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劉邦為什麼不殺死狠毒的呂后?

用戶67023017588


蒼茫大地認為原因如下:

一、劉邦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他決不會義氣用事,他臨死前佈置的政治格局,呂雉是翻不了威的。

臨終時,蕭何為相,蕭何之後還有曹參、陳平、王陵,太尉周勃,在劉邦看來兒子劉盈儘管有些懦弱,但有這些文臣武將輔佐,在朝廷是出不了亂子的。加上他已分封諸劉為王,成眾星捧月之勢,即便萬一朝廷有亂,仍會投鼠忌器。所以呂后翻不了天。而且劉邦死前,已交尚方寶劍給陳平,讓他去前線斬殺呂雉妹婿、掌兵權的樊噲!

二、呂后親生兒子劉盈即位稱帝,呂后心滿意足,無意翻天。

呂后作為劉盈的親母,她在劉盈在位時,一般無意上位,劉邦只是怕劉盈上位,呂后可能要打擊情敵戚妃、迫害戚姬之子趙王如意。所以劉邦將如意託付忠臣趙相建平侯周昌,如意已就藩,劉邦認為如意也是安全的。

三、劉邦沒料到劉盈過早去世,呂后為控制局勢,奪諸功臣權,功臣們紛紛只求自保,漢初政治格局就亂套了。

呂后以朝廷名義召周昌入京,又召趙王入京,善良的劉盈想護住如意,但呂后仍趁劉盈外出打獵之際,毒死如意。又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火軍耳、餘喑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還腦子浸水喊劉盈觀看,劉盈嚇得半死,從那以後劉盈不再聽政,晝夜在宮中尋歡作樂,七年後竟死了。

惠帝死,張良兒子、十五歲的張闢彊為侍中,他看到劉盈死,太后乾嚎無悲聲,對功臣元勳們說:帝沒有成年兒子,太后怕你們。你等請拜呂氏家族呂臺、呂產、呂祿為將,掌控南軍、北軍,諸呂參與朝政,太后才放心,你們才安全。陳平等只考慮自身安全,竟同意了,呂后從後宮拉個男童以劉盈兒子名義即位。不久,呂后稱制,又想封諸呂為王,只有王陵以高祖刑白馬盟來阻止,周勃等人均無異議,先是諸呂為王,後是呂祿、呂產分掌南軍、北軍。到此時,各功臣元勳仍未敢放個響屁,直到呂后駕崩,周勃等人自知諸呂如篡位,身家性命有危險時,才鋌而走險、僥倖奪回兵權,削平諸呂之亂(如呂祿、呂產按呂后遺命,掌控好南北軍,各功勳大臣絕對性命堪憂。功臣元勳對呂后一讓再讓,毫不講原則,只圖自保是劉邦預想不到的。

四、屌絲劉邦中年得富家女、美貌的呂后為妻,呂后又為他受盡磨難,劉邦是沒有理由殺呂后,要殺也會遭元老們的一致反對。

劉邦連立趙王如意為太子,都受到元老們的阻擊,建國後極其低調自保的張良竟獻計讓劉盈請出“商山四皓”,唬住劉邦。既然元老們站隊選擇了劉盈,劉邦不要說不想殺結髮之妻,即便想殺必會遭元勳功臣的強力反對,殺不了啊!

呂后只是協助劉邦殺了韓信、彭越二王,這和元勳功臣的看法是一致的,她和異姓未封王的元老們關係融洽,利益一致。

望斧正!





蒼茫大地顧煒斌


劉邦是皇帝,天下就沒有他動不了的人。若是劉邦想要殺死呂后,也是如同捏死一隻螞蟻一樣容易。

但是,無緣無故劉邦為何要殺呂后呢?

