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1990年,萨达姆明知科威特受美国保护,为何还要冒险吞并科威特?

槐--等待春天


萨达姆侵略科威特实际上就是中了美国的陷阱。

历史上伊拉克和科威特等国都是英法等一战战胜国肢解奥斯曼帝国而形成的国家,由于西方列强的一贯作风,伊拉克和科威特等国在领土和边境划界上存在着西方列强留下的纠纷,而且历史上科威特是伊拉克的一个省,却被英法特意单独划出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伊拉克与科威特处于一个石油层之上,也就是说伊拉克和科威特油田在地层内是相通的,而整个石油蕴含层成锅底状在科威特地下是中心位置,也就是说科威特采油时理论上伊拉克的石油会向科威特汇集补充科威特采出来的石油量,等于说科威特侵占了伊拉克的石油资源。

1990年的伊拉克虽然刚刚结束与伊朗持续八年的战争,还没来得及医治战争的创伤,但经过战火锻炼出一支阿拉伯世界最强大的军队。同时由于两伊战争的消耗,伊拉克欠了科威特等阿拉伯国家大笔外债,战争结束后科威特等国就希望伊拉克能够偿还数百亿美元的外债。但萨达姆认为,伊拉克是为整个阿拉伯世界、为整个逊尼派穆斯林去打的这场战争,伊拉克本身为了这场战争就损失了上千亿美元,再加上几十万人的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同属逊尼派穆斯林的科威特等国应该免除自己在战争中举借的外债,还应该为伊拉克战后重建提供无偿的援助。由于双方的意见不能统一,彼此之间无法达到共识,最后的谈判不欢而散。

萨达姆为了彻底解决历史、资源和现实外债等问题,萌生了将科威特重新纳入伊拉克版图的念头。但迫于美国的压力,萨达姆并没有立刻行动,而是通过美国驻伊拉克大使打探美国对伊拉克吞并科威特的看法。美国驻伊拉克大使对萨达姆提出的吞并科威特的计划采取默认态度,告诉萨达姆这是他们的家事,美国不会参与,坚定了萨达姆侵略科威特的决心。

而且美国在两伊战争期间,对伊拉克实施的大规模援助,双方的关系一直非常好,双方虽没有盟约,却有同盟之宜。在萨达姆心中美国已经默认伊拉克是帮助美国封堵伊朗的不可或缺的助手,美国为了封锁伊朗必然会容忍伊拉克吞并科威特。

让萨达姆没有想到的是美国在伊拉克侵占科威特后迅速反应,在联合国框架内组织的50多万联军,历时半年完成战争准备,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最终使萨达姆的春秋大梦破灭,伊拉克从此一蹶不振。

至于美国暗算萨达姆的原因,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点:

第一,经过八年的两伊战争,伊朗国力大减,已经不能成为美国在中东的主要威胁。

第二,伊拉克130多万军队已经成为阿拉伯世界最强大的力量,成为了美国对中东掌控的最大阻力。

第三,萨达姆强烈的反以态度和对领土的渴望,使美国对萨达姆起了戒心。

第四,苏联败局已定,美国开始在中东布局,意图通过掌控中东石油,进一步加强对全世界的控制,但苦于没有借口无法大规模驻军。

萨达姆可谓是在美国想睡觉时及时送来了枕头,美国自然顺水推舟,通过暗示萨达姆可大胆行事,搅乱中东局势。通过疯狂扩张的伊拉克威胁钱多兵弱的沙特等中东土豪,让这些土豪主动请美国大兵入驻。更在将伊拉克打败后留下一条性命,以此为借口继续在中东保持庞大军事存在。可以说如果不是03年萨达姆触碰了美国金融霸权的红线——美元与石油的绑定,小布什还真有可能让萨达姆继续充当威胁沙特等国的枪,萨达姆父子还能再多活几年。


汪淳浩瀚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有4:

