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农民用葡萄自酿的酒能多喝吗?

江边小木屋


农民用葡萄自酿的酒可千万不敢多喝!无论口感多好,都不要贪杯!这个作为亲自喝过的农村人最有发言权了!下面是我的切身体会。



记得有一年我们一帮农村的好友聚会,农村的一位老哥带来一壶自家酿的葡萄酒,说是口感不错,觉得酿的很成功,专门让我们几个农村老娘们尝尝他的手艺。

葡萄酒装在一个军用铝制水壶里。吃饭的时候每人倒了一小杯,大概也就三两吧!喝的时候觉得口感酸甜,回味一下觉得有股热气直冲脑门。大家围坐在农村小院子的葡萄架下有说有笑的,气氛非常热烈。

过了一会儿功夫,我觉得脸庞燥热,观察了一下其他几个女人也都红了脸庞。于是取笑说,这老哥自酿的葡萄酒后劲挺大啊!看!大家的脸都红了呢!有位酒量大一些的农村大姐还闹着说还有木有了?没喝够呢!过了一会儿,我觉得不太好受,就借口热站起来溜达到门外透透气,跟着出来的还有另一个朋友。她说也觉得难受。很纳闷今天这是怎么了?平时可不止喝着这点酒就上头的呀?

回来的路上我头疼欲裂,趴在朋友的肩膀上迷糊到家。喝了很多热水,第二天才缓过劲来。


后来我 把这事说给在农村当赤脚医生的姑父听。姑父说,可能是喝了自酿的葡萄酒导致的头疼。我分辨说以前也喝过农村自酿的葡萄酒,觉得很甜很好喝,也没出现这种现象啊?他说,不一定,因为农民自酿的葡萄酒消毒不彻底,葡萄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甲醇,葡萄皮在发热过称中还会产生一种杂醇油的有毒物质。如果含量少,喝的少,不会有啥感觉,或者你的肝脏解毒能力强,会很快分解掉,反之就会有轻微中毒情况发生。他曾经接诊过一个农村患者因为喝多了自酿的葡萄酒导致糖尿病复发的呢!

姑父还告诉我,喝葡萄酒的确有好处,但是不要喝农村人自己做的,要喝正宗厂家生产的葡萄酒。因为只有大厂家的正宗葡萄酒才含有单宁。才有疏通和强健血管的作用。

我们来对比一下,左边是厂家生产的葡萄酒,右边是农村人自酿的,颜色区别很大。为什么区别这么大呢?因为大家可能都不清楚:厂家酿造的葡萄酒用的原料葡萄是皮厚核大的特殊品种小葡萄。我们自己用的是皮薄肉厚的水果葡萄。葡萄的皮越厚,单宁含量越多。单宁的含量是葡萄酒优劣的一个标准。农村用葡萄自酿的酒根本不含单宁。也没有疏通血管的作用,再加上自酿酒加热消毒不彻底,冰糖放很多,会产生甲醇,杂醇油等有毒有害物质。喝多了还会造成血糖升高,损伤肝肾等严重问题。



所以,为了您的身体健康,农民用葡萄自酿的酒千万不敢多喝!切记!切记!我是烟台的艳阳之美。以上是肺腑之言,如有不妥,欢迎各位留言探讨。


艳阳之美


自己酿的葡萄酒,往往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偶尔少喝点,肝脏有排毒的能力,问题不大。喝的多了,就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

