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一些人說農民沒交社保,就不該有退休金,你怎麼看?

郝皓5


這樣的問題就是一群“要飯的”和一群“討米的”發生了爭論。有多大意義呢?

城裡人,農村人,一律平等,到了年齡退休,都拿一份養老金。這個主意不錯,但是遺憾的是,完全沒有任何可能性。

首先,農村人所在的地方所有制是不一樣的。說白了就是,農村人無論男女老少,從理論上來講,都有一份“責任田”或者叫做承包的土地。你家裡的房子是建立在你的“宅基地”上的。

你的承包地可以自己打理,也可以包出去,還可以“扭轉”坐等紅利。如果你的房子、承包地恰巧被國家建設徵用;不用算,就知道你會有多少收入。

城裡人,特別是工人,產業工人,除了一身力氣,一無所有,房子是租的(房改以前),水費電費煤氣費,吃穿用,哪一樣不需要錢。

在農村好歹自己有個住房;只要兩分地,一年四季的蔬菜應該不成問題。進城打工,不順心了,還有一個退路,城裡人,那些工人往哪裡去?

最後說說退休金。現在的退休金,嚴格說來,就是一份養老保險。交錢買了保險,當然可以享受。沒有買保險,憑什麼可以享受呢?如同其它保險,這是天經地義的事。

當然,那些土地被徵用的農戶畢竟是少數;但是農村承包地的扭轉是大趨勢,還有你的宅基地等等,都可以變成買養老保險的資金。

城裡的工人每個人都在交保險,買保險,為什麼農村要有例外呢?另外,城裡也有下崗、買斷工齡、以及各種各樣原因沒有“社保”的人,他們連個退路都沒有。

社會轉型期,改革中碰到的問題,只有寄希望於深化改革來解決。


閒看秋風999


一些人說“農民沒有交社保,就不該有退休金”?

之所以會有這種情況,原本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嘛!

因為,他們也只是一部分的,又不是大部分的人民,更不可能會是全部的老百姓,除了他們自己,代表不了誰。

再說,他們都是些什麼都沒有經歷過的黃口小兒,能懂得什麼?他們也許是整天玩電遊,打遊戲,只知道虛擬世界裡通宵達旦、打打殺殺,就以為自己有多能耐,還真當自己是真正的英雄了。就想當然地隨口一說,信口雌黃。

他們也許是整天在工廠上班,朝九晚五,除了上下班在路上,風雨無憂,吃喝不愁;節假日可以休息;工資按時發放,有時候還有福利待遇發放可領;原來有單位分配的房子,現在又可以用自己多年的工資積累買商品房;各種保險也有國家與單位給張羅,自己只需要用工資的一小部分補齊小頭就可以了。每天吃飯睡覺,按時上下班,加班還有加班工資,正常生活,退休了只要含飴弄孫,頤養天年。有醫療保險,生病可以報銷;有養老保險,年老了有生活來源。

他們哪裡知道別人,特別是廣大農民們的生活狀況呢?他們就是井底之蛙,孤陋寡聞;他們就是目空一切,自以為是。他們就是隻能自己享福,不能讓別人佔半點面子。

他們原本就是什麼都沒有的真正的無產階級,國家為了照顧他們,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什麼都是先滿足了他們,優先他們,讓他們高枕無憂,他們就忘記了根本,並且習以為常,開始唯我獨尊了,自以為是高人一等了,看不得別人也得到點實惠的狹隘思想。

他們根本就是不學無術,不懂裝懂。不會去了解農民們真正的生活,交公糧,(多交,先交,交優質糧,用土車推,送到很遠的糧站去),自己吃不飽,娃兒哇哇叫;修水利,(每天半夜摸著星光出發,步行趕到遙遠的目的地開工,肩挑手扛,修築巨大的水庫、水壩,以及眾多的水塘),種糧、種菜,種棉花,開荒栽樹,自己做磚,自己做瓦,搭建簡易的房子,自己製作簡單的農用以及生活工具,等等,就更不用說了……

廣大的農民朋友們,工永遠出不完,連飯都吃不飽,沒有工資,都是支援國家建設,出義務工,連娃兒的學費都交不齊,當下都管不了,還怎麼可能管以後的什麼養老金呀?哪裡來的錢,再去交他們所謂的保險金呀?

今時不同往日了,國家發展了,經濟發達了,大家都在富裕奔小康,連殘疾人、五保戶,孤寡老人、低保戶等等,都可以有補助、救濟金,為什麼就不能給廣大的農民們發放養老退休金呢?!難道,就真的一定要他們一個個的都活到老,幹活幹到死嗎?!