第一,自高自大,把自己太当回事。

当时萨达姆有100多万大军,装备非常先进,不亚于苏军的二线部队。

同时,经过残酷两伊战争的血战,伊拉克军队付有战斗经验,颇有战斗力,这是周边其他国家难以相比的。

萨达姆认为自己已经有实力和美国对抗,因为美国佬也是爹妈生的,中了枪弹也会死。

想吃掉100多万大军,美国佬怎么也要出动地面部队,至少损失几万人,会导致全国人民反对,美国在越南就是这么撤军的。

但萨达姆忽视了空军带来的巨大优势,美军根本不需要和你在地面硬拼。

判断美军不敢出兵,萨达姆才敢打科威特。

第二,敲打沙特等海湾集团。

两伊战争中伊拉克损失很重,伊朗也被打残,地区影响力下降。

相反,沙特却异军突起,成为海湾地区领导和者。

萨达姆不服,想要通过打垮沙特重要盟友科威特的办法,削弱和吓尿沙特。

甚至有机会,也连带打一打沙特。

当时沙特虽富,只有几万军队,根本不是伊拉克的对手。

第三,解决现实的经济困境。

两伊战争中,伊拉克损失了数千亿美元之巨,石油设备又被摧毁大半,难以大量出口。

同时,战争善后也需要一大笔钱。

此时,伊拉克人民生活下降明显,还有大量伤兵家庭等着抚恤,但萨达姆没钱。

这样,萨达姆就顶住了科威特。

这是一个富得流油,但没有军事实力的国家。

科威特的石油储量不亚于伊拉克,国内银行堆放的外币现钞和黄金就有几十亿美元,该国阔佬私人资产也有几千亿美元。

后来萨达姆把科威特抢了个干净,包括无数高档豪车。后来在伊拉克,你可以用白菜价买一辆超高档奔驰,就是抢来的。

这种情况下,一口吞掉科威特,有利于解决现实的经济困境。

第四,转移国内民众矛盾

两伊战争打了10年,惨败。

伊拉克民众对萨达姆普遍不满,认为他胡来。

萨达姆的威望受到很大动摇,反叛力量开始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萨达姆也想打一场必胜的战争,缓解国内矛盾和压力。


萨沙


因为当时的伊拉克也是美国的一条狗,伊拉克以为狗咬狗美国不会管,但是后来才发现自己是美国养的雪橇犬,而科威特是美国养的宠物狗,同样是狗价值却不一样,科威特贵多了!所以,美国为了那条宠物狗,艰难又坚决的宰了伊拉克,并拉了一伙盟友一起吃了炖狗肉。

美国扶持伊拉克的目的是用来对付伊朗的。在当时,伊朗革命军推翻了美国扶持的伊朗国王政权并劫持靠美国大使馆的一百多人,美国多次进行武装营救都失败了,这让美国很是下不来台。所以在那以后美国就开始了扶持反对伊朗的势力,而伊拉克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当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给了伊拉克大量的无偿的军事援助。比如,阿根廷求之不得的法国飞鱼导弹竟然被伊拉克任性到用来打伊朗的渔船。

但是呢,八年的两伊战争把伊朗跟伊拉克都打穷了,双方也没有分出个胜负。这时候萨达姆自己觉得上当被美国当枪使了,想要找美国要补偿了,这时候便想着咬科威特一口,因为伊拉克欠了科威特大量的外债。不过呢,美国作为养狗人怎么可能对伊拉克多有感情呢,这狗本身打完伊朗就没用了,现在还想来要补偿,想都不要想。所以,可以这么去理解,打科威特是萨达姆太过一厢情愿了而已。


优己


其实萨达姆是被骗了。第一,盟友。在两伊战争时期,美国和萨达姆的关系可谓是亲密无间,非常和谐,美国大力帮助萨达姆,给钱,给武器,甚至还给贷款。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萨达姆打伊朗。因此,当时的萨达姆有点误解,认为美国是自己的盟友。而科威特也是美国盟友,而萨达姆相信,美国会像两伊战争那样继续支持自己的,而且,萨达姆在攻打科威特之前,还跟美国通了气,美国当时反应很是奇怪,美国支持,也不表示反对,这在萨达姆看来就是默认了,因此美国让他吃了定心丸。


第二,太自信。而且两伊战争萨达姆事实胜利,军队扩展到120万,还有14万共和国卫队。因此有点飘飘然,感觉自己世界真的第三了。因此,萨达姆相信,美国不会为了小小科威特跟自己120万军队对抗,而且,即使美国干涉,反对。萨达姆相信自己120万军队足以对付美国。因为萨达姆确实有这个资本,庞大的军队,清一色的苏联,美式装备,机械化的部队。这些都是90年代最好配置了。只不过萨达姆没想到的是,美国军事水平已经到了更高层次的信息战了。

