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痛风检查报告出来以后,怎样才知道是不是患有痛风?

健啖客


你说的检查报告应该是血清尿酸的报告吧。

尿酸高是痛风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这里面的前因后果链条是这样的

身体缺乏代谢嘌呤类物质的酶(产生过多的尿酸)+吃的嘌呤类物质过多(产生过多的尿酸)+小便排泄的尿酸类物质过少————血液中尿酸含量增高(超过360,而不是常见检查报告的上限数值420)————尿酸盐随着血液流经全身————当流经膝关节,足,指,踝等皮包骨头的部位时(这些部位温度低于体温,体温37℃,膝关节32-35℃,足趾更低)————尿酸盐在温度越低的环境里,溶解度越低————过高的尿酸盐以结晶形式在以上部位析出,沉积————当关节液中尿酸盐含量过高或短期快速升高时(吃得多,尿的少,过量运动,高冷刺激)等,刺激关节滑膜发生急性滑膜炎————红,肿,热,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痛风发作了。

所以呢,

控制痛风,必须从平时做起,少吃,多尿,药物降尿酸,保暖等。


骨往筋来


谢邀!我是南医大二附院的骨科主治医师!

首先介绍痛风的诊断标准:

关于痛风诊断国内尚无统一标准。目前大多采用1977美国风湿病学会制订的痛风诊断标准,该标准尤其强调关节滑液和痛风结节中找到尿酸盐结晶,可依此作为诊断痛风的“金标准”。

但当取材困难或条件所限时,根据12条临床特征中具备6条,也能确定痛风的诊断。

另外,该标准还需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现将该诊断标准介绍如下:

一、关节液中有特征性尿酸盐结晶。

二、用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证实痛风结节中含尿酸盐结晶。

三、具备以下12条中6条或6条以上者:

1.急性关节炎发作多于1次;

2.炎症反应在1天内达高峰;

3.急性单关节炎发作;

4.患病关节可见皮肤呈暗红色;

5.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

6.单侧关节炎发作,累及第一跖趾关节;

7.单侧关节炎发作,累及跗骨关节;

8.有可疑痛风结节

9.高尿酸血症;

10.x线摄片检查显示不对称关节内肿胀;

11.x线摄片检查显示不伴侵蚀的骨皮质下囊肿;

12.关节炎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符合以上一、二、三中任何一个条件者即可诊断为痛风。

痛风检查报告出来以后,怎样才知道是不是患有痛风?

那就要看什么检查报告了:

比如病理报告,找到尿酸盐结晶了,那就确诊了。

比如X线、尿酸、微生物培养等,还需要自行参照诊断标准。


骨科王医生



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血尿酸>420 μmol/L,女性血尿酸>360 μmol/L。当血尿酸水平超过关节单钠尿酸盐饱和度而析出沉积于外周关节及周围组织时,称为痛风。


痛风是一种代谢絮乱疾病,主要是体内尿酸产生过高,或者排泄减少。伴随长期的高尿酸血症,血液中浓度过高的尿酸会在人体的关节处以尿酸盐沉积,此时会产生难忍受的疼痛。长期如此易形成痛风石。需要恢复代谢系统的正常。


对于长期尿酸过高,需要查明病因,肌酐功能检查,痛风关节处影响检查。一般伴随饮食习惯,肥胖等,需要合理平稳的降低尿酸。


对于已经形成痛风石的关节处,严重需要采取住院手术治疗,尿酸盐酸性有腐蚀性,长期对身体极为不利。


风湿痛风科普


痛风是现在很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尿酸、嘌呤含量过多并且代谢异常导致形成。检查结果出来后看看肾功能中的血尿酸的数值,因为长期的血尿酸升高是会导致痛风的发生。另外,也要观察关节液中有特征性尿酸盐结晶和尿酸盐结晶的含量存在。再就是患者本身是否有出现关节疼痛的症状,痛风的发生不能只是单凭的看某一个指标,需要综合全方面的来进行明确诊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