呂后作惡殺劉邦的子孫,基本上都是在劉邦去世後開始乾的。

劉邦沒有未卜先知的本領,所以,他也斷定不出來,這個叫呂后的女人,差一點毀了他們劉家的大漢江山。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劉邦才沒有殺呂后的。

況且呂后對劉邦來說一直都是有恩的。他們本來就是貧賤夫妻,呂后是在劉邦最為貧賤的時候,嫁給劉邦的。

那時候的劉邦,都接近四十歲的人了,直到這個時候,他才娶了白富美呂后,對於呂后的下嫁,劉邦應該是感恩戴德的。

所以,對於呂后,他就更不應該殺人家了。

在劉邦起義的過程中,呂后和劉邦都是聚小離多。劉邦身邊的女人不斷,呂后一直都是在守活寡。

不但如此,呂后還要照顧劉邦的父親,劉邦和呂后的兩個孩子。

所以,對於呂后來說,他欠呂后太多了。

正是因為劉邦對呂后有虧欠,所以,在劉邦當了皇帝之後,他才把呂后給封為皇后的。

令劉邦感到意外的是,呂后也是一個政治老手,她的政治水平,比劉邦有過之而無不及。

尤其是在穩定他們大漢江山方面上。

我們都知道劉邦晚年,為了穩固他們漢家的江山,他大肆的屠殺過功臣。但是,對於最為主要的兩個功臣,他始終是下不去手的。

一個就是韓信,另一個就是彭越。

本來劉邦想把彭越流放到蜀地,但是,在彭越去蜀地的路上,他遇到了呂后。呂后把彭越騙到了宮裡,然後告訴劉邦,彭越可是一隻老虎,放虎歸山後患無窮。

劉邦想了想,呂后說的話也十分有道理,所以,劉邦就把彭越給滅了族。

還把彭越剁成了肉醬,分給各地的諸侯王吃。你看呂后的手段是不是慘烈到了極點,但是,呂后一直都是對外人這樣做的。劉邦也認可呂后的做法。

韓信也是呂后殺的,而且呂后殺韓信的時候,劉邦根本不知道。那時候劉邦去平叛陳曦的叛亂去了。

呂后找來蕭何,和蕭何一商量,兩個人就把韓信騙到了宮裡。韓信就這樣被他們殺了,你看,呂后是不是劉邦最得力的助手。

一般劉邦不願意做的,揹負千古罵名的事情,都是呂后再做,所以,劉邦才不會失去這麼一個盟友,把呂后殺掉呢。

還有就是劉邦年紀比呂后至少要長20多歲,這樣的話劉邦肯定是先離開人世的。若是劉邦離開了,留下呂后還可以輔佐她的兒子繼續當政。

正是因為如此,劉邦從來都沒有想到呂后會拿他的兒子開刀,所以,劉邦也就不可能對呂后下手了。


不才講史


我們知道劉邦死後,呂后是十分狠毒的,這個主要體現在對待劉邦的兒子和后妃上面,劉邦共有八個兒子,最後只剩下兩個,一個是漢文帝劉恆,另外一個是淮南王劉長,劉恆是因為薄姬很不受劉邦寵幸,所以連劉恆也被呂后忽略了。

而劉長是因為他是呂后撫養長大的,呂后對戚夫人的做法是最為殘忍的,後來,武則天對蕭淑妃也是這樣的做法,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出,呂后對其他人並沒有如此的狠毒,而且是在劉邦死後的。

在劉邦死之前,呂后並沒有表現出這樣的性格,劉邦最後決定不廢黜太子之後,其實也知道戚夫人和趙王劉如意的結果,他還特意讓周昌去保護趙王劉如意,當然,他也沒有想到呂后會如此對待戚夫人。

我想,如果劉邦知道呂后會如此對待戚夫人和他的兒子們,那麼,他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將呂后殺死的,而讓蕭何,張良,曹參輔佐漢惠帝劉盈,就像漢武帝為了再次防止出現子幼母壯,呂后這樣的情況,就將漢昭帝劉弗陵之母鉤弋夫人給殺了。

劉邦本身也不是一個嗜殺的人,我們來看看他是如何對待這幾個人的。

韓信,被人舉報造反之後,劉邦用陳平的遊雲夢澤之計,本能夠以造反罪將韓信殺死的,但是劉邦卻只將韓信貶為淮陰侯,韓信是在劉邦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呂后和蕭何殺死的,劉邦對這件事情是既可憐,又高興。

