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美国的惊天棋局,俄罗斯落入陷阱?俄罗斯会被拖垮吗?

泛滥的文字


要用一场烈度并不算太强的战争拖垮一个资源如此丰富的大国谈何容易?真当俄罗斯是泥做的吗?眼前的中东局势,全在伊德利卜地区,撑死了也就是第二场东古塔战役,而且打起来肯定比东古塔战役要快得多,因为海湾国家和西方都基本断了给反政府武装的资金支持,打起来不会太难。唯一的变数是土耳其,然而土耳其有能力把俄罗斯往死里拖吗?他不怕俄罗斯不站他旁边了自己被美国收拾吗?

要拖垮一个国家,就必须想办法把消耗提高到很高很高的水平。比如希特勒。希特勒发动战争之前,政府负债率已经超过德国财政收入的几倍,就这样他都没有垮,还发动了一场席卷欧亚大陆的战争,还一打就打六年!还顺带把大英和法兰西以及苏联三个帝国拖入了深渊呢!俄罗斯介入叙利亚内战才多久?2015年9月到现在,满打满算三年整。按照普京的说法,俄罗斯总共花了50亿美元在叙利亚,就算给他翻倍了,这点钱和俄罗斯的财政收入来比的话,你确定俄罗斯1.4万亿美元GDP乘以32.762%(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世界信息网数据,2017年)约等于5000多亿美元的财政收入承受不住吗?小意思。而且俄罗斯又不白打工,他可以分享叙利亚未来的油田收益(占比多少不清楚),他还趁机卖了大批武器,比如和印度和我们之间的军火贸易就挣了不少钱了,俄罗斯又不需要面对食品短缺的压力,通过开发远东地区,人家现在是全球第一小麦生产国,可谓生财有道是也!

所以特朗普都不愿意和俄罗斯继续耗下去了。现在是美国军方和建制派在坚持搅局叙利亚,不是特朗普!特朗普做梦都想甩掉叙利亚的包袱,全心全意和亚洲开整。整伊朗其实等于整亚洲。

如何看待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

美国看不惯任何挑战其威胁的国家崛起,甚至岁月静好都不行。从宏观上,美国准备要整合盟友体系对俄罗斯来一场更大的围堵。德国和法国已经开始转变对叙利亚和伊朗的态度,德国宣布对伊德利卜战事严重关注,法国表示伊朗是地区局势的严重威胁。微观上,美国不愿意欧洲继续和俄罗斯购买更多能源。特朗普对北溪2号线各种牢骚,欧洲应该多和美国能源商买油气;美国也不愿意印度和土耳其以及中国购买俄罗斯的武器装备,大家都应该和美国买装备就好。总之就是,所有的地方都应该由美国来控制,所以的钱都应该让美国来挣。美国优先嘛!


独钓寒江


现在的中东局势大体稳定而且对俄罗斯有利,俄罗斯怎么会被拖垮呢?只要俄罗斯没有像阿富汗战争那样大规模出动地面部队,对俄罗斯的国力消耗就很有限。与美国不同,中东地区并不是俄罗斯外交的重点方向,在国力消耗达到一定程度后俄罗斯也不会投入更多的资源。


目前,俄罗斯在中东的国力消耗主要集中在两个国家:叙利亚和伊朗,这也是俄罗斯的中东战略支点,现在对俄罗斯来说不是包袱而是收益。从叙利亚来看,俄罗斯的收益远远大于投入,主要参战的是空军常驻的50多架飞机和一些防空导弹部队,地面部队不过两个营,主要是拱卫俄罗斯的空军和海军基地。按照俄罗斯国防部2公布的大约每天花费240万美元而西方媒体则认为在500万美元左右,即使按500万美元来计算在过去三年的花费也不过40亿美元,占俄罗斯过去三年财政支出的0.7%,这点小钱俄罗斯完全负担得起。更重要的是,通过出兵叙利亚不仅保住了自己的战略支点和在地中海的基地,而且将吞并克里米亚后的战略压力成功转移,不然在乌克兰消耗的国力绝对不是这几十亿美元可以解决的。从伊朗来看,俄罗斯并没有投入过多的资源,只是一种安全承诺,就可以将廉价的伊朗石油通过“石油换商品”协议转卖到世界各地,向伊朗出售大批军火。而且进一步强化了伊朗对俄罗斯的依赖,成为牵制美国的重要战略力量。更重要的是,国际油价上涨带来的经济收益:原来的预算是按照油价40美元测算的,而现在油价涨到了近80美元还有可能继续上涨,俄罗斯刚刚通过了2018年预算修正案,因此将获得近400亿美元的超额收入,这对于急需用钱填补养老金缺口和改善社会福利的普京来说简直是及时雨啊。


