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周易中被曲解了两千年的否卦

本卦从《易传》始,就处于错解状态,因为用八卦卦象和六爻卦象解卦是不同的。比如我们常说的“否极泰来”,其实“否”字被错解了。本文把每句话的关节点都完整分析清楚,再看看你手头的易学著作,就知道传统解易错在哪里了。

文王写周易的故事第十八篇

文王久困羑里,一日闲暇无事,掐指一算,已两年有余,忽闻通报有一周国商人戊来访,文王赶忙迎出门去,一番问寒问暖。吃饭的空,便打听国内的境况如何。原来二公子姬发对一些国政拿不准注意,经常和一些关系密切的属僚开会,冷落了原先受文王重用的外来臣属,那些臣属就不愿献计献策了,还有的告病回乡。文王觉得事态严重,便对商人戊说:“我写一个卦,你捎回去,让姬发看看,他就明白了。”于是划了个天地卦符:

周易中被曲解了两千年的否卦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侍卫小丁解道:“这个卦三阳在上,居于领导层;三阴在下,处于下位。上卦和下卦阴阳不融合,各自抱成团,为离心离德之象。‘否’是不要的意思。‘之’代指卦象。‘否之’就是不要这样做。‘匪人’怎么讲呀?”文王微微一笑:“你解的很对。‘匪人’么,你看这个卦,原来是一个整体,却变成了阴阳两部分、两种人。这就是它的内涵。”

商人戊说:“明白了,‘否之,匪人’就是说:不要这样做了,怎么把一个团体变成了两种人群了呢!‘不利君子贞’就是不利于君子这样做。‘大往小来’,一旦有了小团体意识,就会导致大人出走,小人进来的结局。”文王点了点头。

小丁看了看“时空穿越镜”,气愤地说:“有个宣讲周易的教授傅佩荣解释说:‘否卦违背人的需求,不适宜君子正固。大的前往,小的来到。’这……这……”一时结巴起来。商人戊也很气愤:“这都是哪跟哪呀!”

周易中被曲解了两千年的否卦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小丁看到初六爻辞,“茅茹”是草根;“汇”是同类。心想:三阴爻在下拉帮结派,“拔茅茹”是斩草除根,“以其汇”是犯罪连坐,将下面那些拉帮结派的同伙一网打尽。侯爷看似待人和善,政治手腕却是雷霆万钧。“侯爷,属下有一事不明,‘贞吉’是说这样做吉,既然写贞吉了,为什么还要写‘亨’呢?”

文王对着小丁和商人戊说:“下面一旦拉帮结派,必有所图,所图的是领导权,所以要干净利索地干掉为首者及其同党,领导者方才高枕无忧,是领导者。只要帮派体系成了气候,就会造成国家政局动荡,解决了这一内患,国家才安定,这是‘亨’的意义。”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小丁说:“六二居三阴之中,又为一方之主,多包容和承受低阶层的小人吉;大人要包容小人就不好了,因为大人是管大臣的。我觉得这是大实话,还有什么深意吗?”

文王手指敲着桌面,眼睛望着窗外天际:“小小的领主下面有这么多人给他创造财富,是多美的事啊!他府里养着些能人异士想干什么?你知道什么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吗?”说着把脸转过来,犀利的两眼盯着小丁。小丁吓了一跳,心想:这个话题怎么引也引不到自己身上啊!

文王马上温和下来,“说你这样‘吉’就是规则,什么事情都要讲规则,破坏了规则就要看看是什么性质的问题了。”

周易中被曲解了两千年的否卦

六三包羞。

小丁:“宋代有个叫程颐的说‘羞’是羞耻。”文王挺好奇:“文字变化真大。羞是进献礼品,到了后世变成了羞耻,那可不是我说的。”文王摆摆手:“他愿意怎么说随他去吧。‘包羞’是把礼品藏着进献给领导,偷偷地行贿。六三原与其它二阴是一体,又靠近阳爻阵营中的九四,暗通曲款,属于不坚定分子。这种人不可靠,却是可以瓦解对方阵营的突破口。我写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要留意自己阵营中的变节分子,又要区分对方阵营中可争取的人,以便为我所用。”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小丁善于举一反三,六三接近三阳,暗通曲款;九四接近三阴,也有沟通之意。“有命”是奉命行事,奉上级的命令和对方阵营的人士接触来往,打探消息,提供情报,自然是没有错的。小丁想:战争的胜利离不开这些无名英雄,侯爷的智慧简直胜人“十”筹啊!“畴”

是可耕种的田,就是奖赏土地了。是福祉,立了功的人受到了尊重,个人也光荣。“侯爷,这个‘离’字何解呀?”

文王用手指沾了点水,在桌几上写着:“你看,‘离’旁是虫兽,‘隹’旁是翅膀。表示蚕做茧,茧生蛾,茧中包含着希望,孕化着新生。默默无闻立功的人,我们没法给他官职做,赐给他田地,就是包含了最好的褒奖。”小丁明白了,特殊岗位的人,表面上没做什么好事,暗地里却孕化着很大的功绩,这些功绩就转化成了他的福禄。

周易中被曲解了两千年的否卦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在朝政中,君主信任亲信大臣,疏远直谏之臣,造成帮派林立,不利朝纲。在休息时,与身边小臣过于亲密,容易偏听偏信,同样对自己有害。所以说在息时也不要亲疏有别,大人才有吉而无凶。小丁言:“‘亡’是逃亡。这个程颐不知怎么搞的,不知道文字演变以前的原义吗?还摇头晃脑地说:‘其亡矣,其亡矣!’解释成了灭亡……”文王哼了一声,不耐烦地摆了下手,止住了小丁的话头。又转过身来问商人戊:“你来朝歌的路上是怎么过的河啊?”“小人是坐木筏子过的河,我看当地居民都是腰上帮着葫芦过的河。”

文王笑着说:“你是有钱人麽!君王过河都是坐木船的,前呼后拥的。‘苞’就是葫芦,用条子绑在一起系在腰上过河就叫腰舟。老百姓都是系着腰舟过河。”

小丁接过话来:“明白了,君王如果带头结帮拉派,真要国家出现了危难,这些亲信小人就谁也不管国君,他跑他的,国君也只好把命托付给腰舟,系着腰舟逃到邻国避难去了。”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领导层结党营私,长期以往达到极致,国家政权已经倾斜到一部分手里了。这时就不要再发展小宗派了。停止小宗派之间内斗,国家就会出现可喜局面了。“否”是不要再这样做了。小丁道:“后人根据‘先否后喜’起了个成语叫‘否极泰来’,意思是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他们为什么把‘否’理解成不通、坏呢?”文王感到一阵胸口疼,习惯性地把手摁在胸口。小丁见此便不再说了。(全本解析请参阅杨吉德新著《周易说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