彭越,劉邦也沒有殺他,最後將他貶為平民,流放到蜀地,而彭越在路上剛好遇到了從長安城來的呂后,向呂后請求回到自己的故鄉昌邑,呂后答應了,就帶著他一起到洛陽,呂后卻趁機勸說劉邦殺死了彭越,所以殺死彭城的還是呂后。

蒯通三番兩次勸說韓信要造反,韓信死的時候,說他很後悔沒聽蒯通的話,劉邦知道後,把蒯通叫了過來,經過一番對話,就把蒯通給放了。

季布,是項羽的大將,多次打敗了劉邦,劉邦本來很恨季布,後來在夏侯嬰的求情下,就赦免了季布,並任用了季布。

另外,項羽的室親,在項羽兵敗之後,劉邦也放過了他們,而且還有多人被劉邦封了侯,賜了劉姓,總的來說,劉邦是一個很寬容的人,正因為如此,劉邦不可能殺呂后的。


歷史簡單說


最是無情帝王家。有人說劉邦不殺呂后是因為夫妻感情,只能呵呵了。當初劉邦逃命時,什麼時候想起過感情。

劉邦沒動呂后,有四個原因。



第一,他沒打算換太子。

之前,劉邦確實動過心思換太子,但是被張良幫呂后化解了。既然不換太子,自然不換皇后。



第二,他沒想到呂后會變化這麼大。

劉邦在世時,呂后總體表現很優秀了,算是賢妻良母的角色。誰能想到,人家也學會臥薪嚐膽了。



第三,他留了後手棋。

如果安劉者必勃也這句話是事實,說明劉邦還是做過最壞打算。只是,這個最壞打算是防止呂后專政,還是防止能臣造反,這就難說了。



第四,他需要呂后壓場子。

劉邦以前想換太子,是因為感覺劉盈難成大器,而且那時年紀輕輕十五六歲,怕鎮不住場子。有呂后在,多少是種威懾。


有文化氣息的歷史號,有軍事氣質的文化號,歡迎關注頭條號軍緣鑫播客。

軍緣鑫播客


劉邦為啥要殺呂后呢?沒理由啊。

太史公在《呂太后本紀》中寫道,「呂后為人剛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誅大臣多呂后力。」這句話的分量不輕啊,劉邦的軍功章上,有呂后的一半啊。

換言之,呂后既是劉邦的伴侶,又是劉邦的親密戰友,兩人有著極其深厚的革命友誼。

劉邦起兵的時候,前途未卜,呂后就留在家中照顧老人和孩子,劉邦在外邊造反,是把腦袋別腰帶上,呂后在家也不容易啊,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呂后一個女人,在戰亂的時候操持家,更不容易。

等到劉邦在彭城吃了敗仗後,往豐沛老家跑,想接老人和孩子去根據地,項羽那邊也派人到劉邦的老家抓劉邦的親人,呂后和劉邦的父親就被抓了,兩人在項羽那當起了人質,從漢二年到漢四年,呂后足足坐了兩年的牢啊。

這就是革命的代價啊!一位偉人說過,「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讓。」呂后為了革命,吃了西楚霸王的兩年牢飯啊!

好在,呂后等到了紅旗升起的那一天。但紅旗迎風招展之後,天下也沒有徹底太平。

當年隨著劉邦打天下的功臣,一個接一個地反了。

被稱為「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被人告發謀反,劉邦以巡幸天下為藉口,到下邳就把楚王韓信給擒住了。但劉邦好不長心啊,把韓信擒住之後,不但沒殺,還封為淮陰侯,任其在京城亂晃。京城的官吏,很多是韓信舊部,韓信要是搞起串連,可怎麼辦?