中东地区并不是俄罗斯的外交优先方向。根据公开的俄罗斯联邦外交构想,俄罗斯的外交优先级按以下次序排列:独联体-大西洋和欧洲国家-美国-北极国家-亚太地区-中东北非地区-拉美。中东地区只是俄罗斯外交的第六优先级,在叙利亚的阿萨德政权岌岌可危的时候,俄罗斯并没有出手全靠伊朗支持,只是后来出于转移战略压力的考虑才出兵相助,就可以看出俄罗斯并不愿意在中东消耗过多的战略资源。相对于已经稳定的中东局势,俄罗斯更关注的是如何处理好乌克兰和问题并稳定独联体后院。所以,即使中东局势升级,俄罗斯也不会在此投入可能拖垮其国力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资源。所以,想在中东拖垮俄罗斯是不可能的,人家不跟牌你有什么办法呢?


至于说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那就是长期全面对抗基础上的有限合作关系。在全球博弈中,中东地区对于美国是长期经营的“实地”,而对俄罗斯而言则是一个和美国战略博弈的“劫材”。


云霄飞翼


不会,目前俄罗斯介入乌克兰或者中东的成本实际上并不高,具体军费金额我们无从可知,但是从俄罗斯近期的一些举动我们就可以看出,介入叙利亚对俄罗斯来讲是一次成功的对外干预,而且锻炼了军队取得了不错的国际影响力。至于美俄关系,是一种冲突为主,合作很少,互相忌惮的这种关系。

1.俄罗斯介入叙利亚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叙利亚是俄罗斯目前仅有的海外长久驻地所在国,保住这个海外军事基地对于俄罗斯海军对地中海的影响非常重要。因为土耳其海峡是联通黑海和地中海的唯一通道,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震慑周边国家。这对于俄罗斯的战略利益来讲是实实在在的,如果失去叙利亚对于俄罗斯来讲将失去唯一的中东海军基地,而失去叙利亚的中东对于俄罗斯来讲就失去了对中东的影响力。

2.锻炼了部队,俄罗斯近些年也大力发展军事现代化,这些都需要实战检验的。从干预叙利亚局势派出了各类先进战机来看,俄罗斯的悬链目的非常明显,包括苏-57以及图-160在内的顶级装备都出现在了叙利亚。

3.一场叙利亚内战,对于俄罗斯经济并无太大影响。北约压制俄罗斯战略空间之心不死,俄罗斯主动出击及时“止损”是正确的战略选择。相对于几十亿上百亿的军费来讲,达到这样的目的显然更符合俄罗斯的国家利益。


军机图


俄罗斯这个国家我们并不陌生,他的实力我们也都了解,虽然现在经济上出现了一些困难但是总体上来说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因为制裁而受到太多的影响,至于它会不会被拖垮咱们就来做个简单的分析。

第一,叙利亚战争虽然俄罗斯是被迫参与花销也是不小,但是和俄罗斯这些年的石油红利对比来说确实是九牛一毛,所以叙利亚战争对俄罗斯的国力消耗有限,拖垮更是无稽之谈。

第二,中东一直是世界能源价格的晴雨表,谁要是能控制中东就掌握了世界的命脉,而美国在这方面确实是占尽了先机,充分利用伊朗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的矛盾成功的掌控着中东话语权,俄罗斯自然是要想法设法的破坏美国在中东战略。

第三,俄罗斯介入叙利亚战争的目的就是要阻止美国继续掌控中东,或者说不能让中东完全落入美国的手中,因为俄罗斯身为能源大国油价的涨幅直接影响到了自身的战略安全,苏联解体的例子还历历在目,俄罗斯显然是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即便在西方制裁的情况下也要强势介入叙利亚战争。

