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成吉思汗真正病殂的地方竟然是寧夏海原六盤山天都寨

成吉思汗病殂於六盤山,這種說法的最早史料依據是《史集》:“亥年,汗進至六盤山,八月十五日登遐。”其次是《宋史紀事本末》:“理宗寶慶三年,蒙古主鐵木真卒於六盤山。”還有元末明初陳桱的《通鑒續編》、明成化年間商輅的《續通鑒綱目》等著作都說蒙古主鐵木真“卒於六盤”。

成吉思汗真正病殂的地方竟然是寧夏海原六盤山天都寨

六盤山,古稱隴山,亦稱六盤山,位於寧夏、甘肅、陝西的交界地帶,為南北走向。它北起寧夏海原縣的西華山、天都山,南至甘肅、陝西,主峰在今寧夏固原原州區、隆德縣境內。六盤山從北向南逶迤二百餘公里,成吉思汗到底病殂在六盤山的哪一段地方?

《元史·太祖本紀》載:蒙古太祖二十二年“秋七月壬午(初五),不豫。己丑(十二),崩於薩里川哈老徒之行宮。”據《元史新編》說:“六月,帝次清水縣西江……己丑,崩於六盤山之薩里川。”這就是說,成吉思汗病死於六盤山之薩里川。中國近代史學家屠寄(公元1856~1921年)認為,《元史》中的薩里川哈老徒,即《蒙古秘史》中的撒阿里客額兒。撒阿里是黃色,客額兒是平地,撒阿里客額兒是黃色的平地。依屠寄對蒙語“薩里川”的漢語翻譯,“薩里川”當指“黃色的平地”。關於“薩里川”的位置所在,在舊本《范文正公文集》和前蘇聯收藏的兩幅古《西夏地形圖》上,標繪著一個名叫“打冷溝川”的地方。從《西夏地形圖》上看,從東向西,“打冷溝川”的北面是今寧夏中衛市黃河南岸的“鳴沙縣(今寧夏中衛市、中寧縣)”、香山南麓;“打冷溝川”的南面是今寧夏海原縣古“蕭關”、“天都山”;宋夏蒙元時期,從鹽州川(今寧夏鹽池縣)、靈武郡(今寧夏靈武市)、韋州(今寧夏同心縣)通向“蕭關”“西安州”“天都山”“會州”“蘭州”“積石州”(今青海省貴德境)的軍事、交通大道就標繪在長長的“打冷溝川”上。

成吉思汗真正病殂的地方竟然是寧夏海原六盤山天都寨


關於《西夏地形圖》上標繪的“打冷溝川”所在的地理位置,對照歷史資料記述,其地理位置當在元明時期的“鎖黃川”。《道光會寧縣誌》載:“鎖黃川,縣(會寧縣)東北三百一十里。東西長三百里,南北闊一百里,接寧夏固原界。”依此地域範圍,該“鎖黃川”包括了東從今寧夏固原西北境,中括寧夏中衛香山南麓和海原縣南華山北麓,西南至今甘肅靖遠縣的大片黃土川地。因此,《元史·太祖本紀》《元史新編》中的“薩里川”,應是《西夏地形圖》上“打冷溝川”的音訛音變。蒙語“薩里川”的漢文意譯是“黃色的平地”,漢文“鎖黃川”的含意是連續不斷的黃色平川,這與屠寄所說蒙語“薩里川”的含義為“黃色的平地”一樣。所以,“薩里川”是“鎖黃川”的蒙語地名,“鎖黃川”是“薩里川”的漢文意譯。從地理位置、地名語義上推斷,成吉思汗“哈老徒行宮”之所在地“薩里川”,當是今寧夏海原縣古西安州境內的“鎖黃川”。今寧夏海原縣的樹臺鄉尚遺存有“鎖黃川”這一古地名,該地與古西安州毗鄰。