呂后就想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呂后趁劉邦外出跟陳豨拼命的時候,跟蕭何合謀,使了個詐,把韓信殺了。堂堂一代無雙國士,竟為兒女子所詐,被夷三族。

劉邦把陳豨收拾了之後,回到首都,聽說韓信已死,且喜且憐之。很明顯,喜的是韓信這樣一個危險人物被呂后殺了,絕了後患;憐的是韓信這樣一個難得的人才竟然被呂后殺了。

其實,劉邦是不忍對韓信動手的,劉邦把韓信擒到首都後,還去找韓信聊天,跟韓信吹牛,問韓信,「你說我劉邦能帶多少兵啊?」韓信說,「你呀,十萬,到頭了。」——呃,作為一個新媒體人,我常常想,十萬加是不是從韓信點兵這的典故中來的啊。

雖然不忍動手,可韓信早晚得除,這回被呂后除了,劉邦還是覺得OK的,還是滿意的。這樣看,呂后才是劉邦革命路上的親密戰友,韓信不是,所以韓信掛了,呂后稱制了。


遙望燕園


劉邦不殺呂后無非兩點,不好殺、不能殺;留呂后,殺韓信。

不好殺、不能殺

1)太子劉盈性格懦弱,劉邦恐怕自己死後,劉盈無法掌控大權,外臣劉邦信不過,只有劉盈的母親最為可靠。呂后有一定的政治能力和政治基礎,剛好能輔佐劉盈,呂后狠毒,又有孃家人掌兵權,能夠保證漢朝天下穩固。

只是他沒想到兒子死得比呂后還早,蕭何等人無法制衡,出現了權力斷檔,差點葬送了大漢江山。

2)呂后是和劉邦從沛縣出來的,殺呂后肯定會受到阻擋

3)呂后身為國母,沒有犯錯的情況下,劉邦沒有理由殺她。

留呂后,殺韓信

劉邦殺韓信之心由來已久,但劉邦曾許韓信“五不死”,“見鐵不能死,見天不能死,見土不能死,沒有捆她的繩,沒有殺他的刀”。

1)倚功要官。前203年,韓信平定齊國後,他修書一封,安排人送到廣武軍前的劉邦手上,說齊人狡詐,不易訓服,齊國又南臨楚國,容易串通反覆,請求漢王暫時封自己一個假齊王,來威懾齊鎮楚。當時,劉邦正與項羽打得難解難分,韓信卻在這緊要關頭,安排人千里迢迢來要官,劉邦當時的氣憤可想而知。所以,劉邦表面上封了他齊王,但內心的芥蒂已經有了。


2)劉邦稱帝之後,韓信的作用微乎其微,韓信在劉邦心中的地位大打折扣。

3)劉邦曾追殺項羽舊部,天羅地網,絕不遺漏,但韓信卻將鍾離藏在了楚王府,此舉無疑是和劉邦對著幹。

4)漢六年(前201年)有人告韓信謀反。 劉邦用陳平的計策,說天子要出外巡視會見諸侯,通知諸侯到陳地相會,說:“我要遊覽雲夢澤。”其實是想要襲擊韓信,韓信卻不知道。

韓信被貶為淮陰侯之後,深知高祖劉邦畏懼他的才能,所以從此常常裝病不參加朝見或跟隨出行。韓信由此日益怨恨,在家中悶悶不樂。對於和絳侯周勃、潁陽侯灌嬰等處在同等地位感到羞恥。

漢十年(前197年),陳豨果然反叛。劉邦親自率領兵馬前往,韓信託病沒有隨從。暗中派人到陳豨處說:“只管起兵,我在這裡協助您。”

到這裡,劉邦殺韓信之心欲盛。但劉邦始終沒有鐵的證據殺韓信,韓信又有自己許諾的“五不死”劉邦只能將這個想法暫埋心底。劉邦死後,呂后削尖的木棍將韓信刺死。


天要下雨啊


劉邦和呂雉算是患難夫妻,他們兩人成婚後其實是聚少離多,結婚沒過久劉邦就上山落草為寇了,呂雉在家要照顧劉太公和子女,在此期間她還因為劉邦坐過牢、當過項羽的人質,直到楚漢之爭快結束的時候才回到了劉邦身邊。然而劉邦好色眾所周知,此時他的身邊已經有寵愛的戚夫人了,年老色衰的呂雉就更不討劉邦的喜歡了,他們二人的感情不像恩愛夫妻倒更像是政治夥伴,至於劉邦為什麼不殺呂后,筆者認為是基於以下幾個原因:

01. 呂后為劉邦付出太多,可謂勞苦功高

我們都知道當初呂雉嫁給劉邦的時候算是下嫁了,《史記》中記載呂公一家因避禍逃到了沛縣,而且和沛縣縣令交好,呂公原來在自己家鄉也算是個大戶人家,經濟條件肯定不錯,人家呂雉也算是個大戶人家的小姐,而且當時呂雉也就不到20歲。

反觀劉邦呢?已經40來歲了,還整天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家裡一貧如洗,當時也就是一個小小的泗水亭長,如果不是呂公會看相,估計斷然不會把女兒嫁給這麼一個人。

條件的差異使得呂雉剛嫁給劉邦時肯定如獲至寶,覺得撿了一個大便宜。然而嬌生慣養的呂雉在嫁給劉邦以後可是沒過幾天好日子,整天見不到丈夫不說,還得下地幹農活,照顧公婆。

最倒黴的是劉邦因為放走了去驪山服役的役徒自己跑到芒碭山躲命去了,卻連累呂雉進了大牢,在牢裡呂雉也是受到了獄卒的欺辱,幸虧劉邦的朋友任敖出手相救才免於一死。

後來楚漢之爭,項羽抓了劉邦的家人,包括劉太公和呂雉,這樣呂雉又做了2年的俘虜。當俘虜那可是隨時冒著掉腦袋的風險,雖然史書上沒有記載當時呂雉在楚營中的境況,但卻記載了有一次項羽氣急要殺了劉太公的事情,如果當時太公被殺,下一個肯定就輪到呂雉了,可見當時她在楚軍營中也是受人冷眼和欺凌。

所以說在劉邦稱帝前的這段時間,呂雉歷盡艱難坎坷,所遭受的一切磨難和痛苦都是因為劉邦,劉邦雖然不是多喜歡這個女人,但她畢竟為自己付出太多,人心都是肉長的,對她肯定也心生憐惜和敬佩。

02.呂后能隱忍,劉邦在世時她避其鋒芒

歷史上都說呂雉心狠手辣,無非是因為她殘害戚夫人母子,迫害劉氏皇族,大肆誅殺功臣。但是我們仔細想想這些事情都是發生在劉邦去世以後。

劉邦在世時,呂后只做過一件算是“心狠手辣”的事情,就是設計誅殺韓信,但是殺韓信其實也是因為劉邦內心早就有這個想法,只是劉邦一直想做卻沒有合適的理由和時間來做這件事,恰好呂雉幫他做了這件他想做卻沒做成的事,劉邦心中對她只有認可,沒有不滿。

劉邦在世時,史書中從來沒有記載過一件他們二人直接發生正面衝突的事例。有一件事情是說劉邦和呂后的女婿,也就是魯元公主的丈夫趙王張敖,因為手下貫高等人謀劃刺殺劉邦,事情敗露後被劉邦知曉,劉邦大怒便要處死張敖,呂后知道張敖並不知情,都是手下人搞的鬼,當然也擔心自己的女兒守寡,就勸劉邦放張敖一馬。劉邦卻說如果張敖當了皇帝身邊還會缺女人,還會在乎你的寶貝女兒嗎?呂后便不再勸說了。

從這件事情我們能看出呂后在劉邦面前向來都是小伏低,不敢違逆劉邦的意思。就算後來劉邦要廢太子劉盈,她也是找來張良出主意,並沒有去劉邦處大鬧,爆發正面衝突。而且劉邦在世時,也沒有史書記載她找過戚夫人等一干嬪妃的麻煩,所有的反攻倒算都是劉邦下世以後,可見她的隱忍和城府有多深。