首先是葡萄原料不做农残检测,购买的葡萄很难保证没有农药残留。吃葡萄都吐葡萄皮,酿酒的时候往往就没这么讲究了,农药残留很容易就超标了。

其次家庭酿酒没有严格的消毒过程,往往开水烫一下就当杀菌消毒了。

最后酿酒的温度不达标,往往靠室温来酿酒,控制不好温度,就一定会有甲醇产生,这是有神经毒性的,喝多了会有双目失明的危险。

最最关键的是,自己酿的就,到喝的时候也没有经过任何食品安全检测。

这样的三无产品,假如一个小厂敢这样做,被媒体曝光后一定会被社会各界怒斥。

但是越来越多的人,自己在家做这样的三无产品,置风险于不顾,还乐此不疲。

有关专业部门曾对自酿葡萄酒样品进行分析,显示样品中含有不同浓度的甲醇和杂醇油。

葡萄皮中的果胶在果胶酶或热能的作用下分解出甲醇,霉变也会产生大量甲醇,发酵越彻底,甲醇含量会越高;甲醇是结构最为简单的饱和一元醇,经口摄入0.3~1g/kg可致死,一般用于制造甲醛和农药等。

葡萄中的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再经过酶的催化作用生成杂醇油。

上述这些比乙醇对神经系统有更强的毒性,达到一定量直接带来的身体反应就是头疼。所谓很多人感觉自己酿的酒后劲足,往往就是因为杂醇含量超标而导致的。

自酿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如果用塑料瓶、不锈钢、铝器皿等来盛装,可能还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更多有毒有害物质。

大多数家庭酿制葡萄酒过程还没有除去甲醇和杂醇油的工艺,自行酿制和饮用时一定要当心。少量饮用,不要多喝,避免对身体造成危害。


加百利点靠木


这个问题有意思,什么叫能多喝吗?多少是多?茅台酒,五粮液能多喝吗?

可以肯定的说,自己酿造的葡萄酒不仅能喝?而且可以放心的正常适量的喝。因为是自己酿造的,所以就更放心。为什么我敢这莫说,因为每年我都在中秋节前后自己做葡萄酒,已经十几年了。

以前我都是用纯净水桶一次做两桶,后来又买了一个专门做葡萄酒的玻璃缸来做。原来是我自己做,后来左邻右舍都跟我学着做。大家都在喝,却从未听说过谁因为喝自制的葡萄酒而出过任何事情。



自制葡萄酒方法很简单,在此简要介绍一下。

在葡萄大量上市季节(中秋节前后),购买成熟的葡萄,巨峰,玫瑰香都行(颜色深的),做出来好看些。把坏的,不熟的,次品果等剔除,清洗,凉晒至表皮没有水珠,把纯净水桶洗净用白酒涮一下消毒。然后按照十斤葡萄二至三斤白糖或者冰糖的比例混合装入桶中,盖上桶盖,放在屋里不碍事的地方,两三个月后,就可以享用了。如果有谁真的想做,有问题尽可以私信我,有问必答,包你成功啊!



因为是自己喝自己做,当然就特别放心。

我是婉阳鼎,关注三农。关注你我他,真心与你做朋友,共同快乐生活!


婉阳鼎


1、最好用酿酒的专用葡萄,如赤霞珠、龙蛇珠等。这些葡萄含糖量高,有特殊的香味成分。酿出来的酒口感好、酒精度高、运气好的话可以保留它独特的香味。

2、自酿的酒在卫生上是可以相信的。因为如果有杂菌酿出来的酒就有怪味,喝不了。

3、自酿的酒保存比较困难。但如果保存1到2年之后,仍然没有腐败味道,例如酸,例如没有用木桶而有涩味。这样的酒就是运气好,如果还能有香气,就值得期待了。

4、总结二三两条原因。质量的酒在喝的时候是比较安全的。因为有问题的酒它就不好喝。

5、相反,现在市面上很多低档的葡萄酒。在加工过程中间大量使用防腐剂。反而遮盖了酒本身的问题。例如硫化氢超标、甲醛超标、甲醇超标。可以说,我宁可喝自酿的酒,也不喝一百块钱以下的葡萄酒。