第三,诱惑力太大。萨达姆为何不惜冒险也要拿下科威特,这主要有几个方面,一者,萨达姆打两伊战争最主要的目的是扩大出海口,但是打了8年,表面上自己打赢了,但是出海口,半村都没得到,因此,萨达姆想拿下科威特,东边不亮西边亮。


二者,科威特太富裕。两伊战争后,萨达姆最缺的就是钱,当时光欠科威特就是150亿美元,这个数字在90年代,那就是天文数字啊。萨达姆打完仗没钱,就希望小兄弟科威特能免除这些债务,但是,科威特确实宁死不退,于是萨达姆也干脆灭了它。而且后来萨达姆被抓入狱,透露了自己跟科威特国王的私人恩怨,也是其冒险攻打科威特的原因。因此,对于萨达姆而言,拿下科威特钱有了,出海口也有了,简直诱惑太大,使得萨达姆甘愿铤而走险。同时又太相信自己。最后被美国打的溃不成军,死伤惨重,元气大伤。但是好的一点是让世界看到了美军的力量。

探究问题真相,揭秘背后故事,欢迎关注头条号〔历史真相背后〕,给您不一样的精彩


历史真相背后


喜欢军事历史的朋友拜托点击红色字关注我

1990年的两点改变很重要,第一伊拉克刚打完两伊战争,变成负债国。第二,沙特和科威特成为石油市场中占有最大份额的两个国家,也就是说趁着两伊战争,沙特和科威特已经悄悄吃掉了大量的市场份额。



当时科威特是伊拉克最大的债权国,而且控制了大量的石油资源,当时伊拉克政府希望科威特可以免去债务,但是被拒绝。此时经济陷入困境的萨达姆想到了吞并科威特,因为科威特曾经为伊拉克的一部分。

而且当时科威特对伊拉克的诱惑简直太大了,一旦成功意味着伊拉克将拥有多近两倍的石油资源,以及梦寐以求的港口和出海口。而且最重要的是科威特军事实力不强,也就是说伊拉克一旦发动进攻有很大把握短时间内占领。

而且在进攻前,萨达姆认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是支持他的,而且为此还特意询问了美国驻伊拉克大使,但就是这个大使模棱两可的话,让萨达姆认为美国会支持自己。

但是进攻发动后,萨达姆的野心被暴露出来了,那就是他吞并科威特后,有进攻沙特阿拉伯的意图。这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所不允许的,而且一旦伊拉克控制了科威特,那么可以控制石油的方式逼西方就范,所以美国等国家出于利益的考虑,决定教顺一下萨达姆。

更重要的其实就是,在中东任何一家坐大都是不被西方所接受的,只有保持各种力量势均力敌,中东这个地区才会需要西方的介入。


小司马迁论史


这个问题其实分为两个层面:其一萨达姆为什么要吞并科威特?其二萨达姆明知科威特受美国保护,为什么认定美国不会干涉自己的行为或是认为即使美国干涉自己也不怕?

萨达姆之所以选择在1990年8月悍然出动10万大军入侵科威特和此前伊拉克在1980-1988年同伊朗进行的两伊战争有莫大的关系:在两伊战争之前拥有37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伊拉克到1988年停战时已付出了阵亡18万人、受伤25万人、被俘5万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欠下外债700多亿美元的代价。在两伊战争的过程中包括科威特在内的阿拉伯各国出于共同对付伊朗这个以波斯族裔为主的什叶派异类的原因而积极支持伊拉克,然而当战争结束时伊朗和伊拉克的分界线恢复到了战前的情况,这意味着伊拉克在阿拉伯各国的积极支持下最终一无所获,反而付出了高昂沉重的代价。然而两伊战争中阿拉伯各国对伊拉克的援助并不是无偿的,而是以贷款模式提供的,这意味着萨达姆必须偿还高额的贷款。打了一场损失巨大而一无所获的战争已令萨达姆在伊拉克国内的威信开始出现动摇的迹象,这时要他还钱且不说还不起,就算还得起也必将动摇萨达姆在伊拉克国内的地位。于是萨达姆提出:伊拉克与伊朗打了八年战争是替全体阿拉伯人与波斯人作战,是替全体逊尼派与什叶派作战,伊拉克人拿性命去战斗,希望其他阿拉伯国家把债务免了。然而萨达姆关于免除债务的提议遭到作为最大债主的科威特的拒绝,而萨达姆如果按科威特的要求偿还债务需要偿还的贷款数目高达140亿美元,这还不算利息。