03.劉邦是一個多情種,對待女人總是心生憐惜

漢高祖劉邦和武帝劉徹都是多情種,一生女人無數,但是他們在對女人的態度上卻截然相反。劉徹能夠為了大漢江山殺死寵愛的鉤弋夫人,同時讓有兒子的嬪妃都殉葬。可是劉邦卻對女人百般體貼,想想他對漢文帝的母親薄姬,就是因為兩個嬪妃無意間的談話嘲笑,對她心生憐惜,當晚就寵幸了她。

劉邦對待喜歡的女人自然寵愛有加,但是對於不喜歡的女人他也不會虧待,在他死後他並沒有讓嬪妃們殉葬,迫害嬪妃的反而是早就心生怨恨一直隱忍不發的呂后,所以仁慈的劉邦才沒有對呂后下手。

小結

其實在劉邦的心中呂后不能稱得上是心狠手辣,最多也就是不苟言笑、冷麵無趣之人,所以他雖然不喜歡呂雉,但是敬佩她為大漢江山做出的貢獻,他沒想到在他離世之後,呂雉會性情大變,冷漠無情,手段陰狠。只能說呂雉確實能審時度勢,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有權謀的女政治家。


達達令觀史



劉邦有沒有心思殺呂后我不知道。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劉邦沒有能力殺呂后。

劉邦從推翻暴秦。到楚漢爭雄。真正的老大是呂雉。劉邦雖然不是傀儡。但與呂雉意見相左時,呂后具有最終拍板權。

一、呂雉是導演,劉邦是演員。

劉邦藏匿在芒碭山時。呂雉每次都能找到他。眾人不解。呂雉稱劉邦頭頂有云氣。她是跟著雲氣,才找到劉邦的。眾人以為劉邦是天命所歸。

呂雉還炮製了劉邦之母與龍交合後,才生下的他。赤帝之子斬白帝之子的異象。

劉邦是演員,呂雉是導演。演員是沒有權力換掉演員的。

二、呂雉擁有絕對的權力和威望。

劉邦建立漢朝後,大肆屠殺功臣。其實,屠殺功臣的幕後主使,是呂后。《史記-呂太后本紀》有曰:諸功臣多呂后之力。

在群臣心中,呂后比劉邦更具威望。也更令諸將膽寒。

彭越被誣陷謀反。彭越趕緊找到呂后,哭訴自己冤枉。呂后見彭越哭的鼻涕一把淚一把,心生憐憫。下令把彭越剁成肉泥,熬成肉湯,讓諸將品嚐。

諸將在喝彭越的肉湯時,不知作何感想。

三、演員即使對導演不滿,無可奈何。

劉邦想廢掉劉盈,欲立劉如意為太子。但呂后反對,群臣皆聽呂雉的。劉邦也無可奈何。

審食其被呂后寵幸。被封為闢陽侯。劉邦戴了綠帽子,也無可奈何。

楚漢爭雄,不是劉邦與項羽之爭。而是呂雉與項羽之爭。若呂后沒有絲毫收斂,劉邦就真的成傀儡了!


楊朱學派


皇后是國母,廢立皇后是國事而非皇帝家事。且不用說處死皇后,歷史上廢立皇后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唐朝李治廢王皇后立武則天,搞得朝野動盪;英格蘭的亨利八世廢后花了許多年,弄得舉國宗教改革一片混亂。所以,廢后甚至殺後是非常勞神勞力的政治事件,後位尤其是權勢極大的皇后,輕易動不得的。