6、最后安利一点儿经验。首先,酿酒的葡萄绝对不能洗。而且皮上酵母菌形成的白膜要完整均匀,没有被雨打过或者杂菌感染形成的斑点。在买的时候就要挑好。最好是到采摘园看好后。谈个二三百斤的采购量。自己采摘葡萄架上中上部的葡萄。这样的葡萄灰份少。因为在种植时尘土容易聚集在下部的葡萄上。

好的葡萄才有好的葡萄酒。这句话只有自己酿过几回葡萄酒才有体会。因为在自然发酵法酿酒过程中,人能控制的成分太少了。选好葡萄、精心挑选、温柔摘粒(不能连着杆揉搓,新鲜葡萄的茎有涩味)后,发酵过程除了加糖量和温度控制外。只能等待老天爷的赏赐了。最终决定自酿葡萄酒品质的因素,是葡萄的成分,和在葡萄皮儿上生存的酵母的株型决定的。工业化大批量生产那来的酒质量比较均衡,但也难以产出艺术品级别的酒。连工艺品都算不上。

现在个人酿制葡萄酒。条件其实很容易达到。原料有专门种植酿酒葡萄的农户。工具在淘宝上就能解决。严格一点的,酒精度,糖度,ph值都能买到相应的测试工具。奢侈一点的,自己还可以弄个橡木桶。一般是在1到2年之后,如果酒还能存得住,酒精度够,有一定的香味,就值得放到橡木桶里。酒瓶、软木塞在网上都很便宜。找个礼品公司,几千块钱就可以订一套200瓶木盒套装,很不错的包装,连商标都有。平均算下来,一瓶酒光成本就得上百块钱。


一瓶能拿得出手的自酿葡萄酒。 需要5到6年的时间。喝的不仅是味道,还有一份情谊和情趣。

PS:酿酒葡萄并不贵,根据年成和品种有差别,一般不超过十块钱一斤。

很有意思的是,酒厂愿意回收自酿的葡萄酒。只是价格太低。


文抄公钱某


网上广为流传自酿酒甲醇高,容易中毒,甚至死亡。

其实自己小量自酿的葡萄酒,达到除菌效果,完全发酵是不会引起甲醇中毒的,同时要注意每次不高于五十毫升。


东方花雪


农民用葡萄自酿的酒敢多喝吗?

看到这个问题,我不请自来想发表一下我的看法。我胶东农村老家的院子门口有一小块菜地,多年前我爸在临墙的地方种了一棵葡萄树,这几年来,在父亲的精心管理下葡萄树长的很大,葡萄也是越结越多,即使给邻居们送一些也还是吃不完。像这种情况的家庭有好多,于是从四五年前开始,我们那里流行起自己用葡萄酿红酒,我妈每年也会酿好多,每次我回老家的时候都能喝到,走的时候还带一些。

那么这些农民自酿的葡萄酒能不能多喝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些葡萄酒的酿造方法。首先这些用来酿酒的葡萄品质是很有保证的,都是农民自家种的。然后找一个大盆,用剪刀把葡萄一粒粒翦落到盆里。破了皮的葡萄是不能要的,因为剪完之后要把这些葡萄用淡盐水浸泡十几分钟,破了皮的葡萄盐水会进到果肉里,影响酒的口感。浸泡完之后用清水冲洗一下然后晾干,之后用手把葡萄一个个捏碎,皮和籽也一起留在盆里。这一步进行完之后,就可以混入白糖了。至于混入的比例,我妈做的时候一般是6:1这样子,但是做出来的酒我感觉有些偏甜,如果不喜欢很甜的可以少放一些糖。混合好之后就可以装罐了,装的时候不能把罐子装满,留三分之一左右空间的样子,因为在后面的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气体,液面会上升,如果装的太满就溢出来了。这些都做好时候,那就可以交给时间了。大概发酵十五天就可以了,在罐子口蒙个纱布,倒出来就可以喝了。

至于能不能多喝,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看是没有问题的,从口感上来说也是很不错的。但自酿的葡萄酒也是酒,后劲还是挺大的,建议一次不要喝太多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