第四,战争虽然会对俄罗斯自身的财力有所消耗,但是中东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世界油价的走向,在这个地区爆发一场小规模的战争势必会引起世界石油价格的提升,对于以石油出口为主的俄罗斯来说绝对是益大于弊,既可以向中东土豪展示武器装备又可以消耗武器库存,对于俄罗斯来说绝对是稳赢不输。

第五,俄罗斯与美国这么多年以来可谓是相杀相克,关系也从来没有真正的缓和过,俄罗斯在中东的策略也比较简单就是建立一个落脚点然后伺机而动,因为历史经验证明盛极必衰俄罗斯就是在等待这个机会,而美国就是在避免这种事情发生,所以在相互博弈时彼此都在寻找对方的战略漏洞准备发动致命一击。


世界浅谈


目前中东局势俄罗斯被拖垮的可能性很低,而目前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是已经明确战略竞争对手的关系。


俄罗斯的国力决定了其在中东的目的性必须集中充分利用,并不是全面布局,所以其军事资源主要集中在叙利亚,外交资源主要集中在土耳其、以色列、伊朗等同叙利亚局势有关的国家。这个集中性决定了其资金、物资等消耗处于可控范围,不会成为无底洞,所以普京在2017年底达成消灭恐怖组织的既定目的后,就立刻宣布撤回绝大部分地面部队。


就算从经济角度来看,从2015年俄罗斯军事介入开始到2018年这三年间,在叙利亚的军事投入与花费大约在40-50亿美元,占2015-2017这三年军费总支出的2.5%左右,如果算上人道主义援助和军事物资援助的话,大约占到这三年总财政支出的1%左右,在目前叙利亚局势趋于稳定的情况下,这个百分比显然不会拖垮俄罗斯,更何况对伊、对叙的军售的收入还对冲了部分花费。


而从外交角度来看,俄罗斯同伊朗、土耳其、以色列等中东区域性大国保持良好的关系,而对于沙特、海湾地区、埃及等逊尼派国家的关系也较为稳定,即便是在伊核问题和巴以问题上也没有投入过多资源,而多是以维持原状和政治协商的角度解决问题。这种现状也使得俄罗斯不会在中东有过多的经历牵涉。



至于俄罗斯美国关系,在两国的军事学说、国防战略、外交政策等文件当中有所阐述,俄罗斯明确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列为最大军事威胁,将美国列为重要合作伙伴与竞争对手。而美国同样在《2018国防报告》和相关文件当中,明确将俄罗斯列为最主要战略对手和军事威胁,而且美国军方认定俄罗斯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多载体、全天候、全方位对美国进行核打击的国家。由此可见双方对于彼此间的关系早已有着明确的认知。


马克观察


2014年乌克兰危机,俄罗斯在美国和西方的制裁下,经济确实几近垮台。普京及时调整了国家战略,一个是经济向东看,一个是出兵叙利亚。俄罗斯出兵叙利亚目的是打破美国和西方的围堵和对能源的控制。因为叙利亚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影响着海湾石油价格波动,而且俄罗斯保住了塔尔图斯港海军基地,就可以从地中海直接威胁欧洲。实践证明,经过这3年多来的参战,俄罗斯都作到了。而且石油价格从30美元涨到了80美元,这对于赖以能源出口的俄罗斯经济,无疑是“雪中送炭”。俄罗斯经济学家预测,国际石油价格涨到60美元,俄罗斯就可以恢复经济。普京在3月18日竞选成功后,在5月7日就职典礼过后随即签署总统令,俄罗斯经济要在未来6年内进入世界前五,不是没有根据和主观臆断的。


当然俄罗斯出兵叙利亚这几年来,确实花费50多亿美元,不过相比石油价涨幅来讲,这些钱己经是微不足道了。
现在俄罗斯和叙利亚政府己经控制了80%的领土,反动派仅占据着伊德利卜省,而且俄土达成的10月15日反对派交出重器和“解放阵线”等恐怖组织撤出非军事区协议的期限即将到来,从俄罗斯的决心和意志来看,伊德利卜是必须解决的。解决了伊德利卜意味着反对派和恐怖组织将彻底崩溃。叙利亚局势最坏的结局,就是分而治之,即俄叙占据大部,美法占据幼发拉底河以东叙利亚北部库尔德人地区,土耳其占据阿夫林地区,甚至伊德利卜省。这并不影响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利益。俄罗斯可以说超出了当时出兵叙利亚的预期。

