户有多少钱,而自己的存款又有多少钱?其实公积金占个人收入的比例最高也就是12%,但是几年下来,你会发现,很多人公积金账户的余额并不比自己的几年的存款少,因为公积金是不能轻易动的,这就是定期的魅力所在。

所以说思维惯性很有魔力,而且使用余额宝直接消费,你感觉不到心痛;又不信?那咱们在说个小例子。

小例子:你去买个东西或者吃饭,如果是一千元、两千元,直接用现金付现时,看着十几张张钞票,会不会感觉很贵,不舍得,毕竟可能是一个礼拜的薪水了。但是一刷信用卡,似乎好像没多大的感觉,所以说信用卡很容易造成盲目消费,这也是银行大力推广信用的原因之一,而存余额宝就和刷信用卡就类似,所以淘宝、京东每年的营业额都在刷刷刷的涨涨涨。

额外说一点

一万元钱存银行一年150,存支付宝400,这两个对比是错误的,余额宝属于货币基金,与定期存款不一样,两者是不同的产品;你要知道银行倒闭了,存款50万元以内是全部赔付的,余额宝倒闭了,你看谁赔你钱?所以说不同的产品没有对比的意义。

余额宝一定要对比的话,那要对比的银行系的货币基金,而银行系的货币基金,其实收益率均高于余额宝,只是无法直接用于消费,便捷度没有余额宝那么高。

总结

为何有人只认准银行?————为了存钱!!!!!


鲤行者


一.存银行

活期存款利率0.35%,1万元的1年收益是35元。

定期存款1年期的利率是多少呢?

定期存款1年期的利率1.5%,1万元的1年收益是150元。

二.存支付宝的余额宝

1万元放在余额宝1年的收益是263.26元,还是比银行的存款多113元的收益,10万元就会多1130元。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选择银行呢?

1.固有思维:很多人从小接触银行,对银行有依靠感和好感,更有高层次的信任度。

2.安全性:很多人认为银行存款最安全,虽然知道它的收益没有支付宝的余额宝高,但是,还是选择银行存款,也是她们的主要矛盾。

3.不太懂,不了解:这些人,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人,或者是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人,也或者是必须存钱于银行的人。


保险保


余额宝已经不行了,还400?一年也就230左右,现在比余额宝高的货币基金或者银行存款太对了,正规安全实时赎回的3.5%-4%还是有,那个对消费者好、安全就用那个,没必要忙信!



呵呵呵呵2018


看了今天的余额宝收益,七日年化收益率2.3%多点,一万存一年也就230元,没有你说的400元那么高。

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部分农商行和邮储银行利率可以达到2.1%,相比之下两者之间的差别并不是很大。

较多的人仍然选择银行渠道进行存款,主要考虑到以下因素:

一、资金安全性

虽说现在支付宝的安全性着实让人放心,也有承诺赔付保险,但是很多中老年人还是相信将钱存在银行里。在银行网点里办理的定期存款,一张存单拿在手里远比手机上虚拟的数字让人放心的多。

二、操作性

还是因为年龄层次不同,对于网络电子产品事物的理解和操作上的陌生。你让一个四五十岁或者年龄更大的客户在手机上通过支付宝进行熟练的资金转入、转出操作,的确不现实。

三、自控性,尤其针对剁手党

我就强烈要求我老婆不要将太多的资金存放在支付宝内,宁愿周末和她排队也要到银行网点将闲置的资金存银行定期。

很多年轻人通过淘宝、小红书等APP购物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必不缺少的休闲方式。我老婆每天晚上没事就是刷淘宝,看一些推销护肤美妆产品的直播,看着看着就忍不住下手了,经常一个星期三五个快递。

其实生活中很多消费都是不必要的冲动消费,一时兴起觉着自己需要,用了几天之后就闲置在一边了。存银行定期,可以有效的控制你过渡消费的欲望,没有钱了就不花了。


财经札记


一万元钱存银行一年150,存支付宝400,有人宁可存银行享受低利息的原因是:

01.老一辈的人知识文化程度低,不会用手机理财。

老一辈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就更谈不上用智能手机去上网购买理财产品。因此就算网络理财利率高他们也没办法去购买。

02.银行有实体店面,并是国家开设的让人放心。

有人认为在银行存款放心,有门面在不怕它跑掉,正所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而支付宝理财只是手机上的一个数字,让人不放心,担心哪天数字消失不见,钱就没有了。

03.放银行的钱安全性灵活性有保证,可以用来应付突发用钱情况。

放支付宝一年有400元的收益,那只能是用来购买一年定期理财才能达到。

而定期理财有个缺陷,那就是一旦买入没有到期是无法提前赎回的。反之,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就不一样,随存随取只是要牺牲一点利息。

鉴于以上三点,很多人就算是支付宝定期理财收益高于银行定期存款,还是会把钱放银行。


小方聊投资理财


现在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确实越来越低了,年华也就1.5左右,而与之相比,其他很多稳健理财收益能达到百分之4⃣️左右,银行定期确实没有多大的优势。


但即便如此,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只认准存银行呢?核心的原因还是过去固有的思想未变,当然也是对银行的信任未变。

此前很长时间,人们的钱大都存在银行里,也没有其他好的去处。而银行保本之下给利息,基本没有出现过问题,因此口碑也一直是金融业记最好的。

随着互联网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银行业面临一定挑战,不仅存款受到影响,客流也有一定流失。但很多中老年人对银行的好感和信任依旧,任凭怎么变化,依旧会选择银行。

而支付宝等新事物的出现,大多时被年轻人接受的,在其中办理理财投资也多是年轻人。尤其是余额宝之内,在其放钱一方面是希望有点收益,另一方面也是能支付和消费比较方便。


郭一鸣


只以收益来评判对比投资产品,你就会经常有这样的问题。

京东金融小金库存一年430,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存支付宝?

买彩票可能2元变500万,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不买彩票?

在金融理财领域,除了收益率之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投资者的选择。

安全性

说到这估计会有一堆人反驳我,说只信任支付宝,银行存钱说不定哪天就没了,你个人的想法我改变不了,我只说三个事实:

第一,银行存款的风险性要低于余额宝货币基金,这是金融领域的”规则“;

第二,银行存款现在有存款保险制度保护,而余额宝没有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保证,你如果觉得某个人、某公司的话可以凌驾于这些在制度之上,我确实也没办法;

第三,如果你觉得看了新闻就觉得银行不可靠,那我请你去搜一下最近淘宝处理店小二的新闻,以及之前支付宝开除编程序抢粽子还是什么内部奖品的新闻,我们再来探讨一下个别新闻,能不能代表整个公司甚至行业。

所以,非常注重安全性的人会选择存款。

收益性和流动性

为什么把这两个放在一起,因为总有人愿这么比较,拿余额宝跟收益较低、流动性较强的活期存款比收益,跟收益较高流动性差的银行理财比流动性。

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反过来比,现在某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4.29%,一万到100万4.7125%,100万以上4.875%,都比余额宝近期收益率高,假设我是个有笔资金长时间不会动,投资期限比较长的,那我我为什不选利率高的呢?

再说流动性,之前都说余额宝随取随用,当天到账,而现在可能要转变观念了,根据最新消息,自6月6日起,余额宝快速到账(当天)的额度每天变为1万元,如果急用钱,还真无法大额转到银行卡,无法随时使用,而银行定期和随时变为活期,活期随时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转账,是不是比余额宝更方便呢?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非要说谁好谁不好,只是想说每个人的投资目的和选择是不同的,还有就是要正确认识和比较各种投资产品,这样才不会出现年轻人不理解老人为什么会选择存款,老年人不明白年轻人为什么会选择支付宝这样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