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濟南的“濟”指黃河?

趣聞視圖


濟南的“濟”指的不是黃河,而是濟水。

雖然現在已經找不到濟水的蹤影,但是在古代,濟水是中國一條重要的河流,是古代四瀆之一,與長江、黃河、淮河齊名。

漢、唐史書記載,魯北的主要河流有三:濟水在南,源水居中,黃河最北,濟南即因為地處濟水以南得名。濟水源於河南省濟源市,稱允水,東流稱濟水。

在漢代之前,並沒有濟南的名字,商朝時期,在濟南章丘城子崖一帶,有一個譚國,統治著濟南地區,在西周建國後的分封,濟南地區部分劃歸齊國,但是當時譚國仍然存在,後來濟南完全被齊國統治,成為齊國的“濼邑”,後來齊國又把濟南改稱為歷下。秦朝時,濟南為歷下邑。直到漢代,才正式改稱為濟南,並設立濟南郡,設立的原因,就是因為位於濟水之南。

濟水流經河南、山東兩省入海。隨著歷史的推移和地貌的變遷,濟水在東漢王莽時出現旱塞,唐高宗時又通而復枯。黃河又多次改道南侵,逐漸衝入濟水河床而入海。濟水安寧、現濟寧市就是原來濟水中間北上的地方。

跟濟水有關的城市有很多,有濟水源頭的濟源,有濟水安寧的濟寧,有濟水南側的濟南,有濟水北側的濟陽。

可惜的是,在東漢以後,黃河改道,濟水注入黃河,經河北、山東兩省入海,河南境內已無濟水,而山東境內的菏水、汶水等仍沿濟水故道匯流入海。所以唐代人把濟水改稱為清河(後又稱大清河或北清河),以別於古之濟水。此後,山東境內只知有清河,而不知有濟水了。


齊魯壹點


濟南,濟水之南,濟水不是黃河,是大清河,古代的四大河流江,河,淮,濟,就是長江,黃河,淮河,濟水,濟水發源於河南濟源,沿現在的黃河河道入海,河南濟源,山東濟寧,濟南,濟陽都是因濟水而得名。不過後來黃河改道,奪大清河(濟水)河道,成為現在的黃河下游。


寧靜致遠31286776


指濟水,河南省有個濟源市,曾經因出差去過一次,那是濟水的源頭,濟南在濟水之南而得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