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日俄战争蹂躏了东北,也让日俄两国陷入百年沉思

在我国历史上,晚清时期非常特殊,从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就一路充满着屈辱前行,其后接踵而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都伴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和列强的肆虐凌辱,于今更是让人击节愤慨。

不过,在这么多的“国耻事件”中,发生在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日俄战争,虽然参战双方是日本帝国和俄罗斯帝国,清廷严守局外中立,没有参与其中,却因战争本是为了争夺我国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控制权,战场又在我国东北地区,悦史君认为,实际上更增加了一层屈辱。

而且,日俄战争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很多平民百姓冤死在炮火下,更导致几十万难民流离失所,可谓损失惨重。

俄罗斯帝国彻底输掉了这场战争,日本帝国虽然取得了胜利,却也耗尽了人力物力,这一结果改变了日俄之后各自的走向,也影响了当时的世界局势。

日俄战争蹂躏了东北,也让日俄两国陷入百年沉思

在《日俄战争:起源和开战》一书中,作者和田春树通过调查日本、俄罗斯、韩国三国史料、回忆录、研究性著作等的基础上,从“幕府末期维新前夕的日本与俄罗斯”开始,按时间维度分别展开日本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的历史演进,直到“战争之后”,通过上下两卷、922页篇幅的厚重,全方位地解读了日俄战争的前世与现实。

悦史君了解到,作者和田春树是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俄罗斯近现代史、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等就是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因此这部《日俄战争:起源和开战》也就带有非常重的学术性了,这从每页文字的底部都有注释,就能够充分说明了。

在该书的上卷“第一章 日俄战争为什么发生”里,和田春树先生用44页的篇幅,介绍了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的《坂上之云》、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外务大臣小村寿太郎的《小村外交史》、日俄战争期间俄罗斯财政大臣维特的《回忆录》、参战官兵手记、俄日不同时期研究、欧美和韩国的研究、作者自己的研究等,总体说明了日俄两国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对日俄战争起源的不同看法,并把自己的基调提了出来,虽然很有层次感和比较,但在悦史君看来,各自观点的过度交锋,让人读来有些吃力。

日俄战争蹂躏了东北,也让日俄两国陷入百年沉思

接下来,和田春树先生用上卷“第二章 近代初期的日本与俄罗斯”到“第五章 义和团运动与俄清战争”和下卷“第六章 新路线登场”到“第八章 前夜”,共776页的篇幅,详细讲述了日本与俄罗斯从接触到敌视的各个阶段、库页岛问题、对朝鲜的争夺、甲午战争及随后的三国干涉还辽、旅顺焦点、义和团运动及俄清战争、日俄战备及多次谈判等诸多历史细节,交代了日本想通过控制朝鲜,继续深入我国东北地区,而俄罗斯是想逐步控制东北地区,然后图谋朝鲜,这就让它们根本对立,战争一触即发。

在这一部分,和田春树先生引用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和文献,尽可能接近历史真实地反应了每一个历史片段,但悦史君发现一个问题:学术性太强,从而导致可读性下降,也是非常明显。

具体到日俄战争的过程,则到了该书“第九章 开战”和“第十章 日俄战争就这样发生了”最后两章,和田春树先生用了100页的篇幅,其中“第九章 开战”是逐天递进来叙述的,“第十章 日俄战争就这样发生了”剩了21页篇幅来大略介绍。

应该说,这一部分是严重缺失的,毕竟日俄战争持续了近两年,这么久的战争和背后的活动,不是这么一点内容就能说得清楚的。

日俄战争蹂躏了东北,也让日俄两国陷入百年沉思

另外,让悦史君哭笑不得的是,在这部书的“人物介绍”部分,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纰漏: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逝世于清朝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书中却写成了1997年,真是恍如隔世。

而对于我国的普通读者来说,《日俄战争:起源和开战》在书中没有或者说极少引用我国史料的缺憾,将极大地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毕竟,这是一场发生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战争。

当然,悦史君觉得,这部书翔实的日俄等国资料,还是值得历史研究者及深度爱好者阅读,和田春树先生得出的结论,更是值得我们来警示:“当日本获得战争胜利,吞并朝鲜后,亚洲人民才发现,日本是另外一个帝国主义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