呂后嫁給劉邦的時候還是十里八縣聞名的大家閨秀,而劉邦則是個泗水亭長,在鄰里看這麼個下等無賴娶了個如花似玉的小姐實在是天上掉餡餅,劉邦自己也是這麼認為的。
劉邦在外征戰期間風流韻事不斷,呂后則在家伺候公公孩子,在戰亂和貧苦中照顧劉邦的一家子人。後來劉邦的這一家妻兒老小被項羽俘獲,過了幾年牛馬不如的囚徒生活,幾乎送掉性命。這要換成普通女人,早就受不了這樣的丈夫一走了之了。想呂雉乃一大小姐出身,遵循父命跟了劉邦這無賴後未曾過一天好日子,整日擔驚受怕受苦受難,還要忍受劉邦的見異思遷。但呂后在劉邦發跡前就跟了他,受了很多罪,這一點劉邦的朝臣們是看在眼裡的。
呂后是沛縣人,在劉邦朝臣中是知根知底的自己人。相比之下那戚夫人只是個外來者,從沒贏得朝臣的愛戴和擁護。正是因為如此,呂雉的皇后之位非常穩固,戚夫人只是姬妾而已。劉邦再寵愛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但是廢立太子比廢立皇后還恐怖,劉邦雖是皇帝,但不能一手遮天廢掉呂后之子劉盈的太子位,只能放棄劉如意。

廢后都是做夢,何況殺後呢?
呂雉受朝臣愛戴,是劉邦重要的政治盟友,在這裡,夫妻關係倒是沒剩多少。功成名就的劉邦喜歡年輕美女,男女之事不再待見呂后【呂雉亦如此,否則不會有審食其】,但是在國家大事上,劉邦不能沒有呂后。治國方面,戚夫人沒有半點發言權,她也沒有多少政治頭腦。即便呂后死了,戚夫人也難堪後位。
呂后殺韓信、剁彭越,足見其手腕厲害,是個陰險有決斷的人。她對於劉邦來說是個重要的膀臂而非一個暖被窩的女人,殺死呂后對劉邦絕對是弊大於利。
我想劉邦自己的內心深處,非常懼怕呂雉這個女人。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雖然沒有皇帝頭銜,但是卻是真正的第一位女皇。這樣的女人,上千年才冒出來一個就成了劉邦的老婆。中國帝王那麼多,劉邦也並沒有比其他著名皇帝多出更多的手段和才能,所以這對政治夫妻之間的博弈,呂后還是要更厲害些,劉邦既不敢也沒有能力殺死呂后。

歡迎關注知乎‘雲緋’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雲緋文學號:芳緋文學

雲緋


公元前195年,漢高祖死後,呂后徹底爆發了,鴆殺了趙王劉如意,後又對其生母戚姬下手,把戚姬的手腳都砍掉,眼晴挖掉,耳朵割掉,嗓子毒啞,置辦於廁所,命名人彘,手段如些殘忍,毒婦這個詞就像釘子一樣釘在了呂后的身上。其實在劉邦生前呂后狠毒就已經顯示出來了,比如殺韓信,殺梁王彭越就已經看中出了呂后的狠毒,劉邦只是對一部分將來可能有危險的人做了保護,卻沒有選擇殺掉呂后,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劉邦是從一個小享長混成了漢高祖,呂后是其結髮夫妻,早年稱得上是賢惠的女人,早期跟著劉邦並沒有過上好日的,一直為劉邦孝盡老父,後來被囚在楚軍之中作人質,受盡了折磨和凌辱。很多人說劉邦是這個地皮無賴,但是劉邦並不是一個狠毒的人,所以他是不忍心殺掉呂后的。

第二,呂后確實有才,呂后雖然在劉邦生前就表現出了狠毒,比如殺韓信殺彭越,目的不都是維護劉氏劉山嗎?在東漢初年,環境很複雜,諸侯王眾多,隨時可能反叛,功臣也數不勝數,呂后的能力突出,治國能力也強,所以劉邦出去打仗的時候呂后能守住後方,劉邦能夠一心一意的在戰場上廝殺。

第三,當時太子劉盈,生性懦弱無能,在加上東漢初年的政治環境,功臣猛將一大堆,最威脅皇權的不是外戚而是功臣,雖然對呂后有一些警惕和不滿,呂后畢竟是太子生母又是個厲害的角色,天下又有那個母親不為兒子著想的呢?也只能暫時接受呂后作為維護政局安定的責任人。

只是劉邦萬萬沒有想到,在自已死後,呂后的狠毒大大超過自已的想像,如果能猜中這樣的結局,估計劉邦估計是萬萬不會這樣安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