成吉思汗真正病殂的地方竟然是寧夏海原六盤山天都寨

關於“哈老徒之行宮”,馮承鈞譯《多桑蒙古史》註解說:“《元史》謂成吉思汗死於薩里川哈老徒之行宮,此二名皆屬蒙古語名,疑其士卒以此名名其汗身死之漢地”。遺憾的是上世紀的馮承鈞不知道寧夏海原縣有一地名就叫“海喇都”。據報道,蒙古語專家喬日普吉教授說:寧夏海原縣名“海喇都”與“哈老徒”均是對蒙古語“前哨、前鋒、哨位”用漢字音注的異寫。喬日普吉教授的這一解釋,可謂一語中的。這樣,“哈老徒”即“海喇都”,“哈老徒之行宮”即“海喇都之行宮”,將這句蒙語翻譯為漢語,即是“前哨、前鋒、哨位地方的行宮”。據考證,今寧夏海原縣的古西安州即是金國、宋朝、西夏三國的“交界之地”,也是成吉思汗進攻西夏、金國和南宋的“前哨、前鋒、哨位”之地。那麼,《元史·太祖本紀》中的“哈老徒之行宮”究竟在海原縣的什麼地方?李進興先生在《成吉思汗‘哈老徒行宮’遺物考述》一文中根據清代《海城縣誌》等三部志書的記載說:“哈老徒行宮(海喇都行宮)”即在今海原縣城。清《海城縣誌》對海喇都的歷史沿革記載有誤,海喇都行宮(哈老徒行宮)不在今寧夏海原縣城。海喇都行宮(哈老徒行宮)在今寧夏海原縣城的這種說法與史不符。據《嘉靖固原州志》記載;“海剌都營,在州西北二百一十里。楚府牧馬地……舊無城池,權於干城兒建立公署、倉庫。天順三年(1459年),營人始自築小城,週二裡,高一丈餘……成化七年(1471年),兵備僉事楊勉始增築其城,高闊皆三丈,週四裡三分,東西南三門,池深闊各一丈五尺。內有大小官廳、操守廳及承奉行司。”今寧夏海原縣城始建於公元1459年,而成吉思汗是公元1227年農曆七月十二日病死於“哈老徒之行宮”的,成吉思汗病死於“哈老徒之行宮”的時間比海原縣城始建的時間還要早232年,成吉思汗病死時尚無今寧夏海原縣城。所以,說成吉思汗病死的“哈老徒之行宮”在今寧夏海原縣城是沒有任何歷史根據的。

成吉思汗病殂的“哈老徒行宮(即海喇都行宮)”在今寧夏海原縣古西安州境內,這是於史有據的。據《史集》《元史譯文證補·太祖本紀譯證》說:成吉思汗病危、臨崩遺囑、逝世地點所在的“六盤山”,位於金國、南宋和西夏這三國的“交界之地”。金國、南宋和西夏的“交界之地”即今寧夏海原縣古西安州,此州境內的南華山,宋夏蒙元時期稱蓮華山、天都山,亦稱六盤山。成吉思汗病逝的六盤山,即今寧夏海原縣城西南十五里的天都山。

成吉思汗真正病殂的地方竟然是寧夏海原六盤山天都寨


據宋夏史籍記載,西夏帝后在今寧夏海原縣天都山下的古西安州境內曾建有兩處“行宮”或“宮殿”。

第一處是李元昊始建的天都砦行宮。《西夏紀·卷九》載:宋慶曆二年(1042年),李元昊“納妃沒熪吃氏(一作摩移氏),營天都山居之。妃為沒熪吃皆山女,元昊因天都與涇原路接,山川平易,勁騎疾弛渭州,日暮可至,特營宮室居之,日與沒熪吃氏宴樂其中。”此“天都”當指天都山下的天都寨,李元昊在天都寨內建有行宮。《宋史·地理志》西安州條載:“天都砦(寨),元符二年(1099年),灑水平新砦賜名天都。東至臨羌砦二十里,西至西安州二十六里,南至天都山一十里,北至綏戎堡六十五里。”天都寨行宮位於今寧夏海原縣天都山下的天都砦(寨)內,南至天都山一十里,東北距海原縣城約五里,現存城牆遺蹟保存完整。城呈方形,周邊約一公里,城牆殘高4至8米,黃土夯築,並環以甕城,俗稱“柳州城”。近十多年來,因該城內暴露、挖掘、揀拾發現的宋代殘磚碎瓦、破瓷爛碗等遺物太多,當地群眾又呼之為“宋城”。