被科威特逼到墙角的萨达姆正是从这时开始大造舆论强调科威特和伊拉克特殊的历史关系:伊拉克和科威特同处米索不达米亚平原,在历史上两国同属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范围内。两国相继由阿卡德王国、乌尔第三王朝、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统治。然而自从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吞并以来的两千余年里伊拉克和科威特所处的两河流域就没成立过独立的国家,在这两千余年的时间里两河流域先后被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帕提亚帝国、萨珊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时期科威特是巴士拉省的一个县,1899年英国强迫科威特签署了英科秘密协定,由此将科威特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下肢解出来,成为自己的附属国。一战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解体,巴士拉省成为独立后的伊拉克的一个省,当然此时已被英国统治的科威特早已不是伊拉克治下的巴士拉省的一部分了。尽管伊拉克和科威特在历史上存在的特殊渊源关系说白了不过就是在共同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时期被纳入过同一个省份而已,在伊拉克独立建国后科威特从来都不是伊拉克的领土,但即使如此伊拉克仍坚定地认为科威特就是自己领土的一部分。


事实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此之前伊拉克就已对科威特怀有企图:伊拉克的海岸线极短且多为沼泽地带,不适合建港口,这严重制约着伊拉克的石油出口。虽然伊拉克也是中东石油大国,但相比科威特无论是产量,还是在出口上都受到严重制约,吞并科威特正好可以获得一个良好的出海口。对伊拉克而言:以战争的形式吞并科威特不仅可以连本带利赖掉巨额债务,还可以获得一个良好的出海口,这样的诱惑无疑是巨大。这时科威特耍的一次小聪明使萨达姆找到了对科威特下手的借口:伊拉克和科威特一直存在领土、水源以及石油资源方面的争议,尤其是关于两国边境上的油田归属问题一直都是两国关系的定时炸弹。而科威特为控制国际原油市场联合沙特、阿联酋等国降低了石油价格,这一措施对这些没有战争影响的国家来说问题不大。但是对伊拉克可就是要命的了,由于石油价格大幅度降低,为此伊拉克的损失在150亿美元以上。本就还没完全从两伊战争中恢复元气的伊拉克对科威特恨得咬牙切齿。萨达姆本身是一个有极大政治野心的人物:从一名普通农家子弟一步步奋斗成为伊拉克总统,又刚和伊朗撕逼,可谓是中东地区绝对的铁腕人物。吞并科威特进而成为中东霸主是他极力想实现的政治目标之一,结果科威特还在狮子头上捉虱子无疑是大大刺激了他对科威特下手的决心。

当时的科威特虽因为石油而致富,但国家实在太小——天然缺乏战略纵深,既没建立起成熟的工业金融体系,也没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属于富而不强,是伊拉克眼中的软柿子。而且科威特国内也出现了矛盾,甚至当战争爆发后有的科威特人甚至支持起伊拉克来:原来当时的科威特依然保留着一夫多妻制,这意味着占人口比例极少部分的土豪男士都可以拥有多位妻子,而身处社会底层的男性恐怕只能打一辈子光棍了;相比之下伊拉克已经废除一夫多妻制,生活在底层的科威特男性甚至把伊拉克军队视为他们的解放者。伊拉克自认为:自己比科威特强大得多,又利用其国内矛盾出兵几乎万无一失。即使如此伊拉克还是试探了美国的态度,由于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是美国的盟友,萨达姆自信地以为美国会支持自己吞并科威特。萨达姆为做到万无一失在1990年7月25日宴请了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阿普里尔·格拉斯皮女士。晚宴过后的舞会上萨达姆向格拉斯皮暗示了他想吞并科威特的意思,结果格拉斯皮却误以为萨达姆只是开玩笑,竟乐呵呵地表示“乐见其成”。这令萨达姆自己都不敢相信,于是继续追问这是格拉斯皮的个人观点还是美国政府的意思。格拉斯皮则说:“布什政府期望与伊拉克树立友善联系。”“对阿拉伯内部的争执如伊科之间的边境争执表示中立”。这样一来萨达姆就自认为得到了美国的支持,同时他认为:美国不可能为了科威特这样的弹丸之地下血本进行干涉,即使美国当真干涉科威特问题,作为中东地头蛇的伊拉克凭借地缘上的优势也足以应付,毕竟当时的伊拉克号称是仅次于美、苏的世界第三军事强国。