实际上美国在叙利亚采取代理人战争,就说明美国
对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己经是力不从心了。在叙利亚避免与俄罗斯交火后,美国把在叙利亚的失利转向了伊核协议,就是通过制裁伊朗来打压俄罗斯经济。美国认为对美国霸权构威胁的不仅仅是俄罗斯,还有欧盟和东方大国。于是美国一面通伊核协议来撬动俄罗斯和欧盟经济,继续维持美元霸权,一面从高新技术上打压遏制东方大国的发展。

从美俄之间的关系来看,并没有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特朗普上台对普京频频示好,包括顶住压力与普京在赫尔辛基会面,不仅是特朗普,而且普京也极力想和美国缓和关系。可是特朗普面对“通俄门”调查和国内反俄势力的抨击,再加上中期选举的临近,特朗普不得不再与俄罗斯反恶,8月8日追加对俄罗斯的制裁也是特朗普不得已而为之,在制裁的同时特朗普仍然没有忘记想和俄罗斯改善关系。


其实俄罗斯的经济对美国的经济构不能威胁,只是从军事战略上阻止美国的霸权,而美国又不想与俄罗斯交战。因此美俄关系很纠结,美国想消除俄罗斯的威胁,或者让俄罗斯在战略上妥协;而俄罗斯也想让美国取消制裁,但美国又不能太霸道,双方互不相让,但又“斗而不破”,也就是美俄关系绝不会发展到走向全面战争的地步。从叙利亚内战就能看出,美俄似乎有一种默契。如果特朗普在中期选举获胜,美俄关系一定走向松动的局面。但是如果特朗普在中期选举失败,那么美俄之间的关系真正会走向全面对抗了。


适情雅趣


从兵法的角度来说,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次为上策。在叙利亚俄罗斯已经取得绝对胜利的前提下,如果美国不希望大规模的军队干预、不希望与俄罗斯直面冲突的前提下,适当给俄罗斯添堵或者维持当下的局面将是美国的上策,毕竟现在美国在叙利亚的势力及实力尚不足以对俄罗斯构成威胁。

加之由于美国石油自给率逐年提高、商人总统特朗普的推动,美国在中东的政策呈收缩的阵势。

这些都对俄罗斯在叙利亚、中东的布局产生积极影响。虽然近几年俄罗斯每年都会向叙利亚投出20亿美元的资金,但尚不足以让俄罗斯伤筋动骨。以俄罗斯每年对外军售的收益,足以支撑起俄罗斯对叙利亚的作战。

那么是否代表着美国从这场“对抗”中出局呢?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次为上策。那么美国的长处是什么?就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约!

随着土耳其与俄罗斯关系的走近,北约中出现“分裂”;再由于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等行动中给欧洲带来的威胁,美国顺势加强了北约的实力与作用。先是承诺吸收格鲁吉亚成为北约成员国,之后掀起了“高贵伙伴”“海上微风”等一系列围绕俄罗斯的军事演习,加强对俄罗斯的围堵。近期更是在挪威举行冷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北约军事演习,以应对俄罗斯的挑衅。可以看出,美国领导的北约构建围堵俄罗斯的包围圈与俄罗斯的反围堵的较量才是美俄关系的核心。其实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布局其实也是俄罗斯反围堵的一部份!

俄罗斯为了应对美国等北约国家的围堵,接连在里海、中亚出手,以防止美国全面封锁俄罗斯。一旦美国等北约国家完成对俄罗斯的封锁,俄罗斯在外建立多个据点也无法弥补本土被围的困境!

因此,美国与俄罗斯的博弈早已经从叙利亚的弹丸之地转移到俄罗斯的周边,通过构建对俄罗斯的封锁链来赢得美俄博弈!