第二處是西夏始建並多次修復過的西安州南牟會宮殿。《西夏紀·卷十七》載:宋元豐五年(1082年)正月,“修南牟城。南牟倚天都山、葫蘆河形勝,自李憲殘破,宮殿皆毀。蕃部族帳遷徙無依,梁氏使乙埋修復之,近天都創立七堡,量兵為守。”《宋史·地理志》載:“西安州,元符二年(1099年)以南牟會新城建為西安州。”西安州是在南牟會城的基礎上修建而成,由於宋夏對該城爭奪激烈,西安州宮殿三次毀於戰火,西夏三次重修。西安州古城位於今寧夏海原縣城西四十里,現存古城遺蹟保存比較完整。古城呈正方形,周邊約八里,城牆殘高四至八米,每邊城牆都建置有十九個馬面,開東西二門,並環以甕城和護城河。

西夏天都寨內的天都寨行宮、西安州古城內的西安州南牟會宮殿早已變為農田。20世紀90年代至今,當地群眾由於生產等原因,在古城行宮、宮殿遺址內不斷挖出大量高擋次的唐、宋、夏、蒙元瓷器殘片、殘件,也不乏完整器物,製造工藝極為精細、精緻、精美,如玉璧底白釉盤、鈞窯碗、秘色瓷、影青碗、耀州窯盤碗、龍泉窯碗、“內府”白釉梅瓶等等。地上地下的宋、夏、蒙元建築構件多見,文物遺蹟遍佈。《元史·刑法志》規定:“諸章服,唯蒙古人及宿衛之士,不許服龍鳳文,餘並不禁。謂龍,五爪二角者。”“諸小民房屋,安置鵝項銜脊,有鱗爪瓦獸者,笞三十七,陶人二十七。”這裡出土的建築構件、器物,多屬宮廷用品,在民間則屬違禁品。特別是這裡出土的元代大型石雕雙角龍首建築構件、蘭釉螭形瓷屋脊、白釉大筒瓦、蘭釉螭形瓷燭臺,顯示了非凡的皇宮氣派。

綜上所述,今寧夏海原縣城西南約五里處六盤山(當地現稱南華山)北麓李元昊始建的天都寨行宮,才是西夏末帝李晛獻給成吉思汗的“哈老徒之行宮(即海喇都之行宮)”。“哈老徒之行宮(即海喇都之行宮)”所在的這座天都寨,“宋名天都寨,夏改為東牟會,元名海喇都”,今名柳州城。據此,成吉思汗病危、病殂的“哈老徒之行宮(即海喇都之行宮)”,正是今寧夏海原縣城西南五里處六盤山下的天都寨行宮。

成吉思汗真正病殂的地方竟然是寧夏海原六盤山天都寨

公元1205年,成吉思汗第一次征伐西夏,首拔力吉里寨,首戰寧夏中衛告捷,為蒙古草原汗國的升起奏響了獲勝漠南的第一曲凱歌。公元1227年農曆七月十二日上午,成吉思汗最後一次伐滅西夏,病殂於今寧夏中衛市海原縣六盤山下天都寨海喇都之行宮,殞落在他第一次征伐西夏告捷的今寧夏中衛市。這是命運的捉弄,還是歷史的運作,對一代天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成吉思汗的真身在寧夏中衛市謝幕了,蒙元帝國在亞歐兩大州崛起了。戰馬的呼嘯替代了大汗的哀樂,陵寢的尋找演繹著無盡的輓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