然而萨达姆失算了:自二战以来美国就致力于维持自己的世界霸权,这其中最关键的核心就是坚决避免某地区出现一国独大的区域霸权。尤其是考虑到中东地区对美国的石油安全战略的巨大意义,身为产油国的科威特又怎会不涉及美国利益呢?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两伊战争中伊拉克是美国的盟友不假,可如果坐视伊拉克成为中东霸主将损害到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所以最好还是维持对中东国家分而治之的策略。正因为如此真当自信满满的萨达姆出兵后美国立刻组建多国部队狠狠教训了伊拉克。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这是萨达姆在两伊战争结束后的第一次赌博,或者可以说这是不得不进行的一次赌博,因为在1990年入侵科威特之前,留给萨达姆的选择已经不多了。

从1979年政变夺取伊拉克一号领袖之位后,萨达姆一心想扩大伊拉克的地位和自己在伊拉克的权威,因此经过综合考量之后选择发动两伊战争,不曾想长达八年的消耗战,却拖垮了自己,在选择入侵科威特之前,伊拉克早已四处危机,必须选择打开出路。



在国际上长达八年的战争让伊拉克饱受外债的困扰,数百亿美元的外债让伊拉克十年也难以恢复元气,同期由于战争导致伊朗的衰弱,对于已经越来越失去利用价值的伊拉克,欧美国家对伊拉克亲密性也将进入倒计时状态,而国内问题的危机更加复杂,八年的战争让伊拉克很多领土变成了一片废墟,作为主要产业的石油工业短期之内无法恢复,战争的不胜不败,经济的衰退更让国内矛盾横行,想缓慢发展经济将伊拉克恢复正轨变得难上加难,萨达姆必须考虑在短期之内解决危机,入侵科威特解决经济危机成了最好的选择。

但明知道美国在阿拉伯地区的石油利益,萨达姆为何还要选择冒险?除了必须要进行这个选择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因素就是萨拉姆太过于乐观,以为冷战末期美国不敢发动大规模战争、以为自己仍然是美国的跟班美国不会对他大下杀手,可萨达姆忘了,美国只会站在他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而不是萨达姆的角度。



1990年虽然还处于冷战时期,但苏联早已处于内部危机之中,自身难保更不可能干预外部事务,而美国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海湾战场,至于海湾地区代理人,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利益,以美国的需求随时可以服其它代理人上位,只凭借着暂时性的美伊关系,不可能永远的维持下去,早年美国支持伊拉克是因为有共同敌人伊朗的存在,而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不会给美国带来任何利益,也许伊拉克还想心甘情愿的做美国的跟班,但萨达姆却忽略了另外一个问题,美国需要的是弱小的跟班,而不是实力越来越大的跟班,以美国的现实利益,他必须选择打倒任何一个潜在对他构成威胁的对手。


辽宁资深球迷


首先,我们先大概了解一下海湾战争的起因。伊拉克当时虽然军事强大,但两伊战争留下的创伤,还没有完全恢复。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所欠阿联酋和科威特的债务非常庞大。两伊战争结束后,萨达姆和科威特政府协商,让科威特为伊拉克减免差不多高达150亿美元的债务。这个天大的要求科威特自然不会答应。为此,萨达姆感到非常不悦。



其次,伊拉克不仅与科威特是邻国,而且两国的石油储量都非常丰富。这本来不存在什么异议,你产你的油,我打我的井,互不干涉。但无独有偶,伊拉克和科威特有一段沙漠边境,之前两国没有矛盾,边境也没有仔细划分。但实际区域更靠近科威特一侧。然而恰恰就在这里发现了石油,因此矛盾也随之而来。边境石油的出现,刺激了萨达姆敏感的神经。毕竟石油就是美元,萨达姆想把边境地带,完全占为己有而开采石油。但科坚决不答应。因此,早已怀恨在心的萨达姆,在狂躁之下赫然发动了对科威特的战争。那么,萨达姆明知道科威特有美国保护,为什么还要冒险吞并科威特呢?个人认为有一下几方面原因:



一、当时的伊拉克,号称世界第四军事强国。世界第四的“光荣称号”,导致了萨达姆的野心急剧膨胀。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人一旦被利欲熏心,对于政治家来说,往往就会作出错误的决策,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又会做出错误的事情。当年的越南还不是一样,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高调入侵柬埔寨,还隔三差五的欺辱对它有恩的大哥。可结果怎么样呢?因此,在萨达姆针对科威特提出的条件,受到科威特的拒绝后。自己的个人野心和私欲膨胀,导致了萨达姆发动了科威特战争。


二、当时萨达姆出兵科威特,事先是征求了美国意见的。由于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其实就是美国的战争代理人。所以在萨达姆征求美国意见时,由于老布什碍于面子,给了萨达姆个模糊的回答。既没有直接肯定,也没有直接否定。“聪明过头”的萨达姆,以为老布什对于自己出兵科威特,不便明说持默许态度。所以理直气壮的以闪电战的方式,快速占领了科威特。并宣布科威特是伊拉克第十九和省。伊拉克占领科威特后,美国当然不会愿意。你萨达姆占领了科威特,控制了科威特石油。我老布什和美国喝西北风去,到时候美国看你萨达姆的角色?所以美国警告萨达姆,必须无条件从科威特撤军。老布什还说,萨达姆对科威特这是赤裸裸的侵略,这对美国的利益构成了严重威胁。但时此时的萨达姆,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美国的话对他来说,全当是放屁!



三、萨达姆当时误判了局势,以及美军的实力。萨达姆认为,美国不可能真正对自己动武。大不了也就对伊拉克实施制裁罢了。可是他没有想到,美国率领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了惨痛的打击。并进行了严厉的经济制裁,致使伊拉克从此一蹶不振。其次,伊拉克没有料到美国如此强大,更没有想到美国会出现这种,高科技信息化战争。别说伊拉克,世界各国家都被海湾战争打醒了。美军的高科技信息化战争,让世界各国目瞪口呆,面对这样的战争都感觉束手无策。也是从那时起,各国都有了紧迫感和压力感。同时也看到了人海战术的战争,早已经过时了。因此,海湾战争也给世界各国上了一课。



总之,海湾战争的爆发,完全是由萨达姆的狂妄自大引起的。如果伊拉克不侵略占领科威特,也不会遭到美国的沉重打击。但是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性质完全不同。海湾战争就算美国也为了自己的利益,但是看上去美国是正义性的。伊拉克战争就完全不同了,这场战争是充满邪恶性的。不仅绕开联合国,而且胡编乱造出兵理由。这场战争真不能怪萨达姆,纯粹是小布什想找借口弄死萨达姆。因此,伊拉克战争完全是美国犯下的错。我们要用客观理性的态度来看待问题。


清風拂栁


因为入侵科威特是萨达姆的一场豪赌,是萨达姆在利弊之间权衡之后的结果。

很多人不了解的是,萨达姆在海湾战争之前,与美国的关系很不错。伊拉克与伊朗之间打了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而伊拉克在其中充当了美国的代理人,所以美国与萨达姆的关系并不坏。

而两伊战争后,伊拉克并没有胜利。巨大的军费开支让伊拉克欠下了巨额的债务,从一个外汇储备国变成了天价债务的债务国。其中有数百亿美元的债务来自科威特。所谓穷极讹赖,萨达姆居然直接向科威特提出要求,要免除一百五十亿美元的债务!遭到科威特的断然拒绝。

萨达姆也不是完全没有底气要求科威特减免债务。通过八年的战争,萨达姆手下拥有了一支上百万人的庞大军队,经历过战争洗礼的伊拉克军队在当年的中东是一等一的强军。而科威特作为伊拉克的邻国,却是一个袖珍小国,武装力量不足两万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科威特国家虽然小,石油却不少。而且由于地质因素的不同,伊拉克一直认为自己处于油田的“高地”,自己的石油流向了科威特,即使没有债务,伊拉克也早已对科威特的石油垂涎已久。

更重要的是,伊拉克在进攻科威特之前咨询过美国的意见,得到了一个模棱两可不支持不反对的回答。萨达姆认为凭自己和美国的关系,美国应该不会强势介入,于是悍然入侵科威特,没想到遭到美国的坚决反对。即使美国反对,萨达姆也认为美国不会为了科威特而和拥有一百万军队的伊拉克开战,可是他又错了,美国悍然发动海湾战争,直接把萨达姆这个侵略者赶回了老家。

萨达姆在国内残暴的统治,在国外实行毫无法理的野蛮侵略,得到绞刑的下场罪有应得!