豆248752315


當然了,因為這是國家的規定,而不是那個人的決定。

目前,在中國無論是農民,工人,個體工商戶,公務員,教師,科研工作者等都必需繳社會勞動保險,晚年才能享受養老金。在此,任何組織,任何個人都不能搞特殊。最近一個時期,農民總是想通過各種輿論,想不繳社保,白拿國家的養老金,其實,這種想法就是利慾薰心,自私自利的,損人不利己的!

從整個世界來看:美國,德國,瑞典,法國,俄羅斯,英國,新西蘭,馬來西亞等各個國家都是自己繳社會養老金的,而沒有一個國家裡的公民不繳費,就白拿養老金的案例,而中國的農民就想打破這個“魔咒”,我看,這是痴心妄想。如果在中國實現了農民白拿養老金,就是對這個社會的不公平,尤其,是對中國企業退休人員簡直是一個天大的諷刺!

希望國家和政府部門在此問題上慎重考慮,到底農民該不該白拿?不管怎麼說!反正我是要在此高喊一句:住手!

因為改革開放40年來,農民待遇已經夠好的了,種地不繳稅,享有土地、有礦山、有果林、有水塘、有莊園、有宅基地、有牧場,在中國已經屬於一個富裕的有產階級階層了,然而,工人有什麼呢?工人在中國的的確確是無產階級的代表,他們一旦下崗離開了機器,兩手空空,則面臨著死亡,農民可以回家種地,繼續享受著國家的各項優惠政策,豈不幸福,豈不悠哉?企業退休工人如今僅有2000元不到的退休養老金,除此之外山無一座,地無一畝啊!

在此,我要奉勸農民:不要以為你是農民就無窮無盡的索取國家的財富,而不知廉恥的伸手向國家要養老金,一分錢不交,想白拿,我看,沒那麼容易!


劉年14


一些人說農民沒交社保,就不該有退休金,你怎麼看?

按理來說社保就是多交多得,少交少得,不交不得。不過對於農民來說,特別是405060年代的農民,他們頭頂烈日曬,身遭寒霜洗。忍受著家庭艱難的困苦,自己的飢寒,仍然,擔負著中國十億人口的吃糧重擔,他們扛著愛國糧,用膠角車推著愛國糧,用架子車拉著愛國糧到十多里的糧站去交售,糧站內外人山人海,到處都擠滿了人和車,交糧的人排著好長的隊伍,他們帶著乾糧(玉米饃),交一次愛國糧足得兩三天。

這些農民他們為國家交售愛國糧幾十年如一日,亳不動搖,他們辛勤的付出,無私的奉獻,養育著中國十億人口,推動著社會的建設和發展。使我們的國家逐步走向繁榮富強,

這些農民現在到了白髮蒼蒼,流落街頭,腰彎背弓,瘸腿拐步,期待養老,這些農民他們為國家出力流汗,在國家困難的時侯而默默付出,這些農民沒有交納社保,從2011年農村社保實施以來,國家每月還給他們發放幾十元的基礎養老金。

這些對國家有貢獻的農民,每月領取幾十元的基礎養老金,能解決他們的養老問題嗎?可憐這些人十份可憐,希望國家對這些農民發放一定的退休金,解決他們的社會養老問題。


志同道合179276449


一些人說農民沒交社保,就不該有退休金,你怎麼看?這個說法到底對不對呢?我們先來看看啥叫退休金?其實,退休金也就是養老金。它是怎麼來的呢?它是一個人在年輕力壯的時候每個月把自己收入的一部分繳納到社保基金賬戶,形成積累。到了老了,每個月再領出一部分來作為養老費用。這就是養老金。

1、農民到底有沒有繳納養老保險?

其實,這幾年很多農民看到了養老保險的好處。自覺自願的去繳納養老保險,也就是新農保(後改稱城居保),有些年齡大的農民,他們的子女或他們本人一次性補繳了養老保險,到了60歲以後也可以每個月領取養老金。但,有沒有人一分錢沒有繳納的呢?很顯然,是有的。

2、沒有繳納養老保險會有養老金嗎?

其實,新農保為照顧部分農民,年滿60歲,即便是沒有繳納養老保險的也給予發放基礎養老金。那,啥是基礎養老金?就是,你沒有繳納一分錢的養老保險,你的社保基金賬戶個人積累和社會統籌積累都是0的情況下,國家發的養老金。這個標準非常低,大概每個月百十塊錢。

3、想要高標準養老金怎麼辦?

其實,想要高標準養老金很容易,只要按照新農保(後改稱城居保)的要求繳納養老保險就可以了。要想多領養老金,就交費時多繳納養老保險。新農保的交費檔次分為10個檔次,最高每年交費3000元。多交多領,少交少領,不交不領。

4、有沒有可能,一分錢不交還能領到和城裡人一樣的養老金?