昨思今明未武


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公布,在叙利亚的战事共花费15亿美元。区区15亿美元是不会拖垮俄罗斯的,即便再拖延两年再花15亿美元彻底结束叙利亚内战,也拖不垮俄罗斯。

只是有一个变数尚难判断,就是美国的态度,是认输撤退呢,还是增兵准备和俄罗斯大干一场呢。如果是后者,对美俄两国都会有重大影响,后果难以预料,但可能性不大。

至于美俄之间的关系,已经很明朗,从特朗普之前的局部对抗发展到今天,几乎达到了全面对抗的程度。在经济上美国已经对俄采取了几波制裁,俄罗斯则抛售美债抛弃美元,尽力在经济上和美国拉开距离,已经凉凉了。政治上基本上是处处对立。地缘政治上已在乌克兰和叙利亚剑拔弩张,东亚方向鼓动日本在北方四岛上闹事。美国希望从多个方向钳制俄罗斯,但俄罗斯国土面积太大,想通过这种手段困死俄罗斯根本不可能。反倒是俄罗斯不管是在乌克兰还是叙利亚还是北方四岛,更显得挥洒自如,张弛有度。美国在几个方向都处于被动局面,就说叙利亚,本来经营多年眼见就要收官了,哪知俄罗斯横插一脚,到现在反被俄叙联军围在了伊德利卜一隅,进退两难。

美俄之间僵持到这个程度,短时间内改善关系很难,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美俄之间也只能维持低烈度的对抗,两国大战,后果不敢想象。


平民小事



我的答案是,俄罗斯不会被拖垮。有了当年苏联被拖垮的前车之鉴,俄罗斯虽然近几年在被美国逼到墙角后,开始了战略反击,但是普京一直非常注意方法,防止俄罗斯重蹈苏联覆辙。


无论俄罗斯多么困难,面对西欧和美国对自己的战略挤压,都不得不做一些反击,否则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空间就会不断被压缩,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和战略地位就会面临危险。但是俄罗斯如果开足火力跟欧美进行军备竞赛或者硬对抗,就有耗尽国力的危险,所以俄罗斯采取了巧妙的有限反击的方法。

比如在狙击格鲁吉亚时,通过低烈度的有限闪击战,出手凶猛,见好就收,既有效狙击了北约东扩的步伐,更震慑了欧美肆无忌惮挤压俄罗斯的嚣张气焰,还给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小兄弟们来了个杀鸡骇猴的有效示范。



在与乌克兰的斗争中,果断收复克里米亚,利用乌克兰东部地区反政府武装跟乌克兰死磕,让乌克兰不断消耗失血,无暇他顾,俄罗斯只是适当的给予乌东游击队一些军火、物质支持,便有效遏制了乌克兰加入北约、敌对俄罗斯的政策。


在叙利亚方向,俄罗斯也吸取了阿富汗战争的教训,不再大规模投入地面部队,而是让伊朗、叙利亚的地面部队出面洗地,俄罗斯只是进行一些必要的空袭和特种作战。这既控制了战争规模,更是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降低了投入,对俄罗斯国力的耗损也非常有限。

再加上叙利亚的局势看似单纯的政治斗争,实际上也是东西方地缘政治、价值观争夺。俄罗斯背后的东方大国虽然看似漠不关心,实际上也会给予俄罗斯必要的战略协作和支持,绝对不会让欧美把俄罗斯拖死。毕竟,我们已经是全天候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出于世界平衡大局,也不能作壁上观。


谢金澎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很难拖垮俄罗斯。而且,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一直比较“稳定”,双方都有所克制。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和现在相比差的远了,即使是在当初的经济条件下,俄罗斯进行的两场战争也没有将俄罗斯拖垮,何况是现在。自从俄罗斯介入叙利亚的战事之后,叙利亚局势向着有利于俄罗斯和叙利亚的一面倒,俄叙联盟可以说是打的顺风顺水,俄罗斯也并没有损失多少!


俄罗斯和美国一直处于“敌对”状态,双方都看不上对方,却也一直没有爆发太大的冲突。叙利亚争端只不过是俄罗斯和美国开辟的一个新的战场,双方围绕着利益展开的角逐。俄罗斯和美国的斗争慢慢的演变为俄叙伊联盟和美法英以联盟的对抗,当然除了双方主角,其余都是狐假虎威的打酱油角色(土有自己的利益追求!)。最终以俄罗斯的胜利落下了帷幕,俄罗斯不仅保留了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还获得了一系列外交和政治利益,同时能挫败美国的阴谋估计才是俄罗斯最爽的。

即使是美国吃了亏也没有进一步恶化和俄罗斯的关系,甚至美国总统特朗普还希望改善和俄罗斯的关系,显然双方并不想直接对抗,冷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双方只是不断的从不友好的关系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所以嘛,双方嘴炮不断,也有摩擦,但一直都维持在某一平衡区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