小约翰


这里面有两个重要因素,第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萨达姆被当时的美国驻伊拉克大使给忽悠了,第二个因素是他小看了美军的战斗力高估了自己军队的战斗力。

当时美国驻伊拉克大使埃普利尔格莱斯皮女士,对于伊拉克和科威特之间的争端这笔烂账似乎毫不清楚也没兴趣去了解,对于美国的中东战略更是丝毫没有记在心上。

说起来,伊拉克和科威特之间的烂账也确实很复杂。当时伊拉克欠了科威特巨大的外债,然后还在幼发拉底河入海口两个小岛上也有一定的纠纷。

想当初科威特为了支持自己的阿拉伯兄弟去跟死对头伊朗硬磕,伊拉克借钱买军火科威特掏钱时候眼睛都不眨,那两个本来归属不太明确的小岛,伊拉克说为了防御伊朗就派兵去设防,科威特也没说什么话。

打完两伊战争之后,伊拉克没有推翻得了伊朗政教合一政权,那些支持伊拉克的阿拉伯国家多少都觉得有点亏。本来吧,巨额战争费用大家各自分摊一些也不是不可以谈,可是萨达姆就打算一毛钱也不还了。

两伊战争之前的伊拉克日子过的是相当滋润,一场战争打下来寸土未得,死伤很多,经济还严重的倒退了不少,如果还让伊拉克还巨额外债,萨达姆的个人威信可能就要遭遇危机了。

伊拉克跟科威特在谈判的时候,态度非常的不好,钱不还岛子也不给,科威特很气愤的就坚决不肯让步。

到了这个时候,萨达姆就开始拿着伊拉克和科威特的历史说事儿了。确实在历史上伊拉克和科威特曾经是一个国家,科威特的埃米尔萨巴赫家族,当年也只是伊拉克的一个地方势力领袖。只是来殖民的英国佬,为了牵制当时伊拉克王国内部亲德的势力,专门把科威特给分出去了。现在萨达姆要把科威特干脆拿回来,这样子连欠账加岛子都一股脑赖掉了。

可能是这些破事确实太复杂了,格莱斯皮女士对此毫不在意。萨达姆打算朝科威特下手前一周,专门试探美国的态度召见了这位大师,问这位尊敬的大使女士怎么看伊拉克和科威特之间的纠纷。很不幸啊,大使女士从来没有在意过那么就一无所知,然后还想装……她竟然回答你们这些破事,你们自己管吧,我们美国人很忙!😂

在此之前,萨达姆不是没想到美国人可能干涉,他曾经专注地看着美军入侵格林纳达和巴拿马的电视录像,但是看完了以后他竟然评价美国人也就是这样……

应该说这是萨达姆人生最大的错误,美军,在巴拿马和格林纳达的行动中间,从外表上来看出彩的是立体登陆,大量使用伞兵空降形成中心开花战术,但是在内里军兵种的指挥协调机制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另外,在越战期间还不成熟的精确制导武器技术,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彻底成熟了。这些萨达姆都没有看见,他只不过是看到了美军有点新的战术。实在是大大的低估美军啊!!

原本心里对美军就已经有看清了的先入之见,现在又听见美国大使女士如此回答,萨达姆这种狂妄自大的人,立刻就是觉得伊拉克的武装力量之强大,让不过如此的美军可能觉得很难干涉,所以他就是动手了,美国也不会怎么样。

就这样子萨达姆真的下手了……他立刻触到了美国最敏感的神经。

当老布什想弄清楚萨达姆为什么敢于对科威特下手的时候,先是惊讶的发现了格莱斯皮女士当时犯傻,立马变得非常愤怒,决定把这位无知而且外行的大师从美国政府任何一个部门都撵了出去。

可是一切都晚了,美国不管怎么警告还是制裁都拦不住铁了心要干的萨达姆,最后只有进行战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