首先,有這樣想法的人就有問題。為什麼你不交一分錢就想和人家領一樣的養老金?就像你去買東西,人家買臺蘋果手機,你也要一臺,卻不想給人家錢,你想想人家會給你嗎?養老保險不是社會福利、不是救濟款。所以,這樣想的人只可能在夢裡領到養老金。


聚焦三農熱點說


樓主提問混淆了社保和退休金的概念,這其實是一個十分拉仇恨的提問。農民都沒有退休一說,哪來的退休金。就像9月20日回答的一篇問答《農民該不該享受退休工資的待遇呢?你怎麼看?》樣,該篇問答對農民應不應該享受退休工資做了詳細回答,而本篇問答與那一篇有相似之處。在這裡就不對農民有沒有退休金一事兒磨嘰了,說點實實在在的農民養老金的問題!

正如樓主所提問題,一些人說農民沒交社保,就不該有退休金,你怎麼看?按常理說,有付出才有收穫,沒交社保當然不能領取養老金,請看清楚小編說的是養老金不是退休金。

說實話,在農村老年人的養老是面臨著嚴峻的困難和考驗。特別是仍有很大一部分70/80後並完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甚至是小學就輟學的,這一群體家庭子女及養老負擔很重。

而對於那些老人喪失勞動力後,用一分錢也得向子女要,老人容易喪失地位和尊嚴。一些子女如果負擔不起,還要存擔“不孝敬”的罵名,失去親情的比比皆是,老年人生活十分艱苦。

好在,國家在2014年就出臺了《關於建立統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為農民養老提供保障。下面我們就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情況做個簡單說明,然後再來評述:

1、農民什麼條件下可以參保:

年滿16週歲(不含在校學生),非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不屬於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範圍的城鄉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願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2、繳費方式: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

(1)個人繳費。

目前個人繳費有12個檔次:每年可選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省(區、市)情況有所不同。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

(2)集體補助。

有條件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鼓勵其他社會經濟組織、公益慈善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3)政府補貼。

政府對符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基礎養老金,2018年基礎養老金為每人每月88元。

3、待遇情況及領取條件

(1)領取條件:年滿60週歲、累計繳費滿15年(未繳滿的可以一次性補繳15年),且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2)待遇享受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支付終身。基礎養老金部分是由政府補貼的,每年的確定相應的數額,在此不贅述。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準,目前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係數相同)。參保人死亡,個人賬戶資金餘額可以依法繼承。

舉個例子吧:

假如某市個人繳費檔次是600元每年,政府補貼是60元(在此為了計算方便,將利息忽略),每年政府規定的基礎養老金為每月100元:則60歲時每月養老金領取額度為: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繳費*年限+政府補貼*年限+利息)/139=(600*15+60*15)/139=71.22元

月領取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月領取養老金=100+71.22=171.22元。

4、需要特別說明的是:

因為這項政策是農民自願選擇參與,並未在全國各省市全面鋪開。相對來說,該項政策還是考慮到了農民群體尤其是中老年人缺乏收入來源的特殊情況,定的繳費標準基本在農民可接受範圍內。但對於達到60歲之前並未參保的人員來說,一次性繳納15年的費用,像南京市就規定參保人員個人年繳費標準為最低檔次為1000元,一次性補繳15年就是15000元,對於農民來說還是有一定壓力的。

總體上來說,如果條件許可的農村家庭,選擇參保還是很划算的。

最後希望,普天之下的農民們能安享晚年。


eyeballNs


今日頭條反覆推送這種話題,真正目的不好揣測。

對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問題,應不應該有退休金,我認為涉及國家的養老保障是走福利路線還是保險路線的國策問題。

現在農村老人養老,國家補貼每月約80多元,各地實際發放水平依經濟發展水平不一而各不相同。比如我老家縣是每月188元,有發達地區己經每月達到將近1000元。當然,大多數地區沒有地方財政補充,只按中央財政補助標準發放。這就是一種國家福利,不是保險。因為個人不需要履行繳費義務。按理既然是國家福利,就應該不分城鄉居民都有,但由於城鎮職工實行了社保,所以只補助農村居民。

如果國家走福利路線,就要看國家財力水平是否有支撐能力和是否能長期可持續。希臘前幾年有過這方面教訓。

走社保路線,就是僱主、僱員在工作期間各自按比例繳納社保費,由保險機構建立保險基金,僱員退休後由保險機構承擔他們的養老金。福利與保險的區別之一就是後者需承擔繳費義務而前者不需。

農村老人應不應該有退休金(估且沿用題主的叫法)?個人認為應該有,且現在己經有,只是相對標準較低。標準雖然在每年提高,但絕對額還是達不到農民的期望值。我們是平民,不好揣測國家的決策意圖,但不能妄下結論認為國家漠視農民權利。我估模,在確定農民養老補助標淮時,會考慮以下幾個因素。一是國家財力水平。假設以一億老年農民計算,若每年一萬元,則是萬億元支出,打半折也是五千億。二是土地屬性。為什麼承包期延長30年和土地要確權,因為土地也附有一定的養老功能。三是社會公平問題。比如現在國家把補助標準提高到1000元,那城市居民也有權利享受,將導致大量城市居民棄保,特別是靈活就業人員。四是提高農民養老補助,對糧食生產會不會帶來影響?

