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 濱海新城生態屏障是如何築起的,一起來看看!

沿著長樂濱江濱海路開車,

兩側鬱鬱蔥蔥的樹木,

頭頂上有藍天白雲,

不遠處是藍色的大海、

細軟的沙灘,

是不是很有畫面感?

濱海新城生態屏障是如何築起的,一起來看看!

濱江濱海路兩側防護林

畫面中的鬱鬱蔥蔥的樹木

便是福州濱海新城

森林城市景觀帶(防護林)

福州濱海新城森林城市景觀帶

濱海新城生態屏障是如何築起的,一起來看看!

防護林效果圖

福州濱海新城森林城市景觀帶(防護林),位於長樂區漳港街道、江田鎮、松下鎮、文武砂鎮沿海區域,總長度11.8公里。目前,共完成苗木種植及補植面積約1800畝,苗木數量28萬株,種植工作已基本完成。

這裡綠意盎然

離不開他們的呵護!

濱海新城生態屏障是如何築起的,一起來看看!

防護林(富貴榕)長勢喜人!

如今綠意盎然的景觀帶,是福州市、長樂區幹部群眾用自己的雙手共同種下的。據項目部負責人謝滔介紹,苗木是項目設計單位與專家經過論證選擇的樹種,由專門人員從山東、廣東、漳州等地的苗圃中挑選。同時,為確保樹苗成活率,在植樹前,建設單位還邀請了省林科院專家現場指導苗木種植工作,並對工人、管理人員進行集中培訓,就培土、移植、澆灌、施肥等具體工序進行細緻的講解。

濱海新城生態屏障是如何築起的,一起來看看!

沿海100米範圍內木麻黃健康生長

種植工作最重要目標就是確保樹苗成活。“我們在種植過程中學習借鑑了平潭等沿海地區種植經驗。”謝滔說,為確保在沿海100米範圍內種下的木麻黃能夠成活,建設單位在海邊拉起了雙層的防風屏障,防風障前面還壘起了沙堤,避免風浪及吹沙對樹苗的衝擊。截至目前,沙堤壘砌1329米,防風障施工達11239米,保護著木麻黃健康成長。不僅如此,在中間100米混交林帶,建設單位採取了品字型種植法,最大限度降低沿海大風對樹苗的影響。

濱海新城生態屏障是如何築起的,一起來看看!

項目技術負責人林源在察看樹苗生長情況

海風帶來的不僅是風力的影響,由於海風中鹽分含量高,樹苗容易受到侵蝕而乾枯。項目技術負責人林源介紹,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建設單位採用防霧鹼噴灌系統,來降低空氣中的鹽鹼含量,避免樹苗受侵蝕而乾枯。

“噴灌系統用於水分需求較高的樹苗,對於木麻黃這種耐旱植物來說,我們則採用了自動滴灌系統,既節約水資源,也滿足了木麻黃的生長需要。”林源表示,在防風林帶木麻黃的密度較大,樹苗與樹苗之間間隙小,精準的滴灌方式能夠有效覆蓋到每棵樹苗。

濱海新城生態屏障是如何築起的,一起來看看!

茁壯成長的防護林

對樹苗的呵護不僅要有充足的水分,還需良好的土壤環境。據林源介紹,沿海的土壤鹽鹼度高,樹木根系環境差,同時,海邊蒸騰作用大,使得土壤保水性差,土地貧瘠。為此,建設單位專門從外地土質較好的地方取土,將其回填到栽種區域並確保區域內土壤平均厚度在1.5米以上,讓樹苗生長擁有良好的土壤環境,後續再通過追肥的方式,及時補充土壤養分。

“樹苗種植講究季節性,如果等到現在這種高溫天氣種植,成活率就會大大降低。”林源說,為此,建設單位自3月份以來,搶抓時間進度,在土方回填過程中,平均一天的土方量達到1萬方,同時,對填土、樹苗選購等各個工序緊密銜接,終於在6月底前按時完成任務。目前,種下的樹苗成活率近100%。

望著眼前茁壯成長的防護林,項目部一名工作人員說,防護林建設前,風沙四起,如今,晚上他會沿著防護林帶散步,吹吹海風,海水退潮時,灘塗上還能看見魚,頗有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