現在許多農民朋友為老年農民的養老問題鼓與呼,是可以理解的。但希望僅僅是為父輩爭取權利而不是為自己這一輩。希望有勞動能力的農民朋友能每年擠出那麼幾百幾千塊錢參加社會保險,不要等到60歲以後又老話重題。養老還得靠自己啊。


枝葉關情8


這種說法有點挑刺的感覺。但實際制度設計是這樣的,只要不交納養老保險,就不能享受養老金待遇。

養老保險是通過以國家法律強制力要求,構建的一種對達到法定要求條件的老年人發放養老生活費的社會保障制度。

社會保險法規定,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達到國家退休年齡,才可以領取養老金待遇。

不交養老保險就不符合社會保險法規定的要求。所以,不管是農民還是其他人不交養老保險就沒有養老金,是符合法律規定的。

不過,我們社會保障制度是一個非常全面的體系,光養老保險就有兩種,一種是職工養老保險,一種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也有個別可以不用交費,享受養老金待遇的情況。

職工養老保險交費錢數高,每年至少六七千元以上,居民養老保險交費檔次靈活,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幾乎所有人都能夠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檔次,最終享受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非常靈活,比較適合農民參保。到達退休年齡60歲,可以一次性補齊15年,然後享受養老金待遇。而職工養老保險只能延遲退休,繼續交費。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沒有統籌賬戶部分,所有錢都會進入個人賬戶,還有一部分國家補貼。所以,不會虧本。職工養老保險有虧本的可能。

居民養老保險除了個人賬戶養老金之外,還有一部分政府補貼的基礎養老金。不過國家和地方政府由於財力有限,補貼的標準不高,每月只有100元左右,全國的平均水平是130元。

而且為了保障所有人都能享受養老金待遇,國家還規定在實施新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之前,已經到達60歲的老人,可以不用繳費,直接享受養老金待遇。這是唯一一條可以不用交費享受養老金待遇的特殊情況。

除了養老保險制度,我們還有五保、低保、救助等社會保障制度,但是也是有條件限制的。

可以說,我們國家社會保障制度上並沒有一項僅憑農民或者失業下崗職工身份就可以享受養老金的規定,要想享受養老金,還是需要交費的。交的越多,退休待遇越高。



暖心人社


現代是什麼時代,不是一大二公,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國家提倡的是以法治國,市場經濟下,肯定難免有差距。但,市場經濟從來不相信眼淚,只有你適應不適應和轉型不轉型的問題。

國家的法律,是通過人大代表綜合各方面歷史現實各方利益和現實條件制定出來的。既然成為法律,那就有權威性和嚴肅性,不是任何人可以曲解和歪曲的。你若認為一些地方不當,可以申請人大討論和修法,但沒修正之前,你還是要遵守。

關於養老保險,國家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養老保險法,又分為企業養老保險和城鎮養老保險兩大塊。

但,國家考慮部分人的利益,在一些地方會有一些特別的優惠,比如說到一定年齡發一些補貼,但那不是養老金,性質不同,不同的東西沒可比性,比如免稅或種糧補貼,你若那拿這些和養老金來比,你肯定無法可依。

依法治國的局面下,作為公民我們只有依法行事才能得到法律的保障!!!

說一句話外,任何人你別以為不懂法就無法,別抱怨自己因為不守法而得不到法律的支持。


天中之山人


國家改革開放30多年取得了巨大成就,國家富強了,人民生活富裕了,但社會貧富懸殊越來越大,養老問題突出,社會主義職業不分貴賤,社會分工不同,工人與農民的養老待遇卻是一個天一個地,與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更是無法比。以前公務員和事業單位都不用繳社保,也視同工齡,視為社保繳費年限,退休了卻享受最高的福利待遇。40後50後60後即新中國建國前後出生的那一代農民為國家的建設做了不少貢獻,承受不少苦難,現在國家富裕了,國家是不是應該承擔那一代農民的養老問題,縮小社會貧富懸殊,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共享國家經濟改革開放成果,為共產主義理想目標共同富裕邁進一步。那一代的農民大部分是艱苦一輩子了,是應該是安享晚年的時候了,但大部分老農民卻是六七十歲了還要拖著年邁帶病的身體下田勞作,是國家要關心他們的時候了,不要讓他